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儿歌锦集[15篇]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1
活动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诵,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边编儿歌中间的部分。
3、体验参与表演的乐趣。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1、借助手指游戏,让幼儿猜猜谁到班上来做客。
2、教师以故事情景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儿歌的内容:
(1)小蚂蚁走呀走,肚子很饿了,它看到了什么好吃的?
(2)小蚂蚁走呀走,肚子很饿了,它又看见了什么?
(3)以同样的方式了解后面的儿歌内容。
3、幼儿跟着图片一起学念儿歌。
4、幼儿一边表演一边念儿歌。
5、引导幼儿扩展想象,仿编对话部分的内容“蚂蚁还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呢?”鼓励幼儿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讲述出来。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我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尽情的用动作表现并及时的加以引导,使他们在相对自由、宽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在玩乐中学习儿歌。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2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2.发挥想象大胆用手指头变魔术,感受手指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能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二、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
三、活动过程
①以手指变魔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教师握紧拳头):“你们知道我手里藏着什么吗?这里头藏着我的一家。(教师带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
师:有几个手指呀?一起数一数,12345。
师:这5个手指,它们还会变魔术呢,你们想不想看看?
(分析:组织幼儿做一做,说一说,数一数,有效激发了幼儿观看手指头变魔术的兴趣。)
②结合多媒体课件,分段学习儿歌
师:魔术表演开始,妈妈的手指伸出来,(教师伸出一个手指)想一想一个手指头可以变什么?(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
师:会变出什么呢?一起看看)
师:一个手指头变成什么了呀?我们也来学念咒语变魔术,五个手指全躺下,妈妈伸出来:(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师:二个手指头又可以变成什么?师:看看到底会变出什么?
(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师:三根手指头又可以变成什么?(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学说语句三根手指头变成XX)
(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分析:第二环节分段学习儿歌,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我以“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结合多媒体课件,先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再让幼儿观察动画说一说手指变成什么,并动手学一学,念一念,让幼儿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轻松掌握这则手指游戏。)
师:四根手指头又会变成什么呢?(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
师:看看到底会变出什么?
师:四个手指头变成什么了呀?看它身上有很多颜色,四个手指头变成花蝴蝶,咒语怎么念?(引导幼儿仿编)
师:咒语对不对,一起听一听。
(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小结前四段
师:那五个手指头会变成什么呢?
师:看看到底会变出什么?(引导幼儿仿编)
(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分析:经过前三句的练习下,幼儿对句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后两句请幼儿看画面尝试仿编。这样先让孩子自己探索动作,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感受手指游戏内容,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③完整欣赏学习儿歌《手指儿歌》
师:手指头伸出来,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吧。儿歌《手指儿歌》……(带幼儿边做动作边完整的念儿歌1-2遍)
(分析:此环节让幼儿对整首儿歌有个完整的感受,并以让幼儿变魔术的方式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完整学念,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1。)
④延伸:
1个手指头还可以变成什么?
