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方程

时间:2023-12-19 01:52:43 好文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数学方程

五年级数学方程1

  导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方程

  教材第8~11页,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4~7题

  导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导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导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预习学案:

  1、说一说等式的.性质

  2、解方程

  12x=96x÷40=14x÷2.5=5

  导学案:

  教学例7

  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明确题意。

  2、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

  3、小军的成绩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4、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生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名上黑板。

  5、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计算完结果后,你是怎样检验的?

  教学例7

  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明确题意。

  2、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

  3、小军的成绩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4、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生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名上黑板。

  5、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计算完结果后,你是怎样检验的?

  课堂检测:

  根据应用题的题意,在空格处列出方程

  1.有两个工程队,第一队有46人,第二队有28人,从第一队调x人到第二队使两队人数相等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可以完成,两队合作x天可以完成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汽车厂今年生产汽车16000辆,去年生产x辆,今年比去年生产的汽车增加1倍还多1000辆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

五年级数学方程2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重难点是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和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本信息窗展示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的图片以及相关文字说明。其主要信息有白鳍豚数量的变化情况;野生和人工养殖的大熊猫数量的关系;20xx年与20xx年人工繁育东北虎数量的比较。根据上述信息,引导学生提出相应问题,进而研究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在经历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图片。(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动物图片)

  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今天这节课,就以这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的数量变化情况的情境引入课题,学生比较感兴趣,乐于探究,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二、合作探究 获取新知

  1、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提问: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1980年约有400只,比20xx年多300只。

  (2)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根据1980年约有400只,比20xx年多300只这句话写出等量关系式。

  (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20xx年只数 + 300只=1980年只数

  1980年只数 - 20xx年只数=300只

  1980年只数-300只=20xx年只数

  (4)教师板书20xx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等量关系式,并提问: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吗?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汇报:如用a表示20xx年的白鳍豚只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a+300=400。

  (5)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未知数。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字母x来表示未知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x+300=400(板书)。

  【设计意图】由于直接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白鳍豚20xx年只数和1980只数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这个问题进行细化,减少坡度,学生容易理解掌握。

  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

  根据x+300=400:等号左边求得是哪一年的只数?(1980年的只数)等号右边是哪一年的只数?(1980年的只数)

  像上面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等式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一下。(出示天平)

  (1)提问:你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如果学生对天平的用途、构造及使用方法不了解,教师可以做简单的介绍。)

  (2)天平的左盘放了一个正方体,右盘是100克的砝码。放正方体的一头重。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天平平衡吗?

  右盘加上5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

  (3)天平左盘放入10克砝码,右盘放入20克砝码。

  提问:观察天平平衡了吗?如何使它平衡?(左边再加上10克的砝码就平衡了。)

  提问:根据天平平衡的道理,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这个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

  10+10=20(板书)

  (4)天平左盘放入一个20克砝码和一个小正方体,右盘放入50克砝码。

  谈话:小正方体的重量我们不知道,可以用X克来表示。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可以怎样写。

  20+x=50(板书)

  (5)出示两台平衡的天平:一台左盘放两个50克砝码,右盘放一个100克砝码。另一台左盘放4个x克的小方块,右盘放一个200克砝码。

  要求: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

  50+50=100 4x=200(板书)

  (6)谈话: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天平平衡的现象可以用等式来表示。像前面我们研究的x+300=400借助天平就容易理解了。

  【设计意图】此处这样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天平的平衡原理,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在经历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初步体验和感受方程的含义。

  3、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1)提问:继续看大熊猫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0xx年,我国野生大熊猫约有1600只,是人工养殖大熊猫数量的10倍。

  (2)你能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出大熊猫20xx年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的只数的关系吗?

  师生总结: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人工养殖的只数10=野生的只数

  10x=1600

  如果用x表示人工养殖大熊猫的只数,那么x10=1600

  (3)学生打开教科书57页,结合图示进一步理解以上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

  4、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1)提问:继续看东北虎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计到20xx年,全国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的东北虎数量将达到1000多只,比20xx年的3倍还多100只。

  (2)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先用文字表示出东北虎20xx年的只数与20xx年只数的等量关系,再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最后画一画,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等式。

  (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汇报:

  20xx年的只数3+100=20xx年的只数

  列式为: 3X+100=1000 (板书)

