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家课后反思
- 相关推荐
可爱的家课后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可爱的家课后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可爱的家课后反思1
美术来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提炼于生活。美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生活之中。在《可爱的家》这一课中,孩子们首先要感受什么是可爱的家,家里有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让孩子感到幸福进而爱自己的家。本课通过观察、回忆、表现自己的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怎样能让孩子既画出自己心中可爱的家,又运用到应学的知识呢?这就需要老师逐步的引导。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儿童美术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而应以教材为最基本的'课堂素材,使得美术课堂融趣味化、游戏化、生活化、知识化于一体。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教材,把美术教学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使学生懂得将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美术教学中,如果技法与想象之间,如果过于偏重某一边,孩子们的美术作品会出现两种情况:1.画面题材枯燥无味,构图形式教条、死板,失去童真。2.能够联想、想象,但想画的内容画不出来。即绘画中常出现的眼高手低。我们在美术教学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将娴熟的绘画技法与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完美地结合起来创作出的画面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所以在这节课中,
1、我首先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馨和爱,让孩子爱家,才能感受家的可爱。
2、提前布置作业,观察家里的家具,并画下来,剪出外形,为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引起学生的兴趣。
3、展示实际例子,增加学生的感官感受,直接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布置。
4、教师示范,在示范的过程中,贯穿物体的前后关系,遮挡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并说出来。在反复的练习中,增加学生的印象,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5、给出家具的范例,因为一年级孩子比较小,需要老师给出一些家具的例子,有正面有侧面,学生可以进行参照。
6、在授课中,利用模型,实际操作,更直观的感受物体之间的关系。 美术并非只是画画,这其中囊括了诸多方面。儿童美术亦是如此。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是学生不仅拥有娴熟的美术技能与奇思妙想的综合美术动手能力。同时更要使学生拥有一颗纯美之心,在广阔的天空下,尽情地展现童真、童趣的身影。
可爱的家课后反思2
《可爱的家》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英国歌曲。歌曲表现了作者对家的怀念,对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向往。上完课后反思如下:
1、将培养学生能力有机地渗透在音乐审美活动中
《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改变了过去过于重视知识传输、技能训练的倾向,更加关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兴趣态度。但新课程下的.音乐老师,理解和表现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出现了不敢触及“双基”的错误倾向,面对“传统”与“创新”,音乐教师呈现出进退两难的局面。在执教《可爱的家》一课时,根据乐曲旋律特点,创设“对比法学乐谱”,有机的将“双基”教学融入到音乐活动之中,从聆听入手,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结合情感渗透,充分培养学生敏锐的听力、音乐记忆力、注意力、反应能力和感受与创造能力等等。从而较好地体现了音乐审美功效与提高学生技能二者之间的融合统一。
2、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整堂课,教师通过音乐活动、唱歌教学、创编歌词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情”的感受当中来感受音乐,在“情”的呼唤中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渴望。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和家庭的温暖,从而发了孩子去爱自己的家。充分的体现了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艺术原则。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本节音乐课教师激情、投入和感染力还不够深入。在新歌教学环节上,对学生难点点拨不够。由于受学生的家庭条件、居住环境以及音乐基础等影响,许多学生课外很少接触音乐,学生对音乐知识、音乐术语很陌生,在没有进行系统的复习的情况下,学生课堂发言准确率不高。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今后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创设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可爱的家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白杨》课后反思12-19
《有趣的盒子》课后反思03-01
窗前的气球课后反思03-01
(热门)《白杨》课后反思03-09
《秋天的图画》课后反思03-09
充气雨衣课后反思03-09
可爱的家作文09-17
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后反思02-29
体育课的课后反思03-08
我可爱的家作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