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作文

时间:2023-12-11 12:30:47 好文 我要投稿

(优)陶渊明作文1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陶渊明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陶渊明作文13篇

  陶渊明作文 篇1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岁月从指缝间溜走,不觉容颜老去,而我心中的陶渊明依然如故。

  陶渊明是才华横溢的。《晋书.陶潜传》曾有记载:博学善属文。而萧统的《陶渊明集序》这样评价他: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不疑有问。众人皆知陶渊明博采众长,他的智慧有如皎洁清凉的月光,缓缓倾泻在诗歌的花蕾上,为诗歌增添风采。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那我心中的陶渊明便是诗歌的使者。他引领着晋朝的文人攀登文学的高峰。

  陶渊明是傲骨冰心的。唐有李白愤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晋有陶潜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他的品性是高贵的,他的灵魂是坚贞的。他也有满腹志向。“大志济于苍生”便是他的夙愿。更有诸多文章可追其印迹,如“潜少怀高尚”“语时事则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他满心热情,却被俗世击得粉碎。他宁愿放弃,也不愿像某些人一样苟颜于官场。在世人眼里,他是怯懦的。可又有谁能看出他内心的坚持。他以心为笔,以血为墨,才换来了中年时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他不贪图权位,所以当他的人格、心志遭到侮辱时,他便不顾一切,如一株梅花,傲立于霜雪中。

  陶渊明是悠然自在的。在经历了几度东风,几度飞花后,他的胸襟更为豁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对他生活境界的写照。许多人一生都无法寻得的“桃花源”,却在辞官归隐后,在心灵深处寻获。放下杂念,忘却官场的失意,回归自然宁静的生活,在落英缤纷的桃林中高歌;于春光融融的时日,在田里劳作;在晚风习习的夏日里抚琴;在满天星辉的月色里赋诗……无不透着闲适的氛围,让人心生沉醉。

  我心中的`陶渊明,他才华横溢,傲骨冰心又悠然自得。他的博学,他的孤高,他的怡情就如这柔柔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灵魂。夕阳西下,放眼远望,满目青翠。静静的,轻轻的,是你走进我的心里来了吗?

  陶渊明作文 篇2

  沉浸在劳动和菊花中,陶渊明的诗充满了生机和雨后空山草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的印象。每当我想起陶渊明的诗,我就在心里再次遇见他。

  "问你为什么不能,你的心离你很远。"官场的喧嚣,川流不息,对名利的追求,对富贵的渴望,都与陶渊明所珍视的仕途格格不入。曾祖父陶侃为陶渊明种下了当官员的梦想。29岁时,他第一次走出书房。可怜的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献身于道教。40岁时,他最后一次担任官员,但最终因“不要屈服于五蒲式耳大米的重量”的信条而辞职。这样,当五次官员需要勇气和感情,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次又一次的重新进入。只有怀着极端的感情,我们才能坚持一个接一个地放弃。

  陶渊明终究是属于他自己的,因为他“让鸟儿爱上了古老的森林,让池塘里的鱼深思”。“在种植豆子的南部山区,草里长满了豆子,幼苗稀少。”陶渊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高东,也许他真正属于那里。他42岁了,开始努力管理自己的生活。他的祖父孟佳也在他心中种下了一个“不羁”的梦,也许这就是陶渊明心中的声音。李白曾经写道:“当一个人陶醉时,可以看着风把自己的帽子吹落;跳舞时,人们喜欢让人们在月球上生存。陶渊明祖父的典故也曾使李白深受喜爱。但李白的洒脱是高傲的,陶公的`洒脱是坚守的。一所房子、一把锄头、一张方桌和几个邻居。陶渊明在这里耕耘,简单而快乐。"清亮的歌声驱散了新的声音,绿色的酒散发着芬芳."灵魂一次又一次被山川冲刷。“性是秋山爱情的精髓”。自然如此,夫妻想要什么?

