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控制程序

时间:2024-03-13 13:50:5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制程控制程序

制程控制程序1

  1. 目的

  为了规范设计和开发策划、评审、验证、确认、更改及记录管理等工作,使设计和开发达到预期的目的,特拟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合本公司所有新产品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3. 权责

  3.1 业务部

  3.1.1 负责同客户沟通及顾客对产品要求信息的取得;

  3.1.2 新产品设计开发需求的提出;

  3.1.3 新产品设计开发、客户端文件和资料的提供;

  3.1.4 产品确认阶段,送样予客户承认并追踪确认问题及结果。

  3.2 技术部设计课

  3.2.1 负责产品和模具图纸设计工作。

  3.2.2 负责设计和开发工作的策划,主导评审、验证及出样的最终判定。

  3.2.3 制作相应技术文件,标准。

  3.2.4依设计和开发策划做好各阶段的接口管理工作,以期各阶段及各部门间工作顺利延续,

  依期完成设计和开发工作。

  3.3 技术部生技课

  3.3.1 负责产品试样,试产所需夹治检具设计,制作。

  3.3.2 协助新产品样品试做。

  3.3.3 负责试产过程跟进,问题点汇总。

  3.4 技术部工模课: 负责模具制作,维修,修改及试模确认。

  3.5 采购课:负责外发加工及物料的采购与进度跟进。

  3.6 PMC:负责试产物料之备料及试产,量产计划之排期。

  3.7 注塑课,冲压课:负责零件试模,试产,打样,模具报修。

  3.8 制造课:负责产品组装及人员安排。

  3.9 品质部:负责产品性能检验测试。

  3.10 文控:负责相关工程资料新版发行,旧版回收。

  4. 定义:

  4.1 设计:参考相关资料,样品或概念,将产品的计划,设想,通过电脑软件转化为视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

  4.2 开发:实现设计结果,使之形成实物产品的过程。

  4.3 评审:为确定产品开发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评议和审查活动。

  4.4 验证:通过客观的测量,测试,分析,对产品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认定过程和结果,对产品进行耐久性测试以

  确认产品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4.5 试模:模具制作或修改完成后,试产前所进行的测试注塑/冲压过程,以确认模具制作,修改,维修是否达

  到预期要求。

  4.6 试产:产品在正式生产之前,为验证产品或模治具等是否能达到设计预期效果而进行的小批量试生产过程。

  5. 流程

  5.1 设计和开发流程图(附件一)

  5.2 设计和开发变更流程图(见《工程变更作业程序》)

  6. 运作程序

  6.1开发立项评审,策划

  6.1.1 业务部将有关客户开发新品意向填写 《开发任务书》及相应附加资料、样品等交设计课。业务部应于《开发任务书》上载明如下信息:客户开发性质,开发参考资料,客户要求,订单预估情况等。

  6.1.2 设计课接到《开发任务书》,样品等相关资料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立项评审,将评审结果记录于《开发任务书》上。评审内容包括:环保要求,规格要求,我司模治具开发能力,开发费用,产品成本,开发周期等。设计课评审完成后将《开发任务书》交由技术部和业务部最高主管会签意见,由总经理批准是否立项成立。若立项否决,则取消此案,若立项成立,则由设计课立案开发。

  6.1.3 设计课主管确定设计担当工程师,由设计担当工程师制定《产品开发计划表》,根据产品特点、复杂程度、本公司的特点和经验(如行业惯例)等因素,明确划分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阶段。同时应规定各阶段中的每项活动的内容、要求、责任人和完成期限,并经相关部门会签确认及相应上层主管批准后生效。

  6.1.3 随着设计和开发的进展,由于产品目标、资源等可能发生变化,设计课应在相关部门或会议讨论确认后更新《产品开发计划表》,并须重新会签及批准后生效。

  6.1.4 设计和开发的接口管理

  A. 设计和开发可能涉及到公司不同职能部门或不同工作小组之间,也可

  能涉及到公司外部之间的工作衔接。

  B. 公司内部不同职能部门及工作小组之间的信息沟通,由设计课设计担当工程师统筹协调解决,必要时,可经由上级主管进行协调解决。

  C. 有同外部客户之间的联系及信息传递时,若为重要信息,由设计课以《内部联络单》或电子邮件等形式书面知会业务部,由业务部同客户沟通后书面回复设计课;必要时,可由设计担当工程师或设计课主管直接与客户沟通确认,简单次要问题沟通可通过口头形式直接传达。

