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1
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这影剧院的舞台上上课,这“教室”真还有点特殊。我们真成了在演戏了。(众笑)不过,这个布置让我感到了一种寓意,就是今天的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你们看,同学不是坐在舞台的中央吗?而李老师则在舞台的一边。这显然是意味着应该突出你们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千万不要只是听李老师上课,而应该是在李老师的协助下自己学这篇课文。李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我先说一下我上课的特点。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我看来,凡是能够提出问题或和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以后,李老师先不作解答,而请其他能够解答的同学来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能解答,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也就是说,面对课文,同学们应该和老师以及作者平等对话。总之,今天这堂课,不在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自己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
好,现在我们就来学《孔乙已》这篇小说。(板书课题:《孔乙己》)
教师: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我感到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和鲁迅的《孔乙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叫《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呐喊》中的《孔乙已》,通过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
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学生独自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男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
教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男生B:我想是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俗,交待孔乙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是环境描写吧!
教师: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女生A: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教师:好,谁来帮她解答?
男生C: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
女生B: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乙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
教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哪个意见更有道理一些啊?
众学生:后面一种意见有道理些。
教师:对,我也同意后面一种意见。在这里,作者主要还是为了交待时间背景。
男生E:老师,课文上说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我想问一问,什么叫“穿长衫的人”?
教师: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呀?
(学生思考)
教师:我提示一下,在这里,“穿长衫”表明什么?同学们可以联系第一自然段的有些描写衣着的语句。
女生C:我想是表明一种身份吧。说明他是一个读书人,有一定身份。
教师:为什么?
女生C:因为前面说“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莱,慢慢地坐喝。”这说明孔乙己不是干体力活的人。
教师:你能够联系前后文来分析,不错。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又有同学举手了,请那位男同学提问。
男生C: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已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
教师:好,好。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众大笑)同学们别笑,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课文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好吧,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在研究之前,让我也向你们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己最后究竟死没死?
众学生:死了。
教师:根据何在?
众学生:作者在结尾说孔乙己“的确死了”。
教师:嗯,孔乙己“的确死了”。同学们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孔乙己为什么会“的确”死去?
(学生思考)
教师:李老师给你们提示一个思路: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什么?
女生D:取决于他的遭遇。
教师:对,很好。取决于他的遭遇。
男生H:还取决于他的社会背景。
教师:很好,他的遭遇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就决定了他的命运。那么,我们来看看课文,孔乙己究竟有什么样的遭遇?他又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中?课文第一次正面描写孔乙已,是哪一段?
众学生:第四段。
教师:好,我们就研究这一段。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写孔乙己的哪些语言、行为、或者动作、神态,表现出了孔乙己怎样的遭遇,他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一句话,他有着怎样的性格。
(学生开始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教师:现在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换、补充一下看法。
男生A:从作者对孔乙己外貌描写和穿着的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已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是个懒汉。
教师:依据何在?
男生B:课文上说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教师:好,你很会动脑筋。还有没有同学发表看法?
男生C:作者通过对孔乙己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说明了孔乙己在……
教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你。你能不能说具体些,作者是怎样对孔乙已进行描写的?具体有什么样的语言?
男生C:作者说“他身材很高大”……
教师:这说明什么?
男生C:说明孔乙己还是具备起码的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的。
教师:好,继续讲下去。
男生C:作者还写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教师:这又说明什么?
男生C:说明他经常受人欺负。
教师:对了,本来孔乙己身材高大,又读过书,可是还是经常被人欺负。这就是他的日常遭遇。刚才这位同学说得挺好的,请接着往下说。
男生C:还有,他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有破,似乎十多年也没有洗过也没有补过,这说明他不怎么勤快,比较懒惰。
教师:好,还有吗?
