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15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1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以及对方辩友,你们好。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对方辩友进行这一场友好而和谐的辩论赛。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方作辩论陈词:
我方的观点是:环境保护要比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理由如下:
1、一切的经济发展都是建立于环境之上,没有环境,何来经济的发展。
2、如若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那么它的回复时间与代价都远非金融危机等问题可相比拟。
3、如今已有许多关于人们不注重于保护环境而引发恶果的事件,例如雾霾、呼吸道疾病及肺癌等癌症的频频出现,而世界各国的历史事件也向我们证实着这一点——如果不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去发展经济,那么人们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4、环境是一切自然生命之本,人类最原始最本质的就是自然的环境,我们应尽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平衡,创造生命的真善美。
5、治理与保护环境并不是需要经济的支持,它可以是一种环保的意识,在某些方面,保护环境反而会推动经济的发展。
6、环境与经济并非不可共存,只是只有在保障着环境的基础之上去发展经济,才是最为理想与科学的社会发展方式。
总而言之,保护环境并不是会拖慢甚至停止经济的发展,它反而有着一种促进的作用,有了良好的环境,经济的发展的质量才会有质的提升,环境的保护是一个成熟的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点,也是人们应首先培养的意识。
让我们不妨来想一想,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很简单,无论是医学、军事及经济的发展都是为了人们,或者说我们能够生活得更好,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去进行文明的发展,那么“生活的更好”这一说法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我们不要只想着过去的种种,也不要在那想象未来的美好,看看我们的当下吧,相信同学们都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首先,柴静她本人就是环境污染的受害人,其次片中提到“20xx年北京污染天数达到175天、天津197天、沈阳152天、成都125天、兰州112天、石家庄多达264天”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后果却不仅仅如此,它还会带来各式各样的疾病与阻碍人们的'生活,而这,也就是人们不重视保护环境而导致的一部分后果。
但是如果在这个时候人们还是只知道先发展经济在保护环境的话,我就真的是觉得人们是被时代冲昏了头脑,完全看不清现状吗?我相信不会的。是的,我们都想要美好的生活,然而我们中国如今经济是发达了,可我们那些整日生活在一片白色中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美好吗?这也就是我们发展经济带来的所谓的“美好生活”吗?
保护环境并不是政府的事情,也不是钱的事情,而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我们为的不是用一堆财力人力物力去暂时抑制环境的污染,而是在不刻意的情况下拥有美好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环保意识,只有人人都将环境放到第一位,才能根治污染,真正获得美好生活,让我们先解决了眼前的种种问题再去想经济如何去发展吧,因为只有那样,不仅是我们自己,乃至全人类全地球,都才能真正的拥有光明。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2
通过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以此来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顺应环境保护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优化作用这一必然趋势二环境保护对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的实现,需要做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并且认可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发展的优化作用。
一、引言
环境保护主要是为了解决人类社会潜在的或者已经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而做的工作,主要目的在于协调人类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此来保障我国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国策,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出要将保护环境列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在优化环境保护的角度来优化国内经济增长。本文以环境保护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影响作用作为主要研究目的,在环境保护能够促进与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提出可行的政策与建议,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环境保护对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环境问题对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具有较为负面的影响作用。环境问题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对于污染的治理费用较高,同时环境保护的措施投入较大。环境问题在影响政府经济政策调节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经济总量增长的政策目标产生冲击作用。环境问题同时也会对我国就业现状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政府的就业政策对于企业的生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最终影响到了政府就业政策与目标的实现。
环境问题会对我国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以及规模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自由发展,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环境保护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于环境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方面,环境保护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环境保护对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以此来保持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健康、稳定、高效。自然资源作为社会生产的基础,做好环保工作能够在生产和效果过程中减少对于资源产生浪费的现象,以此来解决好环境问题。一方面促进我国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更加稳定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二,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通过转化我国环境保护的增长方式,推行循环经济以及低碳经济,以此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环境保护能够将经济发展中对于自然资源的单纯消耗转向有效保护的工作,进而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实现我国经系统对于生态系统的最优利用,在保护中保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更新增殖之间的平衡,以此来实现生态经济平衡。三,优化环境保护工作,以此来创造一个和谐、绿色、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环境保护一方面能够激励人们发展环保事业以及绿色产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而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竞争的能力。
三、加强环境保护的几条措施
在加强我国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做好这项工作的主体有政府与企业。而为了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加快我国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本文中提出有关环境保护对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几条措施:
(一)实现旅游经济的绿色发展。将绿色、低碳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引入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推动我国旅游经济绿色发展的战略,实现对于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以此来促进我国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环境保护要求,以此实现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节约。提高环境保护的标准以及要求,能够进一步加强我国环境监督工作的开展,进而起到遏制环境污染的作用,实现环境质量以及资源节约的促进工作。
(三)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所谓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托于自然环境的'基础来进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会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同时也会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动力与支持。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发展经济必须合理地配置经济与环境资源,以此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做到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四、结语
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将环境保护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作为其重要的关键点之一。本文从环境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分析入手,进而阐述了环境保护工作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作用,在实现旅游经济的绿色发展、提高环境保护要求以及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方面提供几条具有相关性的措施。环境保护工作对于人类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代人的辛劳为会下一代人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因此在认清了环境保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后,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能够为我国经济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3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在以往粗放式的经济管理发展模式下普遍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矛盾对立的关系,在采取各种手段与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就势必会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即需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发展。但实质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无法分离的整体。首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约束。即经济的发展会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而环境的维护与完善也会受到经济发展与增长的约束。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了很多因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造成自然资源被掠夺的案例,最终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其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并促进。经济的发展是环境保护工作得以不断进步与完善的基础所在,其对于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表现在:通过对经济的发展,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持与资金支持,使环境得到更加高效的改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资源使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率或是减轻环境污染的后果。而与此同时,环境保护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在,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与动力支持,同时对降低后期环境治理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费用也有重要效果,对经济发展成本的控制意义重大。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新时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是无法分离,相辅相成。只有正确认识并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
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质量均呈现出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与增长的行业大多数具有高污染以及高能耗的特点。这一客观现实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具体而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现状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建设进程缓慢。在改革开放背景之下,社会经济方面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是非常可观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经济的发展上大多欠缺对环境的认识,造成生态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与影响。其次,环境资源问题恶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个行业的污染与能耗问题进一步加剧,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下降,气候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再次,环境绿色壁垒对经济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在环境绿色壁垒的政策保护下,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口经营效益水平受到了不良影响,进口贸易整体质量明显下降。再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无法协调共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区域性生态环境遭到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大量行业废弃物排放量不断增长,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恶化问题日常突出,大气环境以及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质量前景堪忧。最后,资源型工业经济发展给环境保护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资源型工业已经成为当前整个经济体系中非常关键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此类产业对于自然资源,特别是许多不可再生资源有非常高的依赖性,因此资源型工业的发展也会给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对环境有严重不良的影响。
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策略分析
首先,需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保护工作理念。我们必须认识到的,环境才是人类发展中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具备良好的人居环境,有清新的空气,有干净的.水源,才能够降低因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而给整个社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间接意义上也能够减少因生态恢复以及环境整治而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对缓和生态环境破坏背景下所引起的各类社会矛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合理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的方式,形成珍惜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整体理念,打造生态化的工业环境、农业环境,推进生态保护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需要构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工作机制,强化排查与监督工作的重要价值。即各级政府部门,管理机构,以及领导班组均需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肩负起环境保护以及提高环境质量的重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念,将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经济性政策措施落实于实际工作当中,除了需要考虑的强大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决策,还需要综合对环境保护方面问题的考量。在经济建设中心作用之下,突出环境保护的价值,将经济社会效益与战略环境的执行相结合,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实现环境指标与经济指标的统一,与此同时,通过引入环保问责制的方式,构建环境污染与破坏所对应的责任追究标准以及惩处方法,提高警示作用,为环境保护提供基本依据。最后,需要对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转变,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所有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增长形式改变成集约型、效益型、科技型以及清洁型的经济增长形式。通过新型生产技术,节约能源,提升能源使用率,积极发展清洁型以及资源节约型的商品,推动循环经济,激励和扶持对环境、资源有利的经济活动,降低环境资源的浪费与破坏,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来加快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4、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认为,在新时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物质基础,同时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充足的技术以及资金支持。同时,环境保护能够为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源型工业的发展提供能源保障,是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协调两者关系,应当采取适当的策略与方法,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以一种全面协调的方式共存发展。
作者:郭志勇单位:昌黎县环境保护局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4
地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稀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针对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出发,分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对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措施进行了讨论。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各种资源的使用为基础的,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对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破坏,不利于环境保护,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非常严峻的,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 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但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资源的浪费。良好的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环境资源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的良好发展能够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资金保障。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各国发展进程当中都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社会问题,工作难度比较大、实现途径比较困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1]。
