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十六计故事
三十六计故事1
借尸还魂原意指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没有作为的势力来达到我方目的的策略。出自《三十六计》第十四计—借尸还魂。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计名“借尸还魂”可能源于一个关于“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得道成仙的传说。
相传铁拐李原名李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一次,其魂魄离开躯体,飘飘然游玩于三山五岳之间。临行前,他嘱咐徒弟看护好遗体,但李玄魂魄四处游山玩水,流连忘返。徒弟们等待久了,见师傅的遗体老是僵在那里,总也活不过来,便误以为他已经死去,就将其火化了。待李玄神游归来时,已不见了自己的躯体,魂魄无所归依。恰好当时附近路旁有一饿死的乞丐,尸体还算新鲜,李玄于慌忙之中,便将自己的灵魂附在了这具乞丐尸体之上。借尸还魂后的`李玄,与原来的李玄已面目全非,蓬头垢面,坦腹露胸,并跛一足。为支撑身体行走,李玄对着原乞丐用的一根竹杆喷了一口仙水,竹竿立即变为铁杖,借尸还魂后的李玄也因此被称为铁拐李,而原来的名字却反被人忘却了。
三十六计故事2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树上开花
借助某种局面或外来的力量来装备自己的形势,虽然自己力量弱小但可以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这如同鸿雁一样,依靠它的羽毛从而使自己装饰成显赫的仪表。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去世。作为人质的太子横就请求齐王允许他回楚国奔丧并继承王位,齐王乘机要他割地五百里。太子横为求脱身,只好先口头上答应了齐王。
太子横回到楚国,继承了王位,号称顷襄王。而他刚刚即位不久,齐国的.使臣便来到楚国,要求顷襄王履行割地五百里给齐的诺言。顷襄王一时无计可施,便与群臣商议。
慎子给顷襄王献了一条“树上开花”之计:先让子良到齐国佯称献地,以麻痹敌人,派昭常率领军队镇守边疆,虚张声势迷惑敌人,派景鲤到秦国求援,借秦国力量慑服敌人。 顷襄王便依计而行,齐王见楚国边境有大批军队,又听说秦王援楚,想讨伐楚国,又担心俩面受敌,只得按兵不动,不敢再进攻楚国了。就这样楚国未动一兵一卒,就从气势上压倒了齐国,从而让齐王放弃了霸占楚国土地的念头。
三十六计故事3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暗度陈仓
表面上让敌方知道我军的军事动向,利用敌方静下心来关注我方的表面行动时,我军悄悄地迂回到其他有利地点乘此攻击,一定能货得胜利,这就是易卦原理的演用。 楚汉相争,西魏王豹投靠项羽,联楚反汉。大将军韩信举兵攻打西魏,兵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西魏王豹派重兵把守临晋关对岸的`铺板(今山西永济西),凭借黄河天险,紧守渡口。当时黄河上还有一处夏阳的渡口,只不过夏阳河流非常急,不适宜大军渡河,所以西魏王豹并未派重兵把守。
韩信深知,如果从临晋关渡河,损失太大,难已成功,于是他决定再施“暗度陈仓”的计谋。一面命大军向夏阳调集,一面佯装从临晋关渡河。汉军主力已在韩信率领下从夏阳渡河,直取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等到西魏王豹得到消息,派兵堵截汉军,已经来不及了。汉军势如破竹从后面猛攻魏军。西魏王豹甩率军抵抗不住,只能不断后退,但退到黄河边上时,自已反而因为受黄河天险所阻,无处可逃了。
三十六计故事4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成功登上皇位,即宋太祖。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众多功臣,也都是位高名显。赵匡胤担心他们的势力一旦强大起来,会严重危及到他的皇位。
但他又不忍心、也没有理由突然置他们于死地,于是,赵匡胤突发“上屋抽梯”的`办法,设家宴请众功臣到位。正当大家酒醉饭足之时,赵匡胤忽然站起来,阴沉着脸对大家说:“自从我当上皇帝后,我日夜难以安宁。还是你们好,自由自在的。”众将说:“如今太平天下,谁还敢威胁您的皇位呢。”赵匡胤说:“你们肯定是忠诚于我的,但不能保证,你们的部下要拥立你等为王,是由不得你们了。”众人一听,他话里有话,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忙问:“那我们如何是好呢?”,赵匡胤接着说:“你们若能平静地安享荣华富贵,不问国事、免除国事的纷争,是最好不过了。各位要能卸甲归田,我会赐许多的财宝给你们,让大家颐享天年。否则的话,大家的个人安危,我就不能保障了”。众将领听罢这一席软中带硬的话语,觉得这无疑是一顿“鸿门宴”,尽管十分不甘心,但为了保命,只能纷纷告老还乡去了。自此,赵匡胤不费一枪一弹,不冤杀一人,他的皇位如愿稳定下来。
三十六计故事5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苦肉计