男生C:还有,他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这说明他自视清高。是个书呆子。
教师:好,请坐。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些描写对孔乙己的形象特点作一个概括。比如刚才第一位同学说孔乙已是个“懒汉”,第二位发言的那位同学说孔乙已是“书呆子”,那么,你认为孔乙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我们这儿有50多位同学,应该就有50多个“孔乙己”。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女生E:我认为孔乙已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男生J:我觉得孔乙已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人。
男生K:我觉得孔乙已是一个本性很善良,但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很深,受封建教育迫害的人。
女生F:我觉得孔乙已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
教师:刚才几位同学谈了他们对孔乙己形象的理解。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李老师把我的理解也抛出来。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供同学们参考。
(出示投影片,并解说)
我从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中了解到,孔乙己刚出场时,动作是“站着喝酒”,还有“排出大钱”——注意这个“排”字,特别传神。我这儿不作详细分析,但可以作个比较乙你们以后读高中要学鲁迅的另外一篇小说,叫《阿Q正传》,里面写到阿Q到酒店是怎么付钱的呢?“满把铜的银的一抛:‘拿酒来!’”而孔乙己呢,是一枚一枚的“排”。这不同的动作神态,显然反映了不同的人物的不同心态。
好,我们接着看,身材“高大”,这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脸色“青白”,衣着是“长衫”,语言是“之乎者也”、“高声嚷”、“争辩”,遭遇呢,可以从“伤痕”上看出来。这里的“伤痕”不止是指肉体上的,还是指……
众学生:精神上的伤痕。
教师:很好,还是指精神上的.伤痕。现在,我可以对孔乙己做这样的概括——孔乙已是一个困窘落魄而又自视清高、死要面子而又被人嘲笑欺凌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板书)
总之,孔乙已是一个弱者的形象。这是小说开始时,为我们展现的孔乙己的形象。那么作为一个社会的弱者,他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继续看小说后半部分几个自然段的有关描写,看一看孔乙己在身材、语言、脸色以及其他方面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默读,思考,小声讨论)
教师:好,刚才同学们在下面议论得很热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孔乙己发生了什么变化。他的脸色——
众学生:“黑而且瘦”。
教师:嘿,“黑而且瘦”,很不健康。当然,他原来的脸色也不健康,现在更难看了。他的身材原来是高大,现在还高大吗?
学生:不高大了。
教师:为什么?
女生C:他的腿被人打断了。
教师:是啊,原来只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而现在他的腿被人打折了,只能盘着两腿爬行。他的衣服有没有变化?
众学生:有。原来是长衫,现在是“破夹袄”。
教师:他的语言有没有什么变化?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他和掌柜的对话。同学们想想他的语言、语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女生F:他的面孔“很颓唐”,他的语气比以前更低沉了。
男生C:原来只要有人说他“偷东西”,他就会“争辩”,现在是“不十分争辩”,还有他“声音极低”、“低声说道”、“恳求”等等,都说明他的自尊心已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他命运更不如过去了。
教师:说得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要发言的吗?好,你说。
男生L:他的动作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是站着喝酒,现在只能坐着喝,但这个“坐”并不是由于他有钱了,而是由于他被打断了腿,再也站?不起来了。还有,原来他付钱是“排”,而现在是“摸”,这说明他的经济状况更加糟糕了。
教师:说得好极了!同学们分析的孔乙己的这些外貌、衣着、语言、动作等等的变化,反映了他命运的恶化。
同学们注意,这一次是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以后他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最后人们再次想起他,是由于什么原因呢?
众学生:孔乙己还欠着掌柜十九个钱。
教师:看,在这样冷酷的社会里,孔乙己当然只有死路一条。如此看来,科举教育造就了孔乙己的病态人格,而社会环境又是如此冷漠,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了!除此之外,他别无选择。既然这样,为什么鲁迅又要说“大约”呢?
女生H:这表明是作者的推测,因为“我”毕竟没有亲眼看见孔乙己的死。
教师:那么有没有其他人看见孔乙己死呢?
众学生:也没有。
教师:为什么没有呢?书上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
众学生:(读)“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教师:对,就是这一句话,表明了孔乙已的社会地位,也说明了不可能有人关心他的死活。如果说一个“的确”写出了孔乙己性格所导致的必然悲剧的话,那么,一个“大约”则含蓄表现了社会的某种特点!是什么特点呢?原文当然没有直接概括出来,但有暗示的。?我提醒同学们想想,孔乙己被打折腿是在什么时候?
众学生:(看书、思考)中秋节前后。
教师:对了,中秋节。即课文所说的“中秋前的两三天”“中秋过后”。中秋节,这正是中华民族家人团聚的日子啊,可孔乙己却遭遇到什么?
男生M:腿被打折了。
教师:是啊,在家人团聚的时?刻,孔乙己却被丁举人吊起打了大半夜,直至打折了腿!鲁迅先生这样沉痛写道:“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男生B:说明了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同情。
教师:秋风和同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男生B:因为秋风是令人感到萧瑟的,而孔乙己的遭遇是非常悲惨的。这是用秋风来烘托一种感情,烘托一种气氛。
教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好,你说。
男生N:我的?理解是,这间接地写出了孔乙己的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缩。因为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是死亡的季节。这就暗示了孔乙己的必然死亡。
教师:说得非常好!我同意你的观点。“秋风一天凉比一天”,我读到这里,深深地感到人心也是一天凉比一天,社会也一天凉比一天,孔乙己的生命之火更是一天凉比一天!你刚才说秋天是死亡的季节,但实际上对人们来讲,秋天本来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而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孔乙己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收获”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读到这里,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心的读者都会感到心情的沉重。同学们再看一看,孔乙己最后是怎样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的?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女生工:孔乙已是“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教师:很好,这是对他个人的描写;那么,其他人又是怎样的神态呢?
女生工:其他人都没看见。
教师:没看见吗?请你再仔细看看课文。
女生工:周围的人在“说笑”。
教师:请你把这句话完整地读一遍,读出感情,好吗?