我国疆土面积辽阔,资源种类和数量都是比较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数量占到了世界总人口数量的1/5,所以人均资源并不丰富,远远达不到世界人均资源的平均水平,这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我国的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思想上存在很大的误区,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盲目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相关工作不到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平衡,不利于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很多工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而且很多工业产业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资源使用不到位、资源利用不充分,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对资源的节约;我国的产业结构中,重工业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很多重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污水、废气、工业残渣各种污染物等,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会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经过长时间的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便会失去自我调节能力,被破坏的环境就难以恢复到健康状态,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2]。
2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
2.1 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具有一定矛盾性
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是在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强制有效的约束力,政府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扮演着双重角色。但是我国的人均资源并不丰富,这就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很多时候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了资源节约问题,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政府很难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所扮演的双重角色具有一定的矛盾性。此外,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整,一些法律法规中还存在着漏洞,比如在排污收费制度方面,收费标准不规范、不统一,没有对污染物进行严格的分类,在收费的时候容易出现较多问题[3]。
2.2 企业经营者对环境保护缺乏正确的认识
很多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思想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相关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对企业生产造成的污染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所产生的污染物会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对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由于很多企业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资源利用率比较低,不能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对污染物的处理方式不科学或者是不合理,没有将其收集进行统一处理或者二次利用,污染物中包含很多种有害物质,如果处理方式不正确,就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还会降低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会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3 保护环境基础工作有待加强
环境保护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会取得相应的成效,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从生活中的小事抓起,积少成多,有序进行。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很多人的.综合素质却没有得到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增强,生活中随手扔垃圾的现象仍然比较常见,各种生活废品乱扔乱放的现象屡见不鲜,经济在得到有效发展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在一些生活水平较高、水电资源供应充足的地方,当地人们没有意识到水电资源的匮乏和紧缺,在用水、用电的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资源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4]。
3 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有效措施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好协调工作,正确把握工作中心,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应该对经济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将环保节能问题考虑在内,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环境特点,对规划方案进行科学调整;其次,应完善相应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收费标准,针对污染物乱排放现象,应该进行严厉的惩处,污染相对严重的企业,应该对其进行整顿或者直接关闭;最后,在资源分配方面,应该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合理分配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
3.2 优化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做好生产管理和污染管理工作,在加强环保力度的同时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加强企业的技术管理,对企业的生产制造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严格规范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控制好各类污染物排放的浓度和总量,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工艺对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力度;对污染物进行二次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源。
3.3 发挥民众参与的力量
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人们更加追求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和谐的社会氛围包含三个主体,即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是通过不同职业和岗位的人员的共同努力实现的,只有结合民众的力量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而环境的保护更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在生活提高环保节能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从生活小事出发,不浪费资源,不破坏环境,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工作中去。
4 结束语
现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着很多冲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民众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各方力量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不同角色的作用,才能有效解决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5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伴随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上至国家,下至县乡都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国家或是地区发展研究的基本内容。任何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都必须遵守环境优先的原则,把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一、栾川县经济发展优势
(一)矿藏资源富集
栾川县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汽矿产4大类50余种。是中国16个重要多金属成矿带核心区域钼铅锌重要矿产地,是文明遐迩的“中国钼都”矿业给栾川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发展,2011年以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矿业占到70%-80%。
(二)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融奇山、秀水、险峰、峡谷、飞瀑、幽林、翠竹、溶洞、为一体,拥有老君山、鸡冠洞、2个国家AAAAA级及养子沟、重渡沟、抱犊寨、龙峪湾、4个AAAA景区,是中原地区著名的生态旅游热线和“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最美的小城”、“全国低碳旅游试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命名的17个“中国旅游强县”之一、全乡林地面积达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6%,空气清新怡人,负氧离子含量平均达到每立方厘米30000个,有中原肺叶之称。
二、栾川县生态环境现状
伴随着高额的经济收入,栾川县滥开滥采现象非常严重。1988年,全县钼选厂总数发展到5087个,大小矿洞120个,乱采滥挖钼矿石1086吨。由于大多是老百姓小规模选矿,为追求高额利润,污水到处排放,回收率低,这种现象造成了栾川遍地黄金的虚假经济模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988-2012年24年间,栾川县共进行大规模整治20余次,填埋氮化池170个,累计封停矿口近2000个,取缔小选厂小碾子3000多个。在之后这几年,各乡镇每年都要对废弃矿口进行摸查,以免死灰复燃。2017年2月由于栾川龙宇钼业有限公司尾矿库6号溢流井发生坍塌,造成大量尾矿砂和淤泥流入伊河,沿途各乡镇为清理淤泥,历时3个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仅仅栾川乡一个乡镇清淤投入300余万元。2017-2018年,栾川乡在环境整治方面封停散乱污企业48家,对辖区内的商户煤改电250家,投入资金20万元。
三、栾川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出现的问题
(一)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因小失大
近几年,有关环境保护是不是遏制了经济的发展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认为封停矿口、拆除小企业会对老百姓的经济收入造成很大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大环境整治对经济增长确实有很明显的影响。但深层次分析可知,环境保护影响的通常是粗放、低端、小规模的经济活动领域,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从长远来看,通过环境保护,消除不良竞争可以对宏观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优化、保护作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关系,要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才能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栾川县前几年大规模粗放型管理给当地人居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就是最好的例子,并且在持续的二十几年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整治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通过整治,栾川县这几年变化非常大,2018年元月,栾川县4家民营企业进入市高新技术培育库,不仅可以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还可享受省市财政一次性奖励,对当地财政收入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
(二)栾川山区较差的环境承载力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有较大影响
栾川多是山区,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总体来说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由于乱采乱伐造成化学性污染严重,重金属对土壤产生严重的污染。环境承载能力强弱,对一个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承载力差的,会带来不利局面。栾川大部都属于山区,物质基础先天脆弱。发展经济往往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要发展经济离不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自然条件薄弱,自然导致经济总量不高,为了提高经济总量,就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地方政策也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栾川县近几年来在环境方面引导的多,而真正形成政策的少,引导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坚持“靶向治疗法”。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往往出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现象,在整治了污染产业的同时,健康产业也会受到很大影响,造成经济下滑,影响治理污染的信心和决心,所以在治理环境时必须树立靶向治疗的理念,给健康产业留出更多发展空间。第二,坚持奖惩相结合,通过奖惩措施引导生产要素投入,让绿色产业、健康产业得到发展。例如对污染企业征收环境税,这些税收收入可以用来补偿绿色产业,让绿色产业有钱可赚,这样在惩罚了污染企业的同时,发展了绿色产业,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发展。第三,提升环境治理层次,中央和地方联动,尤其是中央层次要加大投入,要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资金积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响应公众提升环境质量的需求,引导各利益相关方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四)较为陈旧的观念
栾川处于山区,“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有些人是抱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思想解放不够,依赖性较强,创新意识缺乏,对新思想、新理念的接受和理解还存在不足,总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难以避免,总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处于对立状态。
(五)产业结构基础薄弱
这些数据反映了栾川产业结构单一,矿业依赖性强,而矿产这几年都不太景气,很多原来矿上就业的都处于失业状态。工业基础也很薄弱工业基本就是机械制造、建材加工、农产品初级加工,属于低端工业,毛利率低,竞争力弱。农业主要依赖种植业和畜牧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较低。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等不发达。现在栾川县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该产业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栾川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策
(一)市场和政府双管齐下,有力制止
资源乱采现象,保障矿产业稳定发展。这些年,栾川县矿产资源乱采现象比较严重,既浪费了大量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污染问题上,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往往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不采取任何污染治理的措施,从而进入破坏环境的纳什均衡状态。经济的外部性造成了污染的产生,我们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控,采取激励手段来治理、消减污染价格手段,把污染问题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阶层的经济活动中。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制度建设加以实施:第一,制定合理的生态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来控制污染可以给污染者提供减少污染的经济激励,促使其寻求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来清除其排放物,同时也可以防止污染者把其生产成本(污染成本)转嫁给他人,降低了过度生产的激励。第二,实施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是栾川控制环境污染的根本思路。对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合理的排污缴费政策、配套法规和标准。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企业的排污、城乡居民的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的排放不采取收费政策,企业和个人都存在搭便车现象,经济的外部性不能正确反映出来,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
(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
优化产业结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投入少、产出多、消耗低、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第二产业中重工业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限制发展采取关、挺、并、转的措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保护生态环境。其次,治理第一产业中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源于农药、化肥,控制的关键在于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产品质量及利用率。同时,要转变农民观念,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施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控制面源污染,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改造
针对金属污染、垃圾污染,选择科学的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垃圾处理技术。各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和科学的处理方式。生活垃圾的治理也应坚持因地制宜、与当地经济条件相结合的原则,对已有的处理场加强技术改造,以便发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怀政.生态经济学变迁及其理论演进评述.江汉论坛,2007年第2期
[2]李涛、范例.赫尔曼戴利及其生态经济理论评述.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16卷,第2期
[3]李琳,朱金山等.1995-2006年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析论.安顺学院学报,2008.12.第10卷.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6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我们一直讨论的话题,随着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经济的发展必然受着较大程度上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30多年飞速发展,但基本上都是以消耗资源为主导的产业,那么如何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发展呢?
