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的作文

时间:2024-01-22 11:29:23 美云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通用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闽南文化的作文(通用15篇)

  闽南文化的作文 1

  我热爱闽南文化,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它也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她就像一颗星永远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以前的我总是认为闽南文化一点也不出名,只不过古人在闽南地区留下了非物质遗产,但自从我看了那次的梨园戏,我改变了对它的看法。

  那一次,学生记者团组织参加了观梨园戏的活动,我欣赏到了《陈三五娘》中的《赏花》,这让我久久的.陶醉。你看,演员们的动作时多么的眼花缭乱,五娘和益春在舞台上感叹这春天的美好,却又哀叹着花易落得季节。欣赏了《赏花》我才真正明白,闽南文化不是什么古人留下的非物质遗产,它还有更广阔的天空,之所以有这些演员在艰苦中磨练,才能为闽南文化增添一份光彩。

  除了梨园戏另外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南音和提线木偶,提线木偶也历史也是很悠久的,它必须要好的技术才能控制好木偶,否则线就会乱掉。南音也很出名,它的曲调非常的优美,它利用各种民间乐器演奏出各种优美的曲调,每次听到南音我都会被这美妙的音乐久久陶醉。

  我把参加闽南文化的活动告诉好朋友,她也不禁赞叹闽南话,还说闽南文化是一颗星永远闪烁着光芒,永不熄灭。在我的课余时间里我也经常了解一些关于闽南文化的节目和有关书籍。

  闽南文化永远是那样的灿烂,我想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弘扬闽南文化,让闽南文化的光芒永不熄灭。

  闽南文化的作文 2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闽南的中秋风俗就是那些猜字迷、烧宝塔、赛诗、博饼……我们家当然也不例外。

  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一家子一起吃了团圆饭后,我和姐姐手拉手迫不及待地到露台赏月。在露台上,我往天空中一望,只见天空早已暗下来了,刚刚天边还挂着的晚霞已经不知所踪,只看见月亮就像一个害羞的姑娘似的,羞答答的躲在一片乌云的背后怎么也不出来,这可把我急了,我心想:“中秋赏月,没有月亮怎么赏月呢,难道月亮想跟我们玩捉迷藏吗?”

  等呀等呀,过了一会儿,月亮好像明白了我的心思,一转身从乌云后跳了出来,微笑地挂在夜空中。顿时,天空就像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的景色都被镀了一层银白色的光芒,真是美极了!看着如些美景,姐姐为了讲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她讲得绘声绘色,我听得都入了迷了。

  随着时间推移,夜空中的月亮越来越皎洁,它是那么的.圆,那么的明亮。“太美了!”我不禁惊呼着。在客厅看电视的爸爸妈妈听到我的呼声也走了出来,爸爸妈妈也感叹着今晚的月亮的美。妈妈突然说:“在这么好的月色中,不如你们姐弟来个赛诗会,看谁背出有关月的古诗越多,谁就是胜利者。”大家听了后一致赞同。

  比赛开始了,我先发制人背了一首《静夜思》,姐姐不甘示弱地来了首《水调歌头》,而我不慌不忙地接上《鸟鸣涧》,我的话音刚落,马上迎来姐姐的《拜新月》,哼!我“孙悟空”也不是白叫的,我背起了《西江月》,背完后我得意地望着姐姐,只见姐姐呶了呶嘴一个字也背不出来,最后姐姐只好认输了,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开心地喊“YE,我赢了,我赢了!”