女生工:“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教师:是啊,最后孔乙己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慢慢的走去了,也是永远的消失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个“大约”隐含着社会的冷漠,这个“的确”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冷漠的社会,造就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也导致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这个“人”死了,这个社会也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存在下去!如果说我们同情孔乙己的死亡,那么我们更有理由诅咒这个社会的灭亡!作者就是这样,通过一个人写出了一个社会。(在课题“孔乙己”的下面板书了一个副标题:“一个人和一个社会”)好,我刚才写的这个副标,可以看作是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现在,我希望你们也学李老师,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另外加上一个副标题,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或对孔乙己的认识,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独特思考。
(学生开始思考)
男生0:“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教师:好,可以。
女生J:我想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教师:很好,这位同学借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来表达她对这篇课文的看法,很新颖,而且说明这位女同学课外阅读面是比较宽的,值得大家学。
男生C:“无望的社会造就了无望的人”!
(众鼓掌)
教师:好,非常好!对不起,快下课了,我不能再让更多的同学讲。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想还会有更多的同学有更好的概括。我这里布置一道作文:《孔乙已的最后日子》。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接着鲁迅的文章继续写孔乙己,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写出他最后具体是怎么死的。注意,要符合孔乙己的身份和性格。
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倾听了鲁迅先生在本世纪初发出的改造中国的第一声“呐喊”!这声呐喊,到了40年代末,发展成为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为代表的全民族的“呐喊”,一个崭新的中国由此诞生!现在,我们又来到了21世纪的门槛,在就要告别凹世纪之际,我们通过《孔乙己》回眸本世纪初中国那充满冷漠、麻木的病态社会,进而展望即将迈进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同学们也许会情不自禁地认识到,今天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成就以及自己肩上所负担的历史使命。愿鲁迅先生的“呐喊”成为永远留在20世纪的绝唱!
谢谢同学们!下课。
[简评]
1997年10月,四川省青年语文教师课堂大赛,李镇西老师一堂《孔乙己》征服了所有听课老师,产生了轰动效应。不因为别的,就因为李老师的这堂课真正把学生激活了。课堂上,学生充满了求知欲望,群情振奋,他们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道道火花,课堂气氛热烈而和谐。借班上课,能达到如此之境界,实属难得。而课堂的生机勃勃,学生的积极投入,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创造性的设计。其创造性表现在:
1.让学生质疑问难,开启思维闸门。开始老师不急着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提问,使学生的思.想不囿于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创造性地思考,大胆地提出存在的疑惑和不同的看法。这样,学生思维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状态。
2.用关键性的提问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究。李老师用“孔乙己究竟死没死”引出课文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然后抓住“大约”“的确”大做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个牛鼻子牵得好,全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人物命运及性格特征、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等等都顺势牵了出来,迎刃而解。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背景及语言材料感悟人物的心灵。文学作品的教学,关键就是这个“悟”字,即能否领引学生进入人物的心灵深处。进入了,则大致也能理解作品的主旨了,没进入,学生的情感活动仍然游离于作品之外,即使教师口若悬河,对作品条分缕析,学生仍不能理解。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2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现在是课前三分钟活动时间。请轮到今天登台的同学上来。
生:尊敬的老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朗读一篇短文,它的题目是《生命无草稿纸》。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书法家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了一个“逼”字。父亲顿悟:这是让我因惜纸而逼迫自己写好字。
的确,平常的日子总会被我们不经意地当作不值钱的“废纸”,涂抹坏了也不心疼,总以为来日方长,平淡的“废纸”还有很多。实际上,这样的心态可能使我们每一天都在与机会擦肩而过。
记得有一则谚语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想过河,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帽子己在那边,你别无选择,只能想方设法地过河。正是有了“逼迫”,人才会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兵家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也是这个道理。
生命并非演习,而是真刀真枪的实践。生活也不会给我们“打草稿”的时间和机会,人们一页页漫不经心或全心全意写下的“草稿”,都会成为人生无法更改的答卷。
(大家静静地享受这美文……)
师:确实,生命并非演习,而是真刀真枪的实践,希望我们能过好、过充实每一天。请大家用掌声感谢这位同学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精神享受,谢谢。
师: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学习课文第10、11段,理解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师:我们先来分角色朗读第10段。(两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进行朗读)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点评一下刚才三位同学的朗读。
生:我认为三位同学朗读得不错,语气上能够体现出掌柜和酒客对孔乙己冷漠,体现酒客对丁举人的敬畏,特别是读到“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时声音颤抖更能体现对丁举人的敬畏。
师:好,点评得不错。
师:(出示幻灯片)现在我们围绕着第10段,完成下列问题。形式是分组进行抢答。
生:我们回答第二题:“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这句话透露了丁举人的心狠手辣,非常残忍。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从上文可以知道,孔乙己不是大盗,只是小偷,偷的仅仅是书呀、纸、笔之类的小东西,他去丁举人家偷东西也只是偷小东西,而丁举人把他抓住后打一下也就罢了,可是却打了大半夜,而且打折了腿,可见丁举人的心狠手辣,非常残忍。
师:说得太好了,给点掌声鼓励。
生:我们小组回答第一题:“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透露了丁举人是一个有权有势,凶狠霸道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从“竟”字可以看出,孔乙己会偷到丁举人家去是自己发昏,出乎大家的意料。还有“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的语气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丁举人的敬畏之情。
师:分析得好!