一、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出现了持续平稳的快速增长。20xx年至20xx年,全区GDP生产总值由1。17万亿元猛增到1。8万亿元,增长率达到了53。8%,实现了质的飞跃。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使其经济总量有原来的后几位进入到中列,人均GDP也逐渐进入全国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全区第二产业发展较快,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接近全国水平,工业的发展已然成为内蒙古经济的产业支柱。内蒙古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经历了短暂的快速增长之后又进入了衰退期,基本保持在了35%左右的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全区的经济虽然呈现一片大好形势,可是全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我们大量的开采和使用煤炭、石油等,一方面对于这些不可再生资源过度依赖,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二、内蒙古环境问题现状
(一)大气污染
内蒙古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排放、生活取暖、交通运输还有火灾等产生的废气污染。工业生产的废气污染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等。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而煤炭在燃烧过程中需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像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它们的尾气所排放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等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对城市的污染很严重。最近一段日子,雾霾入侵了我省,空气污染日益成为我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二)水污染
我省水污染主要来源有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两大类。工业废水是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积广、成分复杂、毒性大、难处理等特点。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等,生活污水中含磷、硫多,致病细菌多。内蒙古约有三分之一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许多河流和城市水域遭到污染。从20xx年全区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内蒙古境内主要地表水像黄河、辽河、松花江、海河流域和内流河干支流40条、湖泊水库8个,谁知总体评价为中度污染。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我们能够引用的水在不断地减少,对我们的生存、安全构成了重大的威胁。
(三)草原退化
草原退化是人为活动和不利自然因素导致的,而内蒙全区的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包括过度放牧、滥垦滥采等。近些年,内蒙古草原面积逐年减少,近三十年大约减少了390万公顷。全区草原呈现一片退化、沙化、盐渍化的严重现象,并且出现问题的草原面积已占到全区草原的63。5%。更为严重的`是,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扩大,加上近些年煤矿开采、修路等工程活动的不断加剧,更是给本来重重危机的草原带来更加致命的打击。草原退化导致了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紊乱、失调和衰退,使草原的生态与生产力不断下降。
三、对策分析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统一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环境是不可逆的。我们一直在走这样一条道路,那就是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来发展我们的经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危害。我们盲目的追求经济增长,只会带来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人类的毁灭。面对内蒙古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我们需要想出一些办法与对策来协调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当前内蒙古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必须结合自身的处境、优势与不足,制定出适合我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外,各部门应制定相适应的规划与目标,使我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统一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加强政府体制改革,协调好企业、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二)发展低碳经济,优化消费结构
我们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是以工业发展为主,而工业的发展大量依赖煤炭等自然资源。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所以我们应选择低碳模式来发展我区经济。首先,我们应大力发展诸如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低碳能源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其次,我们应大力推进低碳技术,政府应积极帮助企业引进低碳技术,促进经济模式的优化,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后,我们应积极响应“低碳生活”。从自身做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煤炭的燃烧,减少对生活环境的破坏,共同创造一个绿色、健康的家园。
(三)加强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
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必须全面考虑,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不仅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和综合效益的统一、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与解决结构性污染、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要把环境保护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要明确一定时期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同时进行环境保护建设,要制定相应的目标政策。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7
一、主要概念及指标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时期内从贫穷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更意味着经济结构的改善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
环境保护是指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指导理论、目的、内容和应采取的措施,尤其是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纳入环境保护。这就要求人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人体健康,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有: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氧化碳、工业固体废物、氨氮、烟尘和工业粉尘等),城市环境保护指标(如城市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噪音标准、绿化标准等),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如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海洋保护区面积、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保护、土壤质量、农村饮用水级灌溉水质量以及物种等)。
二、相互关系及作用
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前提,保护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首先我们弄清楚前提和基础的区别,在现实中还有不少人习惯性的将两者混为一谈,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二者的关系必须清晰明了。一般来说基础是已然存在的事实,而前提则为假设的条件或需要达成的条件,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文学基础好而不能说文学前提好,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的基础是平时学习认真、知识掌握的牢固,前提则可以多样,比如考场环境好等。
经济发展是保护环境的前提。因为保护环境需要各种投资,比如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才能有能力去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研发或购买环境保护所需的各种技术和设备。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比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好,主要就是这方面的原因:他们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收入高、居民生活富裕,所以就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环境保护这方面来,再加上他们工业化程度高,教育和培养水平高,所以他们更容易研发和掌握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是他们社会发展水平高,企业、政府及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比较高,这就使得环保政策的执行更加容易,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收到的成效更好。而反观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欠发达,政府的绝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到发展本国经济、摆脱贫穷和饥饿、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没有多少资源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这并不是说政府不愿意保护环境,而是他们做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也大都为生计奔波,没有意识也可能是没有能力去保护环境。所以说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政府有相对足够的能力了,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把环境保护做好。
保护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除了地球以外任何一个适合生存的星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保护这颗星球我们责无旁贷。然而长期以来人类的活动却对我们唯一的地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森林滥伐、大气污染、水污染、沙漠化加剧、物种锐减等等,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说经济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的到保护的基础上,环境一旦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必将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导致文明的消失。公元前2500年前,拉丁美洲曾出现过高度的人类文明——玛雅文明,当时当地气候适宜、降水充足、土壤肥沃、各种资源丰富,玛雅人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当时高度文明的农业社会,但是后来随着人口激增,土地资源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终于玛雅人想到了一个饮鸩止渴的办法——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短期内耕地增加了,在一定程度上解燃眉之急。但是长期下来,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当地气温上升,环境已经变得不在适合居住,玛雅人只好背井离乡,留下永远的教训警示后人。这个例子说明,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合适的环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它,保持生态平衡,一旦使用过度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类离灾难就不远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能提供人们需要的各种资源,人们只有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加以利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要得到全面发展都离不开这个基础。经济发展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前提,从现在来看环境被破坏已成事实,保护迫在眉睫,然而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保护的能力,再怎么提倡都只能是空谈。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经济发展需要利用环境、利用资源是事实,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利用都会造成环境的破坏。自然环境自身有一个承受能力,在环境承受范围内利用是不会对其造成破会的,在这个范围内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然后再利用经济发展的成果回来以破坏的保护环境或者是用来防止环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这样的行为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近年来为了在经济增长中体现出环境成本,人们开始提倡绿色GDP,绿色GDP就是在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时候考虑环境成本,从GDP总值中扣除所消耗的环境成本就得到绿色GDP。绿的GDP的提出将人们从关注经济在数量规模上的增长转向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付出了多少环境代价,转向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上来,这无疑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
当代社会人口在增长,人类为了生存的需求也在增长,为了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经济发展是不能停滞,然而正如前文所分析,经济发展不是环境保护的敌人,而是他的关键。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和自然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8
人类社会持续进步,经济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之带来的却是全球的能源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很多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因为能源的匮乏让人们开始关注节能问题。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腾飞令国家经济进步,人们的生活得到提高,环境问题也备受关注。国家多次颁布环境保护条例,从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入手,秉承可持续发展战略,立志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加剧,雾霾天气、污染水源、酸雨天气等恶劣环境问题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非常不利于开展经济作业。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环境保护无国界之分,大自然是全球性的公共资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中,环境保护也和经济发展一样需要全球合作,共同努力治理环境问题。我国大力发展可持续战略,也是为了解决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