一个人一般不会自我伤害,如果他受到了伤害,那肯定会让人相信而不产生质疑;我军则以假乱真,以真作假,就可以按照原来的计划而实施行动。用这种方法去欺骗敌人,就是顺从着敌人的心理顺势活动而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南宋时,金兵南侵,金兀术与岳飞在朱仙镇展开决战。金兀术有一义子,名叫陆文龙,这年十六岁,英武过人,是岳家军的.劲敌。
陆文龙本是宋朝潞安州节度使陆登的儿子,金兀术攻陷潞安州,陆登夫妻双双殉国。金兀术将还是婴儿的陆文龙和奶娘掳至金营,收为义子。陆文龙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
一日,岳飞正在思考破敌之计,忽见部将王佐进帐。岳飞看见王佐脸色蜡黄,右臂以被斩断,大吃一惊,忙问发生什么事。原来王佐打算只身到金营,策动陆文龙反金。为了让金兀术不怀疑,才采取断臂之计。岳飞感激涕零。
王佐连夜到金营,拜见金兀术,痛阵岳飞的暴虐无道。开始金兀术还对他抱有戒心,但见他血淋淋的断臂和真切的恨意,最后完全相信了他。王佐借机求的将他留在营中。
王佐利用能在金营自由行动的机会,接近陆文龙的奶娘,说服奶娘,一同向陆文龙讲述了他的身世。文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愤怒决心为父母报仇,诛杀金贼。王佐劝导他不可造次,要伺机行动。金兵此时运来一批轰天大炮,准备深夜轰炸岳家军营,幸亏陆文龙用箭书报了信,使岳家幸免于难。当晚,陆文龙,王佐,奶娘投奔宋营。王佐断臂终于使猛将陆文龙回到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三十六计故事6
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自认为军事防备十分周密,别人不会轻易进犯时,其斗志就会容易放松,从而麻痹轻敌;平时常见的事物,看惯了不容易起疑心;暗藏深机的计谋与公开的形式并不相互矛盾,相反,它常常暗含在公开张扬的行为之中。这就是易理中阴阳互相为用的道理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亲率三十万大军准备平定东土。
一日,行至大海边,只见眼前白海滔天,茫茫无际,唐太宗内心惧怕,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传报有一个近居海边的富户请求见驾,并声称已经准备好了三十万大军的过海军粮。
太宗大喜,急忙率百官随富户来到“屋”内,百官也纷纷入座,开怀畅饮。谁也没有注意,这件神气的房子已经渐渐移动开来了。不久风声四起,涛声如雷,良久不止。太宗惊起。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禁愕然,目之所及皆是茫茫海水,原来大军已经航行xx之上了!这正是薛仁贵策划的“瞒天过海”之计。唐军征东,军队的士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大因素。如果士兵因渡海不适应,导致心惊胆颤和体力下降。那么,不用敌人攻击,整个部队的战斗力也就丧失的差不多了。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
攻击兵力集中的敌人,不如分散它后再打,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打击气势衰落的敌人。
公元前355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攻打赵国都城邯郸。
赵王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令田忌为将,并起用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大军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他说:“目前魏国的军队已经把邯郸围上了,现在去救已经晚了,现在魏国精兵顷国而出,若我们直攻魏国,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于是田忌率军队直接向魏国都城冲去。魏国主力全被派往围攻邯郸去了,国内军力空虚,根本无法阻挡齐军。魏惠王急令庞涓撤军回国。庞涓接令后,日夜行军向回赶。在路上中了齐军的埋伏。齐军大胜,赵国之围遂解。
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
当敌人的动向已经明了时,而盟友却举棋不定,观望的时候,应该诱导自己一方盟友攻击敌方,自己尽量不出兵或少出兵。这样势必使盟友受到了损失,但却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损》卦推演而得。
满军攻打明朝,但被袁崇焕击退。皇太极为此日夜难安。
为除掉袁崇焕,皇太极定下了“借刀杀人”之计。他深知崇祯皇帝疑心重难以容人,于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朝官员,向崇祯告密,说袁崇焕已和满洲订下密约,放满军深入内地。崇祯大怒,将袁崇焕斩首。这样一来,明朝再无可用的大将之才了,而袁崇焕十几年来辛苦建立起来的防线土崩瓦解。他手下的将士也被此事伤透了心,纷纷解甲归田,明朝军队的士气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皇太极借崇祯之手,除掉心腹之患,为满军入关,实现霸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