生:我们组回答第三题:酒客与掌柜的对话,反映了当时人心之冷漠,侧面写孔乙己的遭遇,丁举人的残忍,心狠手辣。
师:现在仅剩第四题了,哪个小组能回答这个问题?
师:这问题由老师来回答:正是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置孔乙己于死地,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当时科举制度造成了两种读书人,少数爬上去的成为残酷的压迫者,多数爬不上去的成为悲惨的牺牲品。读书人为追求功名而苦读经书,不过是拿经书作为敲门砖,一旦爬上去,就根本不讲仁义道德,就是残酷的统治者。因此,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是尖锐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
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11段的内容。我们还是来进行分角色朗读,一位同学扮演孔乙己,一位同学扮演掌柜,一位同学读陈述部分。
师:三位同学已经朗读完课文,请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难为那位同学,这么一个阳光男孩,要读出孔乙己那饿得有气无力的语气,我觉得他们读得相当不错。
师:这位同学的点评很好,而且使用了一个很时尚的词“阳光男孩”。
师:下面我们研读第11段。上一段我提出问题大家思考回答,这一段由大家来研读、质疑、剖析。研读这一段要能说出记叙的几个要素,还要能运用比较阅读法,将此段与孔乙己第一次出场的情景对比着研读。下面属于我们的自由学习、发问、讨论时间。
师:时间到,等一下同学们把自己四人小组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先请第7小组的同学说出本段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生:时间——中秋过后的一天的下半天;地点——咸亨酒店
人物——孔乙己、掌柜;事件——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形。
师:再请第4小组的同学找出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时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比较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情景。
生:我们小组制作了一张表,通过投影机就可以展示。投影机展示。
师:请同学们想想孔乙己前后两个细节动作描写的动词“排”、“摸”各自好在哪里?请一位男同学来表演一下。
一男生上台,用九个硬币作道具。表演“排”字时,只见他把九个硬币一个一个仔细地摁在桌上成为一排,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表演“摸”时,他分别从四、五个口袋里摸了很久才凑齐四个大钱放在桌子上。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精彩表演。
现在大家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排”和“摸”这两个动词好在哪里了。“排”体现了孔乙己在只花四文钱的短衣帮面前的得意炫耀的神情。“摸”体现了孔乙己生活每况愈下,穷困潦倒的情形。下面我们开始质疑。
生:请问“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除交代时节气候外,还有什么作用?
生:写晚秋的凉意,给孔乙己的末路更增加一种悲凉的气氛。
生:写小伙计“靠火”和“穿棉袄”有何用途?
生:说明天气寒冷。
生:我来补充,说明天气寒冷,反衬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的凄凉。
师:补充得好!
生:掌柜一见孔乙己即讨债,仍然和平常一样取笑,这体现了什么?
生:表现掌柜的唯利是图。
生:表现掌柜自私冷漠,毫无同情心,看见孔乙己这样了还只关心他的钱。
生:通过孔乙己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孔乙己怎样的性格?
生:可以看出孔乙己爱面子,自欺欺人,迂腐麻木。明明腿是被打断的,却硬说是跌断的。
生: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哪一个词最能体现人心冷漠,社会无情?
生:“笑”字。
师:我们的讨论、质疑到此结束。老师来总结一下,第10、11段这两段文字,先从侧面描写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的遭遇,再从正面描写孔乙己身残气微,不复聊生的惨状。孔乙己到了这个地步,赏柜等人仍然拿孔乙己来取笑,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更表明当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相当不错,希望以后再接再厉。
师:下面布置今天的作业:完成课文练习二、三题。
(下课)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3
师:在大家仔细阅读了《孔乙己》一文后,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一个的孔乙己。(教师板书)请大家用一个词评价孔乙己。
生1:一个好喝懒做的孔乙己,我用“好喝懒做”评价孔乙己。
师:何以见得?
生1:小说中第5小节中写道:“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
师:“好喝懒做”一词揭示了孔乙己性格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好喝”,另一方面是“懒做”。我们先说说孔乙己的“好喝”。刚才这位同学指出文中一个结论性的语句,我们能不能再从小说中找出具体的信息来表现孔乙己的“好喝”与“懒做”呢?
