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的传说

时间:2024-03-25 17:55:4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炎帝的传说

炎帝的传说1

  《炎帝的传说》一文是一篇神话故事。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连环画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炎帝发现鸟儿吃剩的稻粒在地上结出了稻穗,他便亲自试种,获得丰收,并指导人们种植五谷造福人类的'故事。

  本文共有6个自然段,每段配有插图,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炎帝的伟大功绩,会产生敬佩之情,引发许多思考。

  “炎、黄、尧、舜、禹”是传说中的“五帝”。炎帝作为“五帝”之一,其种植稻谷、发明医药、创立集市等丰功伟绩,对推动人类历史的向前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从尧舜时代起,炎帝就与黄帝轩辕氏一道,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受到世代炎帝子孙的钦佩敬仰。

  根据本文特点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的预设方案是这样的:揭示课题——自读课文,扫清障碍——检测效果,反馈信息——图文结合,了解大意——读写结合,指导书写——巩固练习,适当拓展。教学中,按照照这一思路,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三个教学目标,达到了认写生字、自主阅读之目的教学效果较令人满意。

炎帝的传说2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羊头山下洪水泛滥,羊头山与发鸠山两山之间峡谷形成了一片汪洋,由于这汪大水在羊头山之东,故称为东海。炎帝神农部族的先民大都居住在羊头山上,开垦荒地,搭造草屋,以求谋生。

  炎帝有个女儿叫女娃,她常常到东海里游泳沐浴,采集草药,尽兴玩耍。

  东海的浅水滩处生长着一种椭圆状的植物,上面开着漂亮的小白花。女娃知道父亲炎帝把这种草药取名为泽泻,可做清火泻肚之用,便经常到水边去采集。

  这天,女娃又来采药,不小心滑到了深水处,不幸溺水而亡。

  炎帝和子民们将女娃的'遗体打捞上来,安葬在发鸠山上。

  没多久,人们发现发鸠山上出现了一只鸟,白嘴,红腿,花纹头,很像乌鸦。

  每天早上,鸟儿精卫、精卫地叫个不停。于是,人们就把这只鸟取名叫精卫鸟。

  人们还发现,每天这只鸟要衔山上的小木棍或小石头飞过羊头山,投到不远处的东海里。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专程来到发鸠山赋诗凭吊。精卫填海的故事最早载于《山海经北山经》。原文如下: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言交。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炎帝的传说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炎、靠、充、灿、稻、平、谷、粒、集、植、保、农”13个生字,并书写“平、方、农、给、金、食、谷、完”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一边看图,一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感受炎帝的美好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体会他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3、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小卡片,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些伟大的英雄人物并了解他们的故事,如: 王二小等。那都是近代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事迹。今天啊,老师带你们去到远古时代,认识那时的一个伟大的人物,好不好?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传说故事《炎帝的传说》,出示课题,学生读题。介绍“炎帝”,同时学习生字“炎”,解“传说”一词。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主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遇到不懂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向老师和同学求助。

  2、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读,注意听老师是怎样读你不懂的生字的。

  3、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读,要求学生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些生字词,是怎样识记的,并给会写字组词。

  全班交流,指名汇报。

  4、采用抽读,“开火车”读巩固认识生字词语。

  5、让学生从读音、结构等方面给生字分类。

  如:

  (1)独体字:方、农

  (2)左右结构:收、给

  (3)上下结构:金、食、谷

  6、师:同学们,刚才学得可认真了,认识很多新朋友。老师现在还有个忙想请同学们帮一下:就是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全班交流,指名汇报。

  三、再读课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增减字词。

  2、结合插图,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炎帝的传说》的课文,认识很多新朋友,那么你们还记得它们吗,看看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指名学生读生字。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二、图文结合,细读感悟。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问:课文每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内容?

  2、学生自主读课文,并结合每段的插图看看,说说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3、全班交流汇报。汇报时,先分小组依次读每一个自然段,再指名学生说说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师适当引导。同时随机指导学生理解不懂的词语。

  4、讨论(一):

  同学们越来越会读课文了,老师真高兴!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能行吗?(出示卡片)

  (1)、文中讲了炎帝的一件什么事情?

