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时间:2024-08-24 15:36:22 好文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1

  [知识要点]

  1.西晋的兴亡

  26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

  “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

  316年西晋灭亡(匈奴人所灭)

  317年司马睿建东晋,定都建康

  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东晋灭亡

  2.少数民族的内迁

  东汉末年,内迁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

  作用: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3.淝水之战(前秦----东晋)

  (1)时间:383年。

  (2)结果:东晋大败前秦。

  (3)意义: 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4)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

  (5)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4.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北方人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 的生产技术。

  (3)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成就:(1)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2)大量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3)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4)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难点解析]

  1.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皇帝智力低下;第二,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利用西晋内乱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2.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来看,前秦的军队成份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它民族不满前秦氐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氏族贵族的统治.秦军中的汉人更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也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3.《宋书》里描写的南朝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程度也很低。《宋书》所描写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这里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

  [重点考点]

  1.东汉末年,内迁少数民族有哪些?他们的内迁有什么历史作用?

  (匈奴,鲜卑,羯,羌,氐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2.淝水之战的作战时间,作战双方、结果、意义和影响。

  (383年,东晋与前秦,东晋打败前秦, 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3.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重要影响。(见知识要点)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后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礼乐制知识点

  产生朝代:西周

  简介:礼乐制是区分社会等级,维护高低贵贱秩序的制度。是西周是维护等级的工具、是宗法制的抓手。

  意义:维护政治的安定,保证社会的和谐,有深厚、久远的文化影响。

  五礼:吉、区、嘉、宾、军五类。吉礼,祭祀鬼神,祈求福禄之礼,凶礼,丧葬凶荒之礼;宾礼,迎定朝聘之礼;嘉礼,饮宴婚嫁之礼;军礼,兴师动众之礼。

  指南针知识点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已用天然磁石制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

  三国魏时,马钧利用磁铁和差速齿轮制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指南车.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指向用的磁针的方法。

  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盘.至晚在北宋后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南宋时,已使用针盘导航.指南针的发明,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2

  1.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

  2.生物体的成长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是分不开的。

  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线粒体:线粒体形状为棒状,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是平滑而连续的界膜;

  功能: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动力车间”。

  (2)内质网:内质网是指细胞质中一系列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于细胞质基质的管道系统。

  功能: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及脂质合成“车间”。

  (3)中心体:中心体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每个中心体主要含有两个中心粒。存在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中。

  功能:中心体是细胞分裂时内部活动的中心。

  (4)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功能: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5)高尔基体:亦称高尔基复合体、高尔基器。是真核细胞中内膜系统的组成之一,是由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囊叠加在一起所组成。扁平囊为圆形,边缘膨大且具穿孔。

  功能: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6)核糖体: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普遍被认为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筛管细胞外,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存在。

  功能: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将遗传密码转换成氨基酸序列并从氨基酸单体构建蛋白质聚合物。

  (7)溶酶体:溶酶体是分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细胞器。

  功能:是“消化车间”,分解从外界进入到细胞内的物质,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当细胞衰老时,其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消化整个细胞而使其死亡。

  (8)液泡:液泡是一种由生物膜包被的细胞器,在所有的植物(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液泡;有些高度成熟的植物细胞也是没有液泡的,如石细胞)和真菌细胞,以及部分原生生物、动物和细菌细胞中广泛地存在。

  功能:液泡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强维持细胞的紧张度是它所起的明显作用。

  初中生怎样学好生物学

  该背就要背

  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少不了要背诵的内容。数学、物理、化学有相应的公式,地理有地图,而初中生物背诵的内容就相对冗杂。其实只要上课听讲足够仔细,概念理解较为透彻,背诵不会太难,只需要多多重复。

  刚开始背的`时候,可以先结合着图进行复述,再与课本原话进行对照,找出自己说的不规范的地方,然后把课本上的原话背下来;考前突击的背诵,则要一遍一遍重复课本上的原话,力求语言表达准确。

  学以致用

  初中生物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重视图解

  充分理解专有名词、现象原理和课本笔记,再将相关概念进行综合分析整理。用心比较各种生物、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分类归纳,如此才能融会贯通。生物学有非常丰富而且十分重要的图片资料,配合图片的说明,可以使你迅速了解生物现象的来龙去脉。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点

