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苏州园林作文 推荐度:
- 游苏州园林作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游苏州园林作文
游苏州园林作文1
有一句话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一家人就要前往素有“园林之城”之称的苏州,去看看那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的-------苏州园林。
上午八点多钟我们就到了,顶着头顶的烈日,走在一条不起眼的小路上,我满口抱怨,却不知路的尽头是另一番景象--------拙政园!刚进入拙政园时,我并不知道它与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共称为中国四大名园,看到介绍后我不禁心头一喜,原来这里那么有名啊,我一定好好看看。
一进入园区,便有一种清新之意扑面而来,园内流水和楼阁较多,处处都是精雕细琢。我们沿着长廊漫步,一阵阵微风透过圆形的窗户吹来,带着荷花淡淡的清香;长廊外一条石径蜿蜒的延伸到一座小亭,石径边稀稀疏疏长着几片青草和几株未曾见过的花;亭边水池里,几条金色的鲤鱼不时在荷叶间嬉戏,一朵朵粉红的荷花绽放其间;一块长满青苔的花岗石边有几棵苍老的杨树,却不知树后藏身着一座石桥;石桥下涓涓细流中漂浮着几片柳叶,顺着柳叶漂浮的方向看去是一片清幽的竹林。整个园区里都弥漫着浓厚的江南气息。
在经过拙政园景色的洗礼后,我们又来到了离它不远的狮子林。狮子林以太湖石而著名,何为太湖石?其实就是从太湖里捞上来的.石头摆放的假山不过也别有一番韵味。每座假山中都有几只狮子,能看出几只,就要靠你的想象力了。不过这狮子园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只猫”。在池心最大的假山中,有一块石头与猫十分相像,不过得从背面看,一目过去简直一模一样。
苏州园林从春秋时期保存下来,是历史,我们要保护它,保护美丽的景色。
游苏州园林作文2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计划去苏州看园林。我心想:“是不是一片林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奇异的花草呢。若真是这样,我一定要采一点儿送给我的朋友。”
一路上,我透过车窗眼看满塘的荷花。荷叶挨挨挤挤地,好像一个个大圆盘。荷花从荷叶间挤出来,五颜六色,煞是好看。荷花多种多样,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绽开了,露出一个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我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这样的美景吧!
坐了好长时间的车,我们来到了苏州园林。第一眼映入眼帘的是假山,我听爸爸说这“假山”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只是巧做雕饰。我感叹:“这么美的‘假山’是自然形成的,大自然真是神奇啊!”“假山”奇形怪状,有的像鱼儿游戏,有的像狮子狂舞,有的像马儿奔跑,有趣极了。好多的小朋友在崎岖的小路上蹦跳,从石洞中穿越……嬉笑声不绝于耳。
走上“假山“,眼前出现了一条小河。河水哗哗作响,我远远看见,鱼形“假山”喷出一股水流,直落到水潭,水潭里溅起无数水花,极像观音娘娘端坐的莲花底座。走近一看,溪水清澈见底,成群的鱼虾自由嬉戏,似与游人相乐,我不由驻足观望。
“走,那边有一座桥,桥边还有一座亭子呢。”我顺着爸爸的手指看去,果然河上有一座精致的小桥,仅容一人通过,好多人在桥上留影,那亭子自然成了背景。我们也走过去凑了凑热闹。
苏州园林的游人真多啊,我们好不容易才拍了照来到宽敞的园子。房子是古老的,建筑是对称的,就连窗花也不例外。然而,房前的树木却是自然成形,给古老的园子增添了沧桑而华美的印迹。
美丽的苏州园林,比我想象的要美得多。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我体会到我们祖先是多么的智慧啊!