  (2)、炎帝怎么想到去种植稻谷的?

  (3)、炎帝为什么要做成香喷喷的食物给别人吃,还把种植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说说,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评价。

  6、讨论(二):

  老师相当满意同学们的表现,老师决定再考考你们?

  (卡片出示):人们为什么称炎帝为“神农”。

  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

  师生共同归纳:炎帝仔细观察鸟儿吃剩的稻粒,在地上结出了稻穗后,他便函亲自试种,获得了丰收。炎帝把种植方法教给大家,从此人们生活有了保障,所以尊敬地称炎帝为“神农”。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2、把炎帝的故事说给小朋友听一听。

  3、读读:课本第127页的第2题。

  4、完成“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四、巩固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词语。

  2、学生描红,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笔画的位置和特点。

  3、师生共同讨论怎样在田字格中把字写得好看。

  4、师范写,学生跟着边读笔画边用手书空,师提示学生难过易错的笔画。学生在田字格本子上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书写展示、评议。

  五、作业:抄写会写字,每个两行。

  板书设计: 26 炎帝的传说

  看——想——种——教

  尊称“神农”

炎帝的传说4

  炎帝在神农架采药时,登上了具有仙境之称的`燕子垭、天门垭,继而攀登回生寨,以便将回生寨的七十二种还阳药记入他的紫竹简《神农本草经》。据传说,这回生寨的还阳药起死回生,所以称之为回生寨。当神农氏在跨越回生寨中一座独木小桥时,他不慎将《神农本草》竹简失落桥下,此桥因而得名失书桥。神农氏正处在惋惜为难之际,忽然从碧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接上了天庭,成了药仙。回生寨从此一年四季香气弥漫,遂改名留香寨。据传炎帝身形是:身长八尺七寸,声音洪亮,额角很宽,眉棱圆而突出,胡须很多,鼻子很大,嘴唇很厚。

炎帝的传说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13个生字和3个偏旁,并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炎帝种植稻谷的故事,知道人民为什么称呼他为“神农”,体会他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体会他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3、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方法:游戏法、讲读法、情境法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听爸爸妈妈讲过传说吗?这节课就学其中的一个。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4、学生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三、图文结合,读懂课文。

  1、炎帝是什么人?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文中讲了炎帝的一件什么事情?

  4、炎帝怎么想到去种植稻谷的?

  5、炎帝为什么要做成香喷喷的食物给别人吃,还把种植方法告诉大家。

  6、人们为什么称炎帝为“神农”。

  7、你觉得炎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巩固全文,体会朗读。

  1、分段开火车读课文。

  2、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2、开火车进行扩词。

  3、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4、出示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方 农

  (2)左右结构:收 给

  (3)上下结构:金 食 谷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

  6、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炎帝的传说6

  太阳神炎帝是女娲升天若干年以后,出现在大地上的又一位大神。他和他的玄孙火神祝融共同治理着南方一万二千里的大地,主宰着南方的生命。

  炎帝是一位慈爱仁厚的大神。他在世的时候,大地上的人类由于不断的生息繁衍,自然界生产的食物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于是,仁爱的炎帝便教给人类如何播种和收获五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换取生活所需要的一切。

  当他要教给人类种五谷时,从天空纷纷降落下许多谷种,他收集起这些谷种来,播种在已经开垦出来的土地上。一次,他看到一只浑身通红的鸟,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禾苗在空中飞过,穗上的谷粒落在地上,炎帝把它们拾起来种到了田里。

  这些谷物长成后,人们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长生不死。人类从此有了足够的粮食,生活就非常安定了。

  那时候,人类共同劳动、互相帮助,既没有主人,也没有奴隶,人们收获的果实大家平均分配,感情亲如手足。

  为了能让人类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炎帝又让太阳发射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更加茁壮的生长,使人们生活在灿烂温暖的光明中。从此,人类再也不愁衣食,人们非常感谢炎帝的恩德,便尊称他为神农。那时,炎帝的样子是牛头人身,这大概是与他的这一贡献分不开的。