  画图为:天平的左盘是3个X和一个100,右盘是1000。

  提问:这里的X表示什么?(x表示20xx年的只数。)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合作学习的基础,第三幅情景图的学习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符合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

  5、揭示方程的意义。

  (1)提问:刚才我们研究出这么多的等式,像x+300=400 10+10=20 20+x=50 50+50=100 4x=200 10x=1600 3X+100=1000,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引导学生分成两类:含有字母的是一类,不含字母的'是一类。

  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这类等式叫做方程。(板书)

  (2)组织学生讨论:X+5是不是方程?2+3=5是不是方程?说明理由。

  (3)组织学生交流:判断是不是方程,你觉得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方程必须含有未知数,还必须是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发现方程的本质特征,进而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归纳的学习能力。

  三、巩固练习 加强应用

  1、出示自主练习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出示自主练习2,看图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出示自主练习3,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有层次性的,第1题判断哪些式子是方程,考察了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第2题重点使学生明确要根据天平平衡时左边质量=右边质量的关系列出方程;第3题则结合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写出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四、回顾反思 总结提升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这节课我们以国家保护动物为话题,认识了方程,方程可以为我们的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总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分析、比较,归纳出了方程的意义。教学中教师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等量关系,并用天平平衡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使学生理解等式及方程的意义,尊重了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多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研究。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白鳍豚20xx年和1980年数量关系式,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熊猫、东北虎的数量变化情况等。

  总之,本节课从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交流、讨论,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借助集体思维,加深对方程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数学方程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6页例6,练习三十一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自己解答复习题。

  果园里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2、口答下面各题。

  (1)学校科技组有女同学X人,男同学是女同学的3倍,男同学有多少人?男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多少人?

  (2)育民小学五年级有学生X人,四年级学生的人数是五年级的1.2倍,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二、新课。

  1、教学例6。

  (1)出示例6:果园里有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80果,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让学生读题,说出已知条件,教师画出线段图(暂不标出X)

  问:要求的是什么?(桃树和杏树)

  要求的未知数有两个,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应先设哪一个为未知数为X?为什么?(设桃树为X棵,因为根据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可知杏树为3X棵。)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线段图上标注X,如下图:

  问:这道题数量间有什么样的相等关系?(桃树的棵数加上杏树的棵数等于180)

  让学生列出方程:x+3x=180

  如果有学生列出:(180-x)÷3=x或(180-x)÷x=3指出列成x+3x=180比较容易思考。而后面两种解法都需要逆思考。

  当学生解出X=45后,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做完了没有,还要做什么,使学生明确:求出X,只求出了桃树的棵数,题还没有做完,还要求杏树的棵数3X是多少。求杏树的方法有两种:3×45或180-45

  看课本的检验,让学生说出两个检验式子的.含义和作用。指出:这样的检验比先检查方程,再把X的值代入方程检验,更有效,更简便。

  (2)练习:

  把例题中的第一个条件改成”果园里的杏树比桃树多90棵“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改变一个条件,原来的解答哪些地方可以不动?哪些地方需要改,怎样改?(使学生明确:桃树和杏树的倍数关系没有变,所以设桃树的棵数为X,杏树的棵数用3X表示;因为现在题目给出它们的相差关系,即:杏树的棵数-桃树的棵数=90,所以列出的方程就是:3X-X=90)

  学生自己解答,并进行检验。

  :

  列方程解答像上面这种已知两个倍数关系求两个数的应用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题里有两个未知数,可以先选择一个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列出方程。

  2、解方程,求出X后,再求另一个未知数。

  3、通过列式计算,检验两个得数的和及倍数关系是否符合已知条件。

  三、巩固练习。

  1、P126页做一做。

  使学生明明确:它们的数量关系与例题相同,都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不同的是:例题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是整数,这里是小数。

  2、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5题。

  课后:

五年级数学方程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69页《稍复杂的方程(二)》。主要从“教材”、“学法”、“教学设计”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是村单元第二节中的第7课时。在这一课时之前,学生已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作用,并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它解简易方程。这一课时是对前面知识的进步深化,也是列方程,解方程内容的深化,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会列形如ax+bc=d的方程解决一些简略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接洽。

  2、重点:学会解形如ax+bc=d的方程。

  难点:理清题意,分析数据,找出等量关系。

  二、说教法

  教师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这节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启发式”教学为主,借助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等形式,因村施教,师生互动,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同时还选择接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探索。

  三、说学法

  为了学生获得“稍复杂的方程(二)”这部分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计算。真正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知识。

  四、说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部分:

  (一)、导入新课。

  上新课之前让学生回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

  (二)、讲授新知。

  师:出示例2挂图,让学生观察,理解图意:水果店有人买水果。梨子2.8元每千克,阿姨买苹果和梨各2千克共用10.4千克,苹果每千克多少元?

