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扶贫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4-03-08 18:53: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扶贫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一、基本情况

  1、深山区县位于省的东南部,地理上是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的结合部,境内千米以上的山峰有46座。天目山脉部分毗邻浙江省临安市与毗邻的深山区乡镇同样较落后,但由于他们地方投入的财力比安徽强得多,乡镇的硬件建设也就比我们好不少。总体上看,一是人均可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二是深山村落人口远离城镇,信息相对闭塞。三是土地产出能力低,生产条件差,单纯的农业生产难以解决温饱。四是自然灾害频繁,易旱易涝,部分村落隐藏有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五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农民创收来源和增收渠道较少。六是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现象突出。2、文化观念。是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长期以来受旧思想观念束缚,有重商业、学而仕的风气,发展工业经济的创业精神较为缺乏。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依然是小农经济模式,许多农民满足于小富即安。此外,由于交通闭塞、劳动技能差和语言障碍等,长期在深山区生产、生活,缺乏对华东区周边发达省份发展变化的强烈关注。自然条件和文化观念是导致深山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两个最大的障碍。

  3、县域经济总量规模小、质量差,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条件依然薄弱。县以山地丘陵农业为基础,经济发展能力和总体水平较低。20年,全县农业人口14.4万人,占总人口的80.2%,贫困人口(含绝对贫困和低收入)1.28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8.87。县级财政仅7110万元。尽管靠近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但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等多种原因,工业发展仍十分缓慢。现有工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业链短、经营观念落后等,很难经受住市场变化的冲击。

  山地丘陵农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成本过高和投入不足,县级财政是“吃饭财政”,难以提供建设资金支持等,都是导致当地基础设施短缺的重要原因。目前县内不通公路的行政村有5个,尚有2万人存在饮水困难问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返贫现象突出。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公益设施严重不足,群众看病难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主要问题

  1、扶贫资金总量规模不足,使用分散。区域性贫困的基本特征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投入的项目多,扶贫资金和其它建设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总量矛盾突出。

  资金使用分散,与其它农村投入资金不能有机结合。资金分散主要表现在来源分散和使用分散两个方面。由于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投入机制不同,使用原则不同,规划与规划之间互不衔接或根本就没有规划,造成在产业布局、项目安排上零星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尚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目标和任务也不尽明确,使各项扶贫资源在上级层面失去了整合先机。而一些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的政策,也强化了资金分散过程。根据政策财政扶贫资金70%要用于进村入户,但实际扶持内容包括农林水、科教文卫、交通等各个方面,还要兼顾其他方面的基础建设工程,这无疑使得各个专项都要从有限的扶贫资金中划走一块,加剧了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分散化过程,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2、扶贫贷款政策指向和分配原则不相符合,难以做到真正扶贫。扶贫贷款是国家扶贫资金的主要来源,占国家扶贫资金的60%以上,以贴息或小额到户贷款的方式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各类生产性项目。但是由于政策性贷款商业化经营,导致扶贫贷款难以实现所设计的政策目标。银行要保本收利,政府要扶贫,银行方面存在着放贷成本高和回收难的风险,用贷个人存在担保能力差和项目失败的风险,其结果必然造成瞄准对象的偏离和错位。小额贷款采用抵押担保的方式,也能惠及一部分收入不高的家庭,但到达贫困农户的规模很小,难以做到扶贫。越是偏远、越是贫困落后的地方,扶持力度越小。20年,县扶贫信贷计划1850万元全部用于企业信贷,真正意义上的贫困农户贷款一分钱也没有。

  今年省里专门切出20万元财政发展资金给,作为小额信贷扶贫试点的贴息费用,由于承贷对象是绝对贫困户和低收入户,银行对这一块的投入风险大,积极性不高。操作起来较困难。建议可由贫困户自己选择发展项目,把贴息费用作为扶持资金,直接投入到户,应能起到一定的扶持作用。