游苏州园林作文3
刚踏进门,就有一位阿姨说:“小朋友,你们一定不太了解留园,所以我来介绍吧”。我们说:“好呀,好呀。”
留园占地30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
留园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不但数量多,分布也较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间处理之巧妙,皆为诸园所莫及。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
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 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明徐泰时创建时,林园平淡疏朗,简洁而富有山林之趣。至清代刘氏时,建筑虽增多,仍不失深邃曲折幽静之趣,布局和现在大体相似,部分地方还保留了明代园林的气息。到盛氏时,一经修建,园显得富丽堂皇,昔时园中深邃的气氛则消失殆尽。
全园曲廊贯穿,依势曲折,通幽渡壑,长达六七百米,廊壁嵌有历代著名书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为明代嘉靖年间吴江松陵人董汉策所刻,历时二十五年,至万历十三年方始刻成。
赏留园首看建筑。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
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游苏州园林作文4
江南,属园林最美;园林,属姑苏最精。而姑苏之园林,则推拙政园为首。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初年,名选自西晋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这名字,是自嘲也是释然。自嘲,园主王献臣自己无能,不能辅佐皇上;释然,王献臣心境已开朗。从此回归自然田园,吟诗作画、飘然逍遥。百年,园主早已含笑而归。但这不问世事的心境,将这园中的一切装点得如画一般美丽、如诗一般逍遥,也恰似王献臣朴素典雅的心……
进了园门,便立刻感受到一丝清静,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草木林立、郁郁葱葱,在夏天悠悠的微风中摇头摆尾,掩映着兰雪堂和周边一间茅屋清秀凉爽。正值夏时,没赶上春光明媚,但也是花草芬芳,饱含着朝气与蓬勃,生气中也含着一缕缕安静,含着园主曾在这兰雪堂与客齐醉的浪漫年华。运气不佳,兰雪堂帘门紧闭,散着游人众多而留下来的喧嚣尘气。不过也好,微风滑过的窗户与招帘尘门,映着草木、映着光华、映着彩花,古朴中带着发自内心的愉悦与生机,要比实实在在看见多上几分空间想象,显得华美浪漫、恬然可爱———这是兰雪堂。不管过多少时日,也得有“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朴素自然。
兰雪堂边的茅屋,竹绕周围,遥想当年清风月明,靠在被阳光晒得微热的茅草和木头上,登时理会了园主的一份心境,他渴望受到重用,却不得不压抑着,在园林的画卷中消磨着,直到时间冲刷一切。
走过这两处景点,便是横过水面一座小桥。水是这座园林的灵魂,拙政园三分之一都是水,大池、小涧、溪流、曲河与建筑花木融为一体,含括了中国古代的精华,却多而不乱,有条有理,实在是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
过了小桥,又过了小径,却也是一个大池子,锦鲤众多,一眼望去,满池是细雨之后含露的荷花,粉如细赋的胭脂,白如云落水中。近看,还有渐变色彩,由深到浅、由浅到深,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美轮美奂、层层叠叠的'假山环着池水,山上亭台楼阁、轩榭廊坊,包容四时之景,又好像亭楼正在空中飞翔。美哉,妙哉,在其中一座较高的假山上有绣绮亭,三面墙,一面敞,站轩口眺望,一园景色尽收眼底,使人心境开阔,清凉静美。
再曲曲折折地过了几座小桥,便是几座小建筑———“山风水阁”“香洲”“梧竹幽居”,门朝水,以观锦鲤为佳,人乐锦欢,一派山水之乐,近山远水,山高水低。
过了这几个建筑,便以墙相隔,本以为无景可取,怏怏而归,却看见一个门洞,上有“别有洞天”四个大字,试探着进了门洞,一望而惊———只见一墙之隔,景已不同,那便是西园,西园内一北一南,分别是“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卅六鸳鸯馆临湖临水,特点鲜明的外表使它被游人加倍关注,馆外假山丝竹,馆内桌椅整洁鲜亮,更神奇的是它的墙面全为玻璃材质,蓝白相间,宛如用冰雪装潢的宫殿,夏日时分,登时生起寒凉之气。阳光从玻璃中透出来,整齐地跌在地板上,玻璃上映射,光怪陆离,风摇影动,水面上的碎银也攀上玻璃,在蓝色的玻璃中,好似积雪未化,那些桌椅摆着放着,好像园主未走,待月上柳梢,文客满堂……
风来了,从湖底升起来,游过了园林的每个角落。风来了,拙政园如画,映入帘中。风来了,于是满山花飞,阳光灿烂。风来了,当年的园主归隐田园,留下了最为著名的拙政园。在这里,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留下了那个最天真的等待花开的梦……
如画园林入帘青,却藏不住园主内心屈才的伤心与寂寞。
游苏州园林作文5
苏州园林闻名已久,这次我终于有机会置身其中,欣赏那优雅的风景。
苏州园林 一进苏州园林,映入眼帘的是拙政园,听说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我睁大眼睛,树木葱郁,水色迷茫,这自然风光简朴典雅地与自然山水融为了一体。一座古香古色的建筑,一个个专门纳凉的亭子,都为拙政园增添了几分秀丽。这时,我闻到了一股清淡的荷花香味,我顺着香气寻去,只见一个清辙见底的池塘上飘着几朵嫩粉色的荷花,它们在水中默默地散发芳香,真是惹人怜爱!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狮子林狮子林的假山,群峰起伏。闻到竹香味便见到一片片竹林,不仅竹林多,竹林下的石头也很多,它们有大有小奇形怪样,如果说那些假山是盘旋的一条巨龙,那么那些怪事就是一头头凶猛的狮子,真可谓是: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者。此外,听导游介绍,这里的石头可都是价值不菲的珍品。
随着我们游览的前进,越来越多的美景出现在我眼前:留园的山水,田园,山水,庭园使我看到了别具一格的'景色,还有那四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亭子, 分别为:春夏秋冬,每个亭子都有每个季节不同的代表性事物……
啊!苏州园林,迷人的风光;
啊!苏州园林,魅力的景色!