2个手指头还可以变成什么?你们也可以把它们遍成儿歌。
(分析:最后引导幼儿创编手指儿歌及动作,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还能让孩子们牢牢记住自己的发现,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四、案例反思
儿歌是幼儿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它以短小活泼、语言单纯简明、韵律响亮而被幼儿接受。《手指儿歌》这首儿歌充分让幼儿体验了手指头变魔术的趣味性,并有效提高幼儿的'观察、想象、表述、表现能力。
小班幼儿意志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活动一开始,我就以手指头变魔术的方式导入,带领幼儿做一做,说一说,数一数,激发幼儿观看手指头变魔术的兴趣。
第二环节,结合多媒体课件,分段学习儿歌,体验手变魔术的乐趣。这一环节中,教师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引导幼儿猜猜、说说,使幼儿对老师变出的小动物新奇不已。为了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我引导他们自己动手边做动作,边学习儿歌,使本来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样,孩子们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第三环节完整欣赏学习儿歌《手指儿歌》,让幼儿对整首儿歌有个完整的感受,并以让幼儿变魔术的方式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完整学念,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1。
最后环节,仿编部分,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探索手还可以变出什么。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来发现问题,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还能让孩子们牢牢记住自己的发现,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同时也使他们获得更直接的表演经验,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望。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3
活动目标
1.学做三明治,获得品尝自制食物的乐趣。
2.尝试利用自己的经验改编儿歌。
3.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方形。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儿歌《三明治》
2.吐司、火腿片、黄瓜片、果酱、沙拉、奶油、叉子、盘子、奶油刀。
活动过程
开头:和孩子们讨论三明治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们说一说“你吃过三明治吗”“三明治里都有什么东西呢”
引导幼儿根据儿歌内容的提示,讨论如何制作三明治。
制作活动:
------帮助幼儿逐一认识制作材料,如吐司、火腿等。
-------请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三明治(制作的前要提醒孩子洗手,请孩子们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
创编活动:孩子制作完后,请他们根据自己制作的三明治编一首歌,可以改变原歌词,例如“三明治,张开嘴,嘴里含一片小黄瓜”
活动反思
儿歌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儿歌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节奏感,帮助幼儿掌握发展语言的方法。小班年龄段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以多种言语活动为手段,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使他们能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4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明白排队、下楼梯要守纪律。
2、认识汉字:大白鹅、小黑鸡、小动物、排队、下楼梯、守纪律。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词卡、儿歌字卡。
2、动物头饰各式各一个、大图片一幅。
3、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学习儿歌。
1、出示动物头饰,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作神秘地说:“今天我请来了几个朋友,看看谁来了?”出示的小动物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大白鹅!”教师出示相应的`字卡“大白鹅”说“哦!原来是大白鹅。”引导幼儿指读字卡。
教师说:“看看我请的朋友还有谁?”出示“鸡、狗、猫”的图片,作简单的自我介绍。
2、引导幼儿观看图片。
老师:“今天,看小动物们来和我们玩一个什么游戏?”观看图片,并引出词“小动物、排队、下楼梯、守纪律”。
3、请幼儿先听儿歌录音,再跟老师一起指读儿歌。
4、请幼儿戴上头饰边表演边念儿歌。
二、游戏:跟着字宝宝走。
老师和小朋友念:“字宝宝字宝宝走走走,这宝宝回头我不动。教师出示字卡(大白鹅、小黑鸡、小动物、排队、下楼梯、守纪律)让幼儿认读。小朋友根据教师出示的词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童谣的琅琅上口的节奏感给幼儿带来了快乐的情绪。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朗读儿歌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朗读儿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儿歌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5
设计思路:
1、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结合我班开展的主题活动《长大了,学着做》,我班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而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教育题材。
2、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而我在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这节教学活动中,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儿歌,朗朗上口;喜欢角色扮演)和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对吃的东西较感兴趣),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学念儿歌,并有兴趣地尝试仿编儿歌,在迁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白吃东西前要洗手。
3、在教具的制作上,我采用了“大苹果”的胸饰,形象、生动的“大苹果”让幼儿更快的融入角色之中,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大苹果,更利于幼儿的学习和表演。而背景图片(各种好吃的.东西),是可以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更增添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实物苹果更满足了幼儿喜欢吃苹果的心理特点。
4、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发散思维和社会性情感,让幼儿不但喜欢吃大苹果,而且也喜欢吃小苹果。并且愿意请客人先吃苹果。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听、念儿歌、并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改编儿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使幼儿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活动准备:
食物卡片若干、篮子、盘子、大苹果胸饰1个、实物(苹果)若干个、图片(小朋友、小苹果)各一个、小口袋一个。
重难点:
1、重点: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念儿歌,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2、难点:尝试改编儿歌。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教师出示小口袋(内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初步理解
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模仿大苹果的口气:啊,我是一个大苹果,谁喜欢欢我呀?为什么?
2、(出示图片小朋友)“小朋友们都爱我,瞧,军军也喜欢我,伸出小手想碰我,哎呀,别碰我。”大苹果为什么会这样?大苹果会对军军怎么说?
3、老师带军军洗洗手。
欣赏和学念儿歌
1、欣赏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1)老师带上大苹果胸饰:“看,我是谁?”