要使敌人处于绝境,不可以派兵与敌人发生正面交锋,而是逐步的削弱敌人尚存力量,使敌人逐渐变弱。
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奉命驻守雁门关,以防匈奴入侵。李牧每天训练战士骑马射箭,天天杀牛镐赏战士,把收入全用来做战士的粮饷,又教人认真看守烽火台,派人贞察匈奴的活动。
经过几年的功夫,李牧训练了一支精壮的队伍。所有的备战工作都完善以后,李牧叫人把大批牛赶到城外放牧。匈奴出兵来抢,李牧出兵迎战,洋装失败。匈奴打了胜仗,认为赵国守边的李牧软弱可欺,手下的将士也胆小怕事。而边境的牛羊又多,所以匈奴许多部落贵族都带兵来抢,连他们的头领单于都亲自带大兵来了。李牧设了多处埋伏,摆开左右俩路军队包抄敌人,这一次李牧拿出了多年训练的真本领,而将士们也为了报答李牧多年来的奖赏,一个个奋不顾身的杀敌,大败匈奴,杀死匈奴骑兵数万,大大开拓了赵国北方的边疆。匈奴受到了这次重创之后,一连十几年也不敢侵犯赵国边境了。
三十六计之趁火打劫
当敌方身处困难,危险的境地时,就应该利用这一绝好的时机获取自己一方的利益,就要乘机出兵打击敌人从而取得胜利。
战国时期,为了对付秦国的扩张,魏,韩,齐,楚,燕,赵等六国常常联合抗秦,这种联合,历史上称为合纵。
这时魏国和韩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秦惠王见机会难得,便打算以出兵援助某一方为借口打击另一方。策士陈轸对秦惠王说:“魏韩俩国战争时间不长,次数不太多,主力均未伤,秦如出兵,俩国必联合抗秦,则秦无异引火烧身。而如果待他们俩败俱伤,秦趁火打劫,不费吹灰之力便能降服韩,魏俩国。”秦惠王听从了陈轸的意见,没有急于出兵。果然不出陈轸所料,魏,韩俩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双方的战争上,早就忘了背后有个虎视眈眈的秦国。
后来,秦惠王出兵征伐韩,魏俩国,一举就征服了他们,秦国因而成了一方霸主。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
当敌方神志混乱而且疲惫不堪的时候,我军应该抓住地方失去控制的有利时机而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等战争谋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使敌人不能正确地判断事物的取向,然后乘机消灭敌人。
东汉时期,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贵附匈奴,反对汉朝。为了平定西域的战乱,汉朝派班超出使,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国。莎车国王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国。班超兵力也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惟有智取。
班超先派人在军中散布对自己的不满言论,制造准备撤退的迹象,并且故意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
当日黄昏,班超命令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慌乱之际,故意让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立刻下令兵分俩路,追击逃敌人。
班超趁夜幕笼罩大漠,只撤退了十里地,部队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莎车王和军营上下正在饮酒作乐。班超的部队天降神兵,莎车军猝不及防,顷刻间土崩瓦解。
三十六计故事7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连环计
如果敌人兵精将能,就不要与对方正面交战,应该运用计谋使对方产生错误,借此机会以削弱敌人的势力。这样主帅在指挥时一切顺利,运用计谋而克敌制胜,就好像得到了上天保佑似的。
赤壁大战中,周瑜利用反间计,让曹操杀了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之后。由于北方士兵不善水战,无法适应战船的颠簸,为了让船平稳,曹操听取了庞统的意见,用粗大的铁索把船全连在一起。这样,不管多大风浪,船也纹丝不动了。每个船上的士兵打起仗来,还可以相互照应。
这时候,周瑜的部将黄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用火来攻打连在一起的大船。周瑜设计让黄盖诈降曹操。两人还使出“苦肉计”,让曹操放了心,他对于黄盖害怕自己才投降,一点也没有怀疑。
黄盖让士兵在大船上装满了枯草,还浇上油,上面盖了布,并插满了彩旗,还有几只小船拴在大船的尾部。黄盖在刮东风的夜里,率这支船队假意来投降。
曹操听说东吴大将黄盖来投降,就和自己的'亲兵到船头看。可是没有料到,在离自己只有二里地时,这些来投降的大船同时起火了,火借风势越烧越猛。东吴的战船就像一条条火龙冲进了曹操水寨。而曹操的战船又连在一起,很快全烧了起来。大火波及岸上的营寨,许多士