  我抬头望着月亮,此时的月亮是那么皎洁,我们也在喜悦的气氛中度过这闽南的中秋。

  闽南文化的作文 3

  走进闽南文化的殿堂,我们随着旋律优雅、婉转深情的南音走进了节目现场,一起沉浸在了解闽南文化的联想中。

  节目一开始,栩栩如生的木偶戏便拉开了精彩的一幕:手指灵巧的艺术家们专心致志地扒弄着缠绕在手中那细如发丝般的丝线,生怕一个不留神,木偶的神态与表情就会错杂开来。表情生动的木偶们此刻像是拥有了灵魂,转眼间便随着艺术家们的节奏,挥动着身躯和手臂,带我们走进闽南文化的故乡,重温那一个个蕴意深刻的闽南典故。在艺术家的指挥下,木偶们轻松自如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犹如一个活脱脱的演员。表演结束后,我却一直陶醉其中,难以自拔。我感叹那些艺术家竟拥有这样大的耐心,要紧紧拿捏好32条细丝,还真是不容易呢!木偶戏之所以这么受大家的欢迎,更在于它生动的动作,时而引人深思,时而令人捧腹大笑,是闽南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在一片喧哗声中,汹涌澎湃的大海上汇聚着几十只简朴的渔船,人们穿着清爽的衣服,手持脸盆弯腰捞起波光粼粼的海水往对方的`船上喷洒。一时间,人们身上都溅满了水花,浑身湿漉漉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爽朗真挚的笑容,毫无违和感。这便是民间流传的“泼水节”。不论是熟悉的亲朋好友还是不曾相识的陌生人,大家都欢乐地大声呐喊,尽情享受来自水的“洗礼”。我想,这样的习俗不仅可以体验到节日带来的满足感,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

  美好的清晨,在洒满阳光暖烘烘的时刻,喝下一碗面线糊,是最惬意的时光了。面线糊是泉州著名的小吃,浓浓淡淡的稠香味,每一口似乎都有着不同的味道,突显出闽南特有的文化气息。一碗简简单单的面线糊,饱含着制作人对祖国、对家乡浓浓的情衣。淡然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散开来,闽南独特的味道也在空气中荡漾······

  闽南,这个文化之都,这个神秘而含有韵味的词语,却包含了如此之多的民俗文化。通过这个节目,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泉州闽南巨大的魅力!

  闽南文化的作文 4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下面我就带大家走进闽南地区的端午节。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粽子。最后,将其中6个粽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节是不是很有特色?大家也一起跟我们来分享下你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吧。

  闽南文化的作文 5

  中国茶文化集哲学、伦理、历史、文学、艺术为一体,是东方艺术宝库中的奇葩。闽南茶文化的精华是茶艺,它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饮茶是闽南人生活中的一大享受。过去,在闽南有一种说法:“抽啦叭烟,听南音乐,泡功夫茶,其乐无穷。”

  那么如何泡好一壶茶,如何享受一盏茶呢?这是需要技艺和艺术的,这就是茶艺。闽南人把饮茶叫作泡茶,泡茶最讲究茶叶、水和茶具了。茶以新为贵,而且要优质茶叶。闽南人喜欢喝乌龙茶,因为乌龙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它外形色泽青褐,所以称“青菜”。

  乌龙茶经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口味醇厚。而乌龙茶茶中最负盛名的是安溪铁观音,铁观音如青橄榄,入口略有苦涩,入喉后渐渐回甘,韵味无穷。泡茶对水有严格的要求,因为水有软硬之分,凡每公升水中钙、镁含量不到8毫克的称为软水,反之则称硬水。泡茶要用软水,用硬水泡茶,茶味变涩,茶香变浊,茶汤变色。闽南人泡茶爱选用有加盖的陶器茶具,因为它会“保香”和“保味”。最喜欢“孟公壶”和“若深杯”。“孟公壶”又称“孟臣罐”,容量只有50一100毫升,小的如早桔,大的似香瓜。小的茶杯就叫“若深杯”或“若深瓯”,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只能容4毫升茶水,通常1个“孟公壶”与4个“若深杯”一起放在圆形茶盘中,显得很有艺术欣赏价值。