(2)大苹果唱歌。
2、幼儿学念儿歌
(1)幼儿一起来唱一唱大苹果的歌。
(2)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子,表演儿歌。
尝试仿编儿歌
1、(出示伤心小苹果)看,小苹果怎么啦?发生了什事?你们喜欢小苹果吗?(为小苹果编歌)小苹果笑了。
2、苹果的歌和小苹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幼儿如何仿编儿歌)
3、请个别幼儿摸口袋内的食物,学习仿编儿歌。
4、你除了喜欢大苹果、小苹果,还喜欢哪些好吃的东西?
5、通过请幼儿为“大苹果”的朋友编儿歌尝试改编这首儿歌。
(1)今天,“大苹果”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呢,你们看:(出示背景图片)
“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快上来选一个吧。”
(2)请幼儿自己为手里拿的好吃的东西编儿歌。
6、个别幼儿仿编儿歌。
7、请幼儿把编好的儿歌说给客人们听。
知识迁移
1、请幼儿吃苹果:“谁想吃?”
2、引导幼儿吃东西前要洗手。
3、幼儿品尝苹果。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6
一.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
2.培养语言的节奏感。
3.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 手的图片。
2.《小小手》儿歌。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手的图片。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
(2)手怎么才可以发出声音呢?
2.请幼儿用手发出声音,例如拍掌、搓手、用手拍自己的身体、与小伙伴互相拍拍手等。
3.教师引出儿歌,并配合儿歌的'节奏,加上上述的动作。
教师:现在我们用一首好听的儿歌,加上我们的动作一起和小手一起玩。好不好?
4.教师完整地朗诵一遍。(加上动作)
5.幼儿跟着教师念儿歌,配合儿歌的节奏并且加上动作。
6. 与幼儿讨论:
(1)如果我们的小手受伤了,手还能跟我们玩吗?
(2)那小朋友要怎样保护这双手呢?
四.教师小结
小朋友要保护这双小小手,首先我们爱它,怎样爱呢?勤洗手、洗澡、剪指甲、不 要触碰危险的东西,这样我们的小手才会乐得笑哈哈!
附:
小小手
小小手,小小手,
一只左来一只右,
它们是我的好帮手,
我会保护这双手。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7
设计思路
小班是幼儿口头语言快速发展的阶段,简短而又朗朗上口的儿歌正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最好载体。选择这个内容就是觉得这首儿歌的动作性很强,符合小班幼儿爱动的特点,很适合小班的孩子学习。而且,这个内容还有很强的情境性,可以利用游戏把幼儿带到儿歌所描绘的特定情境中,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学习儿歌,从而带动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诗歌的优美,学习用语言和动作表现闪烁的小星、舞蹈的浪花和歌唱的小鸟,体会快乐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积极表述“我要飞到X X X,变成X X X X”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1.诗歌课件。
2.蓝天、海洋、森林场景。
3.教师教具:一对翅膀。
活动过程
1.出示礼物,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一个神秘的'礼物,看看是什么?
幼:一对翅膀。
师:这是一对天使的翅膀,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只要碰到你,你就能飞了(老师用翅膀碰每一位小朋友)。现在,你们都能飞了,让我们一起飞翔吧!
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张开手臂,开始飞翔,由原来站在教室门口的一路纵队,转一圈飞到多媒体前停下。
评析:利用送礼物的方式,很快就把孩子带入了儿歌的情境,为儿歌的学习营造了气氛,也为整个活动奠定了游戏的基调,激发了幼儿的尝试欲望,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2.利用游戏,学习儿歌。
(1)学习诗歌每句话的前半部分。
①师:(带着小朋友一起飞)边飞边提问:如果我能飞,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哪里呀?(出示课件。)
幼:蓝天上。
师:(带领幼儿边飞边说)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蓝天上(两遍)。
②师:看,我们又飞到哪里啦?(出示课件。)
幼:大海上。
师:带领幼儿边飞边说: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大海上(两遍)。
③师:我们飞过大海又来到哪里啦?(出示课件。)
幼:森林里。
师:带领幼儿边飞边说: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森林里(两遍)。
师小结:刚才,我们小朋友飞到了蓝天上,飞到了大海上,飞到了森林里,请小朋友再飞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坐好吧!
