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与行作文(经典)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言与行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言与行作文1
阳光穿过四方形的院子,倾泻在水泥地上,暖暖的,像曾祖母粗糙干裂的手,轻轻摩挲在我的脸上。
那年秋天,我们赶到这块斜倚在山中的小村落。曾祖母正在院子里眯缝着眼睛晒太阳,因为方言障碍,我只能憋着一肚子话躲在屋檐下远远窥探她的样子。
曾祖母的样子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已完全消失了。我仔细打量着这位慈祥的老人——藏青色的'圆毡帽底下钻出几根憔悴的青丝,脸颊上是一圈圈涟漪般的皱纹和老人斑,干瘪的双手就是脆弱的骨头蒙了一张皮。九十高龄,风烛残年!就在此时,她瞥见了我,我与她对视着。她目光中流露出无法抗拒的慈爱,嘴角微微扬起,那是祖孙间心性相通的感情。她颤颤巍巍地要挣扎着站起来,蜷曲的手指奋力抓住椅子的扶手,仿佛用尽浑身力气。
我冲了过去,赶紧将她扶住,重新搀回座位,安安静静坐在她的脚边。她的眼角泛起了笑意,拉住我的手,点点头。
她的嘴唇忽然动了一动,一股犹如青丝的话飘了出来。我真不懂她说了什么,只得不知所措地拼命点头。我多希望此刻我能听懂老人的话语啊,哪怕是一句也好!她似乎有些失望,然而又慢慢伸出手来,在我脸上轻轻摩挲起来。瞬间,阳光般的温暖弥漫了我的全身。我们没有再说话,但彼此都懂,冥冥之中,是一种爱的默契让我们相互理解了。
冬日的阳光总是短暂,身上的暖意渐渐褪去,我伫立在荒凉的院子中央。出殡的队伍中,我头戴蓝色的包巾——曾祖母走了。秋天的那次探望竟成了永别。
我没有哭,因为我知道,曾祖母在天上看着,她一定希望我们都平安幸福地生活下去。一言一行总关情,这爱,也许真的可以伴随我一生吧。
言与行作文2
夏日的午后,门前老榆树下一张老藤椅,坐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偶尔邻居家的猫咪叼着一条小鱼,嗖的一下飞一般的窜过屋顶,后面跟着一大群叫骂声,却也无可奈何。
每当这时,母亲总会向门口探出脑袋,笑着叫喊:“小馋猫,豆浆打好了。”
听到这种呼唤,我会立即从某个地方冒出来,有时是榆树的枝丫间,有时是大门旁的水井边,有时是养着鱼的池塘。只要是豆浆,我就会立刻奔回家中。
家里弥漫着豆浆的醇香,我流着口水,眼巴巴的望着母亲将白色、冒着热气的豆浆倒入一个大大的透明的玻璃杯。我一直很喜欢这杯子,因为上面印着一个妈妈牵着孩子的图案,像极了母亲和我。于是母亲一直都用这个杯子来撞我最爱喝的豆浆。
待母亲一转身,我立刻拿起豆浆,也不管豆浆会烫伤舌头,就仰起头咕噜咕噜的喝了下去,一滴都不剩。
母亲做出的豆浆有一种特别的香味,也说不出是什么味道,但只要我一闻,这味道就把我的馋虫都勾出来了!
母亲会拿出一杯温水,一边笑着责怪我做事毛毛躁躁,一边把水递上来。
我捧着杯子,回味着豆浆的醇香,看到母亲将剩下的豆浆用杯子装好放入冰箱,这样晚上我就又能喝道冷冻豆浆了。
到了后来,我们搬了家。新家没有门口那棵榆树,没有了树下那咯吱咯吱作响的藤椅,也没有一只猫咪叼着鱼从房顶窜过了。
夏日的午后,阳光依旧灿烂,可是再也没有人喊我回家喝豆浆了,再也没有了一个小小的身影从某个地方窜出来奔回家,再也没有满屋子飘香的豆浆了。
它们,似乎只存在于我的记忆之间了。
直到有一天,我放学回家。打开家门,是母亲兴奋的脸庞,和那熟悉的醇香。我差点没忍住要落下泪来。
手心传来熟悉的'触感和温度,掌中还是那个透明的、一对母女牵着手漫步的杯子,恍然间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
母亲做的豆浆还是那么好喝,那种特殊的味道依旧还是溶在了豆浆里,溶到了我的心里。
原来母亲一直没忘,原来母亲一直都还记得,原来是我的自以为是忽略了那么多,原来那种醇香一只伴在我身旁。
我的手里捧着熟悉的、温热的豆浆,旁边有母亲期待而喜悦的眼神。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拥有了全世界的幸福。
言与行作文3
在特殊儿童的问题上,如今正大力提倡无差别教育,让他们理解正常教育,避兔由于过于“特殊”而造成二次伤害。因为身体的原因,这类孩子的自尊心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强烈,他们更渴望得到人们的尊重,不经意的只言片语,都可能严重刺伤他们的敏感的心。
曾在《育人》为这本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故事里的谢教师没有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看似智商有点问题的凌字,而是弯下腰微笑与他交谈,这是教师对他的爱,对他的尊重,是教师接纳他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追求归属感和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凌宇也不例外。谢教师经过自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慢慢改变着凌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许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有可能是学生的一生一世。
