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动手做做看》课堂实录
《动手做做看》课堂实录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的含义。
3、能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
过程方法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乐于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具学具
鱼缸、金鱼。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设疑,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动手做做看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喜欢给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今天他的问题又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他提的问题,并读一读。
【评析:上课伊始,教师提出的悬念就吸引住了学生,并相机提出了读书要求。学生兴致盎然,教室里一片朗朗的读书声。】
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勾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学生学完以后)谁来读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不仅找得正确,而且读得流利,声音也响亮,真不错!还有没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1:是因为鱼的重量很轻,它浮起来,水就溢出来了。
生2:是因为杯子很小。所以水会溢出来。
生3:是因为鱼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溢出来了。
生4:要知道答案,就应该做做实验
【评析:给学生充分说话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二、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师:看来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同学们说得好,百说不如一做,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评析: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形式,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在动手实验、观察中得出结论。体现了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活动化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师: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师表扬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他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读出了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师:课文中还有两个小朋友,他们是怎样说的呢?请同学们找到两个小朋友说的话,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生:同桌分角色自由练习朗读。
师:请一组同桌分角色朗读两个小朋友的话。
生:一组同桌起来朗读。
【评析:师让其他同学评读,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生生互动,共同提高。】
师引导:想也不想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词来代替?
(师相机指导,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这种感觉)
生:分男女生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
(师导读,生接读)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天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生:“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这是为什么呢?”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生:“一定是金鱼身上有鳞。”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的说——
生:“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生:“动手做做看”
师:伊琳娜做了实验,觉得朗志万说的不对,她找到朗志万,大声质问他说——
生:“你为什么要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生:“我不是……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评析:教师毫不吝惜地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同样是读课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样,而每一次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教师的激励语言无疑为学生注入了催化剂,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样认真,真正从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和成功自豪感。教师领着学生一起读书,既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概括能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又凸现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向教材的新教学理念。】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师:现在,你们赞同“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师板书)
【评析: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从读书、质疑、实验、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出正确的认识。】
五、静思名言,深化认识
师:在本节课将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我国伟大领袖的名言:“实践出真知。”(师出示名言)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它,让它指引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生:齐读名言,背诵名言。
【评析:既注重了语言的积累,又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
《动手做做看》课堂实录2
一、激趣导入,认识人名
师:上课前,让我们活动活动大脑,做个思维体操好吗?
生:(好奇地)好!
师:(演示)如果把这只杯子装满水,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洒出来呢?
生:水肯定会洒出来,因为杯子一倒过来,水就会把水冲开。
生:水有可能不会洒出来,也许纸会粘住杯子的口。
生:我试过的,水会洒出来。
师:有的孩子是猜想的,有的还动手试验过的,有的用了“可能”“也许”这样的词,显得很谨慎。我觉得咱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相信这节课你们一定能让这颗智慧之树挂满红红的智慧果,有信心吗?
生:(自信地)有!
师: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与动手做实验有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生:(大声地、一字一顿地)动手做做看。
师:这样一字一顿好听吗?
生:不好听。
生:我们读的不连贯。
师:你来试试。
生:(试读)
师:读书就应该像说话那么自然,一起学着他的样子读读。
师: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两位法国的'新朋友。(课件显示朗志万和伊琳娜的名字和画像)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生:(小声地练习拼读)
师:年长的叫什么?小女孩呢?你觉得他们的名字好念吗?为什么?
生:“朗志万”容易读成“朗志曼”。
生:伊琳娜的“琳”读边音,“娜”读鼻音,这里容易读错。
师:你们俩教大家读读。
生:(极其认真地教读)
二、聆听故事,预测情节
师:精彩的故事就要上演了,请听。(放课文录音)
师:(放完第一段暂停)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小朋友,你会怎么说?
生:水不会漫出来,因为金鱼很轻,它是浮在水面上的。
生:金鱼把水喝进肚子里了,水就不会漫出来了。
生:金鱼放进水里时它会跳,水肯定会泼出来。
师:故事中的小朋友怎么想的、伊琳娜怎么做的呢?继续听。
师:(放完第六段暂停)想像一下,朗志万听到伊琳娜生气的质问会有什么反应?
生:他可能会非常生气,因为他毕竟是个科学家。
生:他会笑起来,因为他知道伊琳娜动手做实验了。
生:他会不高兴的,因为他不喜欢伊琳娜用“哄骗”这个词来说他。
师:课文中到底是怎样写的呢? 想知道吗?快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把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练习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师:我看见你们读书的样子可认真了,奖大家一个智慧果。
师:瞧,小鱼带着生词娃娃来了,你会读吗?(课件显示:哎呀 漫出来 哄骗 鱼鳞)
师:请两个孩子来读,注意把音读准。(用学生教读、教师范读等方式正音。)
师:有不懂的词吗?
生:“漫出来”是什么意思?
《动手做做看》课堂实录3
【教学过程】
一、识字导入
师:学课文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师出示写有“朗志万”、“伊琳娜”的词卡,生字标上拼音。)谁来喊喊他们的名字?
生1:朗志万,伊琳娜。
生2:朗志万,伊琳娜。
师:男(女)生读。(男女生分别读)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他们有关。(边说边板书课题)大家一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他们究竟有什么故事呢?大家赶紧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师: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把课文读通、字音读准。(生自由读课文)
师:(出示写了生字词的小黑板)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请2~3名学生上台带读)
师:对于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1:我知道把“哄”的口字旁换成“氵”,就是洪国华的“洪”。
生2:我提醒大家,“鳞”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啦!……
师:把拼音去掉,还能很快地读出生字宝宝?(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师:小火车开得又好又快!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课后反思:生字的呈现应视具体课文而有所不同,本课生字不是很多,可以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呈现生字,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生字。这样课堂效果会更好。)
生:课文有7个自然段。
师:分别请7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件什么事?(生读完后思考)
师:听了之后,你最欣赏谁的朗读?
