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鸟语花香课后反思(精选10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鸟语花香课后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鸟语花香课后反思 1
精彩一:
我最得意的是把花鸟画来自于生活的理念传达给了学生。因为在讲课之前,我详细了解了学生对于国画的掌握情况,发现国画在学生心目中只是临摹,临老师的临书上的,国画只存在于书本中,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而我的作画思想是“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我展示一幅生活中野菊的照片,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哪里可以用点来画,这样等于对物写生;之后又把齐白石大师的荷花图与生活中荷花的照片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艺术来源于生活,但绝不是对生活的照搬,要高于生活。”;在课的最后,我又把这个理念延伸,把花鸟画在衣服上、陶瓷上、包上、挂历上,甚至美甲上的应用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并追问学生: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把花鸟画应用到生活的哪些方面?使学生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最终要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精彩二:
当我点击课件出现我自己非常喜欢的吴冠中大师的《春如线》后,没有想到学生们哗然一片,他们竟然不屑,认为这不是成品的作品,只是随意的关于点线的小练笔。说实话,当时,我的确有些慌,因为这完全出于我的意料之外,好在对于吴冠中我多少还是有些了解,我说:“吴冠中曾留学国外,他的画引入了外国人的思想,中西合璧造就了他的画与众不同。尽管这幅《春如线》没有具体的形象,只有点和线,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请大家再投入地看一看,你从中看到了什么?”几句话介绍了吴冠中作品的风格,也把学生带入了想象中,打破了学生心目中固有的.国画概念,使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花鸟画也需要想象力,创作起来也可以这样随意轻松啊!直到交流展示作品的环节,当一位学生在介绍自己作品时说到:“这节课让我成了吴冠中大师的粉丝……”我是那样欣喜若狂。我也从下课后学生们纷纷要回自己的作品,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欣赏的举动中,看到了学生们不但喜欢上了吴冠中,更喜欢上了花鸟画。
精彩三:
我利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激趣导入本课,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在一幅幅动起来的花鸟画中,引导学生说出它美在哪儿?一切是那样事半功倍:有学生说青蛙和叶子用墨来画很神奇,明明是黑色的,却让人感觉它是深绿色,品味出了中国画用墨的神韵;有学生说它不象现在的动画片那样色彩强烈,却有着诗一样的画面……真是不能小瞧学生的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
糟糕一: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由于没有把花鸟画与平日里的水彩笔画进行对比,所以学生在创作时,有一个学生竟然似在生宣纸画水彩笔画:在给自己的花鸟画作品匀匀地涂一个底色,他不了解花鸟画“留白”的艺术;还有两个学生在生宣纸上反复涂描,结果作品撕了。虽然在评价环节中有学生点出来,并给了他们适当的建议,但仍弥补了我设计中的不足。
糟糕二:
在教学设计中,我忽视了小组合作的力量,我想如果把每位学生创作一小幅作品改换成一个组创作一张四尺作品,效果会不会更好呢?在我寻问了几位同行的意见后,他们都认为合作完成一幅大作品更震撼,更大气!
一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我的反思仍在进行中,希望在这不断的反思中,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前行的脚步!
