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

时间:2024-03-12 17:22:38 好文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优选[8篇]

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1

  本节课一方面巩固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学习运算律的价值。在第一节课的教学中,在揭示运算律的意义时,也曾提到过,但只是点到为止。在本节课中是作为重点来讲的。所以在教学时,要着重体现出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

  一、加强了对比的力度(运用运算律和不运用运算律在计算上的对比)。

  例如在教学例题:29+46+54时,首先让学生尝试自行解决,大部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知道应该从左往右计算,先算29+46=75,75+54=129。少部分学生通过观察发现46+54能凑成100,可以先加起来:29+46+54=29+(46+54)。将两种做法让学生书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追问:第二种方法正确吗?为什么可以先计算46+54呢?(生:可以凑成100,整百数再加一个数就简便了。)这样对比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进行简便计算是运用运算律的结果,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运算律的价值所在。

  二、小组活动,巧妙安排,得出规律。

  新课改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强着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我提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是符合学生的内心需要的.,他们需要动笔计算证实自己的想法,需要同伴合作及时解决问题,需要通过事实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合作不是盲目的,由于合作前的充分酝酿,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小组学习中。而且在合作前,我给学生提出要分工合作,使学生的活动能够有序进行。合作是成功的,先是紧张的举例验证,然后是有效的总结交流。规律的得出顺理成章,同学们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体尝到了成功的快乐。我也体会到了教学的乐趣。

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2

  简便运算是一种高级的混合运算,是混合运算的技巧,学好了简便运算,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计算速度及正确率,还能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也就是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慢为快。同时能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定律、性质、法则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是计算题中最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开拓学生思路的一种题型。所以,在计算题教学中应重视简便运算,注重简便运算灵活思路的学习,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五年级的简便运算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对简便运算的认识上。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是整数乘法简便运算的延伸。

  这节课我以学生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为主线进行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学生在整体认知小数乘法简便运算的运算律方面较容易,在计算过程中不少学生忽略了小数点的移动,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一、复习题的设计针对性强,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做好已有知识结构的迁移。在复习时先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25×12和 87×46+ 54×87 ,同时其他同学集体练习。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提示学生运用的是哪一个乘法运算定律,实际有学生说第二题用的是乘法结合律,我并没有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问学生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式和乘法分配率的字母表达式,并组织学生进行区别,以便更好的运用这两个定律解题。通过复习使每一个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更加清楚如何运用运算定律解题。同时渗透并思考,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能不能用,激发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的猜想和求知的欲望。

  二、新课学习先试后导,善用旧知解疑。

  教师出示例题4后,简单分析题意,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题。

  0.8×1.3○1.3×0.8

  (0.9×0.4)×0.5○0.9×(0.4×0.5 )

  (3.2+2.8)×0.6○3.2×0.6+2.8×0.6

  有学生通过计算两边的算式结果来判断,大多数学生看见算式联想到简便运算来判断,第一种算法确定算式两边结果相等,第二种算法提供了学生思维判断的方法。这样有效地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和小数乘法结合起来,运算方法在小数乘法中一样有效。

  为了学生更好地运用运算律,安排了三题练习题

  0.25×0.7×4、 1.25×2.4 3.2×1.02

  保留了教材中试一试第一题,修改了第二题,增加了第三题题,第一题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第二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三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第二题中2.4的分解是教学时一个难点,不少学生着重把24分解成8×4,忽略了小数点,这个环节的处理不够好,未能预料。第三题的教学也是一个难点,不少学生意识不到把1.02分解成1+0.02,只是一味去分解3.2。

  三、巩固练习类型多样,提高学生能力。

  巩固练习的设计除了根据运算定律填空外,还设计了各种类型的简算题,如:12.5×4.8 0.72×101 3.8×9.9 1.01×2.6 0.25×0.125× 0.4×0.8 0.4×8.2×25-0.3

  这些题里有的接近整数、有的.超过整数、有的要先转化再做,有的运用乘法结合律做,有的运用乘法分配律做,有的是部分简算,几乎涵盖了所有小数乘法简算的各种类型 ,另外还出现了部分简算的题,这样的题学生掌握的不好, 关键是根据运算定律判断是否能简算。最后是拓展提高,3.67×8.9 + 36.7×0.11 86.9×1.73 + 8.69×7.3 这两道题分别都有两种解法,学生根据刚才做题的经验,分析后很快发现36.7和3.67 、86.9和8.69可以互相转化,怎样才能使转化后的数的积不变,利用积不变的规律就能解决问题。这样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整节课由于课堂密度较大,所以学生说的多,动笔练习较少,使得一部分同学没有掌握简算的方法,尤其是需要转化的题掌握的不好。其次,在新知识的探索阶段,教师给学生的时间较少,使得同学没有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内同学之间交流的较少。