  6.2 设计输入及评审

  6.2.1 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

  A. 产品开发任务书;

  B. 产品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C. 客户提供技术资料及参考样品;

  D. 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过去类似设计和开发的经验和教训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予以充分借鉴。其中,如果是经过实践证明是成熟而有效的有关设计要求和信息,适用时,也应作为设计输入所考虑的内容;

  E. 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

  F. 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它要求。

  6.2.2 设计评审

  6.2.2.1. 开发对象为本公司原有产品上新增互换等较小的变更,或结构极为简单的产品或零件,在设计 课初步评审中确认可直接开发的.,可无需再作评审,设计课主管确认后直接进行下步动作;对于全新产品,全新结构,涉及新材料新结构应用,有必要由相关部门评审的,须进行设计评审。

  6.2.2.1. 评审内容

  A. 必须对所有与产品有关的设计进行评审,评审的重点在于确认设计的充分性、适宜性、准确性、明确化、协调矛盾以及无遗留问题。

  B. 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原理采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C. 设计和开发合理性、工艺性、经济性与可靠性。

  6.2.2.2. 评审方式

  由设计课主管根据产品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评审方式为:传阅会签评审或会议评审,并在《设计评审记录表》上注明。

  6.2.2.3. 评审人员

  评审人员一般为技术部相关人员参加,若有其它部门参加必要时,由技术部项目工程师确定并通知其参加。

  6.2.2.4. 评审准备与评审记录

  A. 评审所需文件和资料由项目工程师准备。

  B. 评审结果记录于《设计评审记录表》上,并经评审人员会签及呈上层主管批示后生效。

  6.2.2.5. 评审问题的识别及解决措施对评审识别出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需记录于《设计评审记录表》上,若有涉及到相关附件文件并随后保存。经评审后若需对设计进行较大修改,必要时须重新评审。

  6.3 设计输出

  6.3.1 产品设计

  设计担当工程师依设计评审确认的方案进行产品结构、外形、零件结构等设计。

  6.3.2 零件图,成品图输出设计担当工程师完成结构设计,输出相应零件图和成品图,由设计课主管审核,确认OK后,提出《开模申请单》交技术部最高主管批核后,加盖“供开模使用”印章,提供给模具工程师进行模具设计,且提供一份给生技课进行夹治检具设计。有需要外调的部件,设计担当工程师将图纸及相关要求转给采购寻样。

  6.3.3 模具设计

  模具工程师依设计担当工程师提供之开模零件图进行五金模及塑胶模具设计,模具图经设计课主管审核OK后,填写《模/夹/治具制作通知单》,连同模具图下发工模课。

  6.3.4 其他资料输出:

  设计担当工程师将开模零件图交模具工程师设计模具之后,再进行其他工程资料的编写,如《物料配套清单》,包装图,QC工程图,规格书,测量测试记录表单等相关工程资料。

  6.5 模夹治检具制作

  6.5.1 模具制作

  工模课收到模具图后开始依计划日期及图面进行模具制作。模具制作完成后模具部门进行试模。在模 具制作过程中,有关技术问题可与模具工程师,设计担当工程师进行沟通,必要时可变更产品或模具设计方案。新开发产品模具在首次试模时,模具工程师到现场跟进模具试模情况。试模结束后工模课将试模样品(包含水口,料带)连同《零部件检验报告》交模具工程师进行相关检验确认。

  6.5.2 夹、治、检具,SOP制作

  A.生技课收到设计担当工程师提供的图面后,生技课主管指定一名生技工程师(PE工程师)负责此案, 生技工程师依计划日期进行生产辅助治具,检具设计,制作。检具包含电性检测治具,寿命测试夹具,模拟PCB板等。