  炎帝是农业之神,同时又是医药之神。因为,太阳光是健康的源泉。炎帝有一根神鞭,被称做赭鞭。他用这根鞭子来抽打各种各样的药草,药草经过赭鞭的抽打,有毒无毒、或寒或热的各种药性就很明显地呈现出来。于是,他就根据这些药草的不同药性来治病救人。为了更加确定药性,他还亲自去品尝百草。为了尝药,他曾在一天里中毒过70多次。一次,他尝了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竟然被烂断了肠子。

  炎帝看到人类虽然丰衣足食了,但在生活上却还有诸多不便,于是又让人们设立了贸易市场,把彼此需要的东西拿到市场上来交换。在市场上,可用五谷换兽皮,或用珍珠交换石斧等。有了这种交换,人们的财富就更加丰富起来了。

  那时没有钟表,也没有其他记录时间的方法,凭什么来确定交换的时间呢人们又不能放下手中的活儿,整天地守在市场上。于是,炎帝又教给人们一个方法:当太阳照在人们头顶上的时候,就到市场上去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大家便自动离去,也就散市了。在当时,人们实行起来,感觉又简便、又准确。

  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后代也为人类作出了许多贡献。如他的重孙殳制作了射箭用的箭靶;鼓和廷又制作出了一种叫钟的乐器,后来,他们两人又经过努力,制作了许多歌曲,使音乐在人间得到广泛流行。

炎帝的传说7

  炎帝为先民们造福,子民们衣食无忧,生活得越来越好。一年又一年的丰收,使人们的粮食有了剩余,而打猎为生的人们却剩余了肉类和兽皮,缺少粮食。为使人们的生活得以调剂,炎帝划出了一块空地,以供人们作为互相交换东西的市场。这样一来,大家就可用手中剩余的东西去换自己需要的东西。

  不过,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人们不知道什么时间用来交换东西最为合适,有时为了换一样东西,等一整天也等不到可以交换的东西。

  为此,炎帝想了一个办法。他规定每天太阳升到头顶时,人们可以一起来交换东西,这样不仅有利于集中,还可以节省时间,免去人们跑许多冤枉路。后来人们将这种交换东西的方式称为日中为市。

  当时炎帝采用了一种立杆测影的方法来确定日中的时辰,这也是炎帝的`发明之一。炎帝在观测农业时辰时,在地上立一根木杆,看地上日影变化的情况,日影最短时则为日中,便以此时辰定为人们交换东西的固定时间。

  原来的日中为市本是以物易物,后来炎帝又发明了一种钱币,即贝壳,以其大小多少来确定东西的价格。贝壳即成为最早的货币,人们将这种货币称为神农币。

  日中为市的地方是最早在神农镇庄里村,因此,庄里村是最早开创集贸市场的发源地。

炎帝的传说8

  教学目标:

  1、 识“炎、靠、集、充、饥、灿、谷、粒、植、稻、平、保、农”13个生字;会写“方、农、平、给、金、食、谷、完”8个字。

  2、 一边看图,一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感受炎帝的美好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课前准备:

  1、 生字、词语卡片。

  2、 有关炎帝的资料。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随文识字,学习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传说故事,很有意思!出示课题,解“炎帝”一词的同时学习生字“炎”。

  二、 初读课文

  1、 老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故事有初步的印象。

  2、 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遇到生字时多读几遍。

  三、 再读课文

  注意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增减字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 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 设问:课文每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内容?

  2、 看图读读,说说:

  齐读第一自然段,看图一。理解:传说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看图二。理解:庄稼、充饥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图三。理解:金灿灿、谷粒

  齐读第四自然段,看图四。理解:稻穗

  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看图六。理解:采集、收获、食物、方法

  齐读第七自然段,看图七。理解:保障“神农”

  3、 讨论:人们为什么样称炎帝为“神农”

  4、 引导朗读,组织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相机板书重点;最后归纳答案。

  读第三、四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炎帝仔细观察。

  读第五、六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亲自试种,有收获教给种植方法。

  反复读第七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人们生活有保障,尊称炎帝为“神农”。

  引导归纳:炎帝仔细观察鸟儿吃剩的稻粒,在地上结出了稻穗后,他便函亲自试种,获得了丰收。炎帝把种植方法教给大家,从此人们生活有了保障,所以尊敬地称炎帝为“神农”。

  五总结拓展:

  1、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2、 把炎帝的故事,说给小朋友听一听。

  3、 读一读:金灿灿金灿灿的阳光照亮了大地

  第2课时

  一、 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炎帝的传说这一课,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 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齐读

  2、 开火车读

  3、 自由充分认读生字,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4、 请同学用自己有把握的字来组词并说一句话。

  5、 观察几个要求写的字,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6、 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字,边听老师念笔顺边书空。(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难写的地方,后让学生自己动笔写)

  7、 学生练习写字后,老师检评。

  三、 布置作业

  1、 把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2、 回家后把课文所讲的传说说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听。

  3、 再去问问、查查有关炎帝的传说。

  教后反思:

  板书设计

  26 炎帝的传说

  看——想——种——教

  尊称“神农”

炎帝的传说9

  炎、黄、尧、舜、禹是传说中的五帝。炎帝作为五帝之一,其种植稻谷、发明医药、创立集市等丰功伟绩,对推动人类历史的向前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从尧舜时代起,炎帝就与黄帝轩辕氏一道,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受到世代炎帝子孙的钦佩敬仰。

  开课后,我以谈话的方式问学生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学生说爱看动画片,紧接着我告诉学生将要送给他们一份特殊的礼物。此时,学生的'情绪已被调动起来了,抓住这一有利契机,让学生完全走进了故事,享受着动画故事带来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妙的激趣,得法的引导,紧抓学生兴奋点,这些都为下文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识写生字和自主阅读是《炎帝的传说》一文两个教学重点。教学中,我紧扣重点进行教学。通过认读生字、扩词、练习说话及形式多样的朗读(自由读、同桌互读、齐读、看图读文等),较好地突破了以上两个重点。在双向互动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足,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各项训练扎实、到位。教师能客观地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间不同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在较为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着平等的对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炎帝的传说10

  据老辈人传说,陈区镇浩庄村(羊头山以东)是炎帝舅舅居住的村庄。村里有位种蕉籽(高粱)的能手,人称蕉籽王。同样的年景,同样的耕作,他种的蕉籽总是比别人穗子丰满硕大且收成好。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这年恰逢村上大旱,浩庄人种的`蕉籽眼看快要旱死。蕉籽王也不例外,每天坐在田间地头唉声叹气,祈求天降甘霖。

  正在他分外焦急之时,老婆来给他送饭,见他茶饭不思,一脸苦闷。老婆说道,咱们村的老舅爷不是炎帝的舅舅吗你去找他试试,让他去求求炎帝不是就有办法了吗蕉籽王一听恍然大悟:是呀!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于是蕉籽王来到老舅爷家,求他到羊头山去找找炎帝求雨。老舅爷眼看庄稼颗粒无收,便立即答应了下来。第二日一大早老舅爷就启程去了羊头山。羊头山上有120个泉眼,分管着120个地区的水旱灾情。如果哪个泉眼水少了或者断流,炎帝就知道哪个地区有旱情。此时,炎帝已知舅舅那个村浩庄遭了大旱,正欲解救,见舅舅亲自来找,就说:无妨!舅舅先坐下喝点水歇息会!说着把一杯水递到老舅爷手中。老舅爷伸手接水,不小心把水杯碰倒,水泼洒了一地。此时,炎帝说,舅舅回去吧,你刚才洒到地上的水就能把浩庄的旱象解除了。

  老舅爷半信半疑地往回返,走到半路上,雨就下了起来,直至走到浩庄村雨已经下透了。可是,由于天旱太久,蕉籽王种的地里只救活了五颗苗。就这五颗蕉籽的收成,却把蕉籽王家里的大缸小缸、大囤小囤都装满了,为此蕉籽王十分感谢老舅爷和炎帝。

炎帝的传说11

  教学目标:

  看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感受炎帝的美好品质,从中受到教育,并加强字词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读。