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3

  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是《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它把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放在了一起,学生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后,随后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学生更容易理解。在简便计算这一部分中,除了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外,还安排了减法和除法的简便计算。可以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在这一册中全部出现了。如何让学生把这些简便运算都掌握,并且能融会贯通的运用,这是我们每位老师所思考的首要问题。在教学中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会寻找题目的特点。

  (1)看到数字5、25、125想到数字2、4、8。将他们相乘,凑成整数。

  例如:25、36,把36写成4×9。变成25×4×9,使计算简便。

  (2)把接近整数的写成整数和一个一位数相加减。

  例如:202×32,把202写成200+2,变成200×32+2×32,使计算简便。

  (3)寻找能凑成整数的`数,把它们相加减。

  例如:126×5+5×74,发现126+74=200,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5×200,使计算简便。

  例如:357-64-57,发现357和57,都有一个57,相减正好是整数,可以运用数字搬家的方法:357-57-64,使计算简便。

  二、巧妙运用简便计算。

  简便方法的目的是通过用整数来参与计算,达到使计算化难为易的目的。题目的简便计算是千变万化的,主要是要让学生看懂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用简便计算。

  例如:28×25的计算方法可以是(A)(20+8)×25=20×25+8×25(B)(7×4)×25=7×(4×25)(C)28×(100÷4)=28×100÷4

  三、注重题目的对比。

  有些学生对于简便计算,你出10题,他做下来可能是题题错。学生很难掌握简便计算的一个原因就是将题目混淆,故就不知道该题该用哪种简便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类似题目间的对比。

  例如:(25×20)×4与(25+20)×4的比较,前者是运用乘法结合律,后者是运用乘法分配律

  例如:125×88和88×102的比较,前者是拆88,把88拆成8×11或88拆成80+8,后者是拆102,把 102拆成100+2。

  总之,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探究方法,才能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才能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和超越。

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4

  教学设计:XXX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经历复习的全过程,学会复习整理的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算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

  4.在讨论、交流、归纳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讨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深对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比赛激趣,引入课题。

  比一比:谁能很快地说出计算结果:12×25125×16

  好神奇!这么快!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说出算法。

  师: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可有用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揭示课题并板书: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

  二、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1、小组整理。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

  下面,请分小组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

  2、展示、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知识网络图:

  加法交换律:a+b=b+a例1

  加法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 (a+b)+c=a+(b+c)例2

  运算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例3

  定律连减的'性质:a-b-c=a-(b+c)例4

  整理乘法交换律:a×b=b×a例5

  复习乘法结合律:(a×b)×c=a×(b×c)例6

  乘法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a×(b+c)=a×c+a×c例7

  连除的性质:a÷b÷c=a÷(b×c)例8

  (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我有火眼金睛,我能看出下面的算式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

  24+38+76=38+(24+76)

  6×99 +6=6×(99+1)

  370-16-14=370-(16+14)

  3500÷7÷2=3500÷14

  4×6×5×8=(4×8)×(6×5)

  35×102=35×100+35×2

  2、我是小法官:

  (1)、22+29+78=29+100()

  (2)、35×16=35×2×8()

  (3)、102×56=100×56+2()

  (4)、12×97+3=12×100()

  (5)、45×(9×2)=45×9+45×2 ()

  (6)、64 ÷(8×2)= 64÷8÷2()

  (7)、498-302=498-300 ()

  3、我是小神算,怎样简便我就怎样计算。(先仔细观察,找找题中隐藏的秘密,再想想可以怎样算?那种方法更简便?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1)25×26×4(2)88×125

  (3)518-245-355(4)68+59+32+241

  (5)6400÷4÷25(6)125 ×32×25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明白了什么?

  师:是的,计算时首先要有简算意识,其次要学会分析题目的特征,想想怎样算比较简便。这样不但能使计算更快更准更简便,而且能使你的思维更灵活,方法更多样。

  4、我会解决问题。

  (1)学校买来5400册图书,要把它们分别放到25个书柜里,每个书柜4层,平均一个书柜每层放多少本书?