  闽南人对饮茶情有独钟。在闽南地区就有这么一种说法:“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动”。在福建安溪县,还流传着“早上喝碗铁观音,不用医生开药方;晚上喝碗铁观音,一天劳累全扫光;三天连喝铁观音,鸡鸭鱼肉也不香”。人们在说到闽南人的热情好客时,总也离不开一个“茶”字,因为“闽南人真好客,入门就泡茶。”泡茶可是要有技艺的。不久前,我有幸拜访了“茶仙”洪老先生,目睹了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盏茶的艺术。洪老先生从小在厦门的“茶桌仔”(饮茶摊)边长大,年过古稀的他泡茶技艺炉火纯青。

  只见他拿出了一套小巧玲珑的紫沙壶茶具,边摆放边说,泡茶的程序非常讲究,所费的时间可比喝茶的时间多哦,要不怎么叫“功夫茶”呢。“首先是茶具,一般用红色的宜兴陶壶,只有掌心大小,叫’小掌’,配套的茶杯自然就更小了。用这样的茶具泡出的茶叫‘小掌茶’。”我看茶几上除了茶壶、茶杯外,还有搁茶杯的茶盘和一个碗状的放置茶壶的茶洗。洪老先生指着茶洗说,每一次喝完茶和泡茶之前,都洪老先生拿起开水对我说:“第一道程序就是烫壶、烫杯。

  随后,倒掉茶洗中的水,将茶壶放在茶洗中,放上茶叶,茶叶要放满壶,这样冲出来的茶才够味。”只见他在茶壶里塞满了茶叶,接着就把开水冲入茶壶中,这时浮起一些泡沫,老先生就用壶盖轻轻拨动,把泡沫拨出,然后盖上壶盖,再从壶盖上淋下开水,把壶外的泡沫冲走,这样,茶壶内外温度相差不会太多。了,热气才不会跑掉。他把茶壶提起,将这第一遍茶全部倒入茶洗中。第二道水立刻冲进去,冲到壶盖盖下去后有少许茶水溢出为止,盖上盖子,再淋一些开水。洪老先生说,泡茶最忌讳浸茶,一浸就出茶碱,茶就苦了。他拿起茶壶边斟边说:“斟茶是很讲究功夫的,必须用一个手指按住茶壶盖,将茶壶翻转九十度,壶嘴直冲下,迅速绕着已经排成一圈的茶杯斟下去。

  开始叫’关公巡城’,每一个杯子都要巡到,最后叫‘韩信点兵’,那后边的几滴是最甘美的,所以每一个杯子都必须点到。”洪老先生说,这样斟出的茶,每一杯色泽浓淡均匀,味道不相上下。一泡茶,一般冲五六次,讲究一点的,冲泡三四次就要将茶叶渣倒出,重新烫壶、烫杯。接过洪老先生递过来的茶,果然清香扑鼻。按照老先生先闻后品的'指点,我深深吸了口气,顿觉有一缕淡淡的清香直透丹田,滋润身心。然后我浅浅地抿一口,在口中稍留,再缓缓咽下,慢慢品味,舌有余甘,那真是一种享受啊!

  听众朋友,听了我上面的介绍,你一定会感受到饮茶确实是一门艺术。是的,这是一种茶艺,它是茶文化的精髓。而茶道是茶文化的另一境界,闽南的茶道精髓,体现在一个“和”字上。例如,当地村民有什么纠纷或隔阂,只要长辈出面开一个“茶话会”调解,便可轻松把事情“摆平”。这种茶文化中的“和”,意蕴着风调雨顺的天和、青山绿水的地和以及友好相融的人和。如果上升到茶德的高度,“和”的内涵会更丰富,具有一种社会功能,使饮茶者追求一种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自我整合、人伦和谐、其乐融融的精神境界。闽南人在这片土地上长期和睦相处,亲如兄弟,根植、流传其间的茶文化,无疑具有深厚的旺盛生命力,是中国灿烂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闽南文化的作文 6

  闽南可是个有名的地方,这里有历史悠久的文化遗迹,美味可口的小吃……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小吃,印象最深的是海蛎煎。