生2:文章第4、5、6小节就写了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形;第11小节又一次写到了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情形。可见他是“好喝”。
师:说得有道理。他在小说中第一次出场时付账是怎样的情形,后来呢?
生2:第一次是“便排出九文大钱”,后来是“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师:“排”是一种怎样的动作?“摸”又是怎样的动作呢?哪个同学能够为大家模仿模仿?
(一名学生模仿,许多学生笑。)
师:大家是觉得诸老师让这位同学模仿孔乙己的动作这样的教学好笑呢,还是领略到鲁迅先生用词精妙而会心一笑呢?
生3:我觉得孔乙己的动作可笑,从中也可以看到他的性格很可笑。
师:性格怎样可笑?
生3:他略有几个钱,就在人们面前炫耀,“排”出九文大钱,显示出其傲慢神情,显示出“财大气粗”的神情,也表现他看不起短衣帮,其实也未必比他们有钱。而“摸”则显示出他的困窘,他没钱的时候就“摸”出四文大钱,说明他底气不足。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大家再探究一下,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时,用“摸”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生4:我认为“摸”字可以表现出孔乙己的钱不多了,如果钱多,一把就可以掏出来,用不着摸。
生5:我认为用“摸”可以和身着衣服有关,孔乙己钱不多,这四文钱,我想嗜酒如命的孔乙己一定是视若珍宝,一定要深藏,他一定会藏在破夹袄的最保险的口袋里,千万不要丢掉呀。(大家笑)
师:你这样说,倒让我想起了上个世纪80年代,诸老师去南京读书里,带了些钱,我母亲就将钱用针缝在裤子一个很深的口袋里。(学生笑)那个时代人们物质缺乏,因而格外珍惜。这可以作为你的理解的一种注释吧。
生6:我觉得可能还与他用手走来有关系,小说中写道“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你想,他用手走这么长时间,手会发麻,掏钱也不利索,只能慢慢地“摸”了。
师:你思考得很深入,分析得十分细致。鲁迅先生的作品往往一字传神,从这两个词中,我们体会到先生的语言表现力。
刚才我们这位同学说文中两处提到了孔乙己到店中喝酒,我觉得喝两次酒也不能说他“好喝”呀?我们能不能再找一找文中能够体现孔乙己的“好喝” 语句呢?
生7:我从“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中可以看出,孔乙己经常到店喝酒。
生8:我从“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中的“每每”一词,也可以看出孔乙己经常到店喝酒。
生9:第10节中掌柜的“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一句中也可以看出:掌柜发现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从反面突出了孔乙己经常来。
生10:第11节中,“听得一个声音”“却很耳熟”,“耳熟”一词也可以反映出孔乙己经常到店喝酒。
生11:我觉得第8节中的“有几回”也可以折射出孔乙己经常到店,这一段说明小孩子围着孔乙己要茴香豆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师:大家读得很细,我们常说“于细微处见精神”,我们的阅读,就应当提倡这样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文本,才能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领会作品的情感。那么小说中何处体现了他的“懒做”呢?
生12:第4节中写道“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就体现了他的“懒做”。
生13:他不愿做事,“偶然做些偷窃的事”,后来偷丁举人家的书,也能说明这一点。
师:诸老师想问一句,他为什么会“好喝懒做”呢?或者说,什么原因使他变成一个“好喝懒做”的人呢?这其中折射出他怎样的性格?
生14:我觉得孔乙己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人,一个一心想向上爬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15:他“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终于”一词说明他一直想“进学”,说明他想搏一个功名。
生16:他一直穿着长衫,尽管“又脏又破”,“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师: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生16:长衫是读书人的标志,是有身份的标志,他不愿脱下那件长衫,是说明他不想承认自己贫穷窘迫的生活状态,不愿意与短衣帮为伍。可见他想进入上层社会,在这一个点与范进是相似的。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孔乙己与范进接受了相同的教育,他们有着相同追求──获取功名。所不同的是,范进在这场搏杀中成功了,社会少了一个腐儒,多了一个贪官污吏。而孔乙己则沦落下去。诸老师每每读《孔乙己》,常常这样想:孔乙己终其一生,他也不愿意脱下他的长衫,可是最后他不得不脱下,因为残废的他,怎么也不用穿长衫了;他一生都想踱进咸亨酒店,坐下来喝酒,他终于坐下来喝酒了,只是他永远站不起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呀。
还有谁补充?
生17:我觉得他与小说中的“我”的一段对话,也折射出他一心向上爬的性格。
师:请作一点分析。
生17:小说第17节中说“记着!这些字应当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他好为人师,教小伙计一个字,本也无可厚非,但偏偏要他“记着”,目的是为了做掌柜时用,这就不妥了。
师:经过大家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了孔乙己那热衷功名的性格,但为什么说这一性格是其“好喝懒做”的原因呢?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18:我是这样理解的:正是因为他热衷功名,所以他一直想考一个秀才,甚至想考一个举人什么的,就如同范进一样,所以他考了许多年,“终于没有进学”,长期的赶考生涯让他丧失了营生的能力,所以他就只能“好喝懒做”了。
师:我同意你所说的客观上他渐渐地丧失了谋生能力,那他如果主观上想去营生,慢慢也可以“营生”呀。你们看看,孔乙己具不具有“营生”的能力或者先决条件?