  就一壶酒,为什么问新来者是谁?毕竟,伟大的诗人离不开酒。“老朋友们很欣赏我的兴趣,帮我提壶,”陶渊明一定和别人谈得很愉快。“故意在我的花园里喝春酒和采摘蔬菜”,酒很美味,他们去后院收集他们喜欢的蔬菜和水果。他们对政治不感兴趣,而且很放松。刘玲对书童说:“我醉死在哪里,你把我埋在哪里?”,这深深地印在了陶工的心里。因此,如果任真这样说,“我醉得睡不着,但我想去”。我的爱与他人无关。我真的跟随我的心灵而存在。

  在我真正明白“住在二等城市,享受人生”的意图之前,我在绵阳坡遇到了陶渊明的墓地。我也深深体会到了“东篱下摘菊花,南山悠然见”的感觉。

  陶渊明作文 篇3

  他怀才不遇,他才气纵横,他风流潇洒,他向往田园,他超凡脱俗,他独爱幽菊,他洁身自好,他安贫乐道,他,便是陶渊明。

  他是东晋文坛上的龙头,他是柔肠侠骨的镇军参军,他是克尽职守的彭泽县令,他是栖身田园的`自然隐士。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秋风瑟瑟,落木萧萧。他踏着归尘,拂袖而去;他脱离了尔虞我诈的汤汤官海,远离了这世道的无常,栖身于乡野田园,悠然自得。

  陶渊明沉醉于乡村的淳朴平淡,感彻于自然的博大浩瀚。他揣摩百家论篇,阅罢五经四书,感慨旧时变迁,彻悟治国之道。清新飘逸,深美醇厚,慷慨激昂,悲愤雄壮的诗韵与陶渊明,与田园,与自然萦绕于桃花源外,千古仍未散尽。

  回眸历史,纵观天下,古今文学墨客,与其才可貌美者屈指可数,寥寥无几。除李白,杜甫,他人便无人能及。其世人赞其曰:“千古之英才,万代入豪杰。”可他却不以为然,一笑了之,由此可见矣。他的思绪已然与田园相依,与山河交融。他的胸襟与气魄,宛若自然,坦坦荡荡。家国混沌,朝廷荒诞,他忠心报国,胸怀远志,却随波逐流,仕途坎坷。一生多磨难,万阻还奋激。遥望清节先生的儿时,划满了不幸的泪痕。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可在他的身上却成了偶然。。

  他忍辱负重,他淡雅宁然,他不拘小节,他悠哉游哉,他不戚贵贱,他不慕荣利,他笑看苍生,他名流千古。他,就像是在历史长河中飘荡的一株野菊花,轻轻拾起,抛向高空飘舞着,纷飞着,花瓣随着风儿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雾渐渐散去,但菊香仍缭绕在身边,田园寂静更显人世的喧嚣,回眸望去,高山丛林中,我隐隐约约,仿佛看到了一个身影。走进陶渊明,共赏菊,共饮酒,领略在田园中悠然的心境。

  陶渊明作文 篇4

  最爱那凌芳傲骨的秋菊,最爱那清风微扬的香柳,最爱乡间晨露的那一抹轻霜,最爱桃花深处的那一缕微光......

  愿站在山屋东篱之前,举樽自饮,与菊共语。愿穿越时间,穿越空间,看你带月荷锄高歌而归,观林海雾起,听鸟鸣山幽。这是你的天生禀赋吧,依山恋水,性旷情达。二十九岁出仕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便高唱归去来兮而还,一吐心中压抑与不快,如决堤之水,从此躬耕农亩,隐居山间,自得其乐。羁鸟恋旧林,纷繁变幻的世界终究不是你的归宿。看穿了世间的恩怨情仇,阅遍了人间的世态炎凉,你只愿抚琴引觞,躬耕赏菊,做个隐者。

  归去,归去,你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那个污浊黑暗,纷纷扰扰的社会,独你能找到心中的'那一块净土,从容应对外界的诱惑。近墨者也能不黑,你慨然应对世俗的官场,离官为民,为了尊严,甘愿受贫,不愿被乡里小儿所侮辱,更不愿意为五斗米而折腰,自享高洁,不怕流言蜚语,因为这就是你的追求,不是吗?

  乡间的晨风总是那么清新,带着雏菊的芬芳,房宅被榆柳桃李所包围,自是隐者返自然。逃离了官场的樊笼,挣脱了俗世的罗网,你更快乐吧。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便欢然有喜,这种复归于自然的和谐是你毕生的追求。归隐,生命的本质在于形为心役,释放出内心的本真,这就是你所探求的生命价值之所在。

  你一定渴求寻找到心中的圣地桃花源吧,那里鸡犬相闻,老少同乐,男有所耕,女有所织,你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也是如此吧。如果现实社会也是如此的民风淳朴,怡然自乐,你或许不会选择归隐这条路,只可惜事与愿违,于是,鄙弃官场,淡泊明志,最终,你头也不回地走入深山归隐处,寻求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陶渊明作文 篇5