  那是在一次看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闽南特色小吃”这几个字,就两眼发光、口水直流地看下去:里面有麻粩、鸡卷、面线糊、土笋冻……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海蛎煎,上面介绍道:海蛎煎吃起来甜甜的,有种入口即溶的感觉……“啊!看到这里,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来,于是,我找了机会来尝试做美味佳肴。

  我从冰箱找出已经剥好的海蛎,将其洗上几十遍,把原本夹杂着的泥沙给冲干净。洗净后,我将海蛎倒到油锅里翻炒,结果海蛎才刚倒下去,油锅就像要爆炸了一般翻腾起来,热腾腾的油溅到了我的`手臂上,我痛呼一声:“唉!当个吃货还真不容易。还是请妈妈来帮忙吧。”

  “救兵”终于来了,妈妈看见我的“惨状”,好不容易才忍住了爆笑,跟我说:“海蛎的水要沥干才可以放进油锅,不然油就会溅出来。”“妈妈你好棒啊!我趁机拍了妈妈的”马屁,没办法,为了吃海蛎煎我也是拼了。

  接下来我就在妈妈的指导下下了一大片姜,加了料酒、黑胡椒去腥。啊!好浓的香味啊!然后,我又加了蒜叶下去继续爆炒,味道更香喽,我又再一次地流出了口水。接着,我又加入木薯粉浆,有一些凝固是炒碎加适量的盐,加适量的油继续炒制后摊平。摊平后再煎一会儿,妈妈帮我打了个鸡蛋放下去,鸡蛋像跳水员一样跳进锅里,浇到周围,上下翻炒!啊!香味扑鼻的海蛎煎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嗯~~真的像书上说的那样,甜甜的、入口即溶啊,好美味啊!以后我要多多去了解闽南小吃,尝遍所有美食。我还要多像妈妈学习厨艺,避免今天这样的“惨状”再次发生。

  闽南的文化博大精深,吃、喝、玩、乐,样样具备,包你来这儿玩得嗨皮。哈哈,真是太有趣了!吃,只是闽南文化之一,还有提线木偶、闽南童谣、高甲戏等。遗迹有开元寺、清源山……太多太多了,文化太深奥,我长大后再去慢慢了解。

  闽南文化的作文 7

  俗语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发展至今,全国各种佳肴,可真是数不胜数。一碗小小的四果汤在山珍海味面前,也许是一个无名小辈,但是在我心中却是人间美味。

  四果汤是闽南特色小吃,历史悠久,因从红豆、绿豆、莲子、仙草、石花等等配料中,任你选出其中四种,所以得名“四果汤”。它具有祛暑降温的作用,每到夏天,大街小巷都有人在售卖,加上价格便宜、配料丰富,所以备受人们喜爱。

  四果汤虽然只是小小一碗,却包容万象,在那蜜水中加入种类繁多的配料,有甜甜的红豆,爽滑的`仙草,软糯的芋圆以及各种美味的时令水果等。味道微甜,喝下去清甜于口,仿佛有块糖在心里融化。喝入第一口,清凉解暑。第二口凉意滑过喉咙,从腹中蔓延遍全身。悄悄告诉你,从冰箱里冰却过的四果汤更加美味解暑。

  四果汤不仅是炎炎夏日的消暑法宝,而且具有很多隐藏功效,不仅可以开脾健胃、安神补血,还能清心醒脾,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

  小小一碗四果汤虏获了千千万万男女老少的心,那沁人心脾的蜜水、晶莹剔透的石花膏丝,五颜六色的水果块以及其他美味配料,多种滋味混合在嘴里,吃完后也让人回味无穷,让人忍不住想多品尝一碗。

  我爱四果汤,也爱闽南的传统文化!