评析:小班孩子特别爱玩游戏。在游戏中,我紧扣诗歌中的句子,使孩子们在优美的情境中,飞飞、玩玩、说说,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诗歌中每一句的前半句,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思想。
(2)学习诗歌每句话的后半部分。
①师:小朋友,你要飞到蓝天上,可以变成什么呢?
幼:我要变成月亮。
幼:我要变成飞船。
师:我们来看看动画片里的小朋友,他变成谁了?(出示小星星的局部图。)
师:猜猜变成什么了?
幼:变成小星星了。(展示课件,图4。)
师:小星星在干什么呀?
幼:闪闪发光。
师:你会学小星星闪闪发光吗?
个别幼儿表演小星星闪闪发光。
师:你们想变成一颗小星星吗?让我们一起来变成小星星吧。
幼:(边表演边完整说儿歌第一句)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蓝天上,变成一颗小星星,闪闪发光。
②师:刚才,我们还飞到了大海上。到了大海上你要变成什么呢?
幼:变成一条小鱼。
幼:变成一条船。
师:看动画片里的小朋友,他变成什么了?(放出课件的音频“哗啦啦”的声音。)
师:猜猜变成什么啦?
幼:小浪花。(展示课件,图5。)
师:小浪花在干什么呀?
幼:在翻滚。
师:我们一起来学浪花翻滚吧。
幼儿一起表演浪花翻滚。
师:我们表演的样子多像小浪花在跳舞呀,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来表达呢?
幼:翩翩起舞。
师:让我们和小浪花一起翩翩起舞吧!
幼儿表演和小浪花一起翩翩起舞。
幼:(边表演边完整说儿歌第二句)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大海上,变成一朵小浪花,翩翩起舞。
③师:最后,我们飞到了森林里,你要变成什么呢?
幼:变成大老虎。
幼:变成小白兔。
师:我们来看看动画片里的小朋友,他变成什么了?(出示小鸟影子的课件)猜猜它是什么?
幼:小鸟(展示课件,图6。)
师:他猜得对吗?我们来问问小鸟?
幼儿上前指课件小鸟,小鸟说答对了,然后唱起歌来。
师:小朋友答对了,小鸟真开心,它在干什么呀?
幼:快乐歌唱。
师:你会学鸟快乐歌唱的样子吗?
幼儿表演小鸟快乐歌唱的样子。
师:你们想变成一只小鸟吗?让我们一起来变成小鸟吧?
幼:(完整说儿歌第三句)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森林里,变成一只小鸟儿,快乐歌唱。
评析:幼儿借助多媒体课件,在猜一猜、看一看、学一学、说一说的过程中,对诗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愉快的情景下体验了语言活动的乐趣。
(3)完整欣赏儿歌:
①师:我们听的、说的就是一首完整的儿歌。让我们听背景音乐,欣赏儿歌吧。
②师幼共同看课件说儿歌(两遍)。
评析:因为前面都是分段学习,所以这里有必要让孩子完整欣赏一遍,给孩子一个儿歌的完整概念。然后进行看课件师幼同说。说的时候,老师可以说轻点或用一点手势提醒,重要的词要留给孩子们说。这样孩子更容易学会,也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主学习。
3.布置场景,角色表演:
师生共同布置“蓝天”、“大海”、“森林”三个场景,教师和幼儿共同朗诵、表演儿歌。(播放舒缓音乐。)
评析:让幼儿参与布置场景,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度,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4.自由想象,开展仿编。
师:如果你能飞,你想飞到哪里去?变成什么呢?(3—4名幼儿。)
幼儿展开想象,自由回答。
评析:发散幼儿思维.让幼儿大胆表达。
5.扮演天使,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做一名快乐的小天使,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吧!(播放舒缓音乐。)
评析:首尾呼应,活动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1.教材选择生活化。诗歌描述的内容,孩子们要有生活经验,才能充分理解,有话可以说。本诗歌无论是场景,还是诗歌中涉及到的事物,幼儿都比较熟悉。
2.教学方式游戏化。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是小班孩子最显著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开心,学得快乐,本节课做到了学习与游戏的有机结合。
3.教学过程层次化。在教学过程中,先学每句诗歌的前半句,后学诗歌的后半句,逐步深入,孩子很容易接受,达到了教学目的。
附儿歌:如果我能飞
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蓝天上,变成一颗小星星,闪闪发光。
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大海上,变成一朵小浪花,翩翩起舞。
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森林里,变成一只小鸟儿,快乐歌唱。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8
活动目标:
1、在情景中幼儿自然习得儿歌,感受游戏的快乐。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有文明礼貌的习惯。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直接进入情景
师:有那么多的客人来到我们的家里来做客,我们可以怎么来接待我们的客人呢?(幼儿讲述)
2、说说你会给客人准备些什么菜呢?
