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时间:2024-03-06 09:22:39 好文 我要投稿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1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的确,礼貌习惯好,思想品质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就能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幼儿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由少到多,逐渐定型;因此良好的习惯应从小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笔者认为:

  一、适当为孩子确立规矩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确立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二至三岁时,家长就应该给他立下规矩,诸如玩完玩具必须放回原处,否则就没收玩具。大一点儿的孩子给他制订每天大致的作息时间,明确劳逸和做事的要求,让他意识到每一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秩序和准则,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肆意违背。孩子到了四五岁时,就要对学习时间也有所规定,以利于孩子形成按时学习的习惯。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家长应该加以引导,像明显伤害他人自身及环境的'行为应予以制止。

  二、教育要得法

  家长要依据孩子的实际采用适当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注意讲求方法和实效。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可采取转移目标,让孩子选择、给孩子一个台阶下等方法。做为家长要多运用正面激励的方法,例如,要孩子养成物归原主的习惯,首先家长要创设一个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再如,当发现孩子乱放书时,可用游戏的口吻说:“书宝宝要回家了,你知道它的家在哪儿?你会把它送回去吗?”当孩子把书放回原处后,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鼓励他以后重复这样良好的行为。对于大的孩子,家长可以对其做事的速度提出要求,并进行检查。如在孩子起床以及做家务劳动等方面,有意识地提高要求,养成他在一定的时间内认真做好一件事的习惯,同时还可以给孩子一方属于他的空间,放手让他按自己的意愿去整理自己的“小天地”。

  三、把爱和严结合起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还需要家长具有一定的意志力。立下规矩后就要督促孩子坚持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形成一个好的习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单儿,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不少家长知道该怎样要求,但做起来却往往以情感代替理智。例如,说好了孩子自己走,但只要孩子一哭,家长就退让;说好了不再买昂贵的电动玩具,但只要孩子一闹,家长就心软,最终“败下阵来”,以妥协告终。孩子尝到了哭闹的甜头,就会以此为武器要挟家长,慢慢地就形成了无理取闹的不良习惯。因此,家长要学会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理智地爱孩子,把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对孩子的执拗、哭闹可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暂时置之不理,孩子若发现哭闹不再起作用时,自然会自己找个台阶下——玩别的了。

  四、统一要求,形成合力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特别需要家长在教育要求上一致。调查表明,家长抚养孩子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研究的结果非常令人吃惊,在“权威型”的家里,家长要为孩子制定一些规则,孩子可以选择的很少,而且必须遵守家规。在“民主型”的家里,家庭生活中处处体现着公平,会考虑到每个家庭成员的感受,有许多选择,并且很注重相互间的合作。对于那些被家长“放任”的孩子,他们可以相信任何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他们做事也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自由放任状态下成长的孩子很难和别人合作并良好相处。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说容易,是因为习惯的培养可以进行随机教育;说艰难,是因为养成一个好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一个孩子由需要提醒才能完成的动作,发展到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习惯动作,本身就是个反反复复的过程。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2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对孩子来说,和他们最亲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语他们都会耳闻目染,因此和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家长应当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二:适当为孩子立下“规矩”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应针对孩子不同的年龄段,适当立一些规矩,让孩子意识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三:情感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大家都知道,有奖励才有动力,一些好的情感奖励和物质奖励对孩子来说,是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肯定,家长不妨把握好两者的关系,让孩子意识到这些好的习惯是自己应该做的。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四:爱和严厉相结合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家长爱也要有个度,避免过度沦为溺爱,即该严厉的时候就该严厉,该爱的时候就爱。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五:多挤出时间和孩子一起

  由于现在的父母有了孩子之后过段时间都会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建议家长在不上班的时候不妨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去玩玩,一起谈谈心,好了解下孩子的心思,多陪陪孩子。

  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希望家长能够多关注孩子的细微,从细节做起。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3

  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陶行知先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有效配合。为此,我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探索培养孩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使孩子从小养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

  一、调查分析明目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逐年增加,现已达80%。及时了解孩子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家长对课题研究活动的态度,对工作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如,“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促进‘新市民’基本素质的形成”这一课题,调查显示:本地孩子文明礼貌和清洁卫生方面习惯较好,“新市民”子女的自理能力较强,90%以上的家长认为行为习惯培养是重要的,认为幼儿在家有不良行为习惯表现的占97%。综合分析后,将幼儿的行为习惯细化为文明礼貌、清洁卫生、生活自理、善思好学四个方面,每个主题月以一个方面习惯的培养为主。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特点再制订相应的培养目标。

  又如,“探索家长工作新途径,促进‘新市民’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这一课题,通过调查发现:有89%的幼儿在卫生习惯、文明礼貌等方面存在问题;家长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50%,高中及中专学历的占4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7%;15%的家长对孩子有具体方法辅导,85%的家长是随幼儿的喜好发展。由此,确定相应的习惯培养目标,如:小班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中班的“自理、自控习惯培养”;大班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

