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

时间:2024-03-07 10:18:4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

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1

  一、导入新课,明确文体

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唯一的听众》。

  师:大家预习了课文,我们先来个热身活动,请看大屏幕——

  本文是一篇()。

  A散文

  B诗歌

  C小小说

  生:本文是一篇小小说。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能否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读到文章的结尾的时候,才突然明白老妇人的真实身份,感到很意外,想到了我们五年级学的一篇课文《桥》,所以我认为它是一篇小小说。

  师:说得很好!善于结合已经学过的课文来学习!大家知道这种结尾有个特别的名字吗?

  生:知道。我们老师在上《桥》这课时告诉我们,这是“欧亨利式结尾”。

  师:了不起!“欧亨利式结尾”是小小说常用的一种手法,这样的结尾往往出乎我们的——

  生:意料之外。

  师:但又在——

  生:情理之中。

  师:非常好!这样的结尾往往给我们惊喜,给我们震撼。同学们,小小说是小说的一种,但它也具备小说的所有要素,来,读一读——

  生:(齐读)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二、梳理情节,把握内容

  师:下面,开始我们这节课的活动。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读)一、梳理情节

  请按照起因、经过、高潮、结果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

  师:好,开始默读课文,独立完成。

  生:(默读,思考)

  生:起因:我拉小提琴被称为“白痴”,只好到一片树林里去练琴。经过:一位耳聋的老妇人不断给我鼓励,让我充满了信心,我的琴技进步神速。高潮:妹妹告诉我老妇人竟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和乐队首席小提琴手!结果:我对小提琴无法割舍,永远感激那位老妇人。

  生:(鼓掌)

  三、感受人物,树立形象

  师:文中有几个人物?

  生:四个。

  师:谁是主要人物?

  生:“我”和老妇人。

  师:“我”是不是主要人物?

  生:不是。文章是通过我来写老妇人的。

  生:我补充一点:文章的题目是唯一的听众,这就说明文章主要写的就是那位老妇人。

  师:文中是通过“我”的变化来写老妇人的。“我”变化前是什么样子?

  生:(读)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

  师: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

  生:我想到的是自卑。父亲和妹妹的打击,让我丧失了在家练琴的勇气。(板书:自卑)

  生:我想到的是沮丧。就是听了父亲和妹妹的话,听着自己琴声,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不是一块拉琴的料子。

  生:我想到的是白痴。就是“我”的智力决定了“我”根本不可能把琴拉好,在这方面是一个弱智。(板书:白痴)

  师:可怜的孩子!谁来读读描写“我”变化之后的片段?

  生:(读)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

  生:还有,(读)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这是第二处,还有第三处: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师:老人这一“望”啊,让我对她善意的谎言深信不疑,从而打消了一切顾虑,放下戒备之心,也对老人夸奖我的话深信不疑,从而树立了自信。(板书:打消顾虑)同时呀,这一“望”,还饱含着老人对我的——

  生:期望。

  生:期许。

  生:鼓励。

  师:没错!这是多么神奇的一招啊!两招了,第三招呢?

  生:(静默)

  生:是不是“等”?

  师:你太棒了!说说你的想法!

  生:第一,文中写老妇人的动词只有这一个了,所以我找了它;第二,老妇人想通过等来督促“我”练琴。老人用这一招改变了我。

  师:一个“等”,说明每次老人都比我——

  生:(齐)到得早!

  师:老人为什么每天都要早早地来到小树林里等“我”呢?

  生:因为老人和“我”之间有一个小小的约定。

  师:大家找到这个约定了吗?

  生:(齐读)“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师:读出这句话后面的'深意了吗?

  生1:老妇人强调了“每天早晨”,那就意味着她会每天早晨都来听,而“我”就必须每天早晨去拉!

  生2:这个约定就像一种合同,答应了就得遵守,实际上是对“我”的督促。

  师:我也认为是一种督促。

  师:不管是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也好,还是激发了“我”的上进心也罢,总之,“我”听了这样的话,一定是——

  生:热血沸腾!

  生:浑身充满力量!

  生:暗下决心,决不让老人失望!

  师:哇,多么神奇的一句话!进一步想一想,老人为什么要跟我来这样一个约定?

  生:老人是音乐教授,她知道学习一项本领最需要的就是坚持!而年轻人学习乐器总会有困难,有起伏,很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她就用这样一个约定来督促“我”每天坚持练习。

  师:哎呀!你如何有这般认识?是学过乐器吧?

  生:(齐喊)她弹钢琴很厉害!

  师:难怪!你练琴需要大人督促吗?

  生:要啊!(众笑)我有时候也想偷懒,而且练琴很枯燥,很苦很累!有时候真的不想练了!(众笑)

  师:为什么又坚持下来了?

  生:爸爸妈妈威逼利诱。(众笑)你不好好练,就不给你饭吃!(众大笑)这是小时候,大了就讲道理。

  师:是啊,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特别容易放弃。回到文中,“我”一定碰到过这样的情形——比如,有一天,气温骤降,“我”缩在被窝里不想起床,心想,今天不去树林里拉琴了。可以吗?

  生:不可以!老人还在树林里等“我”呢!“我”答应了她,怎么能食言呢?

  师:比如,又有一次,“我”和同学约好了去郊游,等拉完琴可能就迟到了。那今天可以不去拉琴了吧?

  生:不可以!老人还在树林里等“我”呢!“我”怎么忍心让她空等一场呢?郊游集合迟到了,可以给同学们解释一下。

  师:也有可能这样,有段时间“我”发现自己进步不大,怀疑自己真的不是这块料,心想干脆放弃算了,行吗?

  生:不行!老人还在树林里等“我”!更何况老人每次还赞美“我”呢!“我”怎么能失约呢?“我”怎么能让“我”唯一的听众失望呢?!

  师:是啊!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约定,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我”坚持了下来!(板书:督促坚持)

  师:同学们,让我们好好地再读一读这一部分,去领略这位真正的大师的风采吧!

  师生合作朗读第二部分。

  四、琢磨环境,领悟匠心

  师:同学们,故事发生哪里?

  生:小树林里。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环境描写。

  生:(齐读)

  师:这就是小说的环境。给大家什么感觉?

  生:幽静。安静。

  师:请问,故事只能发生在这里吗?

  生:我认为是的。因为,只有在这里,一切才显得合理。

  师:换个环境就不合理了吗?

  生:第一,练琴是需要安静的,而我又特别不想打扰别人,所以在小树林里最合适;第二,老妇人的身份要一直隐瞒下去,所以这个环境里只能有两个人,不能出现第三个人,这才能让故事延续下去,所以我坚持只有在这里最合理。(生鼓掌。)

  师:这样的分析,就叫有理有据,我不得不服!课文对环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描写,但是却显得特别重要。

  五、推敲情节,改写片段

  师:同学们,本文是一篇小小说,属于艺术创作。但是,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的真实,这篇小小说的情节从生活真实的角度看,有没有明显不合理的地方?

  生:(静思默想)

  师:谁有发现?

  生1:老人不是装耳聋吗?她为什么听着听着打起了拍子呢?这不是说明她听得见吗?

  师:谁来解释解释,这合不合理?

  生2:我觉得是合理的。因为老人本来就不是聋子,只是听“我”拉得那么好,情不自禁打起了拍子,也说明我的确进步很大,也为后面揭开老人的真实身份做了铺垫!

  师:了不起,知道这是铺垫!

  生1:那“我”明明看见了,为什么还没有发现老人是在装聋呢?

  生2:因为“我”拉琴拉得太投入了,所以没有细想这样的问题。而且书上也写道“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我”会以为是老人真的用心感受到了“我”的音乐。

  师:哪位同学还有发现吗?

  生:我听大人们说过一句话,“十聋九哑”,就是说,十个聋子里就有九个是哑巴,因为他们听不见声音,所以也就不知道怎么发出声音。文中的老人既然装聋子,为什么那么会说话呢?而且作者也不会怀疑呢?

  师:你太厉害了!连“十聋九哑”都知道!谁给解释一下?

  生:我也是今天才听说“十聋九哑”,毕竟我们生活中的聋子比较少。老人装聋,肯定没有想到这些细节问题。而“我”呢,肯定跟我们同学们一样,也不知道“十聋九哑”这个知识,所以没有产生怀疑。

  师:这个分析有道理!不是“十聋九哑”吗?还有一个——

  生:不哑!

  师:不过,非常谢谢这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常识,我很钦佩这位同学缜密的思维和大胆质疑的精神。再次谢谢!(全班鼓掌)还有谁有发现吗?

  生:我觉得文中这个地方不合理: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师:怎么不合理?

  生:“我”怎么知道老人住在12号楼的?

  师:是啊,这是个问题!你怎么怀疑到这个上面来的?

  生:我是这么想的:第一,老人不可能主动告诉“我”住在12号楼,这样会暴露她的真实身份!第二,“我”不会主动问老人住在哪里。

  师:大家知道原因吗?

  生:因为老人是聋子!

  师:对!问了等于——

  生:白问!

  师:照这样说来,“我”告诉妹妹老太太住12号楼,的确不合理!那么,我们把它删掉吧!

  生:不行,删掉了,妹妹就得不到有用的线索,就不可能知道老人的真实身份了!

  师:是哦!那该怎么办呢?

  生:(沉默)

  师:同学们重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挑战,不知道不奇怪。我们一起想办法!本文是一篇——

  生:小小说。

  师:小说都是艺术创作,允许虚构。也就是说,本文也有可能是虚构的。既然文中这个情节不符合生活的真实,那么,我们能否将这个情节改写一下呢?

  生:可以。

  师:只要能够揭示老人的——

  生:真实身份就可以了。

  师:对!俗话说,“无巧不成书”,那么,“我”有可能在什么情形之下发现老人的真实身份呢?

  生:有一次,“我”看电视,正在直播一场音乐会,发现首席小提琴手就是老太太!

  师:有没有这个可能?

  生:有!

  师:太有这个可能了!

  生:有一次,“我”去音乐学院找我妹妹,路过一间音乐教室,发现正在给学生上课的就是“我”这位唯一的听众!

  师:有没有这个可能?

  生:有!

  师:非常有可能!

  生:“我”报名参加小提琴演奏比赛,评委席中竟然就有“我”的这位听众!后来,“我”拿了冠军,当场向大家讲了“我”练琴的故事,也表达了“我”对老太太无比感激的心情。

  师:这个情节太妙了!

  生:我设想的情节跟大家不一样:妹妹对“我”的进步感到十分好奇,问“我”是谁指点了“我”,“我”没有告诉她。没想到,有天早晨她竟然悄悄跟着“我”到了小树林里,等“我”拉完一曲,她从树林里走出来,认出了老太太。

  师:哇!有意思!不过,写的时候,先不要告诉读者妹妹跟踪了,知道吗?

  生:嗯!

  师:同学们,我看大家都有当小说家的潜质啊!这样,大家下节课就把自己构思的这个情节写出来,好吗?

  生:好!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2

  教师:同学们,人世间最动听的话语是关爱的话语,最感人的故事是真情故事,最伟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学习一篇令人心动的课文。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7页,我们先听一听课文的主人公,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向我们诉说了什么。饶旭日,请你读第一段。朱若晨同学,请你读最后一段。请读。

  饶旭日: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朱若晨: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课文的首尾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通过刚才两个同学的读,我发现第一自然段讲的是:以前作者拉小提琴特别不好,但是经过他唯一的听众给予他自信之后,他的小提琴曲拉得特别好了,而且已经可以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演奏了。

  教师:很好!也就是说,首尾两段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学们,咱们师生合作,说几组句子,我说句子的前半句,讲作者开始怎样,你们说最后的结果。我们看看形成了怎样鲜明的对比,可以吗?好,那我先说:“开始,作者拉琴很生疏。后来……”谁接着说?请你说。

  学生:后来,拉小提琴成了作者无法割舍的爱好,并且拉得非常熟练。

  教师:很好!开始,作者连一支曲子都拉不好。后来……

  学生:后来,作者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

  教师:非常好!开始,作者害怕拉小提琴。后来……

  学生:拉小提琴成了作者无法割舍的爱好。

  教师:非常好!开始,作者因拉不好小提琴而十分沮丧。后来……

  学生:作者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

  教师:非常好!开始,作者被家人称为音乐白痴。后来……

  学生:后来,他成为了拉小提琴拉得非常好的一个人。

  教师:能当着成百上千的人演奏小提琴,成了小提琴演奏家。请你写在这里(指黑板)。好,同学们,这一切都总是使作者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出示幻灯片:老人的形象),那清晨里──

  全体学生:唯一的听众。

  教师:(板书:唯一的听众)好,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根据课文首尾两段的内容,提出一些探究的问题呢?请鲍思杰先说。

  鲍思杰:为什么作者在之前是个音乐方面的白痴,但后来,就能当着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

  教师:你的意思是说,为什么作者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这个问题提得好。

  学生:在作者拉小提琴的时候,为什么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而且那个“耳聋”打了引号。

  教师:对呀,“耳聋”这个词打了引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你们说,这位老人是真正的耳聋吗?

  全体学生:不是。

  教师:对啊,最后还是打了引号。那你们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为什么那位老人她要说自己耳聋?

  教师:非常好!接着说,你们还想探究什么?

  学生:那位老人都给了作者怎样的帮助,使他从一个“音乐白痴”成了一个“小提琴演奏家”?

  教师:(板书:音乐白痴)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也就是说,这位唯一的听众,她不曾给过作者拉小提琴技巧的指导,也不曾给他讲解过拉琴的窍门。那么,她是怎么帮助作者的呢?是怎样做唯一的听众的呢?她为什么要称自己耳聋呢?好,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细读课文。下面,我请同学们自己默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一边用心地默读,一边思考:作者和老人是怎样相识的?(出示幻灯片:加上作者拉琴的形象)他从老人那里,获得了什么?好,下面请同学们先默读。

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3

  《唯一的听众》记叙了一位老教授是默默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凑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人们:默默的关怀,真诚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否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文中的老妇人原本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音乐学院的.著名教授,为了鼓励一位心灵受挫,自信心不足的孩子鼓起练琴的勇气,树立成功的信念,她善意地谎称自己是个聋子,只能用心感受音乐。

  课文共14个自然段,教学时我主要抓住这几方面让学生理解文章的

  一、作者的心情变化上本文的主线,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人心

  当父亲和妹妹说自己是“音乐白痴”时,心情沮丧------树林中庄重地架起琴,寻找自信----------诅咒自己-----------准备溜走----------暗暗有了几份信心-----------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成功)

  二、抓住老妇人的二次直接的引用的语言和一次转述她的话

  品味老妇人对“我”讲的话,想一想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体会每句话的含义。

  ①“是我打扰了你吗?……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的非常好……请继续吧!”“我能做你的听众吗?”

  (听到了“我“糟糕的琴技,老妇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尊重和理解。先说是她打扰了作者练琴。她故意装聋,是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这种善意的欺骗是一种真诚的鼓励。主动做听众,这是对我练习琴技的一种无言的督促。)

  我由懊恼羞愧变得有了几分信心。

  从一开始的灰心,到现在有了信心,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转变啊!这正是由于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②“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这是对我练琴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让我产生了从未有的感觉,那种感觉是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份执着,一股力量。)

  ③“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

  (她的赞扬鼓舞,是我发奋练习的不竭动力,老教授善于循循善诱,使我爱上了小提琴。)

  三、妹妹这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1.妹妹是见证人。我最先是“音乐白痴”,在老妇人的引导下,居然能奏出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刮目相看的《月光》。我在音乐上的进步,妹妹是最好的见证人。

  2.揭开事实真相。妹妹是音乐学院的学生,老妇人是音乐学院的有声望的教授。由妹妹揭示老妇人的真实身份最合适。

  四、人物描写的方法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唯一的听众作文07-12

唯一听众作文12-12

唯一听众作文15篇[集合]12-22

《荷花》教学实录03-02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03-02

《赵州桥》教学实录03-03

《穷人》教学实录03-02

《翠鸟》教学实录03-02

《社戏》教学实录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