  1.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①维持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食物网中的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着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2.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人们利用转基因羊生产含有药物的奶,这叫做乳房生物反应器。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模仿生物的某些特点发明创造出特殊的仪器设备,这叫做仿生,如:萤火虫与冷光,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3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

  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西南——成都平原——“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青铜面具像、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奴隶的悲惨生活: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

  奴隶悲惨生活的体现:

  1、他们被迫在农田集体劳动,在手工作坊做工。

  2、奴隶戴上枷锁,没有人身自由,受到非人的待遇。

  3、奴隶主可以随意将奴隶转让和买卖。

  4、杀死奴隶来祭祀祖先。

  5、奴隶主死后,用奴隶做陪葬品。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4

  1、《散步》

  分歧( qí ) 一shà( 霎 )间 chāi( 拆 )散 信服嫩[nèn]芽 取决

  各得qí( 其 )所 委qū( 屈 ) 水波lín lín(粼)(粼) 你就背(bēi )着我

  我背( bèi )上的 嫩(nèn )芽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熬:忍受,艰苦支持。

  背: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3、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4、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5

  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变法。

  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理解:商鞅变法的目的和效果,既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封建经济和建立封建统治的需要,又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确立。对战国时期的社会转折起到促进作用,商鞅变法的目的和效果达到高度统一。所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改革和变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6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1、海陆分布大势: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几个基本地理事物

  (1)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六块大陆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亚欧大陆(世界面积最大)、北美洲大陆。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有:南极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小)。

  (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四面环水。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世界最大的.半岛: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4)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5)世界著名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

  (1)大小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洲:欧洲、北美洲

  (3)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洲:南极洲

  (4)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洲:南极洲

  (5)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亚洲、大洋洲。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3、四大洋大小顺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洋贯通。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7

  一、中学生活新变化

  答:

  ①在中学,学习科目增多了

  ②在中学,学习难度加大了

  ③在中学,自主管理的要求高了

  ④在中学,社团活动更丰富多彩了

  二、如何积极适应新生活?

  答:

  ①了解和遵守规章制度

  ②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③主动迎接学习的新挑战

  三、什么是闭锁心理?

  答:将自己闭锁起来、抗拒与外界接触的的心理状态被称为闭锁心理。

  四、为什么要克服闭锁心理?(危害)

  答:闭锁心理对人的心理健康有消极的影响。如果任其发展,容易形成自我封闭、孤僻冷漠的性格,将他人的'关怀、友情拒之门外。

  五、如何克服闭锁心理?

  答:

  ①人际交往是双向的

  ②拿出自己的真诚、信任

  ③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④敞开心扉,主动伸出温暖友爱的手

  六、如何结识新朋友、建立新友谊?

  答:

  ①热情开朗

  ②主动交流

  ③关心他人

  ④方式恰当

  七、个人和集体什么关系?

  答:个人与集体是不可分割的,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不能缺少个人。

  八、什么是集体荣誉感?

  答: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兴衰成败的道德情感。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推动个人为集体的事业奋发努力,做出贡献的强大精神动力。

  九、集体荣誉感的作用?

  答:给我们带来自豪感和归属感,使我们的班级具有向心力和亲和力。

  十、怎样维护集体荣誉?

  答:集体的荣誉需要我们共同维护,每一个人都应该通过自己的行动维护和增添集体的荣誉,不做损害集体的事情。

  十一、怎样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答:

  ①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

  ②自觉遵守班集体规则

  ③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④各尽所能,发挥所长,为班集体的建设增添光彩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8

  一、地球

  1.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3 月 21 ,太阳光直射赤 道,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 6 月 22 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9 月 23 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12 月 22 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3.地球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4.五带的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

  5.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南、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

  三、地图

  1.地图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⑤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2.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