1 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
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就得到了腾飞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恶化。根据《20xx年环境绿皮书》中的统计数据表明,因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等原因是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根据数据预测,在20xx年前后,我国将成为实际上最大排放二氧化碳的国家。空气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也遭到破坏,目前我国约有90%的'城市地下水都遭到有害污染物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样的土壤的污染情况也非常的严重。从空气、水源到土壤、粮食,我国的环境问题不能小觑,应该得到人们的关注。
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经济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进行的,因为经济活动的特性,所以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2.1 经济发展不足可能引起环境污染
经济的发展是国家进步的体现,却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同时因为高速发展的经济,也将会反过来对环境进行优化,先进的的技术引进,将对逐渐恶化的环境进行治理。从国内的环境污染分布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早期的环境污染严重,但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环境污染的情况又会得到了改善;反观污染严重地区,是那些经济不发达,他们都有同一个特点,多以重工业经济为主,生产水平较为低下,当地的居民水平素质较低,对环境保护没有意识。
2.2 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有推动作用
环境质量的好坏,是由良好的经济结构来保证的。两者一旦失去平衡,就会造成经济的下滑或是生态环境的恶化。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经济的发展也将对环境进行改造利用,由经济作为支撑,研发更多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作用于环境保护工作。所以有些国家和地区,在一味地为了发展经济的前提下,破坏环境,而又在经济得到改善后,治理环境问题。
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互统一的,两者之间并不是单一的索取关系,两者相互依靠。所以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保障,环境的治理也不能缺少经济的物质基础,两者不会单一存在,缺一不可。
3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3.1 增值可再生资源确保循环利用
可再生的资源,就是可以更新、重复利用的资源。大自然中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有限,即便是资源基本可再生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无休止、重复循环的再生,供给人类使用。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对再生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将有助于人类、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秉承“合理利用,杜绝浪费”的原则对待可再生的资源。
3.2 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目前,我们常说的大自然资源匮乏,多数指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像是:天然气、石油、煤矿等,这些都是经过亿万年演变来的,不可循环再生资源,他们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待这些资源,节约利用是应对之策。综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不可再生资源合理的运用,形成经济资源的闭环。
3.3 强化环境的保护意识,走可续发展道路
人民是国家的发展的核心,所以在环境保护问题上,需要通过全民共同创造。通过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令大家对环境有充分的认识,遵循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再鼓励大家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国家也大力倡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措施保证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经济、人口、环境的和谐。
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环境保护无国界之分,大自然是全球性的公共资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中,环境保护也和经济发展一样需要全球合作,共同努力治理环境问题。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两者不会单一存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保障,环境的治理也不能缺少经济的物质基础。实现两者双赢,可通过增值可再生资源确保循环利用、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以及强化环境的保护意识,走可续发展道路等方式来保护环境。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在环境问题治理与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9
【摘要】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了大江南北,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污染也在日益增加。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展负面的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生态恶化。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如大气、水、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物种的大量灭绝,资源耗竭,温室效应等等。
【关键词】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同时怎样保护环境,使二者能和谐共存?这是如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首先让我们要认识什么是环境污染?所谓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的破坏,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的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其次,让我们了解一下环境污染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和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矿山废水、废渣。了解了上述资料后,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深深的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节约能源、恢复植被、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污染、减轻“温室效应”,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息息相关,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重工业发展为核心,而重工业企业为追求生产数量与规模,多数采取低能源成本的生产方式,对能源的使用不彻底,也没有配套的除污设施,企业的生产行为就象是在进行一次次的能源浪费,使得能源本不富饶的中国面临更多资源保护与环境控制方面的问题。我们不能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指数,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背后所付出的沉重环境代价。针对中国当前严峻的环境状况,一些专家提出,中国未来若干年如出现危机,不在于经济增速突然放慢,甚至也不在于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而是环境污染的累积。这告诉我们在追求高利润、加速经济发展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保护人类的有限资源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那么如何更好的进行环境保护呢?环境保护要从大局出发,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全面规划与综合治理具体措施,使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寻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加强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需要全社会提高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要以大局出发,避免追求本地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造成的一系列污染。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加强环境意识。环境污染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损害,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就需要我们的社会提高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地球是我们母亲,我们不该将大量的垃圾埋在它的肉体中。地球不是垃圾场,我们不能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丢纸屑、烟头等杂物,这些行为完全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相悖。
二、加强对水资源的环境保护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节约用水、治理污染是水资源保护的两个方面。只有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做好节水工作,治理担子才能减轻。水资源的紧张和不合理利用也屡见不鲜,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采矿业造成的水资源污染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必须认识到处理好发展矿业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否则,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水资源的.破坏将危及我们后代的生存。因为,以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其发展速度越快,便意味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越快。企业经营者应正确认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认真做好污水处理工作。
三、加大科技投入,治理空气污染
起初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很肤浅。在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建设中大都极少或没有考虑到保护环境问题,为后来的城市环境埋下了污染的隐患。特别是东西老工业基地,地处高寒地带,采暖时间长,耗煤量大,使用的又多是散煤,而企业资金短缺,无法对老化的设施进行改造,更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污染。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使得许多人多痰,也导致了许多居民患呼吸系统疾病,这些不能否认与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了保护环境,保证市民身体健康,国家已加在了环保投资力度,加大了科技投入,深入探索了科学的方式,以达到净化空气,促进经济发展。
四、减少不合理开发,以保护优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现代很多旅游开发规划是由投资者自己制定的,他们以能够获取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而没有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通盘规划,肆意地破坏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这种以破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所进行的掠夺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一不定期的破坏和影响。应制订包含环境保护在内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旅游区生态环境监管,坚决制止新的生态环境破坏,以保护优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加强提高旅游管理和环境管理的能力。
五、加强可持续条件下的生态环境修复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强度日益加大,有毒、有害废气物质不断的输入环境,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仍不断困扰着人类。据有关资料统计,地球上的沙漠、荒地正以每年2700万公倾的速度扩展,我国沙化的土地也正以每年1560平方公里的面积延伸。目前,我国已有128万公里的土地沙化,而潜在沙化的土差不多也有15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已成为危害全球环境最严重的问题。这些都是大自然向我们发生的警告,它在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和那些惨痛的教训,这也是提示我们以后一定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历史的教训告诫了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我们要爱惜它、保护它。因此要积极探索研究,试图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加强可持续条件下的生态环境修复,在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高利润当然很重要,而努力使利润和社会效益相协调这也一样重要。自然资源不是用不完的“免费商品”,牺牲后代人的方式来扩大这代人的权力,是不可取的,最终也会上演经济悲剧。我们应在到达环境失衡的边缘前,寻找造成环境危机的潜伏原因,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并进。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10
1、前言
环境会计是指决策者为环境信息提供合理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主要以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资源耗费该怎样补偿为中心的会计;而低碳经济发展则是一场涉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人类命运、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同时也是全球经济从高碳能源转变成低碳能源的必然选择。低碳可持续发展理论已成为建立环境会计的主要依据,低碳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环境会计提供了优势的环境,其不但能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有利于后代子孙的生存权益。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政府的积极主动作用,倡导企业建立绿色经营系统,增强环境会计的监督机制,强化国民群众的低碳环保意识,可推进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会计的理念