  五柳先生,我是你的读者,同时也是你的崇拜者。

  作为你的崇拜者,我崇拜你的高尚人格。

  你能够舍去官场的浮华利禄,虚情假意,跟随自己的内心,过着清贫的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旁人忍受不了如此的生活,而你却“晏如也”,不慕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

  你喜好读书,却“不求甚解”,从不过分深究一字一句的意思,因为你读书从不是因为追求功名,而是满足自己的内心的需求,不像其他的文人士子,把一字一句都研究的仔仔细细,不仅为了读书而读书,更多的是因为求取功名。你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你生性喜欢喝酒,却因为贫穷不能经常喝酒。你的亲朋好友知道,邀请你,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本真直率,从不弄虚作假。

  作为你的读者,我也要感谢你。

  谢谢你的《桃花源记》。能让我们在这充满了世俗荣利、虚情假意的社会里,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小憩;能够让我们这些被挫折践踏的体无完肤的人们能在那两岸的桃花林里,抚慰自己脆弱、受伤的心灵;能让我在那个与世隔绝、充满美好的世界里,勾画自己童年天真的理想,仔细回忆自己曾经快乐的点点滴滴;能让我们在那个纯洁无污染的小村庄里找的自己的知音,向他倾诉自己的不快,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梦想,与他谈天说地;能让我们在那个不真实的梦境里,暂时忘却自己是有多么的失败,有多么的无助,是否曾经被抛弃,被人背叛,暂时忘却生活的不如意,现实的如此残酷。

  谢谢你的《五柳先生》。让我们了解到一个本真直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你,同时也让我们展开对人生的思考。是否享受好的生活就要背叛自己,成为自己曾经厌恶的角色;是否每天都要带上一个假面具,用笑容来掩饰内心所有的情感,只能在被窝里才能看都真正的自己,看到曾经天真无邪的自己;是否只能低三下四、阿谀奉承才能有一份称心的工作,拿自己的尊严,去换取那“五斗米”。

  对于你的评价,每个人都不同。而我认识的你,就是那个不随波逐流、率真豪爽、不畏权贵,那一个好读书、性嗜酒、喜著文章却只为供自己娱乐的五柳先生,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彭泽。

  我要感谢你,谢谢你为我们带来的那个世外桃源,告诉我们那个最真的你,唤醒人们心中的真情。

  陶渊明作文 篇6

  放眼坱圠无垠的历史帛书,或是疮痍满目,亦或是盛世灼灼,千古风流人物也是各具情态,独领风骚。却鲜有人同你一般,有着“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林”的思想境界。我洗去浮世闲尘,棹一扁孤舟,寻你同行。

  魏晋,一个不太平的时期,官宦暗斗,民不聊生。你卓然于此,深感红尘之纷扰,只得穿越田园,躬耕西畴,故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你搔首白头,鬃中青丝不在,岁月的匕首在你眼中画下万丈深渊,也在你的心中埋下数载苦痛。掩上窗牖,眉结深系,我料想满目饿殍遍野,草枯木折之景触动心扉了吧?

  刀戟声沙哑,漫天黄沙散飞着,几代枯荣被你尽收眼底,暗红的眸子贮藏了半世愁苦。你愤笔泼墨,写下“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便披上一帘芳菲,抬步起行。

  一年的伊始,你坐车载舟,寻壑经丘,身后的乱世尘嚣,便也逐渐去了。望着眼前苍茫汉霄,你心中大悟,原来这,才是你想要的生活。遂有了“少无适闲韵,性本爱丘山”的感叹。

  你落脚于一户偏僻幽静之地,一出门,便是景。

  叆叇云雾,袅娜轻烟,满目绿意在眼前肆意滋长。远处白瀑如烟,泠泠水声在山间漰湱,西边高崖森壁争霞,绿荫成瘾。你,便穿梭于沧山映水间,好不快活。整日奏着蝉鸣鸟啼,浸在山林之趣之中,你“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仔细打理着属于山间,也属于自己的.一亩良田,一隅方寸。闲时把酒话桑麻,含觞赋诗,乐得清闲安然。你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你安于现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行于阡陌间,歇于花树下。落英缤纷,打破了山间少有的宁静,风叶摩挲,述不尽这万水千山的灵泽,风尘契阔,你行路且歌,悠然漫步于月下、河上、山间……所到之处,皆得安闲。