  闽南文化的作文 8

  淡黄的山峦渐渐淡出画面,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山峦的形体也慢慢变化,最终一锤定音般地在画面上定格,现出“文明之旅”四个大字。我们跟随着市委书记黄少萍女士,与海内外观众一起,品读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

  在这短短四十多分钟的视频中,我读出了巧夺天工的技艺,听出了唱响千年的乐曲,感受了爱拼敢赢的气质,目睹了富丽堂皇的皇宫起……从这些极具代表性的闽南文化符号中,我更深刻地感受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厚渊源以及闽南文化在凝聚两岸的情感,推动和平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我爱泉州,爱她的“老”。提线木偶在泉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小时候的我曾无知的认为提线木偶也不过是几个手指掌控着一只小小的玩具,让它跳起来,走起来,仅此而已。欣赏了木偶表演《钟馗斩妖》后,我彻底改变了对表演提线木偶的看法,它不仅展现了用十只手指表演36条线的高难度动作,也向世人秀出了巧夺天工的技艺,唱出了泉州千年的历史。

  我爱泉州,爱她的“言”。听了那翱翔太空的“旅行者”号宇宙飞船里传来的闽南方言,我不由自主地哼起,小时候妈妈教我唱的《爱拼才会赢》的这首歌。这首歌,让我领会了闽南人的那种爱拼敢赢的精神,学会了敢于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气质。市委书记在观众面前引亢高歌这首闽南歌曲时,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也要学会唱这首歌,唱出我们的精神,唱出我们的气质。

  我爱泉州,爱她的“秀”。视频上的惠安女“头戴黄斗笠,披花头巾,身穿蓝上衣,系银腰带,穿宽长裤。”在海边,在田间,我们总能见到一群群犹如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婀娜多姿,优美动人,这就是泉州唯美的一道风景线。惠安女的服饰让人觉得美不胜收,美得无法用语言形容。但惠安女让我们觉得美的更是隐藏在华丽的服饰下的“惠女精神”。惠女水库就直接地体现了惠女精神,体现了那种美丽大方、勤劳坚韧的气质。正如方志远教授说:“惠安女的这种精神是当代女孩子所要学习的美好品质。”这就是泉州的美人,这就是泉州人的自豪。

  我爱泉州,爱她的“俊”。在荧幕里,摄影师给了我们时空隧道,让我们目睹了一座座闽南古大厝,一排排“皇宫起”,让我们再次地感受到了泉州经济的辉煌、建筑的富丽堂皇。我们置身其间,无法用语言来修饰,用话语来表达,我们只能用心去体会,去感悟。

  一首首委婉动听的“御前清曲”,一座座造型特异的宗教寺庙,一个个生动离奇的.故事……都让我们感受到泉州历史的悠久与生机勃勃。观看《海纳百川闽南韵》,我们领略了“海滨邹鲁”的美景,欣赏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古港商埠”,我们陶醉在刺桐花飘香,陶醉在泉州这个古老的摇篮。我们学会了闽南文化中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包容并蓄的人生哲学、重乡崇祖的价值观和重义求利的生活理念。

  爱的就是你——我的泉州,我的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的作文 9

  我的家在泉州,是闽南的精华之地,犹如一片海绵,吸收了无数闽南文化、历史,等等让人不由得去观赏一番,因为我是一名闽南人,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要重温熟悉,探寻陌生,完全融入闽南我的家。

  为了融入闽南我的家,我有玩泉州部分的名胜古迹,了解了泉州的风俗,我还跟随爸爸去各地了解、游玩了闽南的名著景点,还了解了各地的传统艺术、民土风情、闽南美食等等,都让我叹为观止。

  为了我的闽南梦,我去了解闽南各地的民土风情,我让人捧腹大笑的拍胸舞,有锣鼓声喧的粗锣鼓,还有象征风调雨顺的`“尾牙”。

  为了我的闽南梦,我还有完了闽南的著名景点,当我看到漳州滨海公园的雄伟壮观的地貌时我仿佛望到了地址形态各异的火山口正在发泄着蓄存已久的大爆发。当我看到永春牛姆林,闽南的西双版纳的云雾缭绕,四季如春的景色时,仿佛望到了朝气蓬勃的“天然陈列馆”。当我看到经典的“土楼王国”时,仿佛望到了无数个巨大的蘑菇,让我叹为观止。