生19:应该有的,他字写得好,可以帮人家抄书;再者,反映那个时代生活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中,像孔乙己这样会写字的人,还可以帮别人写书信。我想他应当能够独立谋生。
生20:他身材高大,做苦力也行,身材高大的人,不应该养不活自己。
师:你说的有道理。这么说长期的备考生活使得他“营生”能力下降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本身就不想去参加体力劳动,或者做写书信一类的事,这就说明──
生18:他好面子,好虚荣,以参加劳动为耻。
师:你这样说,加上你前面所说,这样的分析就全面了。他“好喝懒做”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所受的教育是以体力劳动为耻,他的思想就是“万般皆下品,唯为读书高”,他根本就看不起体力劳动者。正是因为如此,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就不可避免。
大家讨论讨论:孔乙己的悲剧结局究竟是怎样的?
生21:他死了。
生22:应该说是“可能死了”。
师:你们俩人的意见不是差不少吗?
生22:他是说孔乙己肯定死了,我是说可能死了,一种可能性,俩人意见还是有区别的。
师:哦。(生笑)诸老师想知道孔乙己到底死没有死?
生22:我坚持我的观点:可能死了。小说第13节说“大约的确死了”,“大约”一词就是我发言的依据。
生21:那“的确”一词,又作何解释?(其他学生起哄,笑)
师:是不是搞个投票决胜负?(生笑)
生22:支持我的举手。(极少部分学生举手)
生21:支持我的观点的举手。(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猜猜诸老师现在会说什么?
生21:少数服从多数。(其他学生起哄,笑)
生22: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其他学生起哄,笑)
师:你们都错了。我们无论发表什么看法,均当言之有据。
生(齐):哦──
(笑)
师:据从何处来?
生(齐):从文章中来──
(学生再读文章,筛选信息。)
生23:孔乙己肯定会冻死。书上说“将近初冬;我整天靠着火电厂,也须穿上棉袄了”,而孔乙己却“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这该多冷呀!“我”管温酒,与热水打交道,而且要靠着火,穿棉袄,而孔乙己只能瘫坐地上,他会被冻死。
师:说得好。
生24:他会病死。还是这一小节中,他“黑且瘦,已经不成样子”,原来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那时已经落魄之至了,现在“黑且瘦”可能就是被打伤了,大病一场,还会继续得病而死。
师:有道理。
生25:我觉得他会饿死。大家想想,他平时都只能靠偷点书换点钱维持生计,现在他偷也偷不成了。他必然会饿死。
师:综合大家的意见,一句话,本来就缺少谋生能力的孔乙己,在双腿打折了后,必死无疑了。
这几天诸老师看新闻时,总能看到这样的一些消息:某地收容所近日收容了数名流浪街头者;临近过年,政府的许多部门、社会上许多机构都纷纷捐资捐物,帮助一些低保户过年。孔乙己会不会受到这样的`资助呢?
生26:不会。没有人会惦记孔乙己,连小伙计都看不起他──“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师:掌柜的不是还惦记着孔乙己吗?
生26:恰恰相反,掌柜并不是惦记孔乙己,而是惦记着他的十九个钱。这足以说明掌柜的冷漠。
生27:还有一点也说明掌柜的十分冷漠。当听到客人说“许是死了”时,“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当听到孔乙己被打断了腿,酒店里这些人居然都无动于衷,而是漠不关心,足见当时社会的冷漠。
生28:我补充一点,就是孔乙己一到店,所有人都取笑他,而且专门戳他的心病──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生29:小说第9段说“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足见他在人们心中无足轻重。
师:由此可见,小说中其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谁来归纳归纳呢。
生30:小伙计是一个势利的人。
师:小伙计大约多大了?
生30:大概十三、四岁吧。
师:这样的年龄,应当是纯洁可爱的,可是小伙计却十分势利,反映什么?
生30:我想小孩子如此势利,更能够反映世态炎凉,反映当时人们的冷漠无情。
生31:掌柜应当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
生32:丁举人是残忍的人,缺少人性。
师:他打断了孔乙己的腿,没有见人有何忏悔之意,也未见人们对他的不满,反映什么?