环境会计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相关环境法规、法律为依据,围绕自然能源的消耗该怎样补偿为主题,应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对主体环境经济活动的影响进行报告、计量及确认,属于有关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方法的一门科学,是环境科学与会计科学相交叉的应用性学科。其主要利用会计思维来解决问题,通过行政权威的支撑环境管理执法排污,在工作路径上,学习会计思维的统一性原则,对数据之间的冲突,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然而对数据之间产生的服从性、层级性、权威性提出统筹意见。在工作思路上,利用会计思维的工作原则达成环境数据透明性、唯一性、公认性的目标,进而解决数据的模棱两可,根据不同用途变出不同数据的做法。在工作目标上,通过学习会计思维的明白帐原则,把容量与总量相结合,同时把排污许可与排污权相结合,只有这样,全国环保系统才能把明白帐如何亏空补回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我国先后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保护法》等一系列环保法规,号召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响应政策,以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在保护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了经济的发展。而环境会计的实施正好为企业的资源利用情况提供指导,促使企业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在能源危机的形势下,我国更应该合理配置资源,适应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大力推动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帮助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来看,只有通过增大环保的投入,重视绿色会计,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然而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可以明确企业的成本和效益范围,还能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例如宝洁、麦当劳等一些知名企业就是实行了环境会计,他们将与自己有关的环境信息和环保措施公布于众,才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低碳经济的内涵
对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在碳减排的问题上已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低碳经济是针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结果;同样是经过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其主要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上的现代文明工业转向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产物。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转变,最终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从低碳经济提出后,纷纷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低碳经济犹如一盏航标灯,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程。关于低碳经济的价值,其对人类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企业的命运取决于能否把握机遇,一旦其与低碳经济失之交臂,则会对长久的发展前景产生一定的影响。
4、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
4.1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目标统一
环境会计是以自然资源耗费该怎样补偿为中心所展开的会计,通过如何利用环境会计所反应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使资源和环境信息最大限度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这就是环境会计的主要目的。低碳经济是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为实质,发展低碳产品、服务和技术,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碳经济的关键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其核心是洁净的能源结构和能源的高效率。由此可见,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整个生态环境和物质规律循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2低碳经济是环境会计提供理论的依据
从理论上讲,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理念,其主要通过经济、环境、能源紧密相连形成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理念。而会计作为控制和反应企业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活动,需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来完善其传统的方法和理论,同时将企业生产活动中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和外部环境损害代价归纳到控制的对象之中,使得企业会计等真实的、全面的考核经济活动成效。随着生活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水。逐渐成为了稀缺的资源,环境物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需要减少人类活动,特别是企业生产实践中所排放的碳能量,采用洁净的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然而这需要投入相当多的劳动资金,因此要求环境会计对降低碳排量所发生的环境保护支出、环境保护收益、开发新能源支出等项目进行系统核算。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确定环境会计的核算信息,完善了环境会计体系,然而低碳经济价值观的确立,使低碳排放量和环境资源成为会计核算的可能,进一步完善了环境会计的计量、确认、报告提供实际意义的条件。调整产业结构低碳化发展是离不开环境会计的支撑的,所以说,低碳经济是环境会计发展提供的理论依据。
5、结束语
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能源消耗为基础的经济,在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热点。而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有着紧密的联系,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确立,为环境会计核算系统提供了必要的准备,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有着一致的目标,而且低碳经济是环境会计发展提供的理论依据。总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推行环境会计,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才能维护人类的健康,到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状态。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11
近些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受到了越来愈多的关注,以环境换取经济的发展不再被提倡,因此在此种背景下,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深度探究,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二者同时提升和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发的严重,这是由于不少经济建设是以环境保护作为代价来进行交换的,因此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想要进一步提升二者水平,就需要对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重视和关注,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双赢的目的,确保二者能够协调共生。
一、循环经济已经成为确保环境与经济之间良好发展的关键
循环经济的诞生以及建设是建立在能源危机以及人类生存危机之后,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反思的结果,因此循环经济不但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还是促进传统经济转型和落实的有效保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循环经济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建设方式,所以在推动循环经济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减量化、资源化以及再循环的`实际原则,进一步确保经济和环境之间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共生。此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循环经济自身就是经济收益与生态收益共生的生态经济体制,其不仅将清洁生产与废弃物利用进行了良好的结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等,尽可能的将系统物质和能量进行充分利用,实现了低消耗、高发挥、低排放的目的,减少经济活动的开展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本质上对环境和资源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此也可以说循环经济是全新的绿色产业革命。首先,在提升资源有效利用的同时,来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其次,要将废弃物的排放降到最低,保证其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进而达到环境与经济共生的目的。最后,要尽最大限度实现废弃的循环利用,减少对各种资源的浪费,从根本上对环境进行改善,进而建立起节约型社会,更好的推动社会各方面水平的提升。
二、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保证经济与环境之间协调共生的有效途径
1.新型工业化的实际涵义
这里所说的新型工业化就是始终以信息化作为基础对工业化发展进行推动,简单来说就是保证工业化发展可以朝着科技水平高、经济收益好、节能减排以及人力资源优势得以有效发挥的方向前进,进而为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新型工业化的优势
通过和传统工业化比较分析后可知,新型工业化具备以下各个方面的优势,具体如下:
(1)将信息化作为依托,推动工业化快速发展
众所周知,希望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才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实现的,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最近几年信息化发展水平才得到了显著提升,而我国现阶段工业化还在发展过程中,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就要将工业化与信息化进行有效结合,让二者之间进行相互促进,进而发挥相应的优势,实现生产方面的快速前进。同时好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以科技水平和创新力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原动力,进而提升生产技术以及劳动人员自身的素质水平,进而使其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和市场份额。
(2)提升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进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以后,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能源和环境作为代价来换取的,因此这种先发展而后治理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治理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国在提升工业化水平过程中,特别强调了对环境的保护,也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资源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内容。而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的科技革命,有效的减少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进而有效提升国内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3)有效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在劳动力成本支出方面相对较低,因此在工业化进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尽最大限度的处理好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型产业之间的关系,解决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矛盾关系,确保虚拟经济和实际经济之间的良好关系。而这样一来,还能够有效利用工业化优势来提高劳动生产水平和效率,不仅推动了劳动力就业的提升,还进一步促进了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
3.通过使用有效措施来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共生的目的
实际上我国在各类资源方面都比较短缺,再加上我国长时间处在资源利用粗放的状态上,使得各项资源的利用率上还存在一定不足,而新型工业化建设道路明确要求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污染,因此我国在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需要面临和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道路,将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作为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提升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发展节能、节水工业,构建起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今后建设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还要加大资源储备水平,完善海洋开发和国土资源的整治,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建设,进而提升全体公众的环保意识,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结论
总而言之,想要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共生,就一定要对其进行充分认知,然后以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作为保障基础,进而推动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12
一直以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限制,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着诸多缺陷,对污染治理、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落实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政府和人民开始越发关注环境问题,注重保护我们共有的生存家园。本篇文章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指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种种缺陷和不足,并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希望本篇文章能够给相关人士一些思考和借鉴。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
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程度上的威胁和破坏。起初,环境破坏问题的存在并没有引起人民的关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进行经济发展活动。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发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与生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随之加强,环境保护问题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环境保护为依托前提。