  2、用一个词或句子表过自己心目中的炎帝。

  二、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这篇课文很容易读懂,老师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读懂课文,你们有信心吗?(有)好,让我们来读课文吧,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的要求。

  课件展示,看图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拖声,不增减字词,不把字词读错,读时,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个句子或哪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读完后,让学生小组间交流自己知道了什么。

  2、根据学生汇报理解课文。

  如:生1:我知道炎帝被称为神农,引入,你从哪一段知道的?(第6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六段。

  生2:我读懂了第三段,鸟儿们吃剩的谷粒发芽、长叶,还结出了稻穗。师:真棒!让我们来看看第三段吧。

  各段字词训练在阅读中同步进行。

  第一段:很久很久,理解这个词,让学生学会用同类型的词,如:很长很长,好多好多

  第二段:(课件)先指名读(1)点击,一天,一群鸟,一块平地中一的音节展示,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

  强调一的变调,再通过课件练习一的.变调。

  (2)衔,啄食用得好不好,换成别的如:咬、含、叼还有这么形象吗?

  第三段:(1)鸟儿中儿读轻声,引入爸爸、虫儿、桌子等的轻声。

  (2)金灿灿先在课文中找有没有这类词香喷喷。

  学会用ABB

  式词语,并能说句子,让学生小组间完成学习任务。

  金灿灿的阳光,金灿灿的阳光照亮了大地。

  香喷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点指导朗读第6段。

  师:炎帝为人类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你说说你对他有了怎样的感情?人匀也非常尊敬他,请同学用感激、尊敬的语气把最后一段读一读。

  教师指导、示范读、齐读。

  4、质疑释疑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想知道吗?

  生1:为什么称炎帝为神农?

  生2:炎帝是怎样学会种植稻谷的?

  5、练习

  课件出示句子:

  炎帝采集谷粒,种在地上,还常常给它们浇水。

  大家都非常感激他,尊敬地称他为神农。

  带点词可用什么代替?

  三、齐读课文

  配乐朗读课文。

  四、小结、结束课堂

  五、布置作业

  把炎帝的传说讲给别人听。

  《炎帝的传说》教学设计思路: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本人紧紧围绕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因素的训练这个课例研讨主题,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每一个机会加强学生的字词训练,其中主要体现在:

  1、让学生用一个词或句子表达自己心目中的炎帝,因为学生在第一课时对炎帝已有了解,让学生灵活运用词语表达心中感受。

  2、利用课文中出现的很久很久,好多好多,让学生去理解、去运用,从而使学生明白如何表示程度深的事物。

  3、通过朗读课文第二段,让学生去发现一的变调,进而引入到量词的应用,也同时让学生熟练掌握一的变调,另外,在音节上,还通过鸟儿让学生了解轻声,再让学生实践说说看,如:虫儿、爸爸、桌子等,让学生对汉语拼音有更深了解。

  4、在词语的用法是否形象,生动上,出示两个句子,通过学生比较衔是否可换成咬、叼、含,啄食是否可换成吃着,让学生明白词语还用恰当可使句子具体、形象、生动。另外,在学课文后,出示另外两个句子,让学生把常常、非常用其他词代替,以进行近义词的训练。

  5、整篇课文中,有两个ABB式的词,本人先让学生找到这两个词,再说说金灿灿的什么,香喷喷的什么,再说句子,在这里,本人让学生动笔写下来,以增加记忆,在写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各抒已见,也增加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说话能力。

炎帝的传说12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连环画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炎帝观察到鸟儿吃剩的稻粒在地上结出了稻穗,他便亲自试种,获得丰收,并指导人们种植五谷造福人类的故事。

  【学情分析】:在掌握生字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插图理解内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学习情趣。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会写方、农、平、给、金、食、谷、完8个字。

  2、一边看图,一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感受炎帝的美好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随文识字,学习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有关炎帝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吃的饭是谁创造出来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炎帝的传说》就知道了,看谁最认真哦。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故事有初步的印象。

  2、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遇到生字时多读几遍。

  三、再读课文

  注意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增减字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设问:课文每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内容?