生32:他很可能就是镇上一霸,鱼肉百姓,并非这一件事。
生33:周围的人是一群麻木不仁的人,特别是那群短衣帮。
师:通过大家这一段的交流,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孔乙己实际上是生活在一个冷漠无情的社会中。事实上小说一开始就为我们刻画了孔乙己生活的空间──鲁镇。鲁镇两大阵营中,孔乙己犹如一只蝙蝠,只能在冷漠的社会中死去。所以说,小说刻画孔乙己的性格,暗示了孔乙己必死无疑的悲剧命运,刻画其他人物形象,也是暗示孔乙己必死无疑。所以小说结尾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一词,只是指“我”未能亲见,作出的猜想吧,而重点则是“的确”。
本节课,我们围“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反复研读课文,反复讨论,反复信息,明确了这样一个形象,也明确了其他的形象,并从孔乙己的性格与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来探究其必须无疑的悲剧命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家刻画这样的人物形象想反映什么生活,又通过那些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这些问题,我们后面将继续研究。这节课就学到这里。
【教后记】
《孔乙己》是传统名篇,自己教了不下十遍。此次在教这篇课文之时,我读了许多课例,也进行了反复思考:一是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怎样让学生充分亲近文本;二是怎样避免那种程式化的介绍背景、分段式的教学。
在反复思考的基础上,我以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为切入口,并以之为重点,确保切入口小一些,课堂上枝蔓少一些,集中力量揣摩人物形象。通过揣摩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反复地阅读文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筛选信息,整理信息,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对孔乙己这一形象的完整认识。通过反复揣摩孔乙己这一形象,拓展到对其他人物形象的分析,拓展到对背景的挖掘与补充,从而由点到面,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既把握了人物形象,把握了人物性格,又认识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初步认识了作品的主旨。
于细微处设疑,是本节课的用意所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浮光掠影地阅读,才能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才能保证学生在不受到教师暗示与干扰进行独立的阅读。“好喝”一词本是司空见惯,以往教学中忽略了,或者说是熟视无睹,未有置疑。在这节课上,除了让学生找出两次具体描写孔乙己喝酒的事情外,还特意放慢教学节奏,让学生再读课文,随后学生找到“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听得一个声音却很耳熟”“有几回”等词句来加以揣摩,从而得出其“好喝”这一结论就十分充分了,其中还穿插了对“摸”一词的揣摩,也是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再如讨论“孔乙己究竟有没有死”一问题时,也是让学生结合小说内容反复揣摩,从而从孔乙己的个性与社会生活的现状两个方面揭示他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于细微处设疑,可以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这样就能让学生自己去捕捉信息、分析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理解力、欣赏力。于细微处设疑,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文本,不是说不进行宏观的统筹,而是不进行空洞的说教,确保一点一滴的所得,均来自学生的体悟。而对作品主旨等方面的宏观性理解,则依赖于对文本教学资源的整合。
尽可能地整合教学资源,追求一个教学环节的多重效应,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学生、动态化学。如研究掌柜、小伙计等人的性格是由研究孔乙己性格牵连出来,一方面是对小说中次要人物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则是引导学生从社会层面上来解读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了解这些人物形象与孔乙己之间的关系。这样就避免了静态的、片面的分析,而是进行动态的、综合的联系的分析。同样,解读孔乙己的性格时,也是将其多方面的性格整合到一起,从而理解各种性格之间的互相关系,知道它们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的。再如,授课时,并未直接介绍社会背景,而是当学生需要这些知识时,才将背景知识──小说的前三段拿出来进行分析,为我所用。这样就力求体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在学生特别需要的时候,呈现出相应的内容,学生对其理解就越深刻,其教学效益也就能够最大化。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刻意地处理为一个个板块,而是围绕一个大问题、一个核心问题反复讨论,犹如层层剥笋,越剥越新,越剥越深,这样一个过程,犹走山阴道上,风光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思维也就不断地深入。如果处理成一个个板块,分成一个个方面,固然也能完成相应的问题,但一则问题间的联系就不够紧密,不利于培养学生将问题联系起来分析的能力,二则也不利于引导学生生存问题,所提问题也就很可能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未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当然,围绕一个大问题来不断地生成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将小说众多的教学资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整合,每一次整合,都将教学资源的效用扩大,给学生以整体的认识与深刻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与深刻性。
语言是语文之本,也是思维的内核。这样组织教学,目的也在于紧扣作品的语言,从而体现语文课堂的语文味。
【板书】
好喝懒做掌柜:唯利是图
孔乙己死要面子冷漠的社会小伙计:势利
热衷功名众人:麻木不仁
往上爬丁举人:残忍
孔乙己必丝无疑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4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对于该文的教学,历来的语文教育者都把其主题——批判封建社会,批判封建科举制度——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大加渲染,竭力挖掘;而对主人公孔乙己的人文价值,教育价值视而不见。直道今天,大多数的语文教师,甚至包括一些语文教育名家仍是难改初衷。
前几天拜读了李镇西老师1997年的教学实录,深为李老师的教育民主思想所感染,但对其中的有些细节问题,也不无遗憾。节录于下,并直陈己见,以求教于广大同人。
片断一
男生G: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已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
教师:好,好,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众大笑)同学们别笑,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课文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好吧,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在研究之前,让我也向你们提出一个问题————孔已己最后究竟死没死?