  为了我的闽南梦,我还认识了许多传统艺术,有泉州活灵活现的木偶戏,有有古、多、广、强、美的南音,有气质饱满、神态逼真的漆木雕,还有剪纸艺术的奇葩南安盘花,还有古典时尚的砖刻艺术,都让我连声叫好。

  为了我的闽南梦,我还了解了一些闽南建筑,有闽南文化的核心建筑红砖建筑,有奇特单调的石头房,邮过去惊世骇俗的鼓浪屿的老宅,这些房子虽老却都是独一无二的独特建筑。

  为了我的闽南梦,为了融入闽南我的家,我还要继续观察,保护我的家的一切。

  闽南文化的作文 10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闽南人,我觉得必不可少的还是讲闽南语,因为这可是我们闽南的特色之一啊!

  这不,我们学校的“校园达人秀”就有三个同学为我们带来闽南语的表演,他们把朗朗上口的闽南语童谣,用轻松愉快的语调演绎出来,将童谣中的小老鼠的`可爱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出来,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上一周主题班会课上,我们四个小组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讲述我们的闽南风俗,其中最精彩的非我们第四小组莫属,我们从闽南语的追根溯源,介绍到闽南语在当今社会的广泛使用,在演讲的最后,我们全班齐唱脍炙人口的歌曲,那就是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啊才会赢。”看啊,这首歌不正表达了闽南人敢于拼搏、勇敢面对输赢的精神吗?其实,还有很多闽南语歌曲表达了闽南人对生活的热爱,例如我和我爸妈都很喜欢的那首《欢喜就好》。

  闽南语是闽南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讲闽南语,更是一种情怀,那是令闽南人骄傲的情怀。讲闽南语,品闽南风情,我在闽南,我爱闽南。

  闽南文化的作文 11

  “十里一风,百里一俗”。在我们家乡也有别具一格的风俗,那就是拜天公。人们所说的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正月初九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这一天我们要用一些果品敬奉,并举行一个仪式,这就是敬天公!因为出于对天公的`尊敬,人们没有雕天公的雕像。

  这一天,奶奶把桌子搬到阳台,因为拜天公是朝天拜的。我帮奶奶在桌子上摆上了那一些美味的食品:有猪头啊,鱼啊,乌龟裸……这些好吃的馋得我口水直流。我想吃一个,可奶奶说得拜完天公才准吃,否则就是对天公的不敬。我只好咽了咽口水。

  只见奶奶拿出打火机把蜡烛点燃,插上了三根香,表情严肃地跪在地上,虔诚地向茫茫天空说了:"保佑我的儿子们生意兴旺,孙子们成绩更好,我和老伴长命百岁。″说完扣了三个响头,又叫我和爸爸妈妈过去一起拜了三拜。我跪在地上,心里直想笑,不过我强忍着不笑出声来,因为奶奶说过拜的时候不能笑出来,否则就得不到祝福。

  拜完以后奶奶把好吃的搬了下去,我也跑了过去。奶奶对我说:“孙子,想吃快点来。拜了天公的东西可以保佑你吉祥如意,成绩高升。”听了奶奶的话我赶紧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拜天公还有一首有题的诗呢,那就是“正月初九五更天,三牲五谷放桌边。一家老少站相依,一拜丰收财运添;二拜健康笑眯眯,三拜团圆不分开。真心许愿嘴要甜,响炮共庆天公生。”是不是很有趣呀?

