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数对确定位置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用数对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1
《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开始给我的感觉是比较简单的一个内容。可当静下心来细细琢磨教材时,才感觉到本不像我所料。这节课的重点不是满足让学生会用“数对”表示一个位置就可以了,而是让学生回顾科学家探究的历程,“数对”的产生过程才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数对”这个概念对五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是极为抽象而又陌生的,如何让他们既对其生成过程有所经历,又对其实质顺理成章轻松地接受。用心思考之后,我把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定位为:既尊重教材,又超越教材;既自主探究,又适当讲授;既重视结果,又关注过程;既夯实基础,又培养能力;既关注课内,又适当延伸。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说开家长会是怎样告诉家长自己的座位,使家长能够顺利找到座位,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产生了确定位置的必要性。接着通过座位图来学习“数对”,让学生用“数对”来描述座位图中人物的.位置。再借助班级的实际座位,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并通过一些小游戏进一步明确实际座位中的行和列。在明确了“数对”的概念后,抽象出方格图,让学生在方格图中确定位置。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由于这节课是学校要求的平板运用的课,所以在练习阶段又采用了平板的拖拽功能进一步巩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效果很好。
用数对确定位置2
《确定位置》这节课是要求学生能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会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的知识打下基础。
“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从学生现实情境“向学生介绍座位”导入,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唤醒学生已有对确定位置的认知,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基础,也为抽象出“数对”构建了一个现实模型。
首先,让学生自己根据问题进行思考,用自己喜欢的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在此之后,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合理引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的感性材料,合理的动态演示,激发了学生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有序思维,有利于学生对“数对”有个清晰的理解。
整个教学过程我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激励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在后一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的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数学交流中,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用数对确定位置3
“用数对确定位置”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本节课,我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具体方法,让学生能用数对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自主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组明星图,通过问答使学生感到:要确定“刘翔”的位置,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规范表达,才能使人明白。结合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主探究本课的知识点。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要确定刘翔的位置要从二维的`角度(两个方向)考虑。通过交流、汇报及教师的引导,明确了“列”与“行”。在学生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出某一位置后,进一步让学生探究如何用简洁的方法表示这一位置,从而引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使学生感受到数对可以更简洁、更迅速地确定位置。通过这一的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
二、应用数对确定位置
当学生初步认识了数对后,我设计了“找朋友”的小游戏。一是让学生用数对写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二是让其他学生根据数对找到好朋友。三是教师出示数对,学生找一找是谁。此环节层层递进,逐步渗透,一方面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另一方面使学生不仅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而且体会数对的一一对应性,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知了数学的简洁美。
三、在平面图和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由具体到抽象是数学知识的特点。对于让学生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思维的一次飞跃,当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在平面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再利用多媒体,直接抽象到方格图,并且初步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通过“一公司邀请(4,X)位置中的明星参加慈善演出,你知道可能邀请了哪些明星吗?”“另一公司要邀请(Y,2)位置中的明星参加演出,有可能邀请了谁?”让学生感知到位置处于同一列时,逗号前面的数字相同;位置处于同一行时,逗号后面的数字相同;
四、拓展应用
数学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生活中数学的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
(1)应用数对确定国际象棋棋盘中每一个方格的位置。
(2)了解地球上用经纬度可以确定任意一点的位置。
(3)GPS定位系统。
这样,由数学上的位置到生活中的位置,二者虽不尽相同,但对学生具有引领和教育价值,从而体现数学的大教育观。
用数对确定位置4
前段时间我讲了用”数对确实位置”。“数对”是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通过熟悉的情境便于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所以在教学时,我就结合本班学生的座位来学习理解数对。开始,我先让学生自己描述自己在班级里的位置,在描述位置时出现了不同的说法,从而使学生产生正确、简明描述张亮位置的需要,引导出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从前往后数。并进一步向学生介绍这种讲明的表示方法-----用数对确定位置。接下来,通过自己在班级里的位置进行描述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让学生描述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及观察数对的特点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同一列、同一行物体数对的特点,为下节课学习做好准备。通过大量的联系之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数对,同时我也准备了很多生活中的数对,一一展示在课件中,与学生分享。使本节课再一次推向高潮,整节课学生合作愉快,讨论积极热烈,因而学生很容易接受并理解用行列描述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用数对确定位置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正确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红、绿两支水彩笔;练习纸一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需要
提问:能说出我们班中队长坐在哪里吗?
出示例1主题图,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描述小军的位置。(学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
质疑:同样都是表示小军的位置,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呢?(第一种意见是把一竖排看作一个小组,小军就在第4组第3个;第二种意见是把一横排看作一排,小军就在第3排第4个)
提问:怎样才能用一致的方式,更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学生可能想到:先说清楚是什么排或什么是组,再说明小军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统一规定,横着的是排,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定去说)
提问: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些?(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如果有一个约定,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则去做,就不会表达不清了)
揭示课题:怎样规定横排和竖排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既准确又简洁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确定位置
二、认识列、行和数对
1、认识列、行的含义
师:你的座位在整个会场中还可以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
板书列行
师:在你的理解中,什么叫“列”?什么叫“行”?请你比划一下。
板书:竖排为列横排为行
电脑显示座位中的列、行
2、统一定位
(1)请3位学生上台凭票指出自己找到的位置。并简述是怎样找到的?
师:个别同学有异议吗?
情况一:都能正确找到位置。
师:他们在找座位时有哪些相同的方法步骤?
(发现他们在数列与行的时候,都很有序。先找列,再找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看屏幕显示确定列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看屏幕显示行数。这样每一个座位与位置一一对应,不会产生异议。)
情况二:两人找到了同一个座位。
在矛盾中引出:由于同学们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找位置时,产生了不同的'说法,看来得统一定位。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看屏幕显示确定列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看屏幕显示行数。这样每一个座位与位置一一对应,不会产生异议。请刚才有争议的同学重新找到自己的座位。
(2)教师指座位,学生口答。
第1列第1行、第5列第7行
第11列第7行、第2列第10行
3、用数对表示位置
(1)提炼数对
师:在教室后面坐着几位老师,请你用既准确、又简洁的方法,把老师的位置记录下来。
反馈:把学生的记录方法一一呈现在黑板上,作为进行比较的素材
可能出现:a全部用文字b第2列第3行c(2,3)
52(5,2)
47(4,7)
师:这几种的记录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
师: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大家的方法已经很接近和数学家的方法。数学上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再用小括号把两个数括起来,就叫做数对。
(2)读法和意义
读一读数对(2,3)
数对(2,3)表示什么?这两个数(2,3)分别表示什么?