众学生:死了。
教师:根据何在?
众学生:作者在结尾说孔已己“的确死了”。
教师:嗯,孔已己“的确死了”。同学们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孔已己为什么会“的确”死去?
(学生思考)
教师:李老师给你们提示一个思路: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什么?
女生D:取决于他的遭遇。
教师:对,很好。取决于他的遭遇。
男生H:还取决于他的社会背景。
教师:很好,他的遭遇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就决定了他的命运。那么,我们来看看课文,孔已己究竟有什么样的遭遇?他又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中?
笔者认为,把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完全归于其遭遇和社会背景,有失全面。一个人的命运固然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遭遇有关,但“环境”和“遭遇”绝不是决定命运的主要因素,人格的因素决不容忽视。在健全、健康、甚至伟大的人格面前,环境和遭遇对一个人命运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的,这样的例子于现代、于古代、与中国、与外国都是不胜枚举的,所以才会有人说:人的命运是由自己主宰的。
当然,在后面的教学程序中,李老师也引导学生分析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但不是把孔乙己的性格作为其悲剧的主要原因来分析,而是通过分析孔乙己的悲剧性格而得出性格的成因,来达到批判封建的目的。试看下面的教学结果。
片断二
教师:是啊,最后孔已己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慢慢的走去了,也是永远的消失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说,“大约孔已己的确死了”,这个“大约”隐含着社会的.冷漠,这个“的确”表现了孔已己死亡的必然。冷漠的社会,造就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也导致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这个“人”死了,这个社会也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存在下去!如果说我们同情孔已己的死亡,那么我们更有理由诅咒这个社会的灭亡!作者这是这样,通过一个人写出了一个社会。(在课题“孔已己”的下面板书了一个副标题:“一个人和一个社会”)
好,我刚才写的这个副标题,可以看作是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现在,我希望你们也学李老师,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另外加上一个副标题,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或对孔已己的认识,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独特思考。
(学生开始思考)
男生O:“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教师:好,可以。
女生J:我想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教师:很好,这位同学借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来表达她对这篇课文的看法,很新颖,而且说明这位女同学课外阅读面是比较宽的,值得大家学习。
男生G:“无望的社会造就了无望的人”!
(众鼓掌)
教师:好,非常好!对不起,快下课了,我不能再抽更多的同学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想还会有更多的同学用更好的概括。我这里布置一道作文《孔已己的最后日子》我希望同学能够接着鲁迅的文章继续写孔已己,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写出他最后具体是怎么死的。注意,要符合孔已己的身份和性格。
看看吧,这就是这堂课的成果。45分钟,学生悟出了什么呢?无非就这三条:
“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无望的社会造就了无望的人”。
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吗?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什么呢?培养学生指责环境、指责社会、怨天尤人吗?
社会本无好坏之分,关键看这个社会由什么样的人组成。是人决定社会,而不是社会决定人。要改变社会,首先要改变人,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社会的面貌才会改变。
改变人的首要是个体对自身的改变。
笔者认为,文学的认识作用,不仅仅在于让读者去认识社会,更重要的是认识这个社会里的人,认识人的生存状态。
感悟人生,从而改善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文学教育的第一要义。如果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不能读出自己,思考自己,那么,这样的文学教育是失败的。
孔乙己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典型代表,他的悲剧当然有社会的因素,但究其根源,这是一个人格的悲剧。孔乙己的死是因为他骨子里的自命清高和他对劳动的鄙视,对劳动者(短衣帮)的鄙视,欲上不能,欲下不忍,孔乙己是孤独而死。
从孔乙己,我想到了诗人海子。如果说孔乙己的死我们可以归罪于封建社会、封建科举制度,那海子的自戕,又该归罪于谁呢?
对于《孔乙己》这篇小说,对于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难道只能让我们的当代的中学生去批判,去同情,就不能吸收点什么?读书的教训!人生的教训!
新课程的灵魂即以人为本。课程的观念变了,我们语文教学的视角是不是也应该跟着变呢?封建社会和封建科举制度早已消亡多年了,我们还在这里鞭之、笞之,我不知道还有多大的意义。倒不如从中吸取教训,避免更多的孔乙己悲剧再次重演来的实在。
我无意于贬低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更无意于挑名人的瑕疵,只是想对我们的文学教育尽一己之言,请广大同人赐教。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掌声课堂教学实录12-19
《白杨》课堂教学实录12-20
《风筝》课堂教学实录03-14
《秋天》课堂教学实录03-12
《匆匆》课堂教学实录03-12
鲸的课堂教学实录03-12
《坐井观天》课堂教学实录03-13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04-13
《小池》课堂教学实录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