  生:观察了解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知道买苹果和梨各2千克,每千克梨2.8元,共花10.4元,问题是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师生讨论:如果用方程解决问题,可以设每千克苹果x元。那么题中有哪些量是等量关系呢?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板书。

  (1)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价钱

  2x+2.8×2=10.4

  (2)(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2=总钱数

  (X+2.8)×2=10.4

  让学生自己解第(1)个方程.把解的过程写在课本上.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第(2)个方程的解法,教师指导。

  师提示:把(2.8+X)看作一个数,两边同时除以2得:2.8+X=5.2,这样学生就可依照例1的解法解方程2.8+X=5.2。

  生:说解题的过程,师板书:

  (2.8+X)×2=10.4

  (2.8+X)×2÷2=10.4÷2

  2.8+X=5.2

  2.8+X-2.8=5.2-2.8

  X=2.4

  让学生自己验算,指名学生到台上板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巩固练习

  这部分安排二方面的内容。(一)解方程,让学生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1题。(二)看图列方程解答,让学生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2、4题。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一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首先读懂题意,理清数量关系,找出等量。

  2、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求解。

  4、验算并写出答语。

  (五)、布置作业。(学生课外完成)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五年级数学方程5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有关简易方程的知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定律

  1、 出示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名称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请学生说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3、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说出分别求总价、单价及数量的字母公式。

  4、练习:期末复习第16题。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复习第17题。

  (1)原来每月烧的'煤用30c表示;现在每月烧的煤用30×(x-15)表示。

  (2)学生计算现在每月烧煤的千克数。

  三、复习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关系是怎样的?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练习。讲解第(3)题,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学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征是什么?解题时关键是找什么?

  (2)请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做期末复习第21—23题。

  第21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并解答,根据已列方程写出另外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22题:

  师画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六、布置作业

五年级数学方程6

  一、说教材

  在学习《稍复杂的方程(二)》之前,学生已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作用,并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它解简易方程。这一课时是对前面知识的提高深化,也是列方程,解方程内容的深化,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会列形如ax+bc=d的方程解决一些简略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接洽。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学会解形如ax+bc=d的方程。教学难点定为:列方程和解方程

  三、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激、导、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在探索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创设了一个“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情境,接着向学生出示问题:为了给运动员加油助威,我们班买了10个鼓掌板和20个拉拉球,已知每个鼓掌板3.5元,每个拉拉球2.5元,一共花了多少元?(在这里我主要是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接着出示图片说:运动员比赛很辛苦,所以老师还给他们买了水果。再提问:你从图片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苹果和梨各买了2千克,共花了10.4元,已知梨每千克2.8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出学习目标:

  (1)、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列出比较复杂的方程解决问题。

  (2)、求比较复杂的方程的解的方法。

  并板书课题:稍复杂的方程(二)

  让学生热情投入到解决问题中来。提出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总结失败原因,发扬成功经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这一环节是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的几个小环节。

  1、独立探究

  让学生独立尝试列出比较复杂的方程解决问题,我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便于学生思考解答。

  2、小组合作,集体反馈

  我把学生分成4个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方法,再各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教师讲评,优化算法

  在解答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几种算法,有的直接列算式,有的设未知数列方程,我对他们的方法都给予肯定。但是及时引导他们,直接列式计算比较麻烦,引导他们进行算法优化。我再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板书:

  设苹果每千克x元。

  (2.8+x)×2=10.4

  (把小括号看做一个整体,先同时除以2)

  在这个阶段,我让学生平等参与学习,讨论。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解决和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作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因此我让学生做了多种形式的练习。

  1、单一练习题

  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方程,让学生进行计算。(老师这里也有三个方程,你能帮我解决吗?):