游苏州园林作文6
家好!我姓孙,那么大家就叫我“孙导”好了。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猜猜是什么?对啦!就是江苏苏州古典园林。不过,我首先跟大家说一下,在那里不能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一些文明礼仪,否则的话……哇哈哈哈,那可就要“人钱分离”了。好了,接下来我就来介绍一下吧。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林园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xx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是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与“苏州园林”并架齐名的`苏州风景名声虎丘、天平山石虎等风景区也是古往今来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呼,介绍了那么多,时间也飞快的过去了,眼看我们就要分离了,我孙导也恋恋不舍啊。不过,我会再次欢迎你们来玩的!记得跟我们火柴人俱乐部联系哦!
游苏州园林作文7
第一次听说苏州园林,还是在读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时,当时被叶老笔下那拥有绝美景致的园子所震撼,它如梦境般萦绕在脑海里,那是梦啊!以至于此刻身在园子里的我还以为是在梦境中。
跨过拙政园南门的两道门槛,迎门而立的是一座绿郁葱葱的假山,山下围绕着些许盆栽的小荷,形态各异,淡雅荷香沁人心脾,绕过假山,但见石径竹篱两旁处处是绿水荷花,在古木林荫下幽幽绽放。那宁静的池沼,活脱脱一个文静女子,依傍着青山翠柳,是那样的优雅。一涓细流注入池中,水面上漾起小小的晕圈,灵气活现。
走在幽静的回廊里,脚下是那绸缎般的迁伸。远处则是厅堂轩榭,廊宇环绕,那镂花的窗,古朴的桌,细致的椅,虽是“雕栏玉砌”,却又是“朱颜不改”,凝望着那形态各异的花窗,似把人引入那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境界里去了。
漫步于拙政园,庭院深深,或见小桥流水,或见古木参天,或见曲径通幽,或见“峰回路转”,或见粉墙黛瓦,或见亭台楼阁,或见荷莲拥戴,一步一移,一移一景,苏州园林就像由无数幅画组成的一幅景致隽永的山水画。
时至夏日,那临亭的池子里已长满了荷花,可见园主人对荷花的偏爱,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这安静闲适的'清幽居所,人的心仿佛也找到了归宿一般,平静了下来。清风拂过,那淡而有味,甜而不腻,既沁人心脾又让人回味无穷的幽香,想必就是荷香了吧!它让人感受亲切,却又不可名状!
本以为撩开了她那薄如蝉翼的面纱,看清了这位细腻的江南女子的秀丽清纯,才发现她是一个蒙着多层面纱的神秘女子。
看那假山,虽是那般的小巧精致,可它毕竟是山啊。那层层叠嶂,峰回路转的情趣,难道不让人有一种置身在山林之中的感受吗?山顶那小小的一块平地,给人一种细致而又不乏粗犷的感觉,极目远眺,又何尝不让人心旷神怡呢?
那靠水的台榭,临池的亭子,俯身便可以看到那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还有那些活泼的鲤鱼……鱼戏莲叶间的灵动,早已悄然跃入你的心头,这是一位妩媚又不乏端庄的少女啊!
荷花并柳,红鲤畅游,教人忘我,教人超凡,青灯摇曳,青丝微撩,跨过千年,与古人言