  我也明白拜天公其实是寄寓着劳动人民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四季平安的心愿。

  闽南文化的作文 12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方,都有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习俗串通和宗教信仰,而闽南,更是有着自己传统的文化。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闽南的茶文化。

  古人曾说:“若能杯酒比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在闽南,人们一般都都喜欢品“铁观音”,“铁观音”正如青橄榄,入口略些苦涩,但这苦涩中以蕴藏着丝丝甘甜,一口下肚后,肠胃顿时清爽起来,仿佛被清洗得干干净净,这一系列的甘甜,怎能不叫人回味无穷?

  别光说茶,懂得择茶、泡茶、品茶也是极关键的,瞧,机会来了,有一回,爸爸准备去一个好朋友家泡茶,而且那朋友还是懂茶之人,我顿时兴奋得一蹦三尺高,争先恐后地说要跟去,这些天我一直在阅读有关“茶”的书籍,对那些文章早已感到倦怠,倒不如真真切切地用舌头“阅读”呢!

  到了叔叔家开始泡上好的“铁观音”王叔叔就边烧开水边给我们讲述泡茶的程序。“首先,把茶叶倒入烫洗过后的茶具,用几勺沸水烫洗一下,把茶身上沾的灰尘冲刷掉。”说着,王叔叔就真的'把茶叶烫洗了一遍,然后再把茶具倒满沸水,本来蜷缩的茶叶缓缓地舒展开来,仿佛刚出浴的少女。

  王叔叔接着说:“斟茶也是大有讲究的”,随后他合上了茶盖,用食指轻轻抵信茶盖,并九十度翻转。“泡茶过程可以轻轻晃动茶水,使茶叶的甘冽能更好地散布开来。”

  约莫这样过了三分钟,王叔叔才将茶具里的茶筛选后倒入每个人的杯中,我不由自主地闻了闻“铁观音”的清香,并抿了一小口,真是如书上所说的“若能杯酒比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

  这次经历让我见识到了闽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我们闽南人不正如“铁观音”一般勤奋努力,吃苦耐劳,敢爱敢拼吗?闽南人将这种茶的精髓与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无疑是中国丰富茶文化里一朵灿烂的奇葩。

  闽南文化的作文 13

  闽南的节日习俗多种多样,有令人摸不清头脑的出嫁风俗,有令人惊讶的跳火圈风俗。而春节敬天公,则是我印象深刻的风俗。

  “快下来。”爸爸在呼叫。我和哥哥知道按照习俗,在这除夕之夜十二点,我们全家准备要敬天公了。敬天公,也就是祭拜玉皇大帝,祈求新的一年全家一切平安顺利!

  我下楼一看,大门敞开着,一张八仙桌上摆着一盘盘食物。有三牲:乌鸡、猪脚、鱼。又有一盘水果,菠萝摆在正中,周围分别是柑桔、火龙果、苹果、梨子,这就叫五果。还有一盘面包、一盘碗糕。桌上还系着桌裙,上面写着“满堂玉金”,下面画着一厅堂的'人,有老人、有年轻人、有小孩。但每人都是全身金衣,十分喜庆。桌前有一个方形的垫子,桌后吊着一个天公灯。

  开始敬天公了。奶奶拿起打火机点燃了一把香,并分别给了爸爸、妈妈、我和哥哥各三根。奶奶最先开始上香:她双手五指端着香,跪在垫子上,将端着香的双手举向额前,往日微微弯曲的背,今天竟不直挺挺的!她脸色庄严,嘴里念叨着:“保佑全家平安健康!保佑我儿子生意兴旺!保佑我的孙子学习进步……”

  说完奶奶把香插到天公灯上,磕了三个头。之后便是爸爸妈妈哥哥上香。轮到我上香了,我也学着奶奶,严肃地将手举向额前,心里默念:“保佑我学习进步。”

  上完香奶奶便将一叠金纸稍微折一下,放进炉子里烧掉。

  为什么要敬天公?奶奶告诉我说:“今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所有神仙都来祝寿,于是大家也都来祭拜,祈求一年好运和家人平安和天下太平”。