二、儿歌理解
1、你们说了那么多的好吃的菜来招待我们的.客人,让我也来给客人准备些好吃的菜。(师边示范儿歌边进行操作)
2、提问:我给客人准备了些什么菜?是怎么烧的呢?(引导幼儿来数一数,荤素的合理搭配)
3、今天来了那么多的客人,他们也要来尝尝这些好吃的菜,你们会做这些菜吗?(在情景中幼儿进行儿歌的学念)
三、延伸
1、请客人来尝尝我们好吃的菜(引导幼儿与客人进行交流)
2、你们的客人喜欢吃什么?我们可以和客人一起去菜场买些他们喜欢吃的菜。
活动反思:
童谣的琅琅上口的节奏感给幼儿带来了快乐的情绪。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朗读儿歌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朗读儿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儿歌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9
教案目标:
1、能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发准"生"、"装"等字音。
2、运用听说游戏的方法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3、感受丰收的喜悦。
教案准备:
1、金黄色的大披风一件;筐子一个。
2、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
3、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的头饰。
教案过程:
一、了解儿歌中的角色,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身穿大披风,披风下藏着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扮成要生宝宝的秋妈,提问:我是秋妈妈,我的肚子里有什么?幼儿猜测。
二、教师边表演边朗诵儿歌,初步欣赏、感受儿歌内容。
念到"秋妈妈肚皮大"时,双手做表示大的动作,轻轻拍拍自己的肚子。
念到"生下许多果娃娃"时,做表示许多的'形体动作。
念到"苹果、梨子和香蕉"时,从披风下拿出苹果、梨子、香蕉放在筐子里。
念到"还有石榴和葡萄"时,从披风下拿出石榴、葡萄放在筐子里。
念到"哎呀呀,哎呀呀装呀装不下"时,将从披风下拿出的水果放在筐子旁边,表示水果满的放不下。
三、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并练习发准字音。
秋妈妈肚皮大,她要干什么?(纠正发音:生)秋妈妈生下了哪些果娃娃?这么多果娃娃能装得下吗?(纠正发音:装)四、教师幼儿边玩游戏边学习朗诵儿歌。
教师分配角色,扮演"苹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的幼儿带头饰藏在老师的披风下面;扮演"筐子"的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
教师带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做游戏。
四、幼儿交换角色表演。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10
一、活动内容:
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初步感知哄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2.探索用轻柔的声音与雷公公对话,哄小蜗牛睡觉。
3.注意与同伴协调一致的朗诵儿歌,体验关爱小蜗牛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将装饰好的纸箱套在录音机上,扮“雷公公”,录有雷声的磁带。
2.一张大蜗牛图片,若干张小蜗牛图片。
3.《摇篮曲》的`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1.幼儿初步感知哄小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教师怀抱“小蜗牛”,导入话题“我们的小蜗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该睡觉了。”接着表演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2.幼儿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1)幼儿产生请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蜗牛的愿望,引出活动名称。
教师放录音,提问:“是什么声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噜呀!都要把我的小蜗牛吵醒了,我们一起来请求雷公公轻点打呼噜,好吗?