  2、看图读读,说说:

  齐读第一自然段,看图。理解:传说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看图二。理解:庄稼、充饥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课文上的图,理解:金灿灿、谷粒

  齐读第四自然段,看图。理解:稻穗

  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理解:采集、收获、食物、方法

  齐读第七自然段,看图。理解:保障神农

  3、讨论:人们为什么称炎帝为神农

  4、引导朗读,组织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相机板书重点;最后归纳答案。

  读第三、四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炎帝仔细观察。

  读第五、六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亲自试种,有收获教给种植方法。

  反复读第七自然段,师生小结,板书:人们生活有保障,尊称炎帝为神农。

  引导归纳:炎帝仔细观察鸟儿吃剩的稻粒,在地上结出了稻穗后,他便函亲自试种,获得了丰收。炎帝把种植方法教给大家,从此人们生活有了保障,所以尊敬地称炎帝为神农。

  五、总结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2、把炎帝的故事,说给小朋友听一听。

  3、读一读:金灿灿金灿灿的阳光照亮了大地

  4、哪位同学还知道炎帝的发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炎帝的.传说这一课,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齐读

  2、开火车读

  3、自由充分认读生字,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4、请同学用自己有把握的字来组词并说一句话。

  5、观察几个要求写的字,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6、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字,边听老师念笔顺边书空。(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难写的地方,后让学生自己动笔写)

  7、学生练习写字后,老师检评。

  三、布置作业

  1、把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2、完成同步学习。

  板书设计:

  炎帝的传说

  ﹙神农﹚

  炎帝 尊称 百姓

  观察 充饥

  试种 → 传授 保障

  收获

炎帝的传说13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连环画的形式,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炎帝观察到鸟儿吃剩的稻粒在地上结出了稻穗,他便亲自试种,获得丰收,并指导人们种植五谷,从而造福人类的故事,《炎帝的传说》教学反思 李瑞苗。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每段配有插图,图文并茂,浅显易懂。今天的公开课讲了本课的第二课时。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6课,请大家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

  1、生自由朗读课文,重温课文内容。

  2、挑一组同学在班内展示朗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完后,其他同学举手纠错。

  3、全班齐读课文。

  三、完成导学案“精读感悟”部分。

  1、指名读第一小题。(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人们不会种庄稼的时候,靠什么充饥?)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问题的答案。

  2、自己读第二小题(找出炎帝是怎样发现种植的方法的?用“”划出并读一读),先在第三自然段找出“发现”一词,思考问题的答案,教学反思《《炎帝的传说》教学反思 李瑞苗》。

  指名发言,其他同学提出不同意见。

  3、师读第三小题(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人们称炎帝为“神农”?),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师予以引导,提醒学生通过以前人们的生活食不果腹和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做一对比,明白这些都是炎帝的功劳,是他细心观察,勇于实践,才发明了种植五谷的方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神农”。

  四、完成导学案“巩固练习”部分。

  1、齐读第一题的例句。思考用“胖乎乎”造句。

  生自由发言,师评价。同桌交流自己的`句子,然后写到导学案上。

  2、指名读“阅读短文”的两个问题,提醒学生通过观察找出答案(短文共有四句话)。生自由朗读短文,思考第二小题。师巡视,部分学生找到了答案,部分学生不会找。师朗读短文后提醒学生在短文中找“发现”一词,答案显而易见。提醒学生做阅读题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五、布置作业。

  导学案上的拓展延伸题(把炎帝的传说故事讲给家长听。)

  优点:借助导学案,整个课堂环节比较清晰,也给了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和展示朗读的时间,能够及时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读音和对一些词语的不当理解。(比如“充饥”一词,学生比较陌生,都理解成“吃饱吃好”,我及时予以引导。)

  不足: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够好,因公开课担心内容讲不完,对课堂的秩序缺少维持,忽视了低年级学生注意

【炎帝的传说】相关文章:

炎帝的故事03-25

炎帝的神话典故03-04

炎帝的故事(优)03-25

炎帝的故事经典【14篇】03-25

杨梅的传说09-06

灶王爷传说05-02

关于木乃伊的传说05-02

快乐果的传说05-10

火焰树的传说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