  B.生技工程师根据产品特点评估产品组装过程,编制初步装配作业指导书(SOP)。必要时与设计担当工程师进行信息沟通,协同进行。

  6.6 设计和开发验证

  6.6.1零部件的确认:试模后零件经模具工程师初步确认无异常,转交设计担当工程师确认,项目工程师负责对零件进行尺寸,外观,环保,实配等各方面的确认,对零部件的确认结果记录于《零部件检验报告》中,如有异常,反馈给模具工程师,模具工程师通知工模课修改后重新试模送样。设计担当工程师经确认须对零件进行更改时,开立《模具修改通知单》及更新后的零件图给模具工程师实施变更。零部件送样数量:塑胶件送6模以上,五金件送100pcs-200pcs,零件需求数量大于前述数量时,设计课需提前通知。零部件测量数量:塑胶件取一整模穴,五金件随机抽取5pcs。

  6.6.2 外购部件的确认:外购部件由采购转交项目工程师进行确认,同时须附送供应商的样品检验报告,环保资料,承认书等资料。外购件送样数量至少50PCS以上,数量有要求时,须提前知会采购,较为贵重部件,可适当减少数量。

  6.6.3 成品样品测试/试验:设计担当工程师将各零部件组装成成品,进行尺寸,外观,功能等各方面的确认,部分项目可委托品质部进行测量测试,本公司测试不了的,可申请委外测试。测量测试后须出据相应测量测试报告。设计担当工程师进行样品试装及试做送客户样品时,生技担当工程师需调试好相应夹治检具,并协同设计担当工程师进行样品制作。

  6.6.4产品试产

  A. 样品经测量检测OK后,设计担当工程师将相关测量测试报告及样品汇总,交设计课主管确认OK后,设计担当工程师通知相关部门召开试产前会议,由设计担当工程师和生技担当工程师共同主导,介绍产品开发过程,产品特点,试产注意事项等。试产前会议参加人员一般为技术部相关人员,生产部,品质部,PMC,业务部,总经理等。

  B.试产前会议结束后设计担当工程师开出《试产通知及反馈单》经技术部最高主管批准后通知试产。

  C.PMC接获《试产通知及反馈单》后,依据设计课所发BOM进行备料,并安排试产时间排期。

  D制造课依PMC通知领取试产所需零部件材料,安排好试产人员,生技工程师调试好试产所需夹治检具,临时性SOP等。

  E.试产材料和人员就位后,由设计担当工程师和生技担当工程师指导试产人员试产过程。试产过程中,品质部需指派人员跟进。

  F.品质部安排人员对试产产品进行检验,分类统计好不良数量,保留好不良样品,试产结束后将不良样品及各种不良统计数量转交给生技担当工程师。

制程控制程序2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是一个二级文件,其内容应根据标准的要求,按照程序文件的语言5WH进行描述。应包括:在应急准备和响应方面不同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明确组织有哪些可能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应急组织、应急物资要求、应急预案的内容要求和对应急预案的管理要求(评审、试验、修订)、对预案的培训要求。

  应急预案是一个三级文件,是针对程序中确定的每一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编写的具体方案,包括具体的应急组织及相应职责、应急物资的具体要求(数量、存放地点、质量要求、功能要求)、消防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安全隔离装置的布置、外部信息联络的方式及电话(含有关消防、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相关方、周边社区、医院等)、内部通报的方式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具体的应急措施和步骤、人员或财产的抢救方案、安全通道和平面布置图、可能的连带事故或环境影响相差配套预防方案等。

  两者的关系是,应急预案是程序文件的具体化,是程序的支持文件;程序文件对应急预案提出内容要求和管理要求。

  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在对企业进行审核中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编写的应急预案与识别出的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不对应,与策划的控制措施不一致。如:识别出化学危险品泄漏为未来时态紧急状态下的重要环境因素或不可承受的风险,策划方案中规定要采用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而实际上没有编写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的内容不符合要求,没有具体的应急措施和步骤、人员或财产的抢救方案、安全通道和平面布置图、可能的连带事故或环境影响相关配套的预防方案。