(2)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教师用请求的语调示范朗诵儿歌,然后再对幼儿说:“雷公公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噜了,我们再把小蜗牛哄睡着。”最后,与幼儿一起继续哼唱《摇篮曲》哄小蜗牛睡觉。
(3)幼儿跟诵儿歌。
教师继续放录音,雷声继续,教师号召全体小朋友跟诵儿歌。“雷公公呼噜打的太响了,没听见,我们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再次引导幼儿哼唱《摇篮曲》,突然雷声又响起。幼儿自然迁移。集体朗诵儿歌,注意声音要保持一致。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用轻柔的声音朗诵儿歌与雷公公对话。“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噜啦!想想看,我们应该怎么样请求它,雷公公会听得舒服,又不会吵醒小蜗牛。
3.幼儿人手一只“小蜗牛”,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师:这次,雷公公真的听见小朋友的话啦!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蜗牛睡觉呢!
4.听音乐《摇篮曲》,教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蜗牛送到小床上,让小蜗牛安静地睡觉,再提醒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
附儿歌
《不要吵醒小蜗牛》
雷公公,雷公公,
请您清点打胡噜。
我的蜗牛在睡觉,
不要吵醒小蜗牛。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11
活动目标:
1、引发孩子仔细观察,练习讲述自己看到的事物。
2、练习说儿歌时吐字清楚,口齿流利。
3、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小鸭找妈妈》的flash、DVD机、电视
活动过程:
一、观看flash(集体观看,教师注意幼儿的观看姿势)
互动问题:1、画面上有什么?
2、它们怎么了?小鸭子为什么哭?
3、其它的鸭子是怎样做的?
教育要求:1、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描述出鸭妈妈带小鸭子们去玩,小鸭子光顾着玩了,跑丢了,鸭妈妈找不到小鸭子了,急得到处找,到处喊,最后也没有找到他们。
2、 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尊重孩子的差异。由于自身的.个体差异,幼儿观看画面、理解画面的能力也不同,这时教师不要着急,要给能力差的幼儿思考的余地和时间。
二、讨论讲述(分组讨论)
互动问题:1、小鸭子为什么会跑丢?
2、鸭妈妈是怎么找小鸭子的?
3、小鸭子究竟去哪了呢?
教育要求:1、对于孩子们的讨论教师要仔细倾听,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2、 教师在巡视每组讨论时,可以参与到其中一组,使幼儿更好的组织语言,学习用适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建议。
三、学说儿歌(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
互动问题::1、教师通过flash渗透儿歌内容。
2、教师带动作朗诵儿歌,幼儿仔细倾听。
3、幼儿逐句学说儿歌并带动作表演。
教育要求:1、教师在说儿歌时速度要放慢并带有动作,使幼儿轻松记忆儿歌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四、总结(集体讨论)
互动问题:1、我们外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对?
2、如果找不到妈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育要求:1、教师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请幼儿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
2、教师要渗透给幼儿相关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小知识。
活动建议:
可以将儿歌改编成小故事,请幼儿来表演。○可以请幼儿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可以将此活动延伸,对幼儿进行简单的安全知识渗透。
附儿歌:小鸭找妈妈
一只鸭,两只鸭,
三只小鸭找妈妈,
四天前,五只小鸭跑丢了,
妈妈急得嘎嘎嘎,
到处喊,到处找,
究竟小鸭去哪了?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特别喜欢朗朗上口的儿歌,借助生动形象的图片,他们能很快理解儿歌内容,在一定的情境中,他们愿意朗诵儿歌内容,一些孩子能很快学会朗诵儿歌。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12
活动目标:
1. 喜欢参与猜谜活动,并愿意与教师对答。
2. 尝试仿编儿歌。
3. 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水果卡片、水果实物、摸袋、隐藏好的卡片每人一个,音乐,展示板,水果贴画
活动过程:
﹙一﹚ 1、音乐游戏:采果子
幼儿听音乐玩开汽车的.游戏,寻找水果卡片。
2. 请幼儿说一说找到了什么水果卡片,分类摆放.
﹙二﹚.猜谜游戏
1. 教师: 咱们玩一个猜谜游戏,请小朋友猜猜我说的是哪个水果?
1) “什么弯弯像小船?”
2) “什么个大圆又圆?”
3) “什么脸庞红彤彤?”
4) “什么粒粒酸又甜?”
引导幼儿分别在卡片中找到答案.