生1:我觉得张卓然朗读得好,字音很准,也很有感情。
生2:我觉得李怡轩读得很通顺。
生3:郭梓峰读错了一个字。
(课后反思: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请学生读课文时可以在一小组开火车读,不必指名读。同时注意评读的指向性:字音是否准、语句是否通顺。)
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那课文讲了件什么事?谁能简单地说一说?
生:课文讲了科学家朗志万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问题,其他小朋友都没做,只有伊琳娜动手做了做,发现科学家说错了。
师:你概括得真好!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科学家朗志万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请2~3名学生读)
(课后反思:朗志万提的问题学生找到读一遍即可此处不需做朗读指导。)
师:对于这个问题,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生1: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生2:还有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学生开始只找到了这两个)
师:文中就是两个小朋友吗?
生3:不是,还有伊琳娜。她觉得他们都没说对,回家问妈妈,妈妈让她动手做做,然后她就做了,发现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师:我们先来看看前两个小朋友说的。(生找到第2、3自然段) 哪个小朋友来读读他们说的话?(请2生读)
师:他们在说这话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
生1:他们想一定是金鱼把水喝到肚子里去了。
生2:他们想金鱼身上有鳞,水不会漫出来。
(学生回答与预设不符)
师:给他们提问的是谁?
生:科学家朗志万。
师:一般科学家说的话,人们会怀疑吗?
生:不会。
师:这两个小朋友也认为科学家的话是_____(生补充:对的)。
师:那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些话?
生1:觉得他说的就是对的。
生2:很肯定的。
师:谁能用肯定的语气来读读这两个小朋友说的话?(请2~3生读、分角色读)
(课后反思:低年级的朗读指导,应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关键词句中获得感悟,这样的朗读指导才能让学生具体可感。而不需去挖掘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层的东西。)
师:听了这两个小朋友的话,你想说什么?
生1:我觉得鱼身上的鳞和水会不会漫出来好像没有关系吧。
生2:我也觉得他们没说对,可也说不出为什么。
师:伊琳娜和你们一样也有同样的疑问,她会说什么?做什么呢?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到了?
生:第4、5自然段。
师:谁来读一读?(请1生读)
师:当伊琳娜把自己的'疑问告诉妈妈时,妈妈怎么说的?
生:不能光想,你要动手做做看。(师顺势出示妈妈说的话)
师:话中的“光”字,你能换成另一个字吗?
生:只。
师:说完整。
生:不能只想,你要动手做做看。
师:不能光想,那要不要想?(有几个学生摇了摇头)
师:伊琳娜她对科学家的问题想了没有?
生:想了。
师:是啊,当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先动脑筋想,如果可以的话还应动手去做做看。妈妈当时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对自己的孩子说这句话?
生1:很温柔的。
生2:面带微笑的。
师:是啊,妈妈会鼓励伊琳娜去做。谁来当当这位妈妈说说这句话?(指导学生读妈妈的话)
(课后反思:在课堂上,当我问到:“不能光想,那要不要想?”时,有一两个学生竟摇了摇头,这让我有些急了,于是皱着眉头再问了一遍。如果换一种问法,就不会有这样的意外:“对于朗志万的问题,伊琳娜思考了吗?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语文教学应紧扣文本,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来理解课文。)
师:当伊琳娜把金鱼放进杯子里时,水却_____(生补充:漫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试验结果。(出示挂图)
生议论:水漫出来了,都流到地下了!
师:仔细观察,看到这样的结果伊琳娜当时的表情怎样?
生1:吃惊!
生2:生气!
生3:她非常生气。朗志万怎么可以说谎话来哄骗我们!
师:伊琳娜非常生气,第二天一大早就去问朗志万,她怎么问的?
(本意是让学生读书上的句子)
生1:老师,我想创造一个问的话:朗志万,您是科学家!您怎么可以说假话来骗我们?
(学生受到启发,纷纷想创造自己的问题来问朗志万。)
师:(急于回到课文)谁能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注意读出伊琳娜非常生气的语气。(指名读该句)
(课后反思:课堂进行到这儿,应该是一个高潮:有很多学生想用自己的话来代替伊琳娜问朗志万,学生能有这样的情感,得益于前面理解的到位,但我没能很好地抓住这一生成的闪光点,而把学生拉回了课本,让学生找书上的句子读,给课堂留下了遗憾。倘若顺着学生的思维往下教学,学生在充分说之后,有助于更好地朗读伊琳娜的问话,进而明白伊琳娜开始非常生气,而后又“高兴地笑了”的情感变化原因。)
师:听了伊琳娜话,朗志万却_____(生补充:哈哈大笑)
师:他说了些什么?(请一生读第7自然段)
师:“哄骗”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骗人的意思。
生2:就是说谎话。
师:朗志万到底有没有“哄骗”小朋友?
生齐:没有。
生1:朗志万是想考考小朋友。
生2:他故意出这个问题,让小朋友去动手做。
师:比较妈妈和朗志万说的话,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都有“动手做做看”。
师:是啊!妈妈和科学家朗志万都鼓励小朋友遇到问题时,多动脑筋想,在适当的条件下动手做做看。
四、结课留疑,书写生字
伊琳娜听明白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讨论。接下来我们学写两个生字:哄 、骗。
【《动手做做看》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动手做做看》教学实录03-08
《动手做做看》教学实录(汇编4篇)03-13
《看云识天气》课堂实录03-12
《看云识天气》课堂实录(经典4篇)03-13
《秋天》课堂实录02-29
《背影》课堂实录03-03
《白鲸》课堂实录03-08
赵州桥课堂实录12-18
称赞课堂实录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