  (3)对预案的试验或演练没有按要求进行,随便找一个培训记录来应付了事。如某企业针对设备发生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仅仅是15条口号式的内容。

  (4)对预案没有进行定期评审或评审,但不知是否可行。特别是有的事故发生后没有对预案发生的效果进行评价,也没有及时进行修改。

  (5)程序和预案不分,有程序没预案或有预案没程序。

  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

  (1)每一潜在事故都要编制应急预案。

  (2)先描述潜在事故的具体状况,确定控制的目标,再按“应急组及相应职责、应急物资的具体要求(数量、存放地点、质量要求、功能要求)、消防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安全隔离装置的布置、外部信息联络的方式及电话(含消防、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相关方、周边社区、医院等)、内部通报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具体的应急措施和步骤、人员或财产的抢求方案、安全通道和平面布置图、可能的连带事故或环境影响相关配套预防方案等”内容针对组织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紧急情况编写;应急措施和步骤应容易记忆,可操作。

  (3)如可行,最好附具体的急救图示。

  案例1:触电

  (1)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如开关箱在附近,可立即拉下闸刀或拔掉插头,断开电源;如距离闸刀较远,应迅速用绝缘良好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利器砍断电线,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物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若现场无任何合适的绝缘材料可利用,可用几层干燥衣服将手包裹好,站在干燥木板上,拉触电人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2)对高压触电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或迅速拉下开关或由电工采取特殊措施切断电源。

  (3)对触电者进行抢救。对于神志清醒的触电者派专人照顾,观察,情况稳定后方可活动;对于轻度昏迷者或呼吸微弱者可针刺或掐入中、十宣、涌泉等穴位,并送医院抢救;对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者,则立即进行心脏挤压抢救;对于触电者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则须同时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抢救,并立即送医院抢救。

  案例2:中毒

  (1)分析原因是气体(乙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还是工业品(沥青、砼添加剂、苯系物)中毒。

  (2)戴防毒面具或先采取通风后再进入现场。

  (3)排除毒物:有害气体中毒应使中毒者尽快离开现场;接触性中毒,应尽快用肥皂洗净皮肤局部;食入性中毒,可用鸡毛或手指刺激咽喉部,或服用大量温盐水催吐,必要时医院洗胃、导泻或灌肠。

  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审核

  审核员应具备一定的应急常识,并就以下问题进行审核:

  (1)组织确定潜在事故、紧急情况有哪些?是否符合组织的实际情况?有无遗漏?

  (2)组织是否针对这些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制定应急响应程序或应急预案?

  (3)程序中规定的主控部门及相关部门职责是否明确、到位?

  (4)应急预案的内容应主要围绕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或引发的疾病和伤害,是否包括:

  ①事故和紧急情况描述;

  ②应急资源的保障及组织保障职责;

  ③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时,规定了报警及响应的联络方式,确保有关信息快速、有效传递,如火警电、医疗急救电话、抢救小组负责人和值班人员的联络电话;

  ④规定专人或部门对应急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持续有效;

  ⑤规定了具体的应急措施和步骤、人员或财产的抢救方案、安全通道和平面布置图、可能的连带事故或环境影响相关配套预防方案等。

  抽查1个~3个应急预案重点评价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5)是否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试验或预演?查试验记录。

  (6)是否对应急程序或预案进行了定期评审?查评审记录。

制程控制程序3

  1.目的

  公司应确保采购的物品和接受的服务符合合同、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公司服务质量。

  2.范围

  适用于直接影响服务质量的采购的物品和接受的服务,如设备的零配件、提供给顾客使用的物品等。

  3.职责

  3.1 工程部负责公司大宗和批量物品的采购及物品供应商的选择和评定。

  3.2 部门和管理处采购主管负责200元以下零星物品的采购及经工程部授权可以自行采购的物品购买。

  3.3 部门和管理处采购主管负责采购计划的制定和采购物品验证记录单的填写。

  3.4 公司主管领导和管理处主任负责采购计划的审批。

  4.程序

  4.1 合格供方的选择

  4.1.1 合格供方根据以下三条进行选择:

  1)品牌优良、价格合理;

  2)具有营业执照或相应政府批文的企业;

  3)提供的'物品/服务质量良好和信誉较好的商家或厂家。

  4.1.2 工程部和管理处应建立《合格供方名单》,作为公司供方的选择,主管领导负责审批《合格供方名单》,执行部门应随时根据实际供货关系来评定供方,合格供方的增删应由审批人审批。合格供方可分为物品类供方和服务供方。

  4.2 采购计划控制

  4.2.1 采购按实际情况可分为计划采购、临时采购和紧急采购。

  4.2.2 管理处、部门采购主管负责在每月5日前编制该月采购计划并报主任或公司主管领导审批,采购计划应说明物品名称、规格、数量、需要日期、单价、质量要求(必要时)等。

  4.2.3 对临时采购的物品,采购主管应在当天填写或补填《采购计划审批表》,并报审批人审批,采购日期按实际发生日期填写,要求用明显标识(*)注明。

  4.2.4 对紧急采购的物品,采购物品应在实际采购发生的2日内补填《采购计划审批表》,并报审批人审批,采购人按实际发生日期补填相关记录,要求用标识(J)标明。

  4.2.5采购文件包括(每次根据采购情况的需要,选择以下一种或几种):

  1)采购合同

  2)采购计划审批表

  3)采购管理规程

  4)合格供方名单

  4.2.6在上述采购文件中,由申请单位表述出拟采购物品的有关信息,包括:

  1)对供方物品/服务的质量要求、安全要求、验收规范,采购物品的参数、规格、数量等。

  2)对供方的加工、服务过程,供货的交付程序的要求。

  3)对供方设备及人员资格的要求。

  4)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优先选择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供方)。

  4.2.7大宗物品采购应在工程部确定的采购网络中采购。

  4.2.8价值在2千元以上的单件物品需要申请人填写《固定资产配置审批表》,并报公司逐级审批。

  4.3 采购物品验证

  4.3.1 采购物品须经过物品使用人或相关资质人员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或入库,验证人员和采购主管分别在《采购物品验证记录》上按规定记录和确认。

  4.3.2 对于临时和紧急采购物品,采购主管和验证人员必须做到先验证后使用,加强现场验证,以保证购进物品是需要的合格品。事后相关人员应及时填写(采购发生日期2日之内)相关记录,填写的采购日期为实际发生日期,并按上面要求的标识标明。

  4.3.3 对验证不合格的物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措施。

  4.3.4 合同规定时间,顾客可以对采购物品进行验证。

  4.3.5 验证方式包括目测、试用、检验、测量、工艺验证等。

  4.3.6 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

  1)若合同规定需在供方现场验证采购物品时,由工程部组织相关单位在供方处对所购物料现场实施验证。

  2)采购人员应事先与供方做好验证安排及验证方式,以便验收活动顺利实施。

  4.3.7 物品使用人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

  1)若使用人要求在供方现场验证物品时,由采购人员和使用人在供方现场共同实施验证。

  2)采购人员应事先与供方和使用人联系安排妥当,以便验收活动顺利实施。

制程控制程序4

  1目的

  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原辅材料等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影响产品质量的采购品的控制管理,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的原材料及重要过程的辅助材料及外协产品的控制管理。

  3职责

  3.1采购部是物资采购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供方的选择、供方档案的建立及物资的采购;

  3.2品管部负责原辅材料、包装物料、消毒用品采购验收标准的制定及其进货检验;

  3.3基建设备部负责设备、配件、五金采购验收标准的制定及其进货检验;

  3.4动保中心负责动物保健品(药品、疫苗)采购验收标准的制定及其进货检验;

  3.5综合办负责劳保用品、办公用品采购验收标准的制定及其进货检验;

  3.6仓储科负责采购物资的接收、储存和发放工作。

  4内容

  采购部根据采购产品对随后产品的实现和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对采购物资及相应供方的进行分类控制。

  A类产品:对最终产品的主要性能有直接影响的原材料、配套物资;

  B类产品:对生产加工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原材料、配套物资;