(3)完整书写课题
师: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平面中的位置,就是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板书完整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4)数对的作用
师:认识了数对,充分让我们体验到数学表达的简约之美。请用数对说说你现在的位置?同桌交流。小结: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教室里每个人的位置。
三、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点的位置。
1、动物园示意图
(1)质疑,引入列行标准
师:这是动物园的示意图,动物园内的大象馆、猴山、海洋馆等不规则地分布着,说说动物园大门的位置?(列行不明,难以描述)
可用一定大小的方格来统一距离,那些分散的场馆就好似方格中的点了。
(2)观察起点的位置
方格中的0表示什么?(既是列的开始,也是行的开始;同时也指示了列从左往右,行从上往下。)
(3)大门的位置用数对(3,0)表示。
(4)数对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
表示第几列,第几行?你是怎样看的?
(5)学生独立完成
a、熊猫馆的位置在第()列第()行,用数对表示为(3,5)。
b、海洋馆的位置在第()列第()行,用数对表示为(5,3)。c、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0,1)大象馆(0,4)猴山(3,3)
(6)观察,讨论,深化数对的意义。同时向学生渗透坐标思想。
选择其中的两个位置进行比较,你发现什么?
发现一:数对(3,5)和(5,3),同样的两个数写的位置不同,实际的位置不同,因此在写数对时要按照规定先列再行。
发现二:猴山和海洋馆都在同一行上,因此第2个数都相同。
师:这一行上还有许多点,它们都可表示(几,3)列数不确定而行数确定,你能用一个数对来概括这一行上的所有点的位置吗?
发现三:熊猫馆(3,5)和猴山(3,3),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它们都在同一列上。用(3,y)可以表示这列上所有点的位置。
四、应用数对,创作图形。培养观察比较,空间想象能力。
1.根据顶点的数对,在方格中画出三角形。
(1)想一想
观察顶点的数对a(1,1)b(3,1)c(1,3),想象这是个什么图形?
(2)画一画
根据顶点的数对,在方格中画出这个三角形。
(3)移一移
画出这个三角形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说一说又是什么三角形?
2.根据顶点的数对,在方格中定点连线,找规律(1)根据数对在图上描出各点,标上字母,并顺次连接a、b、c、d。
a(1,9)b(2,8)c(3,7)d(4,6)
(2)比较这些数对,你有什么发现?
列变化,行也随之变化;但列与行的和是不变的。当列和行的和是10时,连接各点是一条线段。如果把这条线段的两端延长,想一想,还有哪些点也一定在这条斜线上?
五、总结、延伸。
1、师: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你对数对都了解了哪些?
2、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只要一个数据;
在平面上确定一个点,需要两个数据,就是今天我们学的数对;
在三维空间里确定一个点,也需要数据,需要几个数据?
用数对确定位置6
这节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列和行,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限正整数)。而我这一节是第一课时,这一课时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用数对来表示所在位置。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会有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本节课的教学先让学生看情境图,说出小军的位置,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和“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确定小军的位置,有的从左边数起,有的从右边数起,有的从前边数起,有的从后面数起,这样找出的位置不是唯一的,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准确。进而让学生将叙述的语句改准确,从而知道了要统一说法。最后让学生说一说你在班级是第几列的小游戏,帮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列和行。接着我又要求学生用列和行说一说你在班级的位置和你同桌的位置,通过小游戏帮助学生们加深了对列和行的认识。
2、接着我又要求学生记录下几个同学的位置,这是学生们发现如果全部记录下来太长了,时间上也来不及。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没有一种既准确又简明的方法呢?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方法的内在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然后我要求学生自己想一想设计出一个你认为比较方便的方法,接着再要求学生写在黑板上。最后我在学生设计的基础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就表示“行”数以及这个数对的读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首先是结合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通过做游戏,说位置,猜朋友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对行、列和数对含义的认识。接着我又通过小游戏猜猜他是谁,使学生们进一步认识数对,并且明确了要想确定具体的位置必须要同时知道数对中的两个数字。我又安排了找座位的小游戏,让学生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其中我准备了一张(6,6)的卡片,然后让学生自己修改卡片,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数对,并且初步体会什么是一一对应。
尽管我努力想上好这一节课,但仍然有不足之处:
在第一环节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把方队中小军的位置描述出来,学生书写速度较慢,浪费时间,在试讲的过程中也尝试过让学生口头表述,后面学生受前面发言学生影响,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描述方法,所以这一环节还需精加工改进。在处理找座位这一环节的时候,应该着重处理怎么修改就可以找到自己座位的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体会一一对应的。而且在上课的时候总是说得过多,不能放开手让学生去讨论探索,而是把学生牢牢地扎在手中,让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用数对确定位置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对比引入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出示一排座位图,提问:谁知道小明的位置在哪里?
出示三排座位图,提问:现在小明的位置在哪里?(第1排第3个)
讨论:同样是小明的位置,为什么我们的描述方法却发生了变化呢?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让其感受到从一维到二维空间的过渡,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设置冲突,引发需要
1.激活经验。
谈话:我们每个人在教室里都有自己的位置,班长坐在哪里?同学们不用手指,能告诉听课的老师吗?
学生可能回答:第×排第×个,第×组第×个,第×行左边×个,第×列第×个……(教师相应板书)
2.认识列。
提问:看黑板上这么多种说法,你有什么感觉?(太乱了,不统一)为了便于交流,需要把表述方法统一一下。我们把竖着排的叫做列。(板书:列)
屏幕出示坐次图,从左往右依次是第一列、第二列……(课件依次标出座位图上的列数)
提问:屏幕上的座位哪里是第一列?列数应该从哪边往哪边数?(从左往右数)列从左往右数,是从谁的角度看的呢?