鸟语花香课后反思 2
当今社会,传统与现代并重,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画,走进学生课堂有其必要性,这也反映了美术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然而,中国画毕竟专业性较强,作为小学阶段的第一节国画课,怎样才能让毫无基础的小学生真正乐于接受它,还需我们多一些思考。
我曾听过这样一堂课,内容是《学画山水画》,上课时教师挂起了一张范画,是一张大写意之作,那山泼墨写意,那树的枝干笔力苍劲老辣、墨色浓淡相宜,俨然一派“深厚传统功力”,接着教孩子执笔、蘸墨、运笔、落幅。教师示范遵循法度,一丝不苟,孩子临摹步步照老师教导去做,亦步亦趋。一片严肃认真,一片手忙脚乱。然后是反复练习此作。教师在学生中间穿梭指导,不时大手把小手挥毫泼墨。待到下课,孩子们将作业摊在桌上茫然的等待教师检阅,我也参观了一圈,竟不由心头一震,短短四十五分钟练习,竟然复制出了这么多“优秀”之作!我们有许多国画课不就是在这样“依葫芦画瓢”吗?然而在这种规范中却泯灭了孩子们原本自由创作的.天性。
反思一下,我们开设此课目的何在?是把孩子们培养成画家吗?非也,何况这种方法是复制不出来画家的。我们的目的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在国画课里我更主张让学生学会运用国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但在过程上使它真正发挥其“艺术语言”的功能。我们在教学中不妨走出传统模式,寻求新方法。
鸟语花香课后反思 3
《鸟语花香》这堂美术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上完这堂课,我有了许多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展示大量精美的花鸟图片和播放鸟鸣声,成功地营造出了鸟语花香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眼睛里闪烁着对美的向往,这为他们后续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然而,在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时,我发现给予的创作指导还不够精准和细致。部分学生在构图上出现了画面过于杂乱或主体不突出的'问题,这反映出我在教学中对构图知识的讲解不够深入,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练习机会来巩固这一技能。
在色彩运用方面,虽然学生们能够大胆地选择色彩,但对于色彩的搭配和协调缺乏一定的理解。有些作品颜色过于鲜艳刺眼,缺乏美感。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增加色彩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如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等,并通过更多的实例分析和小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色彩运用的能力。
另外,在评价环节,我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这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作品。但评价过程中,评价标准还不够明确,导致评价有时过于主观。下次应制定更加清晰、具体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和反思,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
鸟语花香课后反思 4
本次《鸟语花香》课程结束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反思。
优点方面,课程导入环节较为成功。我以一个关于春天的小故事引入,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很快进入到了鸟语花香的情境之中。在绘画材料的准备上,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绘画工具,如水彩笔、油画棒、彩铅等,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创作需求,也激发了他们尝试不同材料表现效果的兴趣。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绘画技巧的示范过程中,我的.示范速度可能稍快,部分学生没有完全跟上节奏,导致在自己创作时出现一些绘画手法上的错误。例如,在画鸟的形态时,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鸟的身体比例和羽毛的表现方法。这提醒我在今后的示范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放慢速度,并增加示范的次数和细节。
在课堂时间管理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创作时间略显紧张,导致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作品进行完善和修饰。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前面的知识讲解和引导环节花费了过多时间,没有合理分配好各环节的时间比例。以后我需要更加精心地设计教学流程,精确计算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创作时间。
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方面,虽然我努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我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引导,使得他们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今后我要更加留意这些学生的表现,采用更加多样化的互动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鸟语花香课后反思 5
上完《鸟语花香》这一美术课,我收获颇丰,也对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进行了认真总结。
从教学内容来看,我对花鸟画这一主题的内涵挖掘还可以更加深入。除了让学生描绘花鸟的外在形态,还可以引导他们去体会花鸟画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和情感表达。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花鸟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如牡丹象征富贵,梅花象征高洁等。如果在教学中适当融入这些文化元素,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让他们创作出更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
在教学方法上,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效果有待提高。我原本希望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启发,共同完成一幅大型的花鸟画作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部分小组分工不明确,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小组合作有些流于形式。这说明我在小组合作的组织和引导方面还需要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提前制定详细的小组合作规则和任务分工,加强对小组合作过程的监督和指导。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发现自己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和精准。有时候只是简单地用“好”“不错”等词语进行评价,没有针对学生作品的具体优点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和指导。这不利于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作品,也不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创作中改进和提高。我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评价能力,使用更具建设性和针对性的评价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鸟语花香课后反思 6