  C类产品:对最终产品质量无直接影响的原材料、配套物资。

  提供A、B、C采购物资的供方分别为A、B、C类供方。

  4.1供方评定、选择

  4.1.1 采购部根据采购物资的`质量特性,制定供方评定选择及重新评定选择的准则,对供方评定标准及评定期限作出明确规定并按规定进行评定选择。供方评定准则应包含 以下内容:企业规模、设备配备、生产能力、检测能力、质量保证能力、人力资源状况、企业信誉、重新评价或选择的准则等。

  4.1.2 采购部根据物资类别对拟选供方采用适当方式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件并根据调查资料及有关证据进行评价。

  a)对A类、B类供方,由采购部发放《供方调查表》进行调查,必要时由相关人员亲自到供方企业进行调查,然后会同品管部、生产单位等所有相关部门,根据调查内容及其以往的供货质量情况(首次除外),按照评定准则要求进行评审。

  b)对C类供方,由采购部发放企业调查表收集相关资料及证据后按制定的供方评定准则进行评定,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评审;对于非首次供货的供方,可根据以往的供货绩效进行评定。

  c)外协品的供方由营销部会同品管部、生产单位进行现场评定、验收。

  d)对已经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可直接作为合格供方。

  4.1.3经选择、评定合格的供方,由采购部编制合格供方名单并建立档案进行控制管理。

  a)编制的合格供方名单,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至所有相关部门或人员;

  b)供方档案应包括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及其他相关证件与供方的供货质量状况等资料。

  c)外协产品合格供方由营销部负责收集其产品质量保证的其他相关记录。

  经评价不合格的供方不作为我单位合格供方,必要时采取措施监督其整改,经重新评价合格后作为合格供方。

  4.1.4采购部除按不超过一年的时间间隔对合格供方进行重新评定外,应随时掌握供方质量状况并对合格供方进行调整,确保合格供方具有持续提供满足规定质量要求的能力。

  4.1.5对于提供农副产品的供方,可不予评价,由采购部做好货源处的验证,并做好入厂后的进货检验,确保采购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4.1.6供方的评定、选择应形成记录并予以保存。

  4.2产品采购

  4.2.1对采购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产品采购程序、采购产品的质量特性、运输等相关要求,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采购工作。

  4.2.2品管部根据生产需求,组织基建设备部、动保中心、综合办等相关部门,制定物资采购验收标准,由采购部按标准进行采购。

  4.2.3 使用部门根据生产需求提报采购计划。采购计划要明确规定各类采购物资的技术要求等有关资料,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设备零部件、五金的采购,应由使用部门提 报计划经基建设备部审核后,再经总经理批准方可采购。动物保健品的采购,应由使用部门提报计划经动保中心审核后,再经总经理批准方可采购。

  注:为便于工作,采购计划应根据采购物资的不同类别及业务划分分类提报,如包装类、饲料类、兽药类、肉食类、五金、劳保、办公用品等,维修计划单独提报。

  采购计划应包含品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或验收准则、交货期限及物资类别或其他相关要求。

  紧急采购:对于急需物资和零用物资如按程序不能及时确定供方或在目前合格供方中不能采购的可由申请部门提报临时性计划(急需应注明“急”),经申请部门负责人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进行采购。

  采购部在采购实施前通知品管部加强进货检验,并根据对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对使用该批物资的产品进行不同范围的评审,必要时通知客户。

  紧急采购结束,采购部应在三天内组织相关部门对该供方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产品评审的依据之一。

  评估合格的供方可以纳入合格供方管理。

  4.2.4采购人员根据提报的采购计划准备必要的采购资料,确保能够正确描述或表达采购物资相关的采购信息。

  4.2.5采购员完全理解采购信息的基础上,在综合考虑价格、交货期、质量保证能力等

  各种综合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合格供方名单,选择合适供方进行采购。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应了解供方的质量控制程度,检查和索要产品合格证件,提供产品合格的客观证据,必要时应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进行议价。