  二、多措并举抓落实

  1.争取支持,家园协同教育

  发放“言传身教,做好榜样”的倡议书,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签订《家长文明公约》,让家长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举办“家长沙龙”,共同探讨孩子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寻求有效的教育方法,主要有“新生家长沙龙”“老人的育儿经验”等。将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家长开放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行为习惯方面的情况。每个班每学期都会邀请家长组织活动,从家长的角度展示在培养幼儿行为和良好习惯方面的好办法。

  2.潜移默化,创设环境熏陶

  由中班、大班品学兼优的.孩子担任文明小卫士,每天身披红绸带,向来园的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问好;教师以热情的微笑、真诚的问候,迎接孩子的到来。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个个爱护的动作,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幼儿。将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与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贴在走廊、楼道和各种设施旁边,让孩子们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养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设计各具特色的班级评比栏,及时展示孩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方面的表现,如看谁跑得快、我家最漂亮、四色花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培养。在区域活动时,要求孩子遵守每一区域的人数规定和操作要求,培养孩子良好的操作习惯。

  3.日常渗透,节日文化强化

  我们把幼儿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有机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晨间活动和餐后散步时,播放与行为习惯相关的儿歌、故事和歌曲。在集体活动中,把文明行为与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各个领域的教学有机结合,如在语言活动中,讲述《漏嘴巴的公鸡》《小猪变干净了》等故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在各类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的态度和活动后主动整理的习惯。在开展游戏时,培养幼儿协商合作和文明交往的习惯。

  同时,利用节日文化,强化对孩子的教育。如,清明节组织幼儿和家长祭扫烈士墓,为沉睡着的革命烈士献上自制的小白花,听教师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敬老节来临,有时邀请爷爷奶奶到幼儿园过节,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有时来到社区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精彩的节目,与他们一起联欢。

  三、巧用激励促养成 1.开展各类评选

  “我是好宝宝”每日评选活动,将表现突出或有进步的幼儿名单张贴在教室外醒目的地方。“每月之星”是在“我是好宝宝”的基础上产生的,这项评比每个年龄班有不同的方式,如大班采用家长和幼儿共同推荐的方式,中班采用教师提名和幼儿投票的方式。每学期进行“好家长”的评选,按照“好家长评选方案”,由各班推荐、公示产生好家长。

  2.进行星级评价

  星级评价指标是根据四个主题月的培养目标形成的相应评价指标。指标分为在家和在园两方面的表现,分别由教师和家长填写,以星数来评定幼儿相关习惯的好坏。

  3.举行各种竞赛

  为了激励孩子独立自主,定期开展竞赛活动,竞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高低来设置内容。如小班的“宝宝会穿衣”、中班的“整理床铺”、大班的“绕毛线”。

  我们对幼儿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培养的研究已进入第三轮,即以“以文明礼仪教育促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为课题,愿每一位孩子在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伴随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4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远比教会孩子多认几个字,会做一些数学题等重要得多。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总结我们对元元教育的一些经验,我觉得教育孩子的关键几点如下:

  1、建立民主家庭氛围。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也应该是他们的第一个课堂。所以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很重要。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孩子会有足够的安全感,而且也乐于和父母沟通,对孩子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十分必要。我觉得培养孩子首先她要健康,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应该是健康向上的。每个家庭都会有或大或小的矛盾,父母处理这些问题时一定要理性,避免争吵。孩子在旁边看着,她就会知道有问题时我们应该讨论,而不是按自己的喜好办事,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例如元元很喜欢画画,我们就帮她报了华山美校的幼儿绘画班,但那个班老师要求很严格,完全不是她自己认为的那样涂涂画画玩玩的。回家还要完成作业,这个过程对她来说是很痛苦的。所以爸爸就想退掉那个班,而我认为孩子不能见困难就逃。所以我们两个就有了矛盾,但我们不是互相指责,而是坐下来仔细谈,分析这件事的利害得失。从孩子教育的长远大局出发,画画本来就是兴趣爱好,如果爱好变成了负担对孩子是不公平的,而且很容易让她成为只会学习的书虫。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我们一致决定退掉了那个画画班。帮她报了一个边玩边学的画画班,这样她很高兴,虽然画画技术的成长肯定没有那个专业的画画班快,但没有挫伤她的爱好和乐趣,我们相信对她的成长应该是有益的。重要的是在这个时间的整个过程中,女儿也参与了整个过程的讨论和决定。明确告诉她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样她的心理成长会很多帮助。所以孩子的教育不是某项技能,而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衡量各方面的影响才是正确的方法。

