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后反思

时间:2023-12-03 16:30:45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后反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后反思1

  这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生活的诗歌,全诗表达的是少年儿童愉悦的感情。根据我课前的调查,这篇课文学生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因为上个学期音乐课老师已经教过这首歌了,所以朗读和背诵这篇课文应该不是问题。我想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然后针对学生困惑的难点再加以重点点拨来进行这课的教学。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后反思

  上课伊始,先让学生分小节朗读这首诗歌,接着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赛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给生字正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熟读的基础上,我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你们读懂了什么?从哪个地方读懂的?用文中的诗句来回答。学生们的回答很踊跃。

  ——我感觉北京的北海公园很美!读第1小节。

  ——小朋友们非常高兴,非常快乐!读1-3小节。

  ——我感觉图画中的小朋友非常幸福。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这句话是把鱼儿当作人来写的。

  我听了这个同学的回答,忍不住插进来问:“为什么鱼儿会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呢?”刚才回答的这位同学立刻举手回答我:“因为鱼儿也被我们的快乐吸引了,它们也很快乐!”小家伙反应真是敏捷啊!

  ——我认为诗歌中的小朋友做完了功课再去玩,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我要向他们学习。读第3小节。

  趁热打铁,我接着请孩子们把整首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几遍,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然后提出来,其他同学能帮助的就让同学帮助,帮助不了的我再解释。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的`是谁?“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为什么在文中要出现三次?这两个问题是我的意料之中的,一开始学生回答不出来,于是我就先抛出第2小节第1句中“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太阳”指的是什么?请学生回答。“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学生轻而易举就答对了。“太阳”指的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就五花八门了:父母、老师、美好的生活、革命先烈、太阳、红军……但是他们没有能够说出“太阳”指的是我们伟大的党。我认为这也很正常,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以他们的人生阅历来回答确实是有难度的。我想老师的教就是要教在学生迷茫时吧。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后面的“谁”,学生们就马上联想到是我们伟大的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出现了三次,大部分学生知道是为了表达他们愉快的心情,我适时告诉他们,这也是诗歌的一种表达方式——反复,使整首诗的感情得到更进一步的升华。最后再请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并且背诵整首诗。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后反思2

  我在上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时》的时候,在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的时候问:“同学们,请你反复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请打上‘?’”在交流“还有什么没有读懂”的地方时,一时小手如林,这早在意料之中,因为这种教学方法过去也采用过,愿意提问的孩子多,但大多不着边际或无关痛痒,提出的好问题不多。没想到这次的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提的几个问题都很有价值:

  “‘红领巾’指的'是什么?”

  “‘红领巾’怎么迎着太阳?”

  “水中的鱼儿为什么‘望着’我们?

  “鱼儿怎么会听我们唱歌?”

  听到这些问题,我是如此惊喜!经过两年的培养和训练,孩子们居然能提出这样精彩的问题了!这说明他们已经初步懂得读书了,如果阅读每篇课文都能这样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将来他们在语文中学习到就不仅仅只是语言文字的粗浅知识,而是一种思维的方式、阅读的方式了。

  于是我们就围绕着学生们提出这几个问题学习第二自然段,我把这些问题简单地记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运用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自己体会诗的意境,在理解“红领巾““太阳”“阳光”时,又作了必要的点拨。这样一来,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大增,认真地读,仔细地听,专心地想,甚至用笔在书上划线圈点,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弄清了他们心中的疑问,也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后反思】相关文章:

让我们荡起双桨作文08-17

《掌声》教后反思10-06

《春望》教后反思09-04

放小鸟教后反思10-09

《掌声》教后反思【荐】10-07

《学棋》教后反思08-01

《蜗牛的奖杯》教后反思08-01

《海滨小城》教后反思07-14

《花的勇气》教后反思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