2. 完整的对答说儿歌
(1) 教师说,幼儿答;
(2) 幼儿问,教师答;
(3) 幼儿间相互问答.
﹙三﹚.尝试创编猜谜儿歌
1. 分别出示杨桃实物,柿子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其特点,教师帮助整理语句。
2. 出示摸袋,引导个别幼儿摸水果,创编儿歌。
﹙四﹚将儿歌整理并完整朗诵
活动反思:
童谣的琅琅上口的节奏感给幼儿带来了快乐的情绪。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朗读儿歌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朗读儿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儿歌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13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儿歌的中间部分。
3、激发幼儿参与情境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音乐《蚂蚁搬豆》,小蚂蚁头饰一个、字卡槽一块
2、小图片:蚂蚁(六张)、饭两(张)、抄青菜、一双竹筷、问号(三张)
3、实物:白米饭一碗、一碟抄青菜,一双竹筷
4、拱门四个,篮子四个,纸球若干
活动过程:
1、音乐入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
一、情境游戏逗蚂蚁,引起幼儿的兴趣。
1、喊一喊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来玩游戏,猜猜它是谁?
师:谁能把它喊到身边来?(蚂蚁来呀来)
(另一位老师扮演蚂蚁躲到一边摇摇头)
师:蚂蚁不肯过来,我们要想一个办法逗逗它,拿什么来逗它呢?(引导幼儿用"蚂蚁来呀来,我请你吃苹果/香蕉······)
2、初步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师:看,李老师给蚂蚁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出示实物饭、菜、筷子)
师:这是什么?什么饭?(白米饭)什么菜?(炒青菜)什么筷子?(小木筷)
(引导幼儿一起来逗蚂蚁)
幼:蚂蚁来呀来。
(师扮演蚂蚁摇头):嗯,不来不来。
幼:来吃饭,快快来吃饭。
师(扮演蚂蚁):什么饭?
幼:白米饭。
师:什么菜?
幼:炒青菜。
师:什么筷?
幼:小木筷。
师(扮蚂蚁来到餐桌前做闻一闻并吃得很香的动作,然后眉头一皱):吃不完,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扮演蚂蚁边搬东西搬念儿歌"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师:小蚂蚁搬东西的时候,说了什么?("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3、幼儿完整欣赏儿歌,学习儿歌。
师:老师把逗蚂蚁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教师出示小图片,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师:这里有一只蚂蚁,你们也来逗逗它(引导幼儿看图完整朗诵儿歌2遍)
5、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蚂蚁躲在洞里(拱门)一组在拱门对面扮演逗蚂蚁的人。两组一问一答表演。
三、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称
1、师: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再请蚂蚁来做客,还可以准备些什么饭菜?
幼:红豆/蛋炒饭/扬州炒饭/白米饭/黑米粥……
幼:炒菠菜/红烧肉……
(教师引导幼儿将新的饭菜名编到儿歌里,大家一起念。)
2、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还可以编编新的儿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玩这个游戏。
附:儿歌《逗蚂蚁》
蚂蚁来呀来,
快快来吃饭。
什么饭?白米饭。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小竹筷。
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教学反思:
《逗蚂蚁》这首诗歌节奏明显、内容浅显,短小精练又生动活泼。这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第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分成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产生兴趣,通过猜一猜:“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一起来做游戏,猜猜它是谁?”。用猜想形式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再通过喊一喊,逗一逗,设计了游戏情境“逗蚂蚁”,引导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理解儿歌内容,并熟悉儿歌句式“ 蚂蚁来呀来”。第二环节我改变了以往单一模式的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这个环节中,我抓住了儿歌中的“哼哟哼哟搬得欢”,启发幼儿分别对“哼哟哼哟”与“搬得欢 ”进行联想,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儿对蚂蚁体型小、力气小的印象:二是发挥了移情作用,让幼儿明白有了好东西与他人分享是快乐的'事。在试上时,情况并不乐观,出现幼儿对儿歌感兴趣,但是一到游戏环节出现混乱的景象。