《鸟语花香》课程的教学已经完成,回顾这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观察花鸟的形态和色彩,收集了大量的实物标本、图片和视频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花鸟之美。但是,我在对这些资料的整合和筛选上还不够精细。有些资料过于复杂或专业,超出了小学生的理解范围,导致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有些迷茫。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准备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对教学资料进行更加精心的整理和筛选,选取最适合学生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在绘画中大胆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花鸟形象。这一点在学生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很多学生创作出了富有创意的花鸟作品,如会飞的房子形状的鸟窝,花朵形状像彩虹一样绚丽等。然而,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我却忽视了对绘画基础知识的'巩固。部分学生在基本的线条运用、形状描绘上还存在不足,这说明我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平衡创新与基础的关系。以后要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作。
在教学延伸环节,我原本计划让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制作成贺卡,送给家人或朋友,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作品的实用性。但由于时间关系,这个环节没有很好地实施。这反映出我在教学设计时对时间的预估不够准确,没有充分考虑到各个教学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我要更加周全地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鸟语花香课后反思 7
在本次《鸟语花香》绘画课程教学中,我通过展示精美的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创作灵感。大部分学生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堂参与度较高。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学生能够大胆运用色彩,描绘出形态各异的花朵和灵动的小鸟,表现出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然而,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于绘画基础较弱的学生,在构图和造型方面给予的指导不够精准和细致,导致他们在创作时较为迷茫,作品效果欠佳。例如,有些学生难以把握花朵和鸟的比例与位置关系,画面显得较为凌乱。在色彩搭配教学上,虽然讲解了一些基本理论,但缺乏实际操作演示,学生在实践中还是出现了色彩过于鲜艳或暗沉不协调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在后续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基础薄弱学生的`个别辅导,在构图和造型上提供更多的示例和分步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起基本的绘画框架。同时,增加色彩搭配的实践演示环节,如现场调配色彩并展示不同搭配效果,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学习。
鸟语花香课后反思 8
《鸟语花香》这堂美术课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课程开始,我以一段生动的鸟鸣声和美丽的花园视频引入,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迅速进入情境。
在创作环节,学生们积极思考,不少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添加一些独特的元素到画面中,如飞舞的蝴蝶、潺潺的溪流等,使作品更加丰富生动。但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前期引导和讲解花费时间过多,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未能完成绘画作品,影响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成就感。
另外,对学生作品的评价环节较为仓促,未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作品的闪光点,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建设性意见。今后,我会更加精心地设计教学流程,精确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创作。在评价环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更加全面、深入地评价学生作品,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
鸟语花香课后反思 9
本次《鸟语花香》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绘画语言表现花鸟主题,并体会其中蕴含的美好意境。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示范教学与启发式提问相结合的方式。
示范过程中,学生们都能认真观察,在随后的自主创作中,多数学生能够模仿教师的笔触和色彩运用,画出较为规范的花鸟画。但我发现这种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学生的'创造力,他们的作品呈现出较多相似性。在启发式提问环节,虽然学生能积极回应,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挖掘内心深处的创意。
在材料使用上,由于提供的绘画工具种类有限,部分学生无法充分实现自己的创作构想。例如,一些学生想用彩泥制作立体的花朵,但课堂上未准备彩泥材料。下次教学时,我会在示范教学后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突破示范的局限。丰富提问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创作。同时,准备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手工材料,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创作需求。
鸟语花香课后反思 10
在《鸟语花香》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引导他们观察花鸟的形态、色彩和纹理等细节特征。通过对比不同风格的花鸟画作品,学生对绘画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在他们的创作中有所体现,有的学生采用了工笔画的细腻风格,有的则借鉴了写意画的豪放笔触。
不过,在小组合作方面,由于组织和引导不够得力,小组讨论和协作的效果未达到预期。部分小组分工不明确,出现个别学生主导、其他学生参与度低的情况。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不够,没有充分引导学生体会花鸟画所传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后续教学中,我将加强小组合作的组织与引导,提前制定明确的小组分工规则,并在合作过程中密切关注各小组动态,及时调整。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对花鸟画情感和文化内涵的讲解与探讨,通过讲述画家的创作背景和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世界,从而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更多的情感表达。
【鸟语花香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白杨》课后反思12-19
长城课后反思03-11
《草》课后反思03-11
北京课后反思07-14
春课后反思05-27
课后优秀反思06-09
观潮课后反思05-04
《坐井观天》课后反思03-15
《春雨》课后反思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