  四、海洋与陆地

  1.地球表面海洋占71 ﹪,陆地占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9

  1、地表海陆面积(共5。1亿平方千米),三分陆地(29%,1。49亿平方千米),七分海洋(71%,3。61亿平方千米)。海陆分布:南北半球中,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东西半球中,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任意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2。七大洲,P41图3。5、地图册P2—3①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②分布在东半球的主要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分布在西半球的主要有北美洲和南美洲。(注:除南美洲外,其余六大洲都跨东西两半球。)赤道穿过(即跨南北半球)的四个大洲:非洲、亚洲、大洲洋、南美洲(穿过了两个大陆: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③面积P41图3。6:亚洲(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最小);④轮廓:P41图3。6。⑤洲界线,P42图3。7—3。8:亚洲与欧洲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界线:苏伊士运河(埃及);北美洲与南美洲界线:巴拿马运河(巴拿马);亚洲与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3。四大洋P41图3。5:①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②分布:除印度洋在东半球外,其余三大洋跨东西半球;除北冰洋在北半球外,其余三大洋跨南北半球。北冰洋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③面积:太平洋(最大,岛最多)>大西洋(“S”形)>印度洋>北冰洋(最小)。

  4。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主要证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吻合、动物相似性、古地层相似性。

  5。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P46图3。11:①地表由多个(七大)板块构造(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地处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②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相对运动:挤压、碰撞形成山脉;相背运动:地层断裂,形成裂谷。);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6。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主要有:(1)海洋运输;(2)海洋资源利用(旅游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3)填海造陆。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行为主要有:石油污染、垃圾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产生的后果主要是破坏海洋生态和海洋景观。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10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11

  积累大行动:

  1、一词多义积累:

  而: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可译为“并且”)

  学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可译为“却”)

  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可译为“却”)

  择其善者而从之(顺接连词,可不译)

  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了解)

  温故而知新(知:知道)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的)

  其恕乎(大概)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当,做)

  知之为知之(是)

  以:可以为师矣(凭借)

  仁以为己任(把)

  三:三人行必有我师(几)

  吾日三省吾身(多次)

  后:然后知松柏(之后)

  松柏之后凋也(最后)

  行:三人行必有我师(走路)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奉行)

  2、通假字积累: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3、成语积累(本文中流传至今的成语):

  ①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就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②任重道远:任务重,路程又长。比喻担负的责任很艰巨。

  ③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⑤见贤思齐:见到贤人就要想着和他看齐。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4、格言积累

  ①谈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谈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谈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温/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1、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2、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3、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七年级语文学习技巧

  1、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写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12

  一、谋篇立意

  这篇寓言故事写乔那坦海鸥不甘于那种为觅食而失去欢乐的生活,渴望飞上更高更远的蓝天,营造一个记爱自由飞翔的世界。但他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最终被驱逐出海鸥群落。启发人们思考:什么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生存”和“生活”有什么区别?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有质量?

  作者试图告诉读者,一个人要想实现超出常人的更高理想,变“生存”为“生活”,刚开始总是不被人们理解的,需要经过长期地、孤独地奋斗。但是,不论环境多么险恶,我们也不能悲观失望,更不能放弃努力,因为时代总是向前进的,新一代会跟上来。

  二、脉络

  全文自分“一至四”部分。

  第一部分,孤独的乔那坦。共17节,可分三层。

  第1层(第1-5节)乔那坦说自己的理想,遭到父亲的反对。

  第2层(第6—10节)乔那坦说自己的梦想,可连他的梦中情人(海伦)也拒绝了他。

  第3层(第11—17节)孤独的乔那坦排除失落感,决心学雄鹰,长久的磨炼。

  第二部分,快乐的乔那坦。共12节,可分三层:

  第1层:(第1、2节)乔那坦热爱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2层:(第3—10节)乔那坦不再孤独,应小乔伊斯请求教他学飞翔。