要求:谁能上来指一指我们教室中的第一列。(学生上台指)先想一想自己的位置在第几列,老师叫到第几列,请相应同学起立。
3.认识行。
谈话: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板书:行)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的。(板书:从前往后数)
提问:这幅图上第1行在哪里?第3行呢?这里一共有几行?(课件依次在座位图上的行数)
[设计意图:自由表示班长的位置,让学生感受标准不一所带来的麻烦,引出统一标准的必要性,从而明确列与行的表述方法。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消除可能由于观察角度而引发的对列的错误理解。]
4.引发需要,探寻方法。
提问:现在能用列和行说说班长的位置吗?(学生可能说:第几列第几行,第几行第几列,教师相应板书)
课件将座位图改为圆圈图,谈话:我们用圆圈表示每一个同学,请大家用笔记录红色圆圈表示的位置。(快速出示几个表示学生位置的红点,学生来不及记录)
设问:是老师的速度太快了,还是你们的记录方法不够简捷呢?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地记下每个同学的位置呢?同学们要不要再试一次?
反馈:小军的位置你是怎么记的?(学生的记法可能是:4列3行;3行4列;4,3;3,4;3—4;4—3;……)
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讲解:其实,数学上专门有一种用来确定位置的简捷方法,请将书翻到第15页,看看课本上是怎么表示的?板书:(4,3)。
提问:书上也是用两个数表示位置,跟我们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一个名称叫数对。(板书:数对)
提问:数对中的两个数各表示什么呢?你觉得这样规定有什么好处?用数对表示位置要注意什么?
谈话:这个数对就表示小军的位置,读作“数对四三”。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你会用数对表示吗?
学生用数对表示小红、小芳、小华的位置。[设计意图:引入数对直接告诉学生也未尝不可,但数对产生的背景及必要性却不能为学生所感受。这里,让学生经历快速记录和优化的过程,从而逼近数对简约、凝练的特质,催生出数对的雏形。这一过程是逐步“数学化”的过程。]
5.体验唯一 ,加深理解。
谈话:想一想,你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怎么表示?写在纸上,和你的同桌比较一下,再和你前后的同学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1)起立练习。
依次出示(1,5)(4,2)(6,5)(2,2)(8,3),请这些位置上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说出自己的位置。
(2)出示(3,5)、(5,3),学生起立。
提问:这两个数对有什么相同点?(都由数字3、5组成)有什么不同点?(两个数字3、5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位置也不一样)
(3)依次出示(4,x)、(y,5)、(x,y),学生起立。
指起立的学生,提问:你为什么起立?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当学生初步认识数对后,通过找同一列、同一行学生的位置,让学生初步感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规律。接着安排了写数对、找数对等分层变式练习:任意数对、两个数字相同的数对、颠倒数字位置的两个数对,含有字母的数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中各个数的.意义。此环节层层递进,逐步渗透,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理解应用,发展思维
1.抽象坐标。
谈话:如果我们用线把这些圆点连起来,再把列和行的起点定为“0”,就可以变成一个方格图(课件动态呈现),它和刚才的圆点图相比更加简单清楚,这样的方格图也叫坐标系,我们到中学会慢慢研究它。在这个方格图上,小强的位置怎么表示?小丽和小刚的位置呢?(学生口答)
[设计意图:张景中院士曾经说过:“小学生学的是很初等的数学,但是编教材和教学研究要有高观点。”本节课的内容不仅仅是简单地用数对表示位置,更应该建立和初中数学的联系。利用课件演示“实物图——点阵图——方格图—坐标系”的逐渐抽象过程,引导学生初步感悟平面直角坐标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渗透思想。
出示:(1,5)、(3,3)、(4,2)。
谈话:请同学们在方格图中描出下面的点,把这三个点用线连起来,你发现了什么?(形成一条直线)
启发:不看图形,就看这些数对,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征?(行数与列数相加等于6)
出示:(2,4)、(2,3)。
提问:下面的两个数对,哪个会在这条直线上?
谈话:再把这条直线向上平移两格,4个点的位置现在用什么数对表示?你发现了什么?(行数减少了2,列数不变)想一想,如果把这条直线再向右平移两格,各个数对会发生什么变化?(列数增加2,行数不变)
指出:图形的特征会反映在数对上,数对的特征也会表现在图形中。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图形,是笛卡尔解析几何思想的精髓。]
3.理解应用。
谈话:去年在上海我国承办了第41届世博会。下面我们来看看世博园的园区图(不提供数对),你能用数对表示这4个馆的位置吗?如果给你提供一个数对(标出希腊馆的数对),你能根据希腊馆的位置,写出另外3个馆的位置吗?
小结:要想确定一个位置,首先要确定列数和行数。
[设计意图:这一题的设计意在使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必须在二维的平面上给定两个明确的参数,使学生感受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本质思想。]
四、拓展知识,体会价值
谈话:用数对确定位置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军事、地理等很多领域也会用到,为了描述地球上各点的位置,地理学家建立了经纬线的概念。(课件展示动画介绍经纬线)现在我们就从卫星上找找上海世博园中中国馆的准确位置。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谈话:数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数对的出现却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课件介绍笛卡尔由蜘蛛织网而创造出数对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向数学家们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数对介绍经纬线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数对知识的广泛应用。数对创造过程的介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教育,并将他们的数学思考引向深入。]
用数对确定位置8
本节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课本是这样告诉学生的:竖排叫做列,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是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逻辑前提,但是让学生明白站在不同的“观测点”来观察结论是不同的,确定位置要有统一的标准,有着一定的意义。总的来讲,从课堂同学们的表现来讲,每一个同学都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教学设计的目标都很好的'得以实现,但是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还有几个方面需改进:
1、 课堂的引入,不是那么的有吸引力,没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统一标准作为前提,作为确定位置的需要,学生求知的欲望会更强。
2、 在整节课的设计时,因为知识比较简单,安排了自学环节,交流时大多数的同学都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交流环节有些流于形式,前面来展示的面比较窄,教师引导语言没有跟上,造成学困生没有吃饱。
3、 在学生“说数学”的训练上还要加强指导,会说、说的明白、简洁利索才是真的理解了。很多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可以省略让小老师来代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用数对确定位置9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设境置疑,产生需要
1、(课件出示学生座位图)仔细观察这幅座位图,你知道小军坐在哪里吗?(板书:第4组第3个;第3排第4个)
2、设疑:小军的位置没有变,为什么同学们的说法都不一样呢?