  4.2.6采购人员建立物资采购台帐,及时、准确的记录、反映采购计划的执行情况等。

  4.3采购产品的验证

  4.3.1 物资入厂后,检验部门(品管部、基建设备部、动保中心、综合办)应按职责分工要求严格按照检验程序和物资采购验收标准进行检验或验证,并出据《进货检验/ 验证报告》,正确反映采购采购物资的质量状况,防止不合格产品的非预期使用;必要时,使用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参与采购产品的验证;设备、配件、五金的检验应 有基建设备部指定专门人员验证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4.3.2凡需在供方货源处验证的产品,在采购信息中要明确规定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式。

  4.3.3当合同规定时,顾客可在供方货源处对采购产品进行验证,但任何由顾客进行的验证,都不能免除供货单位提供合格品的责任,也不能排除以后顾客的拒收。

  4.3.4供方的供货质量应记入供方档案予以保持。

  4.4采购物资的接收、储存和发放

  4.4.1采购物资经检验部门检验并出据《进货检验/验证报告》后,仓储或使用部门根据检验意见予以接收或使用。

  4.4.2经检验不合格的采购物资由检验部门填写《采购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按《不合格及改进措施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4.4.3让步接收:如经检验物资不能或不能完全符合使用要求,但生产或订单急需使用,采购部门又不能重新采购,需要让步接收时,需经品管、采购、销售、生产部门评审、总经理批准后,由销售部门与客户沟通,取得客户认可后,可以投入使用。

  使用时必须按照追溯程序做好产品标识,确保该批物资生产的产品能够准确追溯,并对产品的相关性能进行检测、评审,将评审结果在发货前通知客户,取得客户认可后发货,发货后要及时与客户沟通该批产品的使用情况。

  4.4.4采购物资储存由仓储部门按照仓储管理的规定或其他相关规定执行。物资储存过程中必须符合规定的储存条件且做好标识,确保帐、卡、物相符。

  4.4.5物资的收发必须履行仓储管理规定的审批手续且作到采购物资先入先出,防止积压损坏。物资的收发应形成记录予以保持。

  4.5外协产品应制定《外协产品管理规定》进行控制,确保提供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4.6生产设备、监视测量装置的选型、采购参照本规定执行。

  5相关/支持性文件

  5.1合格供方名单

  5.2××物资采购验收标准

  5.3仓储管理制度

  6相关质量记录

  供方调查表

  供方评价表

制程控制程序5

  1. 目的

  保证所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确认合同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认合同条款及内容的合理性,确认供需双方对合同规定的内容是否理解一致,确认在技术、质量、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期等方面的履约能力,从而满足供需双方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各子分公司采购合同。

  3.职责

  3.1 集团采购部负责采购类购销合同样本的编制、修改;

  3.2 各子分公司采购负责人负责组织采购合同的评审;

  3.3 综合部档案管理员负责合同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3.4 各公司总经理负责在授权范围内签订合同。

  4.合同拟定

  4.1 集团公司采购部门负责采购类购销合同样本的拟定;

  4.2 各子分公司无权对合同样本进行修改,仅可按照已有样本内容填写相关信息;

  4.3 对于合同拟定过程中需单独约定或所加特殊条款,需由集团公司采购部审批后方可执行;

  5 合同评审

  5.1 评审内容

  (1)对方当事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产品质量的'要求;

  (3)产品品种的要求;

  (4)产品数量的要求;

  (5)交付期限;

  (6)运输方式;

  (7)接受价格;

  (8)结算方式;

  (9)合同表述是否准确;

  (10)合同条款内容是否完备;

  (11)合同条款是否对抗法律法规;

  (12)特殊要求;

  (13)违约责任;

  (14)发生争议的解决方式;

  (15)其他。

  5.2 评审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物资的购销合同评审由各分公司采购负责人组织各公司总经理、工程部、财务部、综合部及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并填写《采购合同评审记录表》。《采购合同评审记录表》需与签订的合同一同存档。

  5.3 评审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燃气设计、施工相关标准、规范,并结 合公司实际情况,对合同的相关条款进行评审。

  5.4 经一次评审不能确定,应再次举行相应等级的合同评审,直至产生决议为止。

  6.引用文件

  6.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6.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制程控制程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