兵来不及逃跑,就被火烧死了,还有一些不会游泳的士兵掉到江里淹死了。周瑜乘势带兵渡江向曹操发动了进攻,曹操的士兵吓得全跑光了。
三十六计故事8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借尸还魂
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有用的东西,其实不能为我们所用:很多表面上不能用的东西,常常有时可以利用它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借用那些不能用的东西而使用它,其实我并不是像求助于人的愚昧,而是愚昧之人求助我。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蜀军六出祁山,由于操劳过度,不久病死军中。临终前担心魏军得知自己的死讯,定会大举围攻蜀军。所以安排将领一定要隐瞒自己的死讯,并按自己的老办法撤军。
天亮后,探子报告司马懿:“诸葛亮已死,蜀军全部拨寨启程。”
司马懿连忙亲率军队追赶蜀军,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数十员战将拥出一辆四轮车,诸葛亮端坐车上,司马懿一见赶紧下令收兵,而蜀军见状也匆匆按原路撤退。
走过很久,司马懿才接到谈报说诸葛亮确实已死,适才坐在战车上的耐是个木雕的塑像。司马懿后悔莫及,叹道:“诸葛亮虽然死了,但我还是中了他的〈借尸还魂〉之计啊~!”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调虎离山
当天时到了对敌方不利的时候,我军再去围困它,用表面上的假象而去诱惑它,使它丧失它的绝对优势,结果使敌人一方由主动变为被动。
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贫财的弱点,孙策投其所好,送上厚礼,并在信中对其吹捧,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刘勋昏了头,忘呼所以,认为孙策根本不具备威胁自己的能力,所以放松了对孙策的警惕。
孙策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来攻击,城内空虚,心中大喜,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不费吹灰之力就控制了卢江,刘勋这才知道上当了,由于无处可去,只得投降了孙策。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在作战之时,如果把敌人逼急了,他就会拼死反扑,假如让他跑掉,则可削弱他的气势。敌人逃跑时只须跟随而不要紧紧地追赶,而后让逃跑的'敌人消耗体力,消耗斗志,等到他们跑散后,再捉拿他们,这样就不需要撕杀而兵刃相见。所以必须有耐心,有诚心,那么我军就会大吉大利。
西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图谋不轨。晋朝名将石勒闻讯后,打算消灭王浚的部队。 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珠宝,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愿拥戴他为天子。王浚不知是计,内心十分高兴,不仅接受了礼物,还热情的接待了王子春。
公元314年,石勒觉得时机已到,就派人给王浚送信,说自己背弃晋朝,率领自己的部队来投靠他,希望到时候可以接应一下。王浚看信后大喜,马上同意了,并催他早点过来。 石勒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兵临城下,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拥戴他称帝,并专门设宴招待石勒。石勒于是乘机带人扣住了王浚。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拿时,才如梦初醒。
三十六计故事9
老刘的隔壁新来了个租客,名字叫约翰,是个来中国旅游的美国大学生。约翰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和老刘熟络后,总向他讨教中国的.三十六计。老刘对约翰说:“这个嘛,要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一下才行,明天我带你去逛逛庙会。”
第二天早上,两人来到了庙会门口,没想到人很多,排了很长的队伍。老刘眼尖,看到门卫是自己认识的老赵,连忙拉着约翰过去打招呼:“老赵啊,我今天特意带国际友人来见识中国文化,麻烦通融一下?”老赵打量了约翰几眼,开了小门让他们先进去。约翰似乎对破坏规矩有点过意不去,老刘开导他说:“这叫暗渡陈仓。”
走到一个泥塑摊位前,约翰指着一个小泥人问摊主:“这个多少钱?”“十五块。”
老刘插嘴道:“十三块卖不卖?”“太少了,不卖。”老刘拉着约翰装作要走的样子,摊主在身后喊住他:“十三块就十三块。”
泥人到手,老刘得意地对约翰说:“这招叫欲擒故纵。”约翰佩服得竖起了大拇指。