3、你能具体说一说第4组第3个是怎么看的吗?第3排第4个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4、揭题:由于同学们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描述小军位置时,产生了不同的说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描述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室里有序排列的座位的场景,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然后通过交流,引发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要。]
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1、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1)认识场景图中的竖排和横排
①继续观察上幅座位图,在教室里,竖里面有几排?如果从左往右数的话,这是第1竖排,这是第2竖排……这是第6竖排。
②在教室里,横里面又有几排呢?如果我们从前往后数的话,这是第1横排,这是第2横排……这是第5横排。
(2)认识圆圈图
①为了清楚地表示每个同学坐的位置,现在我们把他们坐的'位置都用圆圈表示出来。(课件出示)
②为了突出小军坐的位置,我们把小军坐的位置用红色圆圈来表示。(课件出示)
(3)认识列
①从这幅圆圈图上,如果从左往右数,现在你还能指一指第1竖排在哪里吗?第5竖排在哪里?第6竖排呢?
②揭示:其实每一竖排在数学上我们都把它叫做列。(板书:竖排 列)确定第几列我们一般都是从左往右数的。(板书:从左往右数)
③想一想这一列应是第几列?这一列又是第几列?这幅图上一共有几列?(课件依次出示第1列到第6列)
(4)认识行
①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每一竖排都叫做列,而每一个横排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行。(板书:横排 行)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的。(板书:从前往后数)
②想一想第1行在哪里?第3行呢?在这幅图上一共有几行呢?(课件依次出示第1行到第5行)
(5)巩固列和行的认识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列和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规定列和行的?(随学生回答,课件闪动演示)
[设计意图:先认识场景图中的竖排和横排,然后把具体的场景图逐步抽象成圆圈图,为后面教学作了孕伏和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学列、行的合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一切显得水到渠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规则。]
2、数对的含义和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1)学习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位置
①从圆圈图上,你能找到第1列第1行的位置在哪里吗?
②你现在还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小军的位置吗?
③现在同学们都用第4列第3行来表示小军的位置,看来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描述小军的位置真好,让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说法。
(2)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
①揭示:小军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我们也可以用数对表示。(板书:数对)
②猜一猜:既然是数对,你能不能猜一猜有几个数呀?
③介绍数对表示位置。
数对有两个数,我们在表述的时候,应该先表示列数,再表示行数,前后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因为小军的位置是在第4列第3行,所以在这里我们应先写列数4,再写行数3。数对还有它特定的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上一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完成板书:(4,3),这个数对就表示小军的位置,我们把这个数对读作“四三”。
④想一想:数对(4,3)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找“第1列第1行”的位置这一活动,然后根据圆圈图中小军的位置,有意识地让学生说说小军坐在“第几列第几行”,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用数对表示的方法,结合板书使学生理解数对中的每一个数各表示什么,从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3)尝试用数对确定位置
①在这幅圆圈图中,你还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吗?这一位置用数对该如何表示?这里的2和4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②在练习纸上的圆圈图中,任意找一个位置,说一说你找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样表示。
③交流:你找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如何表示?
④如果有一个同学坐的位置是用数对(6,5)表示的,你能在圆圈图上很快地圈出他的位置吗?你是怎样想的?
⑤在练习纸上写一个数对,让你的同桌在圆圈图上找出相应的位置,并互相说一说这个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
[设计意图:联系例题中的圆圈图,通过指定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的位置,让学生完整地写出表示这一位置的数对;以及根据数对去找某一位置这两个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对含义的理解,初步学会用数对表示座位所在的位置。]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用数对表示教室里的位置
(1)谈话:刚才我们用数对很快确定了圆圈图上的位置,那么在教室里,同学们的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样表示呢?
(2)明确教室里的列和行。
①如果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观察同学们的位置,想一想第1列应该在哪里?第5列在哪里?第8列呢?
②列我们已经清楚了,那第1行在哪里呢?第4行呢?
③请第1列第1行的同学站起来。
(3)用数对确定位置。
①观察一下数学课代表的位置,看看是在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样表示?
②你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怎样用数对表示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告诉你的同桌。
③猜同学:在我们教室里有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猜一猜他是谁呀?
④猜好朋友:现在你不用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你用数对把你好朋友的位置表示出来,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设计意图:因为圆圈图中的位置和实际教室里的位置稍有不同,所以教师加强了指导作用。然后,通过用数对描述数学课代表位置、自己位置的活动,以及根据数对猜同学、猜好朋友的活动,让学生结合教室中的位置,进一步巩固对列、行和数对的含义的认识。]
2、用数对表示装饰瓷砖的位置
(1)谈话: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用到了数对的知识。(出示练习三第2题瓷砖图)这是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的瓷砖,你能用数对表示这四块花色瓷砖的位置吗?
(2)仔细观察这四块花色瓷砖的位置和表示的数对,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3、国际象棋记录棋子位置的方法
(1)谈话:数对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竞技体育中也经常用到数对的知识。(课件出示国际象棋比赛的画面)
(2)介绍国际象棋(课件依次出示)。
①国际象棋的棋盘。
②国际象棋表示棋盘方格所在列数和行数的方法。
国际象棋棋盘上通常用小写字母a~h分别表示棋盘方格所在的列数,用数字1~8分别表示棋盘方格所在的行数。
③国际象棋的棋子。
(3)交流理解国际象棋记录棋子位置的方法。
①(出示练习三第8题图)现在棋盘上白王所处的位置用国际象棋专用的方法记为g2,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白王的位置吗?这个g2表示什么意思呢?
②棋盘上的黑王、黑车、白兵各在什么位置?先说一说,再记录下来。
③如果黑马的位置用d5表示,你知道它在哪里吗?如果白马的位置用f7表示,你又知道它在哪里吗?
4、用数对表示礼堂中的座位
(1)(课件出示练习三第5题图)找一找在这张位置图上一年级一班的位置在哪里?六年级五班的位置在哪里?
(2)如果有一个班级所处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你能确定是哪个班级吗?可能是哪些班级呢?为什么?