  第3层:(第11、12节)乔那坦营造成了一个海上充满爱的自由世界,成为新崛起群落的中心人物。

  第三部分,震惊的乔那坦。共9节,分两层。

  第1层(第1-6节)长老院召集成年海鸥大会,乔那坦等待着法官的宣判。

  第2层(第7-9节)乔那坦受到不公正的被“驱逐”的判决,他呼喊抗争,但会场一片沉默。

  第四段:(第“四”部分):新的“乔那坦”。共2节:小海鸥们(包括已成长的小乔伊斯)没有忘记乔那坦哥哥像雄鹰一样在高空自由盘旋的身影。

  三、写作方法

  1.巧用拟人手法,反映现实生活。

  文学作品都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作者带着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思考,运用拟人的手法创造了这么一个童话故事。在这个童话世界里,海鸥们有着人的感情,有着人的思考,有着人的追求,有着人的迷惘,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理性的光芒。这样写作,既生动形象,又含蓄婉曲,比直截了当地道出主旨更耐咀嚼,更显深刻。

  2.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展现主人公的美好心灵。

  本文对乔那坦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十分细腻、真切,形象地表现了它的追求、迷惘和孤寂。当他的美梦被争夺鱼食的海鸥的叫声打破后,他是那样的难过:“为了食物而失去乐趣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乔那坦悲哀的想着,“看来我只有和海伦远走高飞了”。可是海伦并不支持他的追求,于是“乔那坦又一次地意识到自己的失落”,“为什么我总是显得如此的不合群?”“为什么大家都会满足于这种以生存为唯一目的的生活呢?”“为什么没有人和我一样,渴望飞上更高更远的蓝天呢?”这一连串的“为什么”道出了乔那坦深深的迷惘和孤独。当小海鸥要求乔那坦教自己飞翔时,他“兴奋得无以复加”,“终于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他不要做一个孤独的出世者、可耻的逃兵,而是要以自己的力量,从孩子们开始,彻底地改变这愚昧的海鸥世界!”最精彩的莫过于他被法官叫到岩石前时的那段内心独白:“我还太年轻,还需要很多的磨练,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来造福我们的群落,只有这样,才有资格担当这个职位……”将他内心的激动和猜测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他那天真、善良、诚实而又有着远大抱负的美好心灵。

  3.运用衬托手法,突出主要形象。

  以海伦、乔那坦的爸爸妈妈、长老院的长老们、法官的语言以及其他海鸥争夺食物的行动,衬托了乔那坦对梦想执著而孤独的追求,突出了主要形象。

  4.反复呼应、首尾圆合。开头描写海鸥争食时的凶悍,不惜扑落同类的许多翎毛;后文又多次出现这个场面。每出现一次,乔那坦的追求就更加坚定一次。如此反复呼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层层发展。其次,第二段,以“一只年轻的海鸥正在从空中向下疾驰……距海面越来越近—-30米,20米,10米——突然一个急转弯,扬起头又冲上了天空”的描写,刻画了乔那坦对理想不懈追求的形象。结尾,以几乎完全相同的语言描写了一只小海鸥的飞翔,再现了乔那坦的形象,深化了的主题。

  四、重难点导析

  如何评价乔那坦的思想和行动,如何理解“生存”和“生活”的内涵呢?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会认为,乔那坦的思想观念和言行完全正确。其理由是,他不满足以生存为惟一目的的生活现状,认为生活的意义,不仅在于生存,而应有更高更远的理想,应改变陈旧的陋习和愚昧的世界。这无疑是一个崇高的理想,是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

  有人则认为,乔那坦追求理想虽然不错,但他不习谋生之道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无论是谁,都首先要学会生存。如果不能生存,如何追求更高品位的生活?正如乔那坦的父亲所说的:“飞翔只是生存的手段而已。如果你不能通过飞翔找到食物,再好的.技巧都是没有意义的。”不求谋生之道就是不务正业,好高骛远。