两人走着走着,不料却出了个意外:约翰走路不小心撞倒了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倒在地上不肯起来,约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老太太的家属围了过来,问老刘和约翰是私了还是公了,老刘忙说私了,于是对方提出要五千块钱的医疗费。
约翰翻遍全身也就两千多块钱,于是对老刘说:“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外面银行取钱。”
老刘等了半天也没见约翰回来,这时老婆打来电话:“你是不是和约翰吵架了?约翰回来后,直接收拾行李就去机场了。”
老刘哭笑不得,没想到约翰无师自通,学会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三十六计故事10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暗渡陈仓》这个计谋的背景,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激发学生对其它计谋了解的欲望。
2、通过经典计谋的学习知道一些克敌制胜的方法,引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讨论、交流、讲解《暗渡陈仓》故事。
1、讲解:
诸葛亮在听说东吴与魏发生了战争,就让刘禅讨伐魏。发兵之前,将军赵云突然病死,心情沉痛,但仍不放弃伐兵。于是诸葛亮就借用了历史上的著名计谋《暗渡陈仓》。
2、交流:
这个计谋的实质是什么?(提示:可以从书中去找一找)
3、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事情中可以用上这个成语?
(二)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三十六计”名称,回忆有关故事情节
(四)引导学生从书中选择一个成语,讲一讲这个成语故事。
(五)小组交流
先在小组里交流,评出本组的“故事大王”。主要从以下方面评议:
(1)讲的故事与成语的.意思是否符合;
(2)内容是否有趣;
(3)语言是否连贯、通顺。
(六)全班交流
各小组的“故事大王”上台讲故事,学生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语言奖”。写出自己交流的成语故事的内容。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八)布置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学习其他计谋故事,看看原文,再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了哪个计谋。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处理问题时会得心应手。
三十六计故事11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美人计
对付兵力强大的敌人,应该主动攻击他们的主将;对有智慧的将帅,就应该破坏他们的情绪.敌人的将帅软弱无能而且士兵士气低沉时,敌方的`实力就会自己被削弱.利用这种作战方式可以达到保卫自己的战咯目的.
春秋时吴越之战,勾践兵败,被罚在吴王宫里服劳役.后来越王勾践骗取了夫差的信任,被放回国.勾践回国之后,卧薪尝胆,不忘雪耻.
吴国强大,靠武力,越国根本不是对手.越大夫文种向越王献上一计:“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要想复国雪耻,应投其所好,衰其斗志,这样,可置夫差于死地。”于是勾践采纳了文种的“美人计”,挑选了两名绝代佳人:西施,郑旦,送给了夫差,并年年向吴王进献珍奇珠宝。后来,吴国进攻齐国,勾践还出兵帮助吴王伐齐,借以表示忠心,麻痹夫差。吴国打胜之后,勾践还亲自到吴国祝贺。
夫差认为勾践已被他臣服,所以一点也不知道怀疑,整日饮酒作乐,根本不想过问政事。大臣伍子胥力谏,希望吴王能专于政事,但都被西施,郑旦花言巧语给挡了回去。后来二女又从中挑拨伍子胥有谋反之心,结果伍子胥力谏无效,反被逼自尽。勾践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公元前482年,勾践乘夫差北上会盟之时,突出奇兵伐吴。由于吴王根本没料想越国会反击,再加上军队长年闲散惯了,根本没有战斗力了。
公元前473年,吴国终于被越所灭。夫差后悔莫及,拔剑自刎。
三十六计故事12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釜底抽薪
如果不能与强大的敌人正面交锋,就应该主动攻击敌方强大力量的根基和借以生存的.力量。消灭了事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对面,那么事物本身的正面也就难以生存和发展了。 春秋末期,中原霸主晋国国君权力逐渐落在智,赵,韩,魏四家之手。
公元455年,三家直奔赵家杀来,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就带兵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坚守城池。智伯瑶想出一条毒计:挖决晋水河堤淹死晋阳军民。滔滔晋水,就淹没了大半晋阳城,晋阳军民危在旦夕。
