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四上:《颐和园》字词句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4-03-04 18:36:4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课标四上:《颐和园》字词句知识点归纳

  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课标四上:《颐和园》字词句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课标四上:《颐和园》字词句知识点归纳

  词语造句

  【隐隐约约】

  ⑴从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笛声。

  ⑵我看到山那边有隐隐约约的人影。

  【姿态不一】

  ⑴卢沟桥的狮子姿态不一,多得数也数不清。

  ⑵中国的五百罗汉姿态不一,真是太神奇了。

  【葱郁】

  ⑴这里是一片葱郁的森林,风景优美。

  ⑵我们学校的树都长得很葱郁,为我们提供了宁静的学习环境。

  【耸立】

  ⑴电视塔高高地耸立在山巅之上。

  【远眺】

  ⑴举目远眺,大江南北如画的风景尽收眼底。

  ⑵站在山上远眺,可以看清楚整个城市的容貌。

  反义词对比记忆

  美丽──丑陋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形近字比较

  殿(宫殿)柱(柱子)栽(栽种)筑(筑路)堤(河堤)

  臂(臂部)拄(拄着)载(运载)巩(巩固)提(提高)

  往(来往)裁(裁剪)

  中心思想

  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写作特点

  本文照游览顺序记叙,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移步换景、过渡连接,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全文分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长廊的景色。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万寿山的美丽景色。

  第四段(第5自然段):写昆明湖的美丽景色。

  第五段(第6自然段):赞美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同音字比较

  yí:颐(颐养天年)遗(遗失)疑(怀疑)

  sǒng:耸(耸立)悚(毛骨悚然)

  gé:阁(阁楼)搁(搁下)

  fǎng:舫(画舫)纺(纺织)仿(仿照)

  tiào:眺(远眺)跳(跳高)

  dī:堤(河堤)低(低头)

  tài:态(态度)太(太平)

  láng:廊(走廊)郎(新郎)

  zhù:柱(柱子)住(住户)注(下注)筑(修筑)祝(祝福)

  diāo:雕(雕刻)凋(凋零)刁(刁钻)

  好词好句好段

  【词】

  望不到头神清气爽闪闪发光金碧辉煌隐隐约约姿态不一

  【句】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段】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在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射,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难句解析

  1、这条长廊有700多米,分成273间。

  【解析】

  这句话用具体的数字(700多米,273间)说明长廊的长。

  2、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就是排云殿。

  【解析】

  这一段话概括了两个建筑的特色:佛香阁“八角宝塔形”“三层”顶上铺“黄色的琉璃瓦”;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

  3、正前面,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解析】

  这两句写昆明湖秀丽的风光。第一句抓住昆明湖“静”和“绿”的特点。写“静”,用“一面镜子”来比喻;写“绿”,用“一块碧玉”来比喻,形象生动。第二句运用夸张地手法进一步说明了昆明湖的“静”。

  4、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解析】

  这两句写出了十七孔桥的三大特点:①石柱子多,有上百根;②小石狮子多;③小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写出了十七孔桥的精巧,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新课标四上:《颐和园》字词句知识点归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新课标四上:《颐和园》字词句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除法》知识点整理与归纳05-04

《井陉之战》知识点归纳05-04

人教版四上期末语文知识点合集02-28

语文《土地的誓言》知识点归纳02-28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03-03

地理水平考知识点归纳03-03

地理高二知识点归纳大全12-18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03-04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03-03

地理水平考知识点归纳(集合)03-03

新课标四上:《颐和园》字词句知识点归纳

  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课标四上:《颐和园》字词句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课标四上:《颐和园》字词句知识点归纳

  词语造句

  【隐隐约约】

  ⑴从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笛声。

  ⑵我看到山那边有隐隐约约的人影。

  【姿态不一】

  ⑴卢沟桥的狮子姿态不一,多得数也数不清。

  ⑵中国的五百罗汉姿态不一,真是太神奇了。

  【葱郁】

  ⑴这里是一片葱郁的森林,风景优美。

  ⑵我们学校的树都长得很葱郁,为我们提供了宁静的学习环境。

  【耸立】

  ⑴电视塔高高地耸立在山巅之上。

  【远眺】

  ⑴举目远眺,大江南北如画的风景尽收眼底。

  ⑵站在山上远眺,可以看清楚整个城市的容貌。

  反义词对比记忆

  美丽──丑陋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形近字比较

  殿(宫殿)柱(柱子)栽(栽种)筑(筑路)堤(河堤)

  臂(臂部)拄(拄着)载(运载)巩(巩固)提(提高)

  往(来往)裁(裁剪)

  中心思想

  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写作特点

  本文照游览顺序记叙,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移步换景、过渡连接,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全文分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长廊的景色。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万寿山的美丽景色。

  第四段(第5自然段):写昆明湖的美丽景色。

  第五段(第6自然段):赞美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同音字比较

  yí:颐(颐养天年)遗(遗失)疑(怀疑)

  sǒng:耸(耸立)悚(毛骨悚然)

  gé:阁(阁楼)搁(搁下)

  fǎng:舫(画舫)纺(纺织)仿(仿照)

  tiào:眺(远眺)跳(跳高)

  dī:堤(河堤)低(低头)

  tài:态(态度)太(太平)

  láng:廊(走廊)郎(新郎)

  zhù:柱(柱子)住(住户)注(下注)筑(修筑)祝(祝福)

  diāo:雕(雕刻)凋(凋零)刁(刁钻)

  好词好句好段

  【词】

  望不到头神清气爽闪闪发光金碧辉煌隐隐约约姿态不一

  【句】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段】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在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射,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难句解析

  1、这条长廊有700多米,分成273间。

  【解析】

  这句话用具体的数字(700多米,273间)说明长廊的长。

  2、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就是排云殿。

  【解析】

  这一段话概括了两个建筑的特色:佛香阁“八角宝塔形”“三层”顶上铺“黄色的琉璃瓦”;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

  3、正前面,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解析】

  这两句写昆明湖秀丽的风光。第一句抓住昆明湖“静”和“绿”的特点。写“静”,用“一面镜子”来比喻;写“绿”,用“一块碧玉”来比喻,形象生动。第二句运用夸张地手法进一步说明了昆明湖的“静”。

  4、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解析】

  这两句写出了十七孔桥的三大特点:①石柱子多,有上百根;②小石狮子多;③小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写出了十七孔桥的精巧,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