(3)如果老师告诉你,这个班级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现在你知道是哪个班级了吗?
[设计意图:练习的形式活泼有趣,富有开放性和人文性,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体会数对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的应用价值。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有效地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识。]
四、拓宽视野,全课总结
1、介绍
(1)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方法。
(2)部分城市的地理位置,如:北京在北纬39°57′,东经116°28′;无锡在北纬31°35′,东经120°39′。
(3)经度和纬度在航海、航天、气象、军事等方面的运用。(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2、全课总结
(1)讲述:用经度和纬度确定位置和我们用数对确定位置的道理是一样的。
(2)课外作业:数对的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设计意图:结合数对介绍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数对知识的广泛应用。布置的作业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可以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链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数学思考引向深处。]
用数对确定位置10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知识视野,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学期时间我们学校进行了课间操的展示活动,这是我们学校某班的同学(课件),在这次活动中小强是表现最出色的一个,你能说一说小强在什么位置吗?
生:从右向左数第4排的第2个。
师:谁还想说?
生:从左向右数第2排的第3个。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从后往前数,第4排的第3个。
师:怎么同一个人的位置有这么多种说法呢?
生1: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观察的。
生2:人们的视觉不同,也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说的方法就不一样了。
师:正像刚才大家所说的,一个人的位置不变,但由于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描述位置的'方法就不同。刚才大家在描述小强位置时,你有你的说法,他有他的说法,感觉怎样?
生:有点乱。
师:我们能不能寻找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方法来描述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出发,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同时设置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
二、用列与行确定位置
师: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小强的位置时,用到了“排”,“个”等词来描述位置,你们认为怎样为一排?
生:横着是一排。
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1:竖着也可以看作一排。
生2:排是直的。
师:有横排,也有竖排,在描述位置时很容易混淆了,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竖排称为“列”,把横排称为“行”。(板书:列和行)大家认为哪为第一列合适?
生1:最左边的为第一列。
生2:最右边的为第一列。
师:你们认为从哪边起为第一列合适?
生:最左边为第一列。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我们观察的时候一般是从左边开始数的,这是习惯。
师:这位同学说得多好啊,根据人们的习惯,我们通常把最左边的一列称为第一列,请你找到第2列,第3列…(课件)
师:哪为第一行呢?
生:最前面的是第一行。
师:自己找一下第2行,第3行……
师: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小强的位置吗?
生:第3列第2行。
师:还有不同说法吗?
生:第2行第3列。
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先说列再说行。小强的位置可以说是在第3列第2行。(板书:第3列第2行)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通过不同理解、不同表述,让学生再次体验产生“统一标准”即做出规定的必要性。渗透正确的描述顺序,分解难点,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
三、探讨用数对确定位置
1.抽象点子图。
师:同学们观察,圆点代替学生(课件:人物图渐变成点子图),你还能找到小强的位置吗?
生:能。
师:你能说说是怎样找到的吗?
生:先找到第3列再找到第2行,交叉的地方就是小强的位置。
师:这位同学不但找到小强的位置,而且还介绍了自己寻找的方法。
师:小青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呢?
生:第1列第4行。
师:小刚的位置呢?
生:第4列第5行。
师:其它点的位置你能用列和行来表示吗?
生:能。
师:你能说出几个点的位置?
生:所有点的位置。
师:其实每一个点的位置我们都可以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示。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观察点子图的变化,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渗透数学的简捷性。
2.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师:我们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示位置,这个方法的确很简单。我们能不能用数学上的数或符号等创造出一种更简捷的方法呢?有没有这样的方法呢?同桌两人商量一下,如果有,请记录在小卡片上。
学生活动,部分学生板书自己的表示方法。
师:刚才我看到在开始时,大家都皱着眉头,可是后来经过努力都创造出了自己的方法,下面同学们来看这几种表示方法。谁来介绍一下你们自己的表示方法?
(1)3列2行
师:谁创造的这种表示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这样表示很明白,而且比第3列第2行更简单了。
(2)(3 2 )
师:这种方法又是怎样想的呢?
生:用竖线表示列,用横线表示行。
师:这位同学很有自己的想法。
(3)3 2
师:这种方法是谁的创意?
生:为了区分列与行,用圆圈表示列,三角表示行。
师:这位同学很有创意。
(4)3、2
师:谁能看懂这种方法?
生:用点把列与行隔开,这样表示非常方便。
(5)3 2
师:这种方法是怎样想的 ?
生:我用竖线把行与列隔开。
师:谁能对这些方法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我认为用第4种方法很方便,而且能表示第几列第几行。
生2: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是万一看成三点二怎么办?
生3:如果换成逗号就好了。
师:同学们不但对方法进行了评价,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师:谁还想评价一下其他的方法?
生:我认为第一种方法比其它方法更容易懂一些,像其它的方法:三角、竖线等还要加以说明,别人看了不明白,而3列2行很容易明白。
师:3列2行看起来的确很明白,可是与其他方法比呢?
生:用3列2行表示不简单。
师:明白了又不简单,简单了又不明白。其实大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已经很了不起了。这些方法有共同点吗?
生1:都有3和2。(板书)
生2:都有列和行。
师:而且大家都想到了把列和行隔开,正像刚才大家说的我们用逗号把列和行隔开,因为表示一个人的位置,是一个整体所以再加上一个小括号。像这样用一对数来表示位置的方法称为数对。小强的位置可以用数对三二表示。
师:小青的位置怎样用数对表示?
生:(1,4)。
师:小刚的位置呢?
生:(4,5)。
师:其它的位置我们可以用数对表示吗?
生:能。
师:你感觉用数对表示位置怎样?
生1:非常简单。
生2:既简单又准确。
师: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探讨了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表示位置的方法,也就是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补充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的机会,充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的机会。学生个性化表示的过程,就是感知、理解数对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概念。
四、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展示渐变的过程)
生:小圆点没有了,用横线和竖线穿起来了。
师:还有其它变化吗?
师:你是怎样找到的呢?
生:根据小强的位置用数对(3,2)表示,只要找到第3列第2行就可以了。
师:不仅小强、小青的位置我们可以用数对表示,今天同学们所在的位置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在表示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呢?