生态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基石,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状态才是生态国家建设的重要宗旨。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很多的差异。从第一次环境会议召开到现在,我国已经逐渐走上了环境保护的路上,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环境治理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产生的各种污染此起彼伏,污染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甚至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也遭受了污染,这样的状态不仅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活,而且也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环保之间的关系成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前提铺垫。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要求以及环境保护标准,国家也应该在不同的阶段适时地调整环保标准,要在环境容量之下调整生产力的发展进度。[3]只有这样,我国的经济发展才能与环境保护协调前进,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二、造成环境问题的经济因素
(一) 过分追求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国民收入导致环境破坏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经济核算的核心标准,更是评价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通常为了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企业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利益。国民收入的高低也是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经济学中会经常出现“国民收入”这个名词,很多经济学者习惯用国民收入来考量一个国家的福利情况。当居民的消费为其他个人或者团体带来经济利益的时候,个人或者团体就会增加获取这种消费品的.动力,而这种盲目的生产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经济利益的强大吸引力让人们意识不到这种危害性的存在,甚至忽视了这种危害性。[4]很多企业往往会违背市场规律,盲目投资,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一些不应该生产的产品中,只为谋取经济利益。因此,盲目过度发展国民经济势必会给环境带来危害,造成环境污染现象的发生。
(二) 产业政策的制定违背了环境保护的宗旨
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政策制度的制定往往以谋求更高更快的经济利益为落脚点,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进行有着重要的关系。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会对环境破坏产生一些间接性的影响。甚至很多产业政策带给环境打击性的毁坏。比如很多地区会有一些废旧产品的回收产业,以废旧电脑为例,企业会通过各种途径回收到大量的废旧电脑,随后让员工对电脑进行重新拆装,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因此,高档商品的回收处理不当,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回收行业的不断发展可以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可观的利益,但是却对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三) 环境制度以及环境政策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
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作为主体所进行的过程会受到一定的约束,然而,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定与实际落实情况对制度的效果有着直接性的作用。假如一个具有效用的制度不仅具有约束机制,而且具有激励作用,那么约束机制可以保障制度顺利实施并取得最大化的效用。激励机制的存在可以促进经济主体行为的统一性,减少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阻碍。目前中国的环境保护制度已经进展到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系统的制度体系中,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针对环境治理也取得一些可喜的进步。[5]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经济发展的推进对环境制度的制定也有着更高的标准,现存的一些轻微行政指令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的出现,并且一部分环境保护政策的监督管理以及落实所花费的费用给我国的财政增加了不小的负担。在当下的很多企业里,企业自身严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一度追求经济利益,目前存在的环境保护制度急需更快地更新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程序与落实力度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 经济发展中注重环境保护的实施措施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社会进步的条件,人的主体地位则是社会发展的落脚点。经济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破坏问题,但并非我们就要停止发展经济,而是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进行,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和宗旨,同时这也是我们当下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概括:
(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经济
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环境保护与治理放在第二位的思想已经严重脱离甚至阻碍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当下,政府应该鼓励企业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环境保护提高重视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是要明确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和目的,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行为。国家应该大力提倡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计划。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大部分依靠传统工业来创造经济收益,这种发展方式的特点是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比较多,消耗的能源比较高,同时最终的生产会排放出较多的废弃物。[6]这样的经济创收模式不仅给我国造成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首先要树立一个经济健康发展的理念,逐渐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将经济发展逐步建立在资源以及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比如节能政策、资源合理利用的政策以及治理污染的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一方面要大力利用科学技术合理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废弃物的排放。
(二)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绿色发展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具备高污染、高能耗的特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与传统经济相比具有很高的优越性,循环经济具有开采率低,利用率高,排污少的特征。循环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经济方式,由资源开发到产品制造,形成再生资源这样一个流程。在实行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去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7]循环经济的出现是对传统大批量生产、高度消耗以及大量排污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彻底变革。循环经济是一种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清洁生产方式的最大化的提高资源以及排污物利用率的绿色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本质上消除长期存在的环境难题,实现经济增长的绿色发展。
(三)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更要依靠科技的推动和辅助作用。我国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发展更高能效的经济,不断开发利用新能源,利用科学技术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效能,实现资源节约的目标。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废弃物的排放。新能源的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天然气等能源的使用不仅可以缓解生产生活能源紧张的压力,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对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利用,是贯彻落实清洁能源使用的实际性举措。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积极研发新型环保科技产品,大力增加对环保科技的资金投入以及人力投入,不断提升我国的环境保护产业的更新发展。同时应该大力引进先进的科技和人才资源,积极完善我国现有的环保技术,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效能,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发展。
(四)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增强环境法制建设
经济发展过程中设立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强制性约束作用。国家应该进一步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把环境保护上升到一个制度化的层面,使得环境保护的落实更加规范、合理。我国政府应该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纳入到经济建设的进程中去,不断强化环境保护责任划分,逐步强化污染主体的法律责任意识。地方政府在完善环保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当将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中的污染责任,以及治理措施,进行更加明确和具体的强化,这也是环境保护法制定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8]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的体制环境中,市场主体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趋利性。所以,用强制性的措施来强化地方环保立法,细化污染主体的责任划分显得更加具有迫切性。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污染情况都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因此,各个地方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坚持在国家环保法律下的大原则下,结合本地的状态进展,更加灵活地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五)政府应该加大环保宣传,重视环保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政府应该意识到当今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通过多种途径和平台加大对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经济团体、企业以及个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让自己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主人翁,真正地从自身出发,将环保工作落实到实处。政府应该通过各种环保宣传,让全社会意识到我们需要共同捍卫我们生存的家园,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及时的曝光和整顿。同时引导更多人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政府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对经济活动中环境保护的先进团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励带动其他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提升人们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让全社会形成一个要发展还要环保的良好氛围,不断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部门要严厉处罚并且要予以公示,并监督后续的整改工作的进行。通过不断传播环保意识,不断落实环保工作,让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标尺,时刻规范着一举一动,共同发展生态经济,共同创造生态家园。
四、结语
经济保护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更是国家和地区良性经济循环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一方面看到了生活水平的提升,但另一方面也感受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给我们生活造成的影响,甚至于降低了我们生活的质量。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化、大气污染等糟糕的字眼笼罩着我们的生活,不得不承认,这都是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活动所造就的后果。我们不能逃避现实,要正视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不断加深对经济与环境之间联系的深化了解,理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共存性,经济发展不能停下脚步,但是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够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这是得不偿失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树立环保先行的意识,坚持发展不破坏环境的循环绿色经济,每个人都争做环保卫士,树立责任意识,保护好环境才能发展好经济,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下的主要任务。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增强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最终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进行的新态势。贯彻落实好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可以优化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13