  2×3.2+2x=18.4

  5x-4×1.25=7.5

  2(x+1.5)=8

  2、巩固练习题

  接下来第二个练习,我让学生完成课本练习第1、第2、第4题。第2题要求学生看懂图意,列出方程,同样用算术法解答。第四题让学生交流讨论,列方程解答。这些练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比较简单的算法,进而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第四部分是回顾总结,完善认知。最后请学生谈一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首先读懂题意,理清数量关系,找出等量。

  2、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求解。

  4、验算并写出答语。

  五、说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方程(二)

  设苹果每千克为x元,则

  (2.8+x)×2=10.4

  2.8+x=5.2

  x=2.4

  (把小括号看做一个整体,先同时除以2,再求出未知数x的值。)

  这节课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抓住特点。使学生很容易记住列方程和解方程的步骤。最终达到概括、巩固、提高的教学目的。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理念。在学习方式上力求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理念,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在教学评价上:我不仅关注计算方法的得出,更关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五年级数学方程7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等式、不等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等内容,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式与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

  教学重点:

  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灵活的用方程解答两步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式,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记得这首儿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请你来接下句

  三只青蛙_________;

  五只青蛙呢?

  N只青蛙呢?

  一首小小的儿歌展示了数学的机智和趣味,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这首儿歌不仅融入了数字,还包含着字母,用字母来表示数。我们今天的课就围绕用“字母表示的数”来展开。

  二、进行复习

  1、用字母表示数

  (1)同学们想一想,在数学中有哪些地方常用字母来表示?

  生列举: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即s=vt)

  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b 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等)

  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a+b+c=a+(b+c)等)

  (2)请同桌之间相互举两个这样的例子。

  (3)你们知道为什么用字母表示数吗?

  (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请大家翻开课本71页,抓紧时间做一做吧。生自主完成课本(1)~(4)题。师巡视;完成后全班交流答案,重点说一说表示的意义。

  (5)现在我把第(4)题做一下修改:一台插秧机上午工作5小时,下午工作3小时,上下午一共插秧160平方米,问:每小时插秧多少平方米?

  算法有两种:其一:算术方法:160÷(5+3)=20

  依据:总插秧数量÷时间=单位时间量

  其二:列方程:x(5+3)=160

  依据:单位时间量×时间=总插秧数量

  观察比较:以上两种解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式。

  不同点:解法一:以已知推出未知,是算术法。

  解法二:把未知数用x表示,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

  同学们想一想,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方程有哪些性质呢?(等式 、含有未知数)

  2、方程

  (1)判断下列哪些是方程(说明理由)

  7+8=3×5 4a+5b a+12=89

  4x=y 3+100>25+y 6+x=0.5×3

  (2)你会解方程吗?从中选择一个试一试。

  (3)如何判断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讨论后得出: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②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3、列方程解决问题

  (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列方程解方程能帮我们很快解决。例如,这副乒乓球拍到底多少元呢?让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请生一起看书71页例一:李老师买下面的球拍,给售货员100元,找回2元,一副乒乓球拍的价钱是多少元?

  引导生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自己列出方程并求解。交流解题思路。

  (2)生尝试自主解决例二:相遇问题。师巡视,请生到黑板完成,全班交流。

  (3)练习

  ①练一练1

  ②师展示习题:说出下面每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1)女生人数,男生人数,全班人数;

  (2)苹果的重量,梨的重量,梨比苹果少的重量。

  (3)一辆公共汽车中途到站后,先下去15人,又上来9人,这时车上正好有30人,到站前车上有多少人?

  (4)一本书240页,小刚看了5天,还剩165页没看,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③课本练一练5

  三、小结

  说一说你今天的收获在哪里?

五年级数学方程8

  纵观整节课教学,我认为已经基本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在讲解“方程的解”定义时,能从验算例子答案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特征,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方程的解”的定义。

  在讲授“解方程”定义概念时,我主要从教材思想出发,通过让学生说出采用各自不同的方法求解方程的解,让学生明白“解方程的各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求出解,但不同的方法有自身不同的求解过程”着重让学生理解“求解过程”。

  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发现两个概念定义之间的区别。

  在讲授“解方程:X+7=13”例题时,我安排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上来解答(因为是新课,学生还没有接触过正确规范的书写格式,学生的求解方法和过程步骤,能代表整个班级的情况。况且学生的求解过程能起到反例的作用,为下面比较教学——从对比中认识正确的求解过程做好铺垫)

  板书正确书写格式后,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该如何正确规范地求解方程的解。

  整节课教学存在几点不足:

  1、学生课堂练习量少。这与定义的教学花费太多时间有关。

  2、对学生新课之前的`求解方程的解的方法缺少关注。解方程是可以有很多方法的,需要鼓励学生的多向发散思维。

  3、教师课堂上虽然提到“对于一个X的值,它究竟是不是方程的解呢?为什么?”,但还是缺乏相关练习,因为这一内容对理解“方程的解”有极强的意义。

五年级数学方程9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判断下面各式是不是方程

  30+X=150 X-54>80 65—45=20 7X=56

  2、根据题意列方程

  (1)山东省高中学历的人数是1002万人,是大专学历的3倍,大专学历的人数是X万人。

  (2)山东省总人口是9079万人,其中男人4595万人,女人X万人

  (3)山东省乡村人口是5629万人,比城镇人口多2179万人,城镇人口是X万人。

  二、合作探索: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看图及下面的信息,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0xx年6月1日黔金丝猴数量已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860只。)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问题板书出来:20xx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

  根据提出的问题,同学讨论应该怎样列式解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个别学生老师指导。指名回答。用算术方法解答:860—600=260(只)除了算术方法你能根据题意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吗?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1993年的只数+增加的只数=20xx年的只数。用x表示增加的只数,可列方程:600+x=860)

  3、合作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方程怎样求出x呢?

  让学生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一下: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一瓶啤酒,要使天平平衡右边也要放上同等重量的东西,天平才能平衡。如果在左边加上10克重的物体,要使天平平衡右边也要加上10克重的物体,反过来在左边减去10克的物体,要使天平平衡右边也要减去10克的物体,看教材62页图,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同桌看图讨论:天平左边的盘子里是x,右边的盘子里是20 ,这时天平平衡那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x=20的`时候才能使天平平衡,也就是等号两边正好相等。

  师小结: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发现来求出方程里面的未知数x。我们把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就叫做方程的解,x=10是x+10=10+10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解方程,体会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有什么不同?

  我们来解600+x=860这个方程,教师一边板书,一边指出解方程的步骤;

  先写个“解”字,然后根据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同时减去600,理解解方程过程的简化书写,并且解题时适当运用简化书写。

  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关注“解”和“等于号”书写要求。

  指导检验:X=860是不是正确答案呢?如何检验?教师板书检验过程。

  5、课堂练习:出示:X―30=80 反馈,关注书写过程并说说检验过程。

  三、综合练习:

  1、完成书本第64页自主练习1题,学生完成后同桌交流

  2、括号里哪一个x的制式方程的解?

  43+x=62 (x=105 x=19) x-56=37 (x=19 x=93)

  先独立思考,学生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看图列方程。

  出示自主练习的第2题,学生看图列式。

  提问: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解出上述方程。

  四、学习回顾: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个人课堂学习表现如何

  学生选择两题(加法方程和减法方程各一个)独立完成,要求写出检验过程,反馈计算情况。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自主练习1、2、3

  2、拓展作业:一点通:部分练习

  板书设计:

  解简易方程

  解;:设大约增加了x只黔金猴。

  600 + x = 860

  600+x-600 = 860-600

  X =260

  检验:方程左边=600+x

  =600+260

  =860

  =方程右边

  所以,x=260是方程600+x=860的解

  课后反思:

五年级数学方程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p4~ P5例5~例6、 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5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X=20 2x=202

  3x 3x3=603

  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

  7.等式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P5试一试

  (1)指名读题

  (2)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6

  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五年级数学方程11

  今天早上在库沟小学听了张福华老师的《简易方程的整理和复习》这节复习课。这是我第一次听复习课,以往只是从教学策略上了解复习课的教学流程,当今天真真正正的倾听了一节复习课后,感受颇深,所学甚多,只奈何有言吐不出,下面就简单说一些听完这节课的体会。

  首先,张老师的语言简练干脆,善于利用名言名句。

  在课的开始,大屏幕上就展示出了俄国乌申斯基的一句话:“装着一些片段的,没有联系的知识的头脑,就像一个乱七八糟的'仓库,主人从那里是什么也找不出来的。”这句话的展示,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了整理的重要性,也了解了这节课的目的所在。在回顾整理,构建网络这一环节,张老师在让学生自己看课本例题的知识点时又说了一句“不动笔墨不读书”,提醒了学生看例题时可以适时的进行批画,将遗忘的知识点突出显示出来。在课的最后又课件展示了韦达和爱因斯坦的名言警句。