  原来我一直觉得这是迷信,今天我终于理解了闽南风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闽南文化的作文 14

  在厦门地图东部,我找到了我的家乡——翔安区蔡厝村。地图上,蔡厝与大嶝岛、金门岛隔海相望。

  爷爷告诉我,蔡厝是重点侨村,有许多“敢拼、敢闯”的蔡厝人在闽南、在海外辛苦工作,他们以一种草根的力量,以一种乡土的情怀,以一种“敢拼才会赢”讲述了一个精彩、感人的闽南故事,家乡的百年洋楼就是一个事例。

  记得上个周末,爷爷带我来到洋楼参观。朱红色的砖头,灰白色的墙壁,岁月在它的身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皱纹”。爷爷告诉我:“相传,洋楼始建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

  “哇,有这么久的历史了!”我惊讶地说。可是,我转念一想,问:“您们当时怎么会有那么多钱建呢?”

  爷爷听了,感慨地说:“是由著名的`闽南华侨蔡石先生捐资而建的。”我听了,奇怪地问:“蔡石先生怎么有钱建呢?”

  爷爷激动地说:“蔡石先生很勤劳,不怕吃苦,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就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带回家乡,建起了这座大洋楼,供人们在这里举办大型活动。”我听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多少年来,洋楼依然立在微风细雨中,体现着“敢拼,敢闯”的闽南精神。我想:我一定要向蔡石学习,为家乡、为闽南贡献一份力量。

  闽南文化的作文 15

  雨走了,留下这片土地,屋檐的衣角在滴水,我听到了这片热土的心跳。

  记忆长河流淌,多少关于这片土地的记忆如流沙消逝?回首,闽南这片土地悄悄地变换了它的容颜,而我的闽南梦依旧。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我亦如此,深爱我的故乡,深爱这片土地,深爱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每个印记。

  因为深爱,所以希望它有更好的发展;因为深爱,所以想让它为众人所熟知。这片土地啊!哺育了多少代人,这片土地啊!有着多么美好的传说。

  你能让它孤独伫立吗?哦,不!它应该为众人所知,它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我不奢望它与国际接轨,只希望它日益壮大;我不奢望它有多广阔,只希望它四处生机勃勃。

  都说天阔任鸟飞,海阔任鱼游。而在国家日益发展之际,何不让这片土地继续为此增添点光彩呢?跟上国家前进的'步伐,闽南这片土地将会勾勒出属于自己的那份蓝图,开创出属于自己那片骄傲的天空。

  曾经的荒凉土地,人烟稀少,随着岁月流逝,世事变迁,它逐渐生意盎然,我们一直努力地改造它,让它有了规律的心跳,让它有了自己的搏动。它散发着巨大的魅力,吸引着我们。

  可是,这还不够,不是吗?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现状,要知道国家可是以稳健步伐前进,要想为这闽南,这土地注入鲜活的“营养剂”,让它有更强的实力,发展显得多么迫切!

  都说:发展是硬道理。而我也一直坚信着。我的闽南梦,就是希望闽南这片土地不断地向前发展。梦想很大,前进的道路也会曲折反复,困难重重,但我们要一直坚信,一直坚持。

  新一轮的朝阳,用柔软的指头抚摸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它呵一口气,水蓝的天地就多了几片飘逸的云朵。微风拂面,夹杂着泥土的气息。偶尔,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斗嘴声。家乡,亦是如此。

  我的闽南梦很普通,也很简单,只愿这片土地有自己的生机,自己的活力;只愿它日益壮大,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为之奉献,让它更加美好!

【闽南文化的作文】相关文章:

我的闽南梦作文12-28

闽南人丧葬礼仪03-10

文化的作文12-05

文化情怀作文08-04

让文化流行作文09-26

文化的传承作文09-26

文化传承作文09-12

文化苦旅作文09-12

文化之路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