所谓农村生态环境,主要是指以农村地区居民为中心的乡村范围之中各类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之总称,主要包括了这一区域之中的全部自然、人工后天共同形成的构成物,比如,上地、大气、动植物以及建筑物等等。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农村地区开展所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我国农村地区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鉴于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污染也随之不断加剧,导致生态失衡和农民权益受到极大侵害,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已严重影响和制约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且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全面研究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显得迫在眉睫。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农村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相当薄弱。假如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分析环境意识,可理解成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想、理论、意志等观念形态之总和。文化素质与思想观念可谓是决定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总体上较为滞后,农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有限,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淡薄。对于众多农村群众而言,环保还是一个人们并不怎么熟悉的词汇,而环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不是很显著。
(2)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市、县两级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负责的是辖区之中的环保工作,而乡镇一级政府则普遍设置了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机构一般情况下只是由一位副乡长分管,另设一位兼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但是,随着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上与规划等部门实施垂直管理之后,很多地方名义上兼职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己经名存实亡,乡镇与村组的环境保护工作陷入到停顿之中,而各市(县、区)环境行政部门往往因为中心城区的环境管理任务十分繁重而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中心城区上,因而也就缺乏足够多的精力来强化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建设,从而让农村环境管理显得极其薄弱。同时,农村地区的环保投入也严重滞后,不仅农村地区乡镇的可支配收入相当有限,无法承担起治理环境需要的各类工作经费,而且本区域范围之内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一直都用于城区之中的大型公用设施以及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对于郊区生态环境治理往往只局限于城乡结合部环保项目建设上,在农村地区的生态环保投入就更少了。
2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一)通过宣传教育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提升我国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是切实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之基础,同时也是判断我国农村社会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还相当薄弱,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层面,也就是农村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薄弱,乡镇和村级管理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当薄弱。为了转变其思想观念,提升农村总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应当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要强化对乡镇管理者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上通过宣传教育,运用乡村法律大讲堂、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等多种方式方法,邀请环保部门以及普法机关送法下乡和送知识下乡,结合被动式学习与主动式学习,将单一强制性学习方法转换成为多种学习方法,让广大农村管理者能立足于学习法律法规以及环保知识,实现有效转变思想认识和牢固树立起生态环保意识之目的。(2)要明确创新对于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思想转变的作用,一定要以知识掌握为其基础,运用生态环保知识之普及,可实现人的思想意识之转变,并且最终切实改变人的行为习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的形式太过简单,成效也不够显著,这就需要结合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实施环保知识宣传以及普及。可依据各地文化习惯与生产、生活特点,在全面实施宣传教育的基础之上,应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所有能够运用的媒体方式,全面运用声、光、画等多种方式,把生态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科普知识、戏曲、杂技表演等演艺活动加以结合,积极宣传农村环保知识以及政策法规,从而让人民群众能够在观看中进行学习,在品味之中进行学习、在快乐之中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之中有效转变人民群众的思想,从而营造出人人都讲环保的良好环境,形成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极佳群众基础,并从长远的目标上形成农村生态环保之心理屏障。
(二)应用行政、经济及法律等手段创建农村环境监督机制
依据当前农村环境的现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始终坚持环保优先之原则来进行农村环境的综合性整治。应当以农村环境规划为其基础,全面吸收一些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中之教训,全力抓住规划这一重点,将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之转变、乡镇布局与村庄建设规划的结合,制定完善环境规划,实施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建设工程。应当以农村小康环保计划为主要载体,从而建设一大批适合于各地新农村环保和建设的重要的示范性工程、应当以实施环境优美乡镇与村庄建设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一大批具备良好基础、雄厚实力、生态环境良好的村镇能够先达到新农村保护之要求。
(三)明确理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己经成为我国政府十分重要的职能之一,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重视,并且积极履行好自身职责。但是,我国环境保护在部分官员们的眼中始终是发展过程中的次要问题,为了政绩。一部分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自目地追求所谓的GDP数字的增加,从而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就会深受影响,以至于国家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威胁。(1)各地各级环保主管部应当逐渐将工作的重心从城区拓展与延伸至郊区和乡镇。要把城市的近郊和偏离远乡镇等地区全面纳入到本地的环境保护规划范围之中,并且要确定农村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措施和实施办法。要全面改革当前的环境管理方式,健全完善本市区域内的环境管理部门,可以设置直属的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对于外来污染企业则应当以环保“三同时”管理为基础,严格把握好审批关,切实防止出现污染的转移,(2)应当在全面考虑理顺环境行政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更加坚决地实施生态环境地方行政领导责任体系。要将生态环保列入到对本地区各乡镇领导实施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切实推动当地生态环保的关注程度,从而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作出极大的贡献,让辖区之中的生态环境在任期之中能够得到很好保护或得到显著改善的行政领导人应当给予相应的表彰与奖励,而对违反生态环保者则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的查处。(3)各级财政部应当增加对乡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对于本区域之中的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治理,并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己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和谐稳定。有鉴于此,更好地保护我国农村环境,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存条件,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从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14
大同市是我国的主要煤炭能源基地,煤炭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大同市GDP的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示出来,环境问题反过来制约了大同市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大同市近几年的绿色GDP进行核算,分析大同市各种典型污染物的发展趋势与治理污染物成本占大同市GDP的比例,并对大同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1.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取得了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国经济主要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尤其是一些依靠丰富的资源发展起来的地区。目前我国主要以煤炭作为工业的能源基础,煤炭工业是经济发展的能源支柱,煤炭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开发等问题对我国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在环境与资源的约束日渐严峻的今天,这种增长方式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1]。因此,在目前资源环境的约束下,转变资源型地区经济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资源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
1.1.2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大同市绿色GDP的核算,可以看出环境污染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分析主要的污染物是什么以及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期对我们进一步减少污染和遏制资源浪费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2研究方法
本文对大同市20xx~20xx年绿色GD进行实证分析,统计和分析大同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且利用恢复费用法对污染物进行货币化的核算,从而得出这些污染物的损失占GDP总量的比例。
2.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与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有64个,大多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城市,山西省的煤炭资源性城市分布最多,其次是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据统计得出,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20xx年原煤开采总量为38.96亿吨,20xx年的原煤开采总量为45.7亿吨,原煤开采总量呈减少状态,煤炭资源逐渐减少。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综合能耗消费总量为23.5亿吨标准煤,占全国综合能耗消费量的近2/3。而且近些年来,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稳步增加,煤炭资源大省的煤炭产量还在上升。
20xx年,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产总值为42902.86亿元,我国总的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近1/10,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作用。
20xx年,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产总值和为42902.86亿元,其中,煤炭工业生产总值的和为18315.75亿元,占煤炭城市生产总值和的1/3多。可见,煤炭资源型的经济发展对煤炭产业的`依赖性很大[4]。
煤炭型资源城市,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空气质量大多处于轻度污染与重度污染之间,各地雾霾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煤炭型资源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改善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大同市是我国最大产煤地区之一,由于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有“煤海”之称。
大同市多年来由于煤炭的大量开采,以及现代化采煤技术的综合利用,使得采空区面积迅速增加,地面裂缝加速形成,严重影响了地下水水质。大同市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其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
3.大同市绿色GDP的实证分析
3.1绿色GDP的内涵
绿色GDP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显示出一个国家的综合福利水平和外部经济效益的高低[7]。
3.2选取污染物排放量并对污染损失进行货币化
根据大同市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具体特点,选取了大同市典型的污染物,对环境污染中部分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废水、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值进行了统计和计算。并利用间接的方法对环境污染损失的货币化,具体采用的是恢复费用法,通过计算这些污染物的治理费用来计算环境污染损失。本文参阅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王磊《中国绿色GDP的核算方法与应用》一文,固体废弃物、废水、烟(粉)尘、二氧化硫的治理成本分别为每吨225.78、2.44、2248.08、4219.73元。计算出大同市20xx~20xx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治理成本,计算结果如下表
3.3具体分析
通过计算各项治理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可以清晰的看出各项污染物从20xx年到20xx年对城市污染的影响,从图一中可以看出:
(1)大同市在20xx~20xx年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含硫煤燃烧是大同市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来源。
(2)废水的排放量虽然总体上比较低,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的建设,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开采造成地表破裂,废水的排放严重影响了地下水的水质。
(3)粉尘排放在污染物中的排放比例居于第二而且总体上居于逐年下降的状态。说明大同市对粉尘、烟尘的排放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4)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在污染物中所占的比例最小,同时在20xx~20xx年间,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大同市在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20xx年新建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