  究竟是什么,让你沾润上世间少有的傲世风骨。你挣脱樊笼,脱离宫海,只为寻得心中想要守住的一份宁静,一份安然,我们隔着千岁洪波,漫步魏晋,漫步山水间。

  一段亘古的同行,让我真正懂得了你——陶渊明。

  陶渊明作文 篇7

  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家,是安乐窝,是避风港,那里有天伦之乐,有浓浓亲情。你浪迹天涯海角,不管是得志还是失意,家都使你魂牵梦绕。

  陶渊明,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在经历了八十一天的官场生活后,亦然决定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到自己那魂牵梦绕的家,享受天伦之乐。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快乐的,他归心似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他兴奋异常,“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悠闲的。他悠然自得,自娱自乐,“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成日“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不是还观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风而知还”的景象。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自由的。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升华,笔下所写的都为真性情。试问,有谁能发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样的感慨。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我所羡慕的。他有胆识,也有勇气辞去官职,归隐田园。即使他家境贫寒,也决意不再答应做官。这份坚持,让我感动。

  陶渊明的一声,平淡无奇,色彩缤纷。他虽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却留下了无数传颂千古的诗句。陶渊明笔下所出,都包含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让人读着亲切,回味无穷。

  陶渊明,一个敢于追求自我的人。喜欢他,不仅喜欢他的诗,他的词,更他那句句中透露出的自然清新的味道。这种味道令我着迷,也令我向往。

  陶渊明所做的一切虽已成历史,依旧受人们喜爱。这就是自然的影响力。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不向往大自然,没有人不热爱朴素的生活。

  这些,只有陶渊明做到了。他真是“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陶渊明作文 篇8

陶兄:

  久仰你大名了,今日我有幸给你写信,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也劳您在百忙之中指教一二。

  近日,我拜读了您的大作,深深地被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格所震撼;也深深地羡慕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更深深地被您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不讳”所折服。

  您的大作无不表现出您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田园生活和隐居生活的向往。酒,是你的钟爱;诗,是您精神的寄托;菊,是您品格的化身。

  您居陋室而不悲,因为那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污浊;您常常食不果腹而不躁;因为你有精神食粮。

  我对陶兄您十分敬佩,您是我心中的`偶像。因为你如菊一般,是位隐士。但我不明白,一味的隐居会解决问题吗?隐居,在我看来就是逃避。为什么不学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什么不学梅“孤芳自傲”!与其逃避,不如面对,与那污浊的社会一搏,留下千古美名。

  我还有一事向请教陶兄。酒,乃文人墨客皆爱之物。苏轼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曹操“酾酒临江”,赋诗写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边塞诗人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但到最后,哪个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呢?既然如此,为何要靠酩酊大醉来增加自己的痛苦呢?陶兄,您也是诗坛之中爱酒之人。您能告诉我原因吗?您是否亦是为了逃避而用酒来麻醉自己呢?用酒来控诉自己处境的不平吗?还是用酒来寻求那短暂的快感呢?

  若我所问有不当之处,还望陶兄您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成为污浊社会中的一枝菊花,一枝独秀。

  人各有志,只要您认为自己所为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也就此生无憾了。

  陶兄,打扰了,就此搁笔。

  此致

敬礼

  您的仰慕者:朱江鹏

  陶渊明作文 篇9

  暗夜,万籁俱寂。我拿着令人触目惊心的考卷,走在羊肠小道上。惟有冰冷的月亮伴着我。

  冥冥之中,我来到间住宅。宅边的五棵柳树在寒风下狂舞着。那舞动的`枝条犹如鞭子,狠狠地抽在我心上。

  多情的月亮终于消失在我的上空,伴着另一个人去了。

  黑幕中,一位先生扛着锄头伴着月光向我走来。再近些,只见他短褐穿结,手里还拿着酒壶。莫非,他乃是五柳先生?

  “小女子何等悠闲,大临寒舍。”他发话了。

  我轻笑一声:“先生乃彭泽县县令,怎会是寒舍?”

  “那官,我早已辞了。”他有些不屑“我堂堂一个男子,怎能为五斗米折腰?”

  “好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但先生隐居在此,那又有何出息?”我反问道。

  “田园生活如此甚好,怎能跟污浊官场相提并论。我在这‘衔觞赋诗’,‘无案牍之劳形’,妙也!

  一阵沉默过后,他瞥见了我的考卷,说道:“你落榜了?”我木纳地点点头。他又接着说:“落榜又有何哀伤,应调好心态,以备下次迎战。”

  “你寒窗苦读十年,最后竟落得这下场,你不怕我重蹈覆辙?”