  从阅读学角度看,对文本有不同的看法都是可以理解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们在解读文本时,首先应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他心目中的乔那坦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作者笔下的乔那坦是一个诚实善良、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并能执著追求远大抱负的形象。作者将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十分细腻、真切,形象地表现了乔那坦的追求、迷惘和孤寂。当他的美梦被争夺鱼食的海鸥的叫声打破后,他是那样的难过:“为了食物而失去乐趣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乔那坦悲哀地想着,“看来我只有和海伦远走高飞了”。可是海伦并不支持他的追求,于是“乔那坦又一次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落”,“为什么我总是显得如此的不合群?”“为什么大家都会满足于现在这种以生存为唯一目的的生活呢?”“为什么没有人和我一样,渴望飞上更高更远的蓝天呢?”这一连串的“为什么”表现了乔那坦深深的迷惘和孤独。当小海鸥要求乔那坦教自己飞翔时,作者是这样描写的:“乔那坦兴奋得无以复加,他终于发现了实现自己真正价值的所在:他不要做一个孤独的出世者、可耻的逃兵,而是要以自己的力量,从孩子们开始,彻底地改变这愚昧的海鸥世界!”特别是乔那坦被群落法官叫到岩石前面来的那,一刹那,他的那段内心独白将他的激动和猜测描写得多么惟妙惟肖啊!“我还太年轻,还需要更多的磨炼,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来造福我们的群落,只有这样,才有资格担当这个责任……”这段生动的描写将乔那坦那颗天真、善良、诚实而又有着远大抱负的美好心灵展现在我们面前。

  乔那坦又是孤寂的。他的梦想不仅不被其他的海鸥们所理解,甚至连自己的爸爸妈妈和他心爱的海伦也不理解。爸爸妈妈从爱他的角度出发,劝他学一点生存的本领,不要“不务正业”;海伦则安于“富足又安逸”的生活,不愿与他一起远走高飞;其,他的海鸥们不是嘲笑他的梦想“不切实际”,就是指责他教坏了“乖巧的孩子们”,对群落的团结、安宁和稳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满足于以生存为惟一目的的生活现状的海鸥们的眼里,乔那坦的思想和举动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这正是作者为什么多次用“孤寂”“孤独”来形容乔那坦的心境和处境的原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乔那坦的同情和理解。所以,作者在的最后一部分给了一点“亮色”:“几十米外的海面上,一只小海鸥正从空中向下疾飞。接近海面的时候,他突然转身,扬起头又冲上了天空。”他是新一代的“乔那坦”,他激发我们去思考、去想象:海鸥群落那死水般平静的生活还能维持多久呢?一只只“乔那坦”正在成长,他们是决不会甘于“生存”的,他们要像乔那坦那样去营造“让爱自由飞翔”的更有意义的生活。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13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国主义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14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历史答题技巧和方法

  1、高效解题技巧

  “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2、规范答题

  在中考历史试卷中,非选择题是按照具体的知识点划分的,如果某一历史非选择题分值为5分,那么这一历史试题考察的知识点为五个。而且中考考生在回答时要注意排版,书写过乱也可能是中考考生丢分的原因。

  3、历史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4、立足材料,联系课本

  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事件,课本可能主要叙述其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历史解释是什么意思

  是指根据历史资料来确定法律的意思。历史资料指除了法律文本之外的与文本直接有关的资料,例如立法准备材料(文件记录以及其他和立法过程有关的材料)、立法说明立法者的私人材料(谈话记录、回忆录日记、书信等),乃至立法者当时发表的文章等。有时还可以通过将新的规范与旧的同类规范进行对照、比较,以阐明法律的意思。

  它的具体内容是:

  ①正在讨论的法律问题的特定解决方案在过去曾被实施过;

  ②该方案导致了一个后果F;

  ③F是不合乎社会道德标准的;

  ④过去与现在的情形不同不能充分地排除F在情形下不会出现;

  ⑤该解决方案也许不被称赞。

  这种方法要求解释者要对历史事实及其与现实情形的差异进行证成,而且要对“F是不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命题进行证成。

  有关立法的历史资料包括:关于制定法律的提案说明,关于审议法律草案的说明,关于讨论、通过法律草案的记录和其他有关文献等。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15

  1、读“世界灯光影像图”得知:灯光的亮暗反映了所在地区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灯光最亮的地区,城市发展水平最高。

  2、读图5.2“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差异”得知:它们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在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3、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可以把这些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4、目前,在人类大家庭190多个国家中,少数是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5、欧洲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发达国家。

  6、非洲、南美洲、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7、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8、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9、在一些领域,有的发展中国家跻身世界前列,如印度的软件产业,中国的、核工业等。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12-19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02-29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03-17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12-18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12-18

天津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12-18

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03-17

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03-04

江苏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03-04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