为了更形象的反应污染物对经济造成的损失,可计算得出大同市20xx~20xx年需要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环境污染损失)占GDP的比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环境污染损失占大同市GDP总值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大同市在20xx~20xx年在治理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与近些年国家和大同市不断倡导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与是分不开的。
4.实现大同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对策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解决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
4.1构建市场运作制度
将环境保护纳入市场竞争的范畴中,构建一个环境保护的市场交易平台,将环境保护转换为一种竞争优势;企业作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考虑环境治理成本,政府监管部门构建环境准入机制,保证企业能够真正得到投入环境保护中的市场回报,以此来鼓励企业进行更多的环保投资。
4.2构建财税政策
企业要承担环境污染,这种公共物品的外部性所带来的损失,对环境污染大的企业,采取关闭和征收高额的环境治理费用,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以此来限制企业为了盈利,对环境所造成的无节制的破坏。
4.3提高人民的环境思想保护意识
人们和企业还是普遍的“经济人”,看重经济利益,忽略了社会环境利益。一方面,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增加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较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指导企业对环境保护采用实际行动,不仅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还有效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15
摘要:当代社会,森林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对林木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这样一来推动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二来正是由于人类过度的砍伐,使得林业生态的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国策,要不断增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林业经济应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其更富有生态的社会方面的价值,从而促进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经济
前言
如今林业产业不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同时也是构成我国的生态体系的一个关键分支,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能大力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又能起到对于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作用。但从其传统的发展历程上来说,因为人们缺乏相应的对于生态保护的认识,在传统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这一产业并没有发挥恰当的作用。现在,林业产业所拥有的生态效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思考怎样在做到经济发展规划之前,做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增强其生态效益,成为相关企业必须注意和引起重视的热门议题。
一、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看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意义
作为整个森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产业和野生的森林系统一样,有着生态作用,如改善环境质量等等。但是,从当前看,这种环境不是很好,其原本的生态系统不断地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目前,商品的树种不断增多,造成当地的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少,进而致使其生态的作用和能力逐渐降低,最终导致其经济效益持续降低。做好对于生态的保护,不但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在林业方面的经济发展,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全新需要,更有助于落实国家整体的战略目标。因此,作为一个有必要的系统,并且其绝大多数是可以再生利用的,这种生态能源,对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除此之外,由于人们越来越需要林业,在经济方面以往陈旧的发展方式,已不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将发展的方式进行有效创新,并给予环境保护高度重视,才能在保护生态之余,促进林业经济与其共同、和谐发展。也能由此看出,做到对它的维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对于其环境的保护,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投资,做好环境方面的建设,才能从源头做到这一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二、对于林业产业相关社会功能的论述
林业作为能源和人类社会有交集的产业,林业产业的发展过程正好反映了人类的行为是如何影响生态环境的。它很多社会的功能,都是由此生成的,一是可以体现出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的作用,从而可以很好的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推动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是通过人类自身的行为,可挽救很多已经濒临灭绝的树种,因此它还可以推动文化的进步,还能起到延续的作用。
(一)分析林业产业相关的生态功能
作为森林的生态系统的一个分支,林业还有着和森林生态一样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由于其本身就很繁琐,就通常而言,这一系统主要包括四部分,地表的植物、灌木以及草和乔木,他们又能细分出多种不同的类别,所有生物关系复杂,一起构成整体的生态系统。从这个角度说,林业能够很好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保护水土资源。和湿地的系统一样,森林也具有巨大的保水功能,它可以依靠地下全面的、复杂的根系,在对自然雨水进行吸纳、收集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减小水的蒸发量,从而避免水土的流失。3.对生态资源的平衡。森林能够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的水和食物,还有生存活动的空间,因此它是很多野生动物依赖的地方,同时又因为它是保护的屏障,避免了一部分的人员对当地的干扰。比如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在努力调节之后,当地林区的环境不断趋于安稳,并吸引了很多的珍贵的动物加入其中。这类野生动物是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能够很好地平衡当地的生态资源,这些都离不开森林的天然保护。4.调节林业的生态。近些年,人们逐渐认识到气候这一严峻问题,伴随现代产业不断的创新发展,造成了很多空气、气候方面的问题。而森林不仅能够吸收有害有毒的气体,对空气进行净化,释放氧,还能够很好的调节气候。根据有关数据表明,位于林区附近的城市,空气和气候,和没有林区的地区进行相比,都要优越很多。
(二)对林业产业相关经济功能的论述
除生态和社会功能外,林业还具有重要的经济的功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循环资源,也是一种紧缺的资源,它很好的促进了生态社会的健康发展。由于树木本身就具备经济能力,而木材更是被普遍运用在各个领域,遍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是由于过度追逐经济利益,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因此需要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必要的改进,以有效提升其生态效益。
三、基于林业生态保护下的林业经济发展措施
(一)加大对于林业生态环保的建设力度
林业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的任务,为了发展林业经济,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建设力度,为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要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使得人和自然能够和谐共存,发挥人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把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紧紧的结合起来。不但要进一步平衡我国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还要促进其经济的良好有序发展。
(二)加大对于林业产业环境的保护力度
我们必须要承认,对于其保护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因此也需要相关的部门加强宣传倡导工作,让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意识到保护林业生态是多么的重要的一件事。只有他们认识到对于林业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其保护的行列中,从而将保护和发展这两项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地发展。此外加大这种宣传力度,也有利于全社会了解相关的产业,从而更好地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和资金的投入,更好的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
(三)优化林业生态保护相关法规条例
我国地域广阔、森林资源极为富饶,林业企业遍布各地,但由于近年来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社会对于其需求不断增多,加之一些违法分子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攫取经济利益,造成这一系统被严重破坏。因此我国政府应该针对这一问题做好相关工作,健全有关法律,通过法律的方式,避免各种违法现象发生。并利用各种支持政策,吸引广大行业对于其投资,更好地促进林业产业的经济发展。
(四)认真贯彻并执行相关的方针
要想做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相关的方针,重视其特有的生态的作用,加大保护力度,促进生态、经济、社会这三者能够协调发展。对于一些新政策,一定要满足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以及当代经济发展要求,在调动相关工作人员对其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做好相关建设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相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大力发展混农经济林模式
这主要指的是利用一些自然的条件,结合相关的社会背景,并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在保证相关资源得到保护的基础上,栽培一些经济的植物,如食物、药用及蔬菜等,从而形成良性的物质循环系统,实现一种现代化的林农能够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更具稳定、高效、合理的功能。不断提高相关资源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发展相关的经济。
(六)大力发展林业生态旅游,推动其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林业生态的旅游项目,已经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不仅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很好的的宣传方式,不仅为其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还在人们的旅游中强化环保的意识。值得关注的是,各地要做好对于当地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和发展工作,依据当地资源的特点和它所具有的优点,统筹各方面的发展,合理地进行开发和使用、科学进行发展方向的设定,在做好环境保护的同时,实现当地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七)注重林业资源多功能的发挥
在对整个系统进行保护过程中,必须合理的利用,这是大势所趋,在发挥其生态功能的同时,注重发挥相关的经济功能,重点做好保护工作,最大程度发挥其生态功能,为促进相关的经济发展提供前期准备。在此基础上,前期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时,必须很到位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其自然的发展规律,顺应趋势,确保能够得到合理利用,方能兼顾到经济和生态两者利益同时发展,共同进步。此外,还必须很好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建立规范和秩序的市场,加大对其经营风险的预防,保证林业经济能够得到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八)推动城市环境与工业的协调发展
国家不断加大对于环保事业的投资,现代化的环保理念也正逐渐引起人们注意,人们要求改善城市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应将绿地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重视保护环境。为推动城市的工业能够和环境和谐发展,必须对一些生态环境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合理利用林业资源,积极保护资源,做好对于相关产业的规范,使得经济和生态环境能够和谐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环境与工业能够协调发展。结束语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在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还要很好的发展相关的经济,这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是顺应时代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和谐共存的必要方式。因而,我们应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行的力度,做好对其建设和保护,贯彻和执行相关的方针,全力发展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保护当地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森林旅游,注重其资源的多功能发展,从而促进工业和城市环境能够统一发展,在保护好环境的基础上,推动林业产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乾明,李珍.林业经济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xx(27)
[2]李春雷.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道路及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xx(30)
[3]廖冬云.毕节试验区林地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林业论坛,20xx(03)
[4]唐广文.循环经济在林业经济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09)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关文章: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03-13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集合)03-13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优秀]03-14
(优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03-14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汇编(15篇)03-13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合集[15篇]03-13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汇编15篇)03-14
对林区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03-08
环境保护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