生:一共有几列几行。
师:哪是第一列呢?
生1:从右边数。
生2:从左边数。
师:我们通常以观察者为标准,左边起是第一列。你认为哪是第一行呢?
找一找自己的位置,然后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并记录在圆形卡片上。
部分学生的卡片贴在黑板的格子图上。
师:第一位同学的位置用哪一个数对表示?
生:(1,2)。
师:第二位同学的位置用哪一个数对表示?
生:(3,1)。
师:你能在格子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生:能。
【设计意图】 将人物图抽象为点子图,再将点子图抽象为方格图,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五、练习
1.捉迷藏
2.找到石榴王和石榴仙子在哪
3.用数对表示各顶点的位置
4.会说话的字母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体验“坐标”思想,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
六、小结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也是利用了数对的方法和思想确定位置,请同学们课下继续研究。
用数对确定位置11
学校近期举行“过关课”观摩,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
在备课中,关于“行”与“列”的定义出现了困惑,请教数学组的其他老师,大家意见不一。老师: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把走进教室时紧挨着窗的一组设定为第一组,第一个同学就是第1列第1行。
因此,用生活数学的视角看,我通常从右往左数。所以我认为:小军的位置不一定为第4列第3行。 H老师:教材上写着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那么,我个人觉得教材这样规定是和中学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相吻合的,便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教学时,我们应该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应该从教师站的角度来观察,小军是坐在第4列第3行。 T老师:我上课时是以教室的门为参照物,当所在教室中师生的位置刚好与教材情景图相同时,我得到了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当位置与情景图相反时,结果就不同了。
听了老师们的发言,感触良多。出现的争议源 于老师们对教材的不同解读。我只有请教《教师用书》,认真拜读小学阶段“确定位置”这一内容,发现一年级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二年级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通过两次教学,学生有了一定的方向感,获得了自然数能表示次序的体验。在此基础上,五年级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学生由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为六年级教学根据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奠定基础。 因为数对是按列与行确定位置的。
因此,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都是约定俗成的规定,而从教材提供的场景图来看,显然要求我们按照H老师的思路来设计我们的教学流程。在教学时,为了避免孩子们出现以上争议,按照H老师的意图,我事先做好。把我左边的、前排的第一位同学的名字放在数对(1 , 1)的位置,全班44位同学按座位正好分成8列,再按照前后的顺序依次把姓名放入表格中(坐标)。先让孩子们观察屏幕,找到自己的位置,说出数对;然后我通过报数对随机点名,还故意报出数对(9 , 2)、(4 , 7),孩子们很快发现这两个是空号,因为我们班没有9列,也没有7行;最后我分别点名数对(3 , 1)(3 , 2)(3 ,3)(3 , 4)(3 , 5)起立,(1 , 3)(2 , 3)(3 ,3)(4 , 3)(5 ,3)起立,让同学们分别思考:看到这些数对,再观察起立的同学,你发现了什么?
孩子们很容易得出:第一次起立的同学在同一列;第二次的在同一行。不仅避免了争议,还使得每位同学共同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轻松、快乐地获得知识。
用数对确定位置12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
(一)冲突激发需求。
课的开始我设计说位置,找课题游戏,
1.今天的数学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呢?
老师将课题藏在我们班的一位同学那里,在谁那呢?要不我提供一些线索,大家来猜一猜?
2.(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答案)课题明明放在同一个同学那,为什么有几种不同的答案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需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确定同学的位置。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确定位置方法的局限性,引发学生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为新知的学习提供原动力。
(二)自学探究新知。
前苏联教育家提出:数学不应是数学结论的教学,而应该是数学过程的教学。新课标也特别用经历过程来强调知识建构重要性。因此,我在设计本环节时,分了3步进行,让学生一直处于积极地思维状态中,自主学习,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第一步:学生自学用列、行,以及数对确定位置
1.先让学生根据自学目标1.什么是列,什么是行?2.怎样确定第几列第几行?3.用数对怎样表示第几列第几行?自学课本15页。
在学生自学完成后,请学生自主交流,交流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对知识进行补充、规范和整理。例如学生讲到列是竖排,行是横排时,教师可以马上出示课件,并请学生上台指一指列在哪,行又在哪儿?在确定第几列第几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要以观察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规范从哪个方向数列与行,并以教师的观察角度,让学生依次按对应的列数或行数站起来。
2.有了列与行的概念后,马上规范刚才出示课题那位学生的位置,并在这时强调在数学中一般先说列,再说行。并让学生对比这种描述方法和他们自己的描述,谈感受。老师再让学生说出小兰、小强的位置,教师进行板书。
3. 并质疑,让学生能否想一个更加简单的办法来表述位置。通过刚才的自学,有的学生可能会用两个数字来表示。我就会请他们来说一说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在他们说出前一个数表示列,后一个数表示行后,我就会对他们说,恭喜你们,你们真是了不起,创造出了如此简洁,明确的方法。像这样用两个数也就是一对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板书课题)。然后,用数对规范板书好刚才出示的三个位置,边书写,边再次强调:在书写时前面一个数表示列,后面的数表示行,中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用小括号括起来。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也是我们数学家用来记录位置的方法。你们通过昨天的预习知道哪位数学家发明用数对确定位置吗?(让学生收集资料之后进行交流,如果没有,老师介绍)
设计意图:整个第一步主要是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式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的,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主介绍笛卡尔,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激发他们观察生活,探究数学的热情。
第二步:用数对表示我们班同学的位置
让他们及时将知识应用到生活情境中,说一说,写一写,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是为了巩固教学重点。
我会针对性的板书如:小红(4,2),小民(2,4)
追问:同样是4和2两个数字,他们所表示表示的含义是一样的吗?