  他摆摆手,说:“这不同。你乃处于太平之世,无动乱扰民。岂能跟东晋相比。我可‘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你也可‘不为挫折而驻足’。莫非,你们现代人的思想退化了。”

  不为挫折而驻足,对,就是这样!我激动得说:“先生点通了我,我乃感激不尽。定不负先生之意。来日再聚……”

  柔情的月光伴着我,洒下一抹银光。而我奔驰在银色的小路上……

  “叮叮叮”可恶的闹钟又响起来。忽然,一切都不见了。我从床上爬起。哦,原来是一场梦。“庄生晓梦迷蝴蝶”,看见桌上的试卷,我不再彷徨……

  陶渊明作文 篇10

  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但,陶潜,你可却真的与世无争,如鱼得水般的轻松?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你的本心是真的屈从于命运吗?陶渊明,我想对你说,悟天知命,固然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但,改变命运,向着那鸿鹄之志奋发,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是啊,苏轼的一生,难道不是与你一样坎坷?然而,他却有着对现实生活的狂热,再大的苦难,《赤壁赋》是他的气魄,再多的愁闷,《水调歌头》不变他的心态,一句业务风雨也无晴,便是他遭贬时的内心,归来萧瑟,却更见潇洒,逆境中活出自己的精彩。与他相比,你的《归去来兮》,已然黯淡了许多。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同样热爱自然山水,白居易却没有乐天安命的感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同样的壮年,孟德却没有悠然南山的消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同样是清贫,杜甫却没有复返自然的.愉悦……我虽为一介书生,对你如此的指责或许有几分失礼,但,人生来就要在社会上生活的,谁也无法逃避,官场黯淡无光,世道氤氲邪风,却也总是要生存的,也正是如此,世间不也正需你们这样的人才来改变?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的宏伟霸业,难道不正是当朝的一干老臣们努力拼搏的结果吗?归隐还乡,于你,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消极地避世,只能成为社会的累赘。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或许,只有吴均才与你拥有同一种想法吧,但是他却没有你的无奈,只有当权力与地位到达顶峰的时候,望见高耸入云的山峰,豪情才会逐渐冷却,以至不被利欲熏心而忘记,做个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然后真心为江山社稷,从这样的角度看,吴均反而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而你,陶渊明,只为一点点官场的杂事就觉久在樊笼里,你的桃花源,究竟能给你带来什么呢?

  因此,陶渊明,我想对你说,你错了。

  人生一世,本就应该拼得自己的一片天空,无论那天有多黑,多暗,这样,到老,才能真正乐夫天命,即使以后不能流芳百世,也不会遗憾。

  陶渊明作文 篇11

  浣花溪旁住,五柳堂前植。

  明月太白照,梦蝶可有疑?

  看那南山悠然清远,白云缭绕似仙山。看那天外云卷云舒,其中青峰隐若现。家中老鼠尚迁徙,悠哉游哉把锄犁。庭前花开吹又落,一晒却只顾佳人。名也利也浮云也,清风吹尽可复来?

  月照花林皆假霰,太白饮酒隐约现。太白也许永远都不是一个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也许永远穷于仕途。可他却永远保持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的自我。仕途的穷永远都穷不去李白那飘逸浪漫的谪仙气质,也许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诗仙。“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照出了那份对于仕途的`闲适,照出了诗人那份谪仙的内心。

  玩味山水辩奇文,纵是无糠也犹歌。邻翁且得相卖好,借得半壶自饮欢。论隐士,则首推陶潜。于官,已辞尔;于资,已无所余,于心也,则恬淡如云。圣人曰:“贫而无怨难。”而陶潜,这位五柳先生,他岂止只是做到了无怨?古之人者欲有三:财欲、权欲、人欲。而陶潜在人、权、财三方面甚为穷乏,但君可曾见陶潜之有欲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春华秋实,夏荣冬败,四季安有好坏乎?陶潜既以山水为友,也必是通晓此理,则其欲也固为风所散尔,隐士之名也终成尔。

  真名士也,不但能够安于穷,更能拒于富。

  天地为棺真气度,俗事安能绊天人?魏王尝曰庄子惫,老庄却道贫非惫。对于贫,庄子从来都没有否认,也没有抱怨,因为他有颗秋水般的内心。对于达生的追求和大道的理解,使得他悟出了贫非苦,是助力。所以庄子才能苦濮水边上安然垂钩,而视楚为无物。夫楚国之大也,得之则荣华富贵随之,其孰能拒之乎?庄子,也许只有这种真正安于贫穷的人,才能做到。也许,只有他才能以天地为棺,只有他才能安于天地之棺。