主要原因是幼儿不知道哪些是问哪些是答。因此我设计了让幼儿带着“哪些是问的”这一问题听儿歌。并在分配角色时,教师用“请”的手势作为提醒,帮助幼儿理解。小小的一个手势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在学习中并进行表演,小班幼儿年龄小,较容易进入游戏情境,但主动性往往不够,因此我设计了让沈老师带领参与,教师的参与起着一种示范,又能帮助幼儿顺利开展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第三环节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由于创编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此作为延伸活动,让幼儿在课后跟好朋友、家长进行互动。
由于是精选的活动,因此我觉得在课的设计上都很好。但是在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还有待优化(如:我引用了“蚂蚁老师”逗得台下一片欢笑声。课后,师傅说原话可以改为“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我们请他们来当蚂蚁”更恰当)。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14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读汉字“好”,能在众多的汉字中找出“好”。
2、通过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表述,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挂图一幅,爸爸、妈妈的图片各一,“女儿、儿子”字卡各一,字卡“好”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出示爸爸、妈妈图片,问:爸爸妈妈手里牵着谁呀?(爸爸妈妈中间放着“儿子”字卡)看看他们的表情,谁能用一个词说说?(高兴)
2、“女儿”字卡蹦蹦跳跳地来到他们之间:又来了谁呀?(女儿)他们有了一个乖儿子,又来了一个乖女儿。瞧,他们多高兴呀!爸爸、妈妈笑得合不拢嘴了,还一个劲儿地说:“好、好、好。”
3、出示字卡好,让幼儿辨别,知道“女”和“子”合在一起念好,并认读。
二、引导说词、说句
如:(今天的动画片)好看、(这首歌)好听、好象、妈妈炒的.菜)好香、好天气、(蜂蜜)好甜、(醋)好酸、(炒菜的时候盐放多了)好咸、(下雪天)好冷、(开水)好烫……
三、引导观察挂图,学习儿歌
1、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谁和谁好?你怎么知道的?
(1)藤儿和瓜儿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2、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幼儿完整地朗诵儿歌。
四、找字宝宝,巩固对新字的认识
出示儿歌,让幼儿把“好”字圈出来。
附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藤儿和瓜儿好。
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活动反思:
活动让幼儿理解不仅人类有自己的好朋友,其他动物和植物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欣赏儿歌《谁和谁好》,使幼儿理解谁和谁好,他们是怎样好的。在此基础上学习儿歌,体会意境。整个设计紧扣主题,课堂中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很浓厚。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15
活动设计思路
民族的才是永远的。中国文化是悠久而深厚的,既有像四大发明这样的文化遗产,也有像中国武术这样的精神遗产。然而近年来,国外的各种动画片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张口说的都是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的,举手投足的都是奥特曼、蝙蝠侠嘿嘿哈哈的动作。这引发了我的思考,难道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就不能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文化?我觉得我们老师可以抓住各种契机对孩子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
一天午后,用完午餐的孩子们照例围坐在一起看电视,这几天播放的是李誉卿小朋友带来的动画片《大英雄狄青》,我发现孩子们在看过这个片子后,都特别喜欢狄青,一边模仿他的武打动作一边还说我是狄青、我是黄飞鸿、大鹏展翅、降龙十八掌等等,随后的几天里,大家纷纷从家中带来了动画片《花木兰》、《宝莲灯》等中国的片。这次,孩子们对中国的武功特别感兴趣,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于是我结合这次孩子们对中国功夫的兴趣以及我园的早期阅读特色教育,节选了《中国功夫》的歌词,设计了这节阅读活动《中国功夫》,并在前期进行了相应的收集材料、环境创设、知识积累的准备。
附:
中国功夫
卧似一张弓,
站似一棵松,
不动不摇坐如钟,
走路一阵风。
棍扫一大片,
枪批一条线,
身轻好似云中雁,
我们豪气冲云天。
教案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并能用肢体语言表现。
2、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能够表现出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3、在已有基础上,尝试配合音乐的节奏来念。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04-01
小班语言活动:儿歌必备(15篇)04-01
幼儿园小班儿歌03-09
小班语言活动:半个蛋壳12-18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12-06
小班语言活动:我会变03-10
[集合]幼儿园小班儿歌03-09
水果宝宝去旅行小班语言活动07-18
【实用】幼儿园小班儿歌15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