门客张孟谈对赵襄子说:“智伯瑶的力量在于与韩,魏结盟,如果我们把韩,魏拉拢过来,共同反对他,这就成了釜底抽薪,肯定会打败智家。”
几经周折,赵,魏,韩三家终于达成协议,共同起兵攻击智家。智军措手不及,全军覆没,而智伯瑶也被赵襄子一剑刺死了。
三十六计故事13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抛砖引玉
用某种相似的东西去引诱敌人,使敌人上当受骗,然后再攻击对方。
公元932年夏,董璋召集手下各路将领,商议对西川用兵,并打算一举攻下成都。 西川节度使孟知祥素知董璋英勇善战,一时拿不定主意战还是和。于是,他的'副使赵季良出了一个“抛砖引玉”之计。孟知祥只派了很少的兵将留守在战线的第一线,第二线,而把西川主力军留在汉州后面,作为第三线,伺机与董璋主力决战。
董璋率东川精锐部队进入西穿,一举就攻破了西川第一,第二线的防守,直逼第三线。董璋被假象所蒙蔽,认为西川主力对自己并无太大危险,所以率部队继续长驱直入,由于东
川军队长途跋涉,战斗力很差。而西川军则长期以逸待劳,将士们一个个磨拳擦掌。经过激战,西川军大胜,收复了全部失地。
三十六计故事14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空城计
如果自己的实力比较虚弱,那就置于一边,使自己的敌人在疑惑中感到更加的疑惑;在刚与柔相交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功效。
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宰相)公子元,在其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将文夫人占为己有,而文夫人却无动于衷。
公元前666年,为讨好文夫人,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危在旦夕,群臣慌乱。郑国上卿叔詹在众臣面前献上一计,言称可退楚军。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安排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国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怀疑城中有埋伏,不敢妄动,等待公子元。
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奇怪。他率众将到城外高地探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旗盔甲。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敢贸然进攻。
恰在此时传来消息说,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赶紧收兵回营。
三十六计故事15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混水摸鱼
我方应该乘敌反哪个内部混乱,利用有利时机借机行事,从而在敌方六神无主的情形下取得胜利。
唐朝开元年间,契丹叛乱,多次侵犯唐朝。朝廷派张守圭为幽州节度使,平定契丹之乱。 张守圭派王悔代表朝廷到可突干营中宣抚,并命王悔一定要探明契丹内部的底细。王悔探听到李过折一向与大将可突干有矛盾,俩人貌合神离,互不服气。
王悔先是装作不了解李过折和可突干之间的矛盾,当着李过折的面,假意大肆夸奖可突干的才干。
李过折听罢,怒火中烧,王悔乘机劝说李过折,归顺朝廷。并辞别契丹王返回幽州。 第二天晚上,李过折率领本部人马,突袭可突干的'中军大帐。可突干毫无防备,被李过折斩于营中。忠于可突干的大将蔗礼召集人马,与李过折展开激战,杀了李过折。张守圭探得消息,立即亲率人马冲入契丹军营,生亲蔗礼,大破契丹军,终于平息契丹叛乱。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
我军要始终保持现存的兵力战斗状况,而且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外形上不断修整完备:这样一来,我军盟友就不会产生疑惑,敌一方就不敢轻举妄动,我军则乘敌人没有怀疑之际脱离所处的陷阱,这样做就是一种顺人理应人情的事。
东汉末年,袁绍调集十余万精兵企图南下袭击曹操。这时,刘备以徐州为中心,乘袁,曹俩军对峙的时机扩展自己的势力,兵力逐渐强盛,地盘逐渐扩大。
刘备的崛起,引起曹操的恐慌。曹操一方面假造曹军要北上决战的假象,另一方面又在官渡虚设曹军大本营,迷惑袁绍。这一切部署完毕,曹操就亲率主力大军分五路东征刘备。 刘备急忙修书向袁绍求救,而袁绍却加以推拖。致使延误了战机,等到再想发兵南下时,曹操已去击败刘备,率主力回到官渡。这时袁绍才承认中了曹操的“金蝉脱壳”之计,后悔不已。曹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专心在官渡迎战袁绍,致使袁军最后惨败。
【三十六计故事】相关文章:
我的三十六计作文12-12
经典的故事03-09
新年的故事故事03-31
我家的故事01-28
神鸟的故事01-29
感人的故事02-01
餐具的故事01-25
《我的故事》02-27
老树的故事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