  2、把她当作小“大人”。

  我们把孩子当作大人来看,虽然他们很小,有时还会胡搅蛮缠。但我相信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而且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要站在平等的角度,努力理解他们,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幼小的头脑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不按我们的想法做?只有这样了你才能说服她,让她改掉坏习惯。“平等谈判、达成协议、认真执行、承担后果”是我和元元解决争议时常用的方法,例如元元晚上不喜欢早睡,总是拖着不睡觉,那我就告诉她,明天七点要起床去幼儿园的,如果你现在不睡明天早上会起不了床的,元元说:“我保证明天七点起床,不会赖床的。”于是我们拉钩约定,我不强迫她早睡觉,但她保证早上准时起床。于是当天她晚睡了大概一个小时,第二天元元果然说到做到,言出必行,准时起床,没有赖床。但晚上放学回来就说,今天不舒服,头晕晕的。我就说这是你睡觉时间不够造成的,你今天早点睡,看看明天怎么样。结果她试着早睡了,第二天果然不晕了,她自己意识到了早睡的必要,这样她晚睡的坏习惯就基本改过来了。我们没有命令和要求,而是和她一起讨论一起想办法。这样她就参与到教育自己的过程中来了。也乐于接受我的建议了。

  3、快乐的学习、适当的规矩。

  学习本来是很枯燥的事情,但孩子们有无限的热情,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们过剩的精力来学习,适当引导学习就会变成乐趣。孩子一般都是争强好胜的,他们希望得到表扬和独立。如果她看书时,刚开始她要我读给他们听,在这个过程中我就不断告诉她,你可以学着认识一些字,这样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你就可以自己看书了,好多精彩的故事就不用等别人读给你听了。她发现这个办法不错,于是就在看书、看电视、出门时都在问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字什么意思?这样在不知不觉之中她就学会了好多汉字,现在已经基本能自己看书了。但还有不认识的字啊,我就告诉她,如果学会拼音就所有的字都认识了,于是开始学拼音,现在也学会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挑自己感兴趣的事去做,而有些好习惯还是必须形成的。这时就需要一些规矩了,告诉她有些事是红线是不能商量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例如明确告诉她胡搅蛮缠是绝对不允许的,不管是有理还是无理,如果采用了胡搅蛮缠的方法,那一定是错的。对大班孩子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培养,需要民主与适当的”专制”相结合。

  以爱来施教,让孩子懂得感恩

  对幼儿来说,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应给孩子充足的爱,让孩子得到爱的满足,体验被爱的乐趣,只有心里充满了爱,她才会去同情别人,关心别人,同时要以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随时随地的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学会施爱!以下是我在教育我家孩子时的一点方法与经验:

  我觉得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和孩子做知心朋友,充分取得她的信任。在我家,除了上班,我坚持做到自己带孩子,这样的话对她的脾性完全能掌握。正所谓因才施教嘛。自从我家杨杨上幼儿园以来。每天回家我都要主动问一下她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有时问到她反感的事就不问,先问她感兴趣的事。从一开始的我在问,她在答,到现在有时我还没问,她就主动对我说:“老师今天表杨我了;谁今天不乖,哭了;谁的尿尿在裤子上了”等等。我相信有付出会有所回报。

  其次锻炼孩子,能做的事自己做。就拿我家杨杨洗脸,刷牙来说吧,就在上幼儿园没几天,有一天晚上准备刷牙了,她突然对我说:“妈妈,妹妹自己刷,老师这样教的。”她还有模有样地“上刷刷,下刷刷,左刷刷,右刷刷。”等她刷完衣服上弄得都湿掉了。但我想人本来就是从不会到会,从失败到成功的。我们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得到学习。现在,她还自己擦脸,洗完脚都是自己擦。(虽然孩子擦完了,大人还要再擦一遍)但是为了孩子,我也不厌其烦。自从上学以来,在幼儿园老师和阿姨的教育下,杨杨也变得懂事多了,这次在学校自理能力比赛中得到了“能干宝宝”称号。

  在平时的的生活中,我都是刻意地在她家面前做一些事情。如上下班主动打招呼;在家时打扫卫生时,也要求她拿块餐巾纸,要她把玩具,电子琴上灰尘擦一下;帮忙洗菜时,给她一点残叶,让她一边玩,一边学洗菜等等。虽然每件事不是做是尽善尽美,但我会一如既往坚持下去。

  要学会分享,懂得感恩。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喝喜酒,带回家好多喜糖,回家路过隔壁阿婆家,她早就跑过去,拿出糖“阿婆,糖给你吃”阿婆开心的说“哦,妹妹乖来,谢谢啊”“不用谢”说完一蹦一跳地回到我身边“妈妈,妹妹给阿婆吃糖了。”我会心地笑了“嗯,乖囡囡。”这时我才想起几天前,阿婆给了她一个萍果,小家伙还记得呢,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回报。有时候,看见小区的小朋友,还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大家吃,看见熟人也主动打招呼。别人的一句“乖囡囡”她比谁都笑的开心。

  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虽然只是平常生活中的琐事,也已经体现了孩子的一颗爱心。孩子还小,要学习地方还很多,可塑性也很大。在怎样教育好孩子上我觉得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但我相信,杨杨在第一幼儿园这个充满爱的摇篮里,在幼儿园老师和阿姨的培育和关怀下,一定会成为“金子”,一定会开出爱的花朵。