  其次,目录归纳知识点,清楚明了。

  我想所有的老师都会头疼复习某一单元或某一册课本时知识点的归纳,只奈何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把所有知识点系统的展现给学生。本节课张老师的方法让我眼前一亮,目录展示法,让所有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清楚的摆了出来,方便了学生的回顾和整理。

  最后,练习充实有趣,层次分明。

  闯关形式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在一,二,三的闯关中,依次将基础知识点,重难点进行了练习,稳固。学生在回答闯关的答案时,张老师经常会问一个为什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再回顾。例如,在一名学生回答bX8等于8b时,问为什么不是b8?在学生回答aXa=a的平方时,问为什么不是2a?看似不经意的询问,却巩固了细微处的知识点。

  当然,张老师的课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例如,创设了有效地复习情景,亲和力强,能及时唤起回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等等。通过这节课,让我更清楚的了解了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对以后上好复习课有了更多的信心。

五年级数学方程12

  今天学习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经历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在练习中学生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不太好。

  本节课我重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列方程与数量关系的对应的.方程。如:例7的数量关系: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对应的方程是x-1.39=0.06,如果数量关系:小军的成绩-0.06米=小刚的成绩,对应的方程是x-0.06=1.39。

  本节课学生设未知数x的后面单位名称会丢掉。在本节课教学中使用的数量关系,实际上就是以前的“…比…多…”和“…比…少…”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大数-小数=差,大数-差=小数,差+小数=大数。

五年级数学方程13

  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4~7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7

  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明确题意。

  2、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

  3、小军的成绩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4、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生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名上黑板。

  5、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计算完结果后,你是怎样检验的?

  7、这道题目还可以怎样列式?(生小组内交流不同的'算法,并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计算的)

  8、小结: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谁来说一说,用列方程解答时,我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9、试一试

  ⑴、指名读题

  ⑵、题目的各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口答后生集体填写在书上。如有不同的可以书上补充。

  ⑶、请同学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生独立解决,师巡视)

  ⑷、集体核对。

  10、练一练

  ⑴、引导学生明确条件和问题。

  ⑵、引导学生明确题目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等关系,并将这个关系写在书上。

  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生独立解决,师巡视,帮忙有困难的学生)

  ⑷、集体核对。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4题

  ⑴、生独立读题,明确题意。

  ⑵、引导学生看图列出方程并解答。

  ⑶、集体核对。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

  ⑷、做完后你是怎样检验的?

  2、练习二第5题

  ⑴、指名读题,明确题意。

  ⑵、小组讨论每题的数量关系,全班交流。生独立解答

  ⑶、集体核对

  3、练习二第6题

  ⑴、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⑵、小组内核对,同时交流讨论数量关系。

  ⑶、全班交流。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7题

五年级数学方程1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根据题意列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

  学生自学

  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

  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第二种:

  X+50>100 X+X=100

  X+50<100

  X+50=100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

  板书: 方程的初步认识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五年级数学方程15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解简易方程》及练习二十六1~5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了求未知数x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本课以游戏导入,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平衡,自主体验,积累数学材料,为更好地引入新课,理解概念作铺垫。并且无论是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现象,还是天平称东西的实际状态,都无不放射出科学的光芒,它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体验,更有潜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二、突出重点,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溶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同时层层深入的设疑和引导也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鼓励和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如剥茧抽丝般汲取知识的养分。

  三、自学思考,获取新知

  在教学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时,通过出示两道自学思考题

  (1)什么叫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解方程?请举例说明。”改变了以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学课本,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例子加以阐明,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依赖于直观这一矛盾。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检验方法时,也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检验的方法及规范书写格式。

  四、使用交流,注重评价

  要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合作学习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新的教学理念使合作学习的意义更加广泛,有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于相互验证、集思广益。师生合作体现在“师导”,尤其在学生思维受阻,关键知识点的领会上,在本课中,有多处让同桌互说互评互查的过程,合作的力量必将促使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也将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五年级数学方程】相关文章:

高一数学《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优秀学案02-17

爱的方程解作文09-21

初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解法11-22

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方程》教学实录03-08

初中备考化学方程式汇总02-19

五年级数学小报资料03-02

初中化学方程式整理与归纳12-18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10-19

五年级数学期中自测质量简析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