  3、产业化扶贫针对性强,增收效果显著,但认识明显不足。20—20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我办选择了覆盖面大、见效快、推广易的籽用瓜蒌产业化项目进行实施,投入30万元无偿提供种子种苗、反复进行重点技术培训并发放种植补贴。从实施结果看,产业化的针对性强,扶持效果突出,符合民心民意。但实践中也发现,一些乡、村对产业发展,既无概念,也无思路,对该项目的认识不足,只靠政府投入,忽视种植管理,除乡效果比较明显外,其他乡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4、到村到户的扶贫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到村到户扶贫的出发点是为了更直接地瞄准贫困对象,以村级规划为基础,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于最需要的贫困人群中。到村到户扶贫不失为扶贫方式的一种选择,村民可通过参与村级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使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尊重,也能解决部分当前急需的问题。但是,不能将扶贫工作重点下移与资金下移等同起来,不同扶贫方式之间更不是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从调查情况看,按照目前做法,到村到户扶贫在一些地区有可能会蜕变成一种新的救济式扶贫。

  第一,我县尚未摆脱贫困,扶贫攻坚难度越来越大。贫困程度不同,所需的扶持资金差异也很大,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把全县的扶贫资金切成几万元,甚至一、二万元平均分配到村,这样的资金规模充其量只能解决局部或短期问题,所要承担的风险则是扶贫资金被严重分散带来的低效率、低效益代价。第二,摆脱贫困是一个持续、复杂和艰巨的过程。不重质量的短期化扶贫行为,会使受援对象丧失获得持续帮扶的机会和稳定脱贫的能力。从全县情况看,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没有质的改变,离真正意义上的摆脱贫困还有很大距离。即使实现脱贫,返贫的可能性也极大。第三,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村的视线狭窄,立足层面过低,至使一些跨域(跨村,甚至跨乡、跨县)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布局调整等受援对象个体无力解决的长期发展问题得不到应有重视。

  5、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普遍偏低。目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助标准普遍偏低,缺乏规划和建设标准,所建项目要么质量得不到保证,要么工程无法完成,难以发挥应有效益。

  三、几点建议

  1、下大力气继续解决好区域性贫困问题。通常情况下,造成贫困的主因是生存环境,延续贫困的主因是思想观念。因此,解决区域性贫困是一项长期、艰巨、繁杂的系统工程,从长期看,根本出路在于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城镇化水平低、农业比重大、经济中心缺位、集聚效应差、主导产业不明显等诸多因素掣肘,因此正确选择县域经济增长模式至关重要。贫困地区群众思想精神上的贫困相比物质贫困是更长期、更顽固,从而也是更难以根除的痼疾,在精神扶贫上也要下大力气,在更新观念,铲除陋习,唤醒自主、自力、自强意识上加大工作力度。

  2、处理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的关系。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和产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是共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前行资本,单纯着眼于基础设施的直接经济效益,将会低估其社会意义和对摆脱贫困的长效作用。农业产业化能够有效地解决贫困地区致富无门路、生产无技术、出售无市场等一系列问题,是一条普遍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好路子,但必须要与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贫困地区由于产业化基础薄弱,在起步阶段不能仅靠农民的自发行动,政府要发挥引导、服务、管理、监督的职能。择优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大户,支持他们以不同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组织形式,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选定开发项目,组织农户连片开发,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形成区域性支柱产业,取得富民、富县的双重效果。从长远来看,要在机制上真正形成相对稳定、滚动发展、利益分享的经济联合体或合同农业、订单农业等多种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3、加强县域经济规划对扶贫工作的指导作用。扶贫工作要站在农村经济发展全局高度,认真分析当地农业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比较优势,以县域经济规划为基础,将各类专项规划最终统一到县域经济总体规划上来,真正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目标走,以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统筹扶贫工作。县域经济规划思路要清晰、目标要明确、战略要实际。通过目标和任务的量化和细化来提高可操作性。从贫困地区的区位、资源、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出发,认真研究产业定位。

  4、重视造成贫困的特殊原因,提高贫困对象、范围、措施和方式方法的针对性。贫困地区的地理、地域和历史特点十分明显,导致贫困地区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往往也是致贫的特殊因素,因此要在认真分析这些因素基础上,把这些特殊因素作为制定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的出发点之一,并纳入规划逐步加以解决,以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和扶持效果。

  5、适时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对扶贫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相关文章:

精准扶贫作文08-20

工作中的不足与改进(精选15篇)02-05

怎样从首份工作中榨取财富04-29

工作中处理人际关系03-07

关于学生作业的思考03-16

《李广射虎》的教学思考05-03

计算教学的思考范文05-05

《荷花》教学思考范文05-06

工作中较真是好事还是坏事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