  杨杨妈妈

  与孩子沟通,理解是基础

  随着宝宝的成长,他不再像原来小时候大人说什么就听什么。随着一天天长大,小家伙居然连脾气也渐长。在日常生活中,宝宝有时遇上稍不顺心的事情就会表现出情绪激动、生气。刚开始,我们还耐心地和他讲道理、沟通,但显然,效果甚微,他根本听不进去。我们也曾经因此训斥他,但这样的结果是父母很生气,宝宝也很生气。

  于是,我静下心来,将宝宝几次发脾气的事情记录下来,自己分析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最后,我总结出孩子与大人的这种抗衡是孩子成长的表现之一——孩子有了自己的思维,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是小小的“应声虫”。这是可喜的。而大人如果在此时仍然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让孩子被动的接受现实,当然会遭遇到“反抗”。我觉得家长此时应该先顺应、肯定孩子的现状,让孩子感觉到你是理解他的,而后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

  记得有一天我让他爸爸把自行车后轮上的两个小轮子拆掉,让他学骑两轮自行车,宝宝一看小轮子拆掉了一个,非常愤怒、激动,一边大哭大喊,一边挥舞着手。他爸爸想告诉他拆小轮子的道理,可这时宝宝什么也听不进去,只是不停地抽泣。于是我把宝宝拉到怀里,告诉他妈妈知道你很担心自行车再也不能骑了对吗?他一个劲点头,我接着说:妈妈知道了,但是妈妈可以保证你能骑上自行车,他将信将疑,情绪稍微安静了一点,我再告诉他:因为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试一下骑两轮车,如果觉得不好,我们可以再把小轮装上去。现在就可以去尝试一下,怎么样?宝宝愉快地开始了尝试,结果只花了十几分钟时间就学会了骑两轮自行车,他自己也很高兴。

  这样的沟通方式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宝宝更信任我们、更乐意听听我们给他的意见。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也更顺畅、和谐。

  “三心二意”谈语言

  伶牙俐齿”是否反映了孩子在智能及情商方面的优势?从科学的角度,这个命题尚未形成定论。不过,“能说会道”多多少少能够帮助孩子从小建立起某种自信。在这个越来越注重人际沟通的时代,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得出“三心二意”的浅见,晒出来,博大家一笑。

  镜头一: “三心”---“雄心”、“细心”和“耐心”。

  “雄心”,意在提前塑造孩子在语言上的“成熟性”。有一种教育理念认为,无论是行为还是语言,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应该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表现,过于早熟并不利于孩子成长。这种观点当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具体到语言能力上,我们认为,适当超前的培养方式会使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具广度、深度和活跃度。比如,我们所有的家庭成员在孩子掌握一定语言表达能力之后(大约2岁-3岁),就经常使用成人化的语言与他对话,而不仅仅以简单的口语进行交流。我们在跟他讲某个道理,告诉他某个现象的时候,甚至偶尔会运用一些成语或书面语,并进行释义。也许一次两次听不懂,但久而久之,孩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会与同龄孩子有所不同。

  “细心”,很容易理解,就是要留心观察孩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点滴变化。不要让孩子的话轻易地从你耳边滑过,相反,我们需要认真地倾听。孩子说了一句很有“想法”的话(无论是逻辑的严密,还是措辞的优秀,或是表述的流畅),我们可以及时鼓励他,明确告诉他这句话讲得很好,很出色;同样,如果某句话表达有明显的语法问题,我们也可以及时纠正指出,以帮助他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系统。

  “耐心”,也是语言能力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孩子能说了,有时就会变得啰嗦,甚至,由于想要使用“不寻常”的字眼来完成表述,他在表达时会有些停顿和跳跃。我们需要耐心地听他讲完,不催促,不打断,在他讲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用眼神或表情来予以鼓励。此外,能说的孩子往往也善于发问,一些刁钻古怪的想法会成为他“骚扰”家长的问题。面对孩子的提问,无论多么荒诞不经,都要耐心地进行解答,而不宜敷衍了事。因为,家长在语言表达上的认真态度也会对孩子形成正面激励和示范效应。

  镜头二: “二意”——“创意”和“诗意”。

  “创意”,鼓励孩子创建属于他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虽然上面提到,在孩子出现语法错误的时候有必要及时纠正,但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这个所谓的“错误”只是不合“常理”,却可能体现了他的想象力,就不妨让其自由发挥而无需加以限制。正如成人世界一样,“创意”往往不全都经得起推敲,但正因为有了创意,事物才会发展。语言能力也是如此。“创意”还表现在运用其他载体,比如西方古典音乐,来辅助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当然,这只是我们的家庭试验,也无法论证其有效性,所以就不展开了。

  “诗意”,不单单是指教孩子背唐诗宋词。这里的“诗意”,旨在培养孩子的语言审美能力。当然,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背唐诗。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背唐诗没什么好处,过几年都忘了,工夫白费。对此我们不能苟同。中国的古体诗词,四五岁的孩子当然没法理解其涵义,但是,诗词中的韵律感和文字组织结构却可以极大增强孩子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情趣以及敏锐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语感”。另外,像成语、一些相对较为复杂的书面语,其实都具有这方面的功能。请放心,孩子即使不懂,也会形成印象,这种“诗意”的印象很可能将作用于他今后的人生。

  啰啰嗦嗦了这些,希望不全是无用的絮叨。对孩子的教育,永远不存在“最好”的方式。就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而言,我们也不能说做得有多好。我们也在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的职责,就是为自己的孩子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路径。与大家共勉!