  (2)我们学校新学期要购进62套桌椅,每张课桌65元,每把椅子35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5、能力扩展

  (1)老师昨天用计算器计算1235×49时,发现键“4”坏了。可我还想用这个计算器计算,你能帮老师想到办法怎样计算吗?

  请写出算式:(1235×50-1235)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或者你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完全弄明白?

  课后合作探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也学会了探究运算规律的一般方法。课后请用学过的方法和同学一起试着研究下面的运算规律:(a + b)÷c = a÷c + b÷c(其中c ≠ 0 )

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5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教学目标

  一、复习公式。

  师:想一想你都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a×b=b×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减法不变性质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a-b-c=a-(b+c)

  7.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a÷b=(a×c)÷(b×c)=(a÷c)÷(b÷c) (c≠0)(b≠0)

  8.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

  9.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二、总结

  这些定律和性质,大都可以推广,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加。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乘。

  乘法分配律:推广到几个数的和或差乘以(或除以)一个数。

  请同学们再记一下公式。

  三、解题思路。

  公式记熟了,遇到简算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关键。(板书:方法是关键)

  一般来说,连加算式中,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连乘算式中;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津;在除法算式中,应用商不变性质;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应用减法的性质。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简算各题是否正确。

  (1)99×4.4 (2)45÷2.5

  =(100+1)×4.4 =(45×4)×(2.5×4)

  =100×4.4+1×4.4 =180×10

  =440+4.4 =1800

  =444.4

  (3)25×(0.4×9)

  =25×0.4+25×9

  =10+225

  =235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3÷2.5 (2)3.2×12.5×25

  (3)(44×4)×25 (4)999×9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相互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助性的导,包括后面例题的教学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本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都充分地得到了激发。

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6

  教学目标:

  1、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探究和理解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激趣导入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二、揭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自学互动

  适时点拨活动一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

  学习任务

  1、针对上面的问题1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4、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5、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作用。

  6、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7、1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2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3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4字母表示。

  三、活动一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

  学习任务

  1、小组讨论乘法的结合律、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四、巩固应用

  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结合律。使用这个运算定律的.结果是什么。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

  怎样用乘法的结合律计算2532125

  五、测评训练

  1、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

  (6025)8=60(258)

  2、P37/24 P35/做一做2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67 = 30(□□)

  125840 =(□□)□

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7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分为三小节,加法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乘法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运算定律简单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和适当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计划: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真正体验到数学源自生活,生活折射数学。

  三、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五大运算定律;

  2.熟练运用五大运算定律。

  四、单元教学措施

  1.利用感性认识,促进学习迁移。

  2.加强生活联系,促进知识内化。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加法的运算定律

  第二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第三课时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四课时乘法分配律

  第五课时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第六课时简便计算(一)

  第七课时练习课

  第八课时简便计算(二)

  第九课时简便计算(三)

  第十课时练习课

  第十一课时营养午餐

  六、单元知识结构

  第一课时例1、做一做、例2、练习五1--3[P27、28、29、P31]

  第二课时例3、练习五4--7、你知道吗?[P30、31、32]

  第三课时例1、例2、做一做、练习六1、2[P33、P34、P35、P37]

  第四课时例3、做一做、练习六5、6[P36、P38]

  第五课时练习六3、4、7、8、9[P37、P38]

  第六课时例1、做一做、练习七1、2、3、4、5[P39、P41、P42]

  第七课时例2、练习七6、7、8、思考题[P40、P42]

  第八课时例3、练习八1、2、3[P43、46]

  第九课时例4、练习八4、5、6[P44、46、P47]

  第十课时例5、练习八6、7、8、思考题[P45、P47]

  第十一课时营养午餐[P48、P49]

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8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减法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不仅知道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还知道减法其数学模型。

  成功之处:

  1.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搭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通过减法性质的复习,建构减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于新知的学习,不感觉困难,而是通过推想,得出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两个数的积。

  2.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掌握两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例题的教学采用了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知道每种方法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

  不足之处:

  1.练习中注重了基本形式的练习:4800÷25÷45100÷3÷17,忽视了变式练习,导致错误率高的问题。

  2.部分学生对于特殊数的.简便计算还存在计算错误。

  再教设计:

  1.注重对课堂节奏的把握,掌握好练习的时间和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做到习题精而少,有针对性。

  2.注重对习题的变换练习,全面而缜密的设计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03-12

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精选03-12

【经典】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精选8篇03-12

小数简便运算教学感悟12-26

运算03-11

车头进库简便的方法03-10

运算15篇【必备】03-12

运算大全[15篇]03-12

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想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