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位置就不一样,从而再次强调列在前,行在后
第三步:找到属于自己的数对
教师出示一个数对,请对应的学生站起来,这一步体现了活动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找位置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数对里有2个特殊设计:(5,X)和(X,5)是为了让他们明确必须要有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学习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是本节课的难点,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我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4个步骤,引导学生逐步突破难点,并同时渗透数学思想。
1.找位置:学生观察例2示意图,找到书报亭的位置,并交流找的方法。再次强调先找列,再看行。
2.让学生表示出图中其他景点的位置,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观察大象馆和海洋馆位置的数对,看看发现了什么。并追问 如果两个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景点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3.让学生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一些场馆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4.找路线:请学生根据例图设计一条合理的游玩线路。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平移后数对的变化情况,由行想数,另一方面,通过观察数对的变化让学生想像小明的运动情况,由数想形。这样,既体现出数形结合的思想,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联系生活实际。
第三个环节是联系生活,灵活应用。本着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我设计了两个练习:
1.用数对表示装饰瓷砖的位置
(1)谈话: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用到了数对的知识。(出示练习三第2题瓷砖图)这是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的瓷砖,你能用数对表示这四块花色瓷砖的位置吗?
(2)仔细观察这四块花色瓷砖的位置和表示的数对,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2.国际象棋记录棋子位置的方法
(1)谈话:数对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竞技体育中也经常用到数对的知识。
(2)课件出示国际象棋的画面,并以此完成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练习的形式活泼有趣,富有开放性和人文性,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体会数对对确定位置的应用价值。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好的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识。
(四)总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出示神舟六号飞船返回地球的画面。
3.课外作业: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搜集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结合数对介绍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数对知识的广泛应用。布置的作业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可以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链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数学思考引向深处。
教法与学法: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计,纵观整堂课的教学,我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关键词的落实上。第1个关键词是思维。凸显矛盾冲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接楔处激起思维的火花;第2个关键词是思想。强化符号化、简约化思想,培养学生抽象和简约化的思维品质;第三个关键词是渗透。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指导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学习策略的学习与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得到情感与能力的培养,力求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用数对确定位置13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本节课的教学是先从认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开始的。认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是认识那是第一列的基础,也是学生经常发生混淆的地方。因此我在导入时设计了学生介绍第一排同学给我认识的环节。通过学生用方位词向我介绍同学,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从而加强了观察角度的认识。事实证明,我这样的教学设计确实对学生认识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本节课又通过让学生看军营情境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说出小强的位置,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小强的位置,有的从左边数起,有的从右边数起,有的从前边数起,有的从后面数起,这样找出的位置不是唯一的,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准确。进而让学生将叙述的语句改准确,使学生认识到如果叙述准确了,又显得太罗嗦。有没有一种既准确又简明的方法呢?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方法的内在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学中我先给学生出示了实物图,然后通过电脑演示了有实物图到点子图的过程。最后我把点子图的各个点用横线和竖线连接起来,然后点子图的各个点逐渐缩小,直到缩到与横线和竖线的交叉点一样大为止。通过电脑的演示使学生亲身感知了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的变化过程,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4、在教学中我应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在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问题的过程。通过学生小组内的谈论,学生找到了许多中简单表示第3列第2行方法。通过学生的讨论汇报,我适时引导从而使学生认识了数对表示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简洁性。
5、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坚持了“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思想。在导入部分我先从班级内的第一排学生开始,然后引导出了军训中的情景图,从而引起了新知识的探讨过程。最后我设计了寻找班级的数对以及猜一猜的文字游戏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通过实际的教学,我认为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还存在着以下几点缺憾:
1、讲完课后总觉的`有些面面俱到,没有突出重点。
2、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学生自由活动不够充分。在汇报讨论结果的时候又过于仓促,没有给学生留下自己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时间。
3、过于依赖课件,在讲到十几分钟的时候,电脑突然死机使我有些措手不及,上课的思路有些乱了。在处理这个突发事件时,我处理的也有些不当。当时我还没有介绍点子图我不应该叫学生到点子图中找小强的位置。当时我在黑板上已经总结出了“第3列,第2行”,如果这个时候叫学生直接讨论“第3列,第2行”表示方法我想效果会更好,而且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一节课已经结束了,但我的思考却没有终止,我不停地思考着我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考虑着我教学的得与失。我始终坚持着教数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已记住一些知识为目的。知识的探索必须以实际生活为依赖,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会数学的价值。
用数对确定位置14
第一,依据标准说理念: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第二,联系实际说教材: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是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个窗口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空间与图形”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的想象能力。本节课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的位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位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
2、突出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都需要两个数据。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发展学生能力,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水彩笔等教具。学生准备:铅笔、练习本等学习用具。
第三、立足发展说策略。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在设计教法时,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几种教法:以谈话法、观察法为主,以讨论法、练习法为辅,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调动学习横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我在讲求教法的同时,更重视对学法的指导。我把学法确定为:观察法、探索法、讨论法等。
第四、情境互动说流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谈话式情境导入。
通过我和学生“握手交朋友”这一细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引出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提出一个要求:只说位置,不说名字,让大家猜一猜。)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从而顺利的拉开本节课的序幕,并揭示本课的课题: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体验新知。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
在这个环节,我打算分两个层次进行:
第一个层次——学习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过则。
首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学生非常熟悉的本班座次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班长小红的位置。在这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答案:有的可能会说第几行第几个,也有的会说第几排第几个,或者说左边第几个等等。但是学生所说的行和排都是根据其自己的理解和习惯确定的,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则。由此引发学生的争论:为什么同一个人的位置,有人说是第4排第3个,还有的同学说是第3排第4个呢?在争论中,很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引出列的含义:为了统一标准,我们把竖排叫做列。在数列的时候,一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接下来,在列的基础上学习行,对学生来讲就比较容易了。明确从“排”到行,从前到后的顺序后,我打算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列和行的训练上。在此,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在来找一找班长小红的位置,以及联系本班的实际找一找自己的位置。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最终目标。
这一层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还数学的本来面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题目设问,既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在刚才学习的基础上,老师进一步提出用圆圈表示小红的位置。此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点子图的简洁。
第二个层次——数对的含义和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我先给学生设置障碍: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跟随老师的速度,记录“点”
的位置。老师说的速度越来越快,让学生感觉到力不从心,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方法很不简便,为后面教学数对埋下伏笔。顺势,老师提出要求:有没有比这更简便的方法记录位置呢?