  日本家教特色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方式。日本的家庭教育有如下特点:

  一、 重视礼仪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母亲、父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来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二、 重视对孩子的自立教育

  日本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他们认为孩子常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能帮助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制能力、动手能力及养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品质。在日本、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都比较强。

  三、 重视孩子抗挫折的教育

  日本的小孩走路时摔跤,父母不是主动扶他起来,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起来。大一点的孩子受到挫折,父母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困难。在日本,小学生在冬天都穿短裤,有的孩子腿冻得都发紫了,家长仍鼓励孩子坚持那样做。

  四、 重视创新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从小重视对孩子创新人格的培养,重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看法。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参观,鼓励孩子到社区图书馆去看书,借阅图书,玩各种创造性游戏,发展孩子的想像力。日本父母很重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买来组装玩具,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组装各种各样的模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给孩子一个劳动的岗位

  儿子的学习很自觉,学习习惯也好,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耳边听到的几乎都是赞美之词,自我感觉教育很成功,真有点沾沾自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觉得不对劲,除了学习,儿子还有什么让人骄傲的?没有。自理能力差,做事速度慢,对劳动不尊重,听不得批评,经不起挫折......我开始反思:我到底要培养的是一个读书的机器,还是有着健全心理和人格的人?答案当然是后者。

  有一天,我忽然看到对面与他同班的同学竟然在烧饭,感觉非常惊讶,才9岁就在烧饭了。我赶忙叫儿子:“你看,人家梦梦跟你一样大,都会烧饭了,你看你什么都不会做。”没想到儿子脱口而出:“你又不让我干,我怎么会做呢?”儿子随口一句话在我的内心引起了震荡:是啊,我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只知道让他学习、看书、长知识,他又怎么会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呢?又怎么懂得劳动是不易的呢?又怎么让他改掉拖拖拉拉的毛病呢?我不由汗颜:孩子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并不是他的错,而是我的错啊!我们都知道:劳动可以使人具备美好的品质、情感;劳动可以培养生活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的精神;在劳动中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又可以锻炼意志,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同时在做家务的过程里,可以培养一种责任感,珍惜家长对自己的付出,而这种对家庭的责任感最终会转移到学习上,使孩子对学生产生一种责任感。而我在干什么?竟然什么都不让孩子端手,这不是爱他,而是害他啊!

  从那一天起,我努力改变着自己,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我就让他自己做,孩子不会做的就让他学着做。刚开始,也许觉得有点新奇,所以儿子很乐意地接受了,可是好景不长,没几天他就觉得厌烦了,又变得懒惰起来。我变得急躁起来,脾气变大了,喉咙变响了,心情也变差了,结果搞得孩子的脾气也更坏了。哎,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谈何容易啊!虽说自己是教师,道理可以说出一套套,可碰到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就理不清头绪了。后来我静下心来分析了一下,觉得还应该是自己的责任,我是太急了一点,一口想吃成一个大胖子,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调整了心态后我改变了策略,想到了一个激励的办法。我跟孩子商量:“有些事你自己做,我给你一定的奖励,好吗?”听到奖励,孩子满口答应,并提出了他想要的奖品。这时我告诉他:“这个奖品不是妈妈给你买,而是你自己挣钱买。”“自己挣钱买,怎么挣?”孩子很感兴趣。于是我给他列了一张单子,写明了要做的事以及付给他的报酬。计划就这样开始实施,一切都比较顺利,几个星期后孩子挣到了买奖品的钱,非常兴奋。我也很兴奋,因为几个星期的锻炼让他学会了自己洗澡,自己整理课桌,也学会了没人陪伴,自己入睡。之后虽然没再付给他报酬,但学会的这几件事也没再让我操心。