  形可役于穷苦,而神可役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真名士也,岂能为穷所穷乎?子美笑看四娘花,太白月下独斟酌,陶翁,安然扫庭除,梦蝶自引为涸鲋。

  一份信心,一份闲适,一份淡然交织在一起,从那白云之地群山之中,从那沟壑之间,徐徐流出。

  陶渊明作文 篇12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你视而不见;觥筹交错,案牍累累,你望而生厌;巍巍泰山,绵绵长城,你望而却步;独寻那阡陌交通,田园之乐。

  透过宦海的沉浮,人间的俗恶,我从你——陶渊明的身上,读出了一种境界,那就是你超脱尘世的人生追求——淡泊。

  即使是“环堵萧然,不敝风日”,即使是“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又怎能纠结你的心灵?终究是过往烟云,“晏如也”。

  是因为淡泊!

  何谓淡泊?淡泊是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逸;是朱熹“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品节详明德性坚定”的随和;亦是郑燮“难得糊涂”的豁达。

  这样看来,淡泊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风,因为有淡泊的心态,所以无意花的容颜和芬芳,不惧树的挺拔、山的伟岸,故能生能消,能大能小,能强能弱;水,因为有淡泊的心态,故能容万物而心无万物,故遇礁更能卷起千堆雪,惊涛拍岸,一往无前;云,因为有一颗淡泊的心,所以能安于苍穹之下,随风做千万变化,不慕明月之华彩,不羡太阳之光芒,偶然倒影在水波的'中心,转瞬间又消失了踪影。顺随自然,不逼迫,不迷恋,不强求,不做非分的念想,这就是淡泊。

  一个人若想从容处事,就必须以淡泊为伴。以淡泊的心态处世,我们才能倾听树间的鸟鸣,我们才能关注溪水淙淙;以淡然的心态对待生活,我们才能在心中开辟一方净土,保持清醒,自觉抵制花花世界中那些太多的诱惑。

  然而,在这个商品经济时代里,被功利所包围的我们,忙忙碌碌,谁人又能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淡然?

  朋友,你能吗?

  陶渊明作文 篇13

  陶渊明其人其文章与品格能够流传千古,依我看,正是因为一个‘真’字。

  有晋一代历来注重一个人的出生门第,而陶渊明正是东晋名将陶侃的后代。按照门第来看,陶渊明极有可能步入官场后平步青云,如果他又可以‘聪明’地搜刮些民脂民膏,也许陶渊明会荣华富贵一生,成为下一个石崇王恺。

  但也许是看透了官场污浊奢靡之风,无力改变却又不想同流合污。也许是顺应自己返璞归真的天性,陶渊明先后五次辞官,过上了自己想要的山水田园的幽居生活,超脱与俗人俗事,与山林鸟兽共休息。陶渊明找到自己的‘真意’,那就是道法自然,与自然万物生灵休戚与共。就是这样‘真’的人,才能无视金银财帛与功名利禄,就算是连自己最喜欢的酒也喝不上,却写出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样的.句子。做到‘悠然’--发自内心的快乐恬静。就是这样‘真’的人,才能在‘短褐穿结,单瓢屡空’的窘迫中说自己是生活在葛天氏,无怀氏时代的人。自然自然,自然而然,遵从内心,即是本真。世间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很少,而陶渊明却可以做到,正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真谛,只要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不论是满目萧然还是春和景明的境地都会被他忘怀,洒脱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就是这样,养养菊,种种豆,写写文章,便是最大的享受。

  有‘真’者,亦有‘不真’者,古今亦有。诗名大如孟浩然者,在山中‘假隐’多年以求一官半职然而却终不得唐玄宗赏识,郁郁而终。我们也不乏是这样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率真?这谈何困难,又谈何简单。看看陶渊明吧让我们这些‘鸢飞戾天者’可以‘望峰息心’,找到属于自己的‘真’之所在就是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

【陶渊明作文】相关文章:

陶渊明作文07-21

走近陶渊明作文07-13

关于陶渊明的作文12-01

读陶渊明作文03-05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12-12

(荐)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07-13

(热门)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07-04

[优秀]陶渊明作文15篇08-29

(集合)陶渊明作文15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