学生课能会出现很多不同的表示方法:4。3;4*3;(4,3);4,3通过全班交流和争论,让学生逐一发现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从而确定最科学的记录方法:(4,3)。
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自主发现多种方法,在老师的点拨下,找到最优的一种方法。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在此,老师明确介绍数对表示位置:数对中有两个数,我们在表述的时候,应该先表示列数,再表示行数,前后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因为,小红的位置是在第4列第3行,所以在这里我们应先写列数:4,再写行数:3。数对还有它特定的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加上一个“,”
把两个数隔开,也就是(4,3)。我们读作“四三”。之后,老师随机指方格图上的圆点,让学生练一练。
在这里,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环节: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先把它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再回答。
第三个环节:拓展应用。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设计的练习题里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新旧知识融合恰当,形成技能技巧,开拓思维,发展能力,达到练习的目的。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课本中的练一练:根据给出的数对,说出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这是考察学生对数对的基本理解和应用。
刚才,同学们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位置。生活中有没有运用数对解决的问题呢?由此我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生活中,在这设计了第二个题:2、要求学生、任意报出某个同学的名字,让小组内其他同学说说这个同学是在第几列第几行,并用数对表示出来。
然后,多媒体导入练习3:在我们的厨房里经常看到这样的图案:想想看用数对怎么表示呢?再给出学生四个数对,让其找到位置并用铅笔标出,看一看,组成的什么图形?
这些练习的设计,是让学生利用学生熟悉的现实场景,安排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到这些方法不是单一的,有时也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第四环节:回顾整理。
回想这节课,说说自己的收获有哪些?
这个环节主要是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回忆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到这节课到底学了什么,通过谈感想,谈收获,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第五、回顾课堂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为了给学生对教学内容留一个直观、完整、深刻的印象,更好地突出重点,我这样设计我的板书:
确 定 位 置
竖排→列 左→右
横排→行 前→后
( 4 , 3 )
用数对确定位置15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98——100的教学内容。
2.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的是用从生活中的电影院中位置的确定来引入数对的方法。教材呈现的例题是小军在教室的位置的问题情境,“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了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个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段学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
3.教学目标
我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抽象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出发,我理解本课的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并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课时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辅以“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中,从生活中常见的电影院导入新课,借助找位置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形成如何去确定位置,再让他们小组交流,从中巩固新知,学会写数对,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2.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题西林壁》这首诗学过吗?为什么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指出:观察物体角度很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告诉我们要以旁观者、局外人的视角观察人、事、物,才能更准确。
(出示电影院的座位图)提问:同学们,你们去看过电影吗?这是电影院一个厅的平面图,竖着的一排叫什么?横着的一排呢?(板书: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老师想要观察这个厅所有的观众,应该站在什么位置?(银幕的位置)
指出:会选角度观察,我们今天的课就成功了一半。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数学之旅吧!
(二)、认识数对
1、游戏——寻找幸运观众
(1)给出任务:电影院今天搞活动准备在这个电影院里选择三位观众免费观看,已找出两位,剩下的一位,让学生自己寻找。
(2)寻找幸运观众
第一步:漫无目的寻找。
第二步:根据提示寻找。教师给出提示(3,2),学生根据提示指一指幸运观众可能在的位置,教师用投影显示8个可能的位置。
第三步:根据视角寻找。进一步缩小范围,点击鼠标,寻找出幸运观众。
提问:为什么一个提示出示8种可能?(不知道哪个数据表示行或列,也不知道是从哪边开始数起的),你认为观察者在哪?根据观察者的视角和(3,2),你认为可能在哪?
(3)理解数对的含义。
提问:(3,2)表示什么意思?(板书:第3列,第2行)列是从观察者的哪边开始数起?行呢?(板书:从左往右从前往后)
指出:像这样用一组数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提问:你觉得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好处?(简洁)能不能将逗号省去?能不能将()省去?(逗号将列和行分开,括号是数对的特征)
(4)运用数对
用数对表示出前2位幸运观众的位置。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提问:以谁的视角来观察,哪边是第一列?(选5个同学,其他同学用手势表示正误,)
提问:比较一下,你和你的同桌写出的数对有什么相同点?为什么?
(三)、用数对确定位置
1、★出示“小军班上的座位表”。(表略)
师:你能说出小军的位置吗?
生:小军在第4列第3行
小结:一起数在第四列,第三行。用数对表示,小军的位置是(4,3)。
2、★师:如果我们把每个同学的位置看成一个圈,就成了这样的图形。
(多媒体显示,把刚才的图片抽象化,每个同学只用一个圈表示)
师:小军在班上的好朋友小林坐在教室的这个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小林的位置吗?谁来说一说师:这些实际上是我们数学教学用书上的,实际上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数对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三第2题:
(1)小明家刚买了新房子,正在装修,这是他家厨房一面墙上的瓷砖,请用数对表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
(2)各自在书上填写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3)讨论:你发现表示这两块瓷砖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点吗?(注:两块出示后讨论,再出示第3块讨论)
在同一列的瓷砖,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在同一行的瓷砖数对中的第二个数相同
2、课件出示练习三第3题
学校要举办艺术节,准备放置一些花来装饰一下我们的校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写数对:能用数对表示出这些盆花的位置吗?各自在书本上填写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2)找规律:观察这些盆花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发现,再组织全班交流
3、学习了这么长时间,同学们也有点累了,我们一起来玩个找字的游戏,好吗?
出示题目以及游戏规则,玩四次。指名交流思考题,安排位子
你知道吗,介绍笛卡尔如何想到数对。
拓展延伸,拓展到三维的角度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大家学习的很棒,摩斯侦探想再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用今天学习的数对的知识找出摩斯密码下的秘密吗?下课了。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主要就是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的一个思考过程,比较清晰,简单,能突出说出这节课的重点
用数对确定位置
竖排叫列从前往后数对。
横排叫行从左往右(4,3)
五、总结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材教学以及教学方法的预设。基于对本课的设计理解,我认为我们应从数学思考、数学意识的层次上解读用数对确定位置,而不能将此类课型简单地的教学。
学生从生活实际慢慢的到需要引入数对来确定位置,比较自然,学生在学习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用数对确定位置】相关文章:
用数对确定位置完整版03-12
北师大版四年上《确定位置》的教学片断05-03
位置11-26
自己的位置02-29
位置的作文08-18
准确定位作文09-25
我们的位置作文01-11
关于位置作文09-11
关于位置的作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