  忽然有一天,儿子问我:“妈妈,我帮你干家务活,你还能付我钱吗?”我想这一次是儿子主动提出来做家务,我得利用好这个机会,如果他能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可以让他懂得尊重父母,只有尊重父母的人,才可能尊重社会上的人,才可能懂得社会责任,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但他提出付他报酬,这是为什么呢?我得了解清楚再做打算。结果他说是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孩子做家务,家长付他钱,让他想起了他也曾经自己挣钱买奖品的事,感觉很有意思,所以想再尝试尝试。“那你想怎么用这笔钱呢?”“我想买喜欢的书,好玩的玩具,还有学习用品,多的就存起来。”“那你懂得怎么选择书吗?”“我知道你又担心我买没有用的东西,我不会乱花的,买什么我肯定要告诉你,你帮我看好我的钱好了。”既然儿子都这样说了,那就这样做吧。于是我让他自己列一个单子出来,经过我的审核后就开始实施。一会儿工夫儿子就列出了明细表交给我审核。我一看,不得了,洗一只碗竟然要5毛钱,扫一次地要3元钱,拖地是5元钱,连举手之劳的搬饭菜都有报酬......我想这样的劳动报酬太高了,会让他从小产生挣钱很容易的想法,也体会不到赚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那不是好事变坏事了吗?于是我告诉他:他的提议妈妈同意,但妈妈付给他的报酬是对他勤劳的奖励,而不是因为帮助我劳动而得到的报酬,同时跟他协商:一些很简单的工作和他自己的事是他应该做的,所以不计报酬,把洗碗改成1毛钱一只,扫地5毛,拖地1元等,而且加入了惩罚条例:打破一只碗罚款5毛,动作慢罚款1元,发一次脾气罚款2元等,惩罚项目都是根据他平时表现出来的不良现象提出的,针对性很强。由于孩子正在兴头上,所以我提的条件他都答应了。刚开始,洗碗时搞得满地都是水,我还要进行第二次处理,但我的赞赏和鼓励让他不断地进步,现在他不但能洗干净,而且能全部给我整理好,擦干净。扫地、拖地等也做得像模像样,时不时地还抢着洗自己的衣服。当然,为了减少罚款,他发脾气的次数明显少了,也学会了跟我商量,做事的速度快了许多,一切的变化让我感觉很欣慰。为了不让孩子养成乱花钱的毛病,他想动用自己的存款还是要跟我商量的。到目前为止,孩子没有乱花钱,有需要的时候必定先征求我的意见,当然,一般情况下,我还是比较尊重他的意见的。

  其实用付钱的方式去激励孩子可能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我也很担心孩子会太看重金钱。但我想:在成人的世界里有工作的嘉奖,也有工作的报酬,让孩子更早一点体会一下将来的人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只是在引导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慎重,也要随时观察孩子对金钱的态度,防止他的眼里只有钱,否则会很危险。如果引导得好,那通过劳动换零花钱的方式可以教会孩子自立,教会孩子尊重,教会孩子勤劳节俭,教会孩子劳动习惯,也可以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为将来独立后步入社会积累更多的经验。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几点原则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对某个孩子有效的方法在另一个孩子身上也许并不起作用;对某个家庭适用的教育方法,对另一个家庭不一定适用。家长应经常地了解、分析自己的教育效果,从而调整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以身作则。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模仿身边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他们往往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等影响极大。家长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的做人做事树立榜样,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的观点、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家长尽量减少喝酒、抽烟等一些应酬活动,多培养孩子参加一些室外活动和游戏等。

  二、目标鼓励。表扬鼓励是家庭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家长对孩子的好思想、好行为、好成绩及时肯定,可以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表扬一般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在表扬孩子的同时,还要指明孩子好在哪里,或哪些地方比过去有了进步。家长对孩子的批评要慎重,不能把孩子当作家长的“出气筒”。对孩子的批评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批评孩子还要注重场合,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不要在睡觉或吃饭过程中批评孩子。家长在教育孩子是应尽量多表扬,少批评,任何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都希望得到表扬和肯定,家长应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孩子的积极因素进行鼓励。

  三、交流疏导。家长要多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思想反映,观察孩子学习中的精神状态,及时疏导孩子的思想疙瘩。对因学习科目不感兴趣产生厌烦情绪的,要多加引导,帮助增强兴趣;对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泄气的,要心平气和的帮助分析原因;对因在校和同学老师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影响学习劲头的要耐心开导。

  四、调节生活。精神饱满是学习好的一个基本条件,家长要讲究科学方法,调节好孩子的生活,尽量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孩子创造有益于学习的环境,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科学安排学习,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证孩子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5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

  小孩子心理发育一般处在习惯培养初期和习惯培养中期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儿童处于心理发育初期,个性还没有形成,可塑性较强。如果在这个时期就对儿童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会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发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有可能促进学生以后学习成绩的提高,才有可能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化社会的道德水准,具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掌握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基本技能的劳动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学生的表率。