我觉得对于教师来说,教育的过程就是与学生交往共处的过程,我们沐浴着清晨的朝阳,迎接学生的到来,致以
温馨的问候,开启崭新的一天。这一天里,我们一齐畅游知识的海洋,探索宇宙的神奇;一齐展示真我风采,锤炼坚强意志;一齐为成功呐喊欢呼,为失败鼓劲加油……夕阳的余晖中,我们相互叮嘱,带着满脸的微笑,怀着惬意的心境,挥手告别。
教育对我们来说,是遍布情感的话动。课堂上,我们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深情的眼神,竖起的拇指,微微地点头,学生心领会;课后,我们与学生一齐游戏,一齐劳动,分享喜悦,抚慰痛楚。师生之间,拒绝虚情假意,摒弃逢场作戏;师生之间,虽不是亲人,但亲情融融,也许年龄会有差距,但心灵永远相通。
爱,是我们教师永恒的名片,是我们职业铿锵的哲言。德蕾莎修女说:“我们无法在人间做大事,我们只能用大爱来做小事。”爱,是我们与学生初次相见时伸出的手,是课堂上写满温和的笑脸,是谈心时春风般的细语,是委婉而不乏严肃的批评,是重新焕发昂扬斗志的.激励。
言传不如身教,万千言语也抵可是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尤其是那些智力低下、成绩较差的孩子,他们的心时常被伤害,他们最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也许一束不带歧视的目光,一个表示关心的动作,便能抚慰他们脆弱的心并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改变他们的一生。
一言一行总关情,我期望我们的教是爱的互动,情的传递,心的交融,在无声处、细节处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言与行作文4
一位父亲嘱咐即将独闯天下的孩子:“孩子,你要记住,当你取得了一点小成就时,不要被他人的美言所迷惑。永远记着:对你最好的人是指正你错误的人。”
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所以,请不要被美言与暂时的安逸所惑,要接受那些表面上难以接受实则益于我们的良言。
山口处的一个山洞,谁说里面一定住着妖魔鬼怪?它或许通往我们心仪已久的世外桃源。听似逆耳的忠言,是我们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支撑。巍巍朝堂上,臣子争相附和时,总是他直言利弊。下朝时,皇帝总是咬牙切齿,咆哮着:“会当杀死田翁!”却总是接纳他的建议。魏征的直言虽然逆耳,但千年来,“贞观之治"为人称道,“大唐盛世”令人向往,足见忠言的功用。忠言虽逆耳,却刺痛了听者的心,使其痛改前非,走向成功。
沙漠中的海市楼,谁说它是迷途中错误的引导?它或许给迷途者走出沙漠的希望。看似不留情面的人,却是我们成功路上的恩人。一句“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气得文帝恼羞成怒。思虑良久,文帝也只能责备“公奈何众辱我”。可因此有了冯唐持节赦魏尚的典故。冯唐的直言虽然逆耳,但苏轼的那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足见这一英明举措对后世的影响。忠言虽逆耳,却指出了听者的缺点,使其知错就改,走向成功。
良言是春风,唤醒沉睡的人;是雨露,洗涤蒙尘的心;是旭日,照亮前行的路。楚汉战争时期,韩信的.实力曾一跃超过项羽和刘邦。韩信没有采纳制通的建议称王,而是甘愿做刘邦手下,最终被斩于长乐言钟室。他大喊:“悔不听通之言,竟死于儿女子之手!”已无力回天。逆忠言者亡,顺忠言者昌。当年对制通劝其称王甚为不解的韩信,最终死在吕后手中时的顿悟,却已何其晚矣!
大树沉醉在赞歌中不能自拔,将啄木鸟的美意拒之门外,最终落得痛苦倒下的悲惨下场。人若沉醉在美言中不能清醒认识自我时,请让逆耳的忠言萦绕耳畔吧,唤醒你,指引你。
从今天起,过滤掉美言与安逸,吸纳益于我们的良言。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言与行作文】相关文章:
言与行作文08-30
礼仪:敏于行而纳于言05-02
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03-09
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07-09
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优选15篇]08-19
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合集9篇08-07
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锦集10篇)07-27
信与言作文12-11
言狮之死作文05-04
入世者言作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