  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为榜样,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方法,它是一种生动而有效的德育方法,对于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均起着促进和导向作用。以榜样引路,弘扬文明行为,抑制不良行为,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榜样示范包括仪表示范、语言示范、性格示范、行为示范、人格示范等,以性格为例来说,教师良好的性格是积极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师稳定情绪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班规是不行的。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重要作用。我首先组织学生逐条学习,理解行为规范的具体条文,让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再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行为规范,并实行定量与定级相结合,鼓励学生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去做,并结合实际,提出“管好自己的生活”、“管好自己的口”、“管好自己的学习”、“管好自己的手”等要求。要求学生把好人好事都记录在册,每周操行评比一次,做到公正、公平,让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另外,从“个别教育”入手,抓住一两个典型,教育学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品质熏陶。比如: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宗旨;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到时时讲、日日讲、月月讲,以防为主。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树立善于保护自己,保护别人的意识。形成维护集体,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培养高度的主人公意识。同时还应培养小学生在突发事故中的应变能力,以便使突发事故中的各方面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祖辈十分注重学习环境行为习惯的影响,“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期模仿力最强,所以教师应注意班风的建设,如果说学习成绩是一个班级的生命,那么良好的学风将是它的保障。所以,每接一个新班级,我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过去,做到心中有数。在排位置时,做到让先进带动后进,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对于极个别“顽固”分子,可以采用四周包围策略,当他感到“孤立无援”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再则,良好的班风与建立一支关心集体、工作认真负责的班干部队伍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班级的干部,尤其是班长,是班级的主心骨,班主任应肯定他,做他坚强的后盾,给他加油鼓励,让他更大胆地开展班级工作。采用两周一轮换,人人都能当班长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一次班长告诉我课间检查时被扣了0.5分。原来是有两位同学不遵守纪律,还对班长说“谁要你管,你管得着吗?”这样的话,使得班级纪律一度混乱。得知这一情况后,我立刻找到那两名同学,与他们谈心,让他们思考这样做的不良影响,他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这样无理取闹。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当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社会、学校、家庭也是学生生存、学习、成长的环境。他们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者之间如果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教育目的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这三者中,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有确定的教育内容,有一大批受过专门训练、懂教育、懂学生、知识丰富、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思想明确,教育手段集中,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因此,家庭教育更有持续性与稳定性。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优势,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的作用。

  而社会则是通过新闻传媒、社会风尚、意识形态、人际交往等各种形式,对青少年的行为实施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起着全面的影响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但要注意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可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增加学识,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6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有两种思想,一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也随着这个时代的结束而宣布过时;另一种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但却对人类有着恒久的价值,就像宝石,经过时光的雕磨,会更加光彩夺目。“有效的家校共育”无疑是属于后者。

  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希望孩子有好的品德。于是,我们总是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希望他们能够服从我们的安排;希望他们……但是他们好像并不喜欢这样。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好,他们不买我们的帐,我们的口干舌燥和辛勤付出,换来的却是孩子们不理解的叛逆……我想,这是我们大多数家长的苦恼所在。

  听了毛樾漫老师的讲座,好像答案自在其中,感受颇多。课程中,毛樾漫老师告诉我们需要对孩子肯定的赞许和鼓励,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教会孩子对与错。静心想来,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师长的信任、理解。现在的孩子个性很强,很多时候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独立看法。我们一味地唠叨,一味地指责,非但不能教育孩子,还会增加他们对我们的厌恶。

  换种方式不是更好吗?他们思维灵敏,思想活跃,上进心强,自尊心强,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融洽,就能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也同样重要。全面地认识孩子,走近孩子,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是一种无私的爱,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失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我们不必耿耿于怀。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太过精细,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一看到孩子有了什么问题,就"噌"地跳出来,或苦口婆心,或声色俱厉。其实,做一个轻松的家长并不难,不妨适当"装傻",给孩子一个自我修复的.广阔空间。

  在这个物欲横流、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孩子视野开阔的社会里,再用祖辈们的教育方式去对待当今的孩子,的确不再奏效。当老师也好,做家长也罢,我们不去学习,不去成长,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进步呢?教育是每个家庭的日出,是一门很有学问的艺术,因此,我们必须探索有效的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引导孩子们攀登人生高峰的引路人。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7

  生活篇:

  1.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2.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

  3.经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孩子笑着入睡!

  5.给孩子一个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

  6.如果有条件,每天晚饭过后和孩子到户外散散步。

  7.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

  8.对小家伙开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励孩子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11.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12.教会孩子骑自行车,游泳,这都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与孩子相互问候,让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来。

  14.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避开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着问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16.不给他留有太多的物质遗产,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快乐的人生。

  17.着重进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18.只要与创作尘埃有关,不要责备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乱。

  19.父母对自己的双亲要孝敬有加,让孩子觉得家中充满了爱,同时父母也是他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20.父母之际间要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21.不要太关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22.不要太亲近孩子。让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养成性格孤僻的.恶习。

  23.不要孩子要啥买啥。让他知道“劳动与所得、权得与义务” 的关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恶劳的许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时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一会儿晴,一会儿阴。

  娱乐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起听他爱听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锻炼身体。

  3.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4.多让孩子看一些少儿节目:动画片、益智节目等,少看动作片、连续剧。

  5.孩子看电视时,家长们适时地陪他们一起,并且对里面的内容作一些讲解与讨论。

  6.春天可以和孩子骑自行车去郊游,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边游泳,秋天则背着铁锅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许孩子收集各种废弃物。

  8.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9.和孩子下棋,让孩子知道落子无悔,教育他对自己所做事要负责任,同时下输了要承认,家长有时也要放手让孩子赢一两盘,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8

  首先,我们要研究的,习惯是什么呢?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不知不觉不假思索的行为。譬如走路,便是一种习惯的行为。在走路的时候,是不必加以思索的,假使要加思索的话,恐怕连路也走不好了。又如我们下楼梯,也是一种不必加以思索的行为,假使要加以思索的话,就会妨碍下楼梯。

  所以说,习惯是一种自然的、不假思索的、不知不觉的行为。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行为就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对的。除了少数的例外,一切行为都是习惯。在一天里面,起床、穿衣、穿鞋、洗脸、漱口、吃饭拿碗筷,甚至上办公室拿笔,都是一种习惯,这些事假使要加思索的话,也许都成问题了。

  其次,我们要谈到的是习惯与人生的关系。一个人假使养成了一种良好习惯的话,他将得到很多的好处,一生受用不尽。假使习惯不好的话,那么,将使他一生蒙受害处。举例来说:一个3岁的小孩子,偷人家的东西,他的父母不直接的加以纠正,那无异于是一种间接的鼓励,后来就会慢慢养成一种偷的习惯了。我曾经走过一个地方,那地方的人,很不客气,总是开口骂人,闭口骂人,大人是这样,小孩子也是这样,好像不骂人就说不出话来一样。这也就是因为那地方普遍的养成一种骂人的习惯了。但是也有些地方的人却养成了一种好的习惯,他们经常使用对不起、请、谢谢这些词语。譬如一个人碰了另一个人,连忙说声对不起,那个人也许会说不用客气或没有关系,不致引起冲突。你看,讲对不起这句话的习惯是多么好啊!30年前,我在美国的时候,曾亲眼看到有一个父亲要他的女儿去拿一样东西,他说:亲爱的!请你给我把里面房子书架上的书拿来。不久,女儿就把她父亲所要的书拿来了,父亲说:谢谢你于是女儿感到很大的愉快,说,爸爸,别客气!这里,你看请与谢谢两个词又是多么的好啊!所以习惯的好坏与人生有莫大关系的。

  再其次,我要谈习惯的种类。习惯有多少种呢?我以为有生理上的习惯与心理上的习惯两种(其实习惯是分不开的,他就只有一种。这里我们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勉强的把它分开来。)生理上的习惯如吐痰,中国人是最不讲究这个习惯的,总是随地乱吐,现在我们要开展一种吐痰入盂的运动,把这种运动推进到学校里去,使学生自小就有这种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是要自小养成的,大了再来养成这种习惯就困难了。从前我国有一个外交大臣到外国去出席一个盛大的宴会,在宴会上他把痰吐在很讲究的地毯上,外国人看了很不顺眼,中国其他的代表看了也很不舒服,觉得丢脸,他自己也感到难为情。这便是他自小没有养成一种生理上的好习惯。生理上的习惯是比较简单的,至于心理上的习惯,那就比较复杂了。如在办公守时的习惯,假如没有这种守时的习惯,那么工作的效率一定会减低。再拿对待生活的态度来讲,那就更复杂了!有些人养成了乐观的态度,遇事都很积极,都有兴头去干,如前面有一个希望似的;有一种人养成了一种悲观的态度,遇事消极,做事不起劲,还没有做就好像会失败。不过,生理上的习惯与心理上的习惯其实是分不开的,是有联系的,只是从简单到复杂而已。

  最后,我要谈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呢?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中国有句古话慎之于始,就是这个意思。如婴儿初生的时候,假使大人不放他在床上而抱在怀里睡的话,不消一个星期,就会养成要睡在怀里的习惯。又如小孩子的大便,假使没有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的话,将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要养成这种定时大便的习惯必定要天天使他这样做,久而久之习惯便养成了。不过,在这种习惯没有养成之前,不能够有例外,即使大人在那时候有了别的事故,也不要忽略这种事情。还有一点尤其需要注意是教育的环境,我认为一个好的习惯养成,父母是负有很大责任的,像父母的言行、暗示,对于儿女的习惯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因为父母与小孩在一起的时间长久,一举一动都很容易使小孩子模仿的,其他在小孩子周围的人,也要影响到小孩子的习惯。所以,环境的教育对于习惯的养成,是有密切关系的。

  总之,习惯与人生有很重要的关系。我们必须培养小孩子有良好的习惯,不只是生理上的习惯,而且是心理上的习惯。要养成生理和心理上的习惯,不但要慎在其始,而且要慎之于终。有恒的继续下去,不要间断,同时必须注意到养成此种良好习惯的教育环境。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耐心04-29

如何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03-03

如何培养乐观情绪04-29

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09-21

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11-24

怎样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12-19

如何教育孩子10-02

如何培养良好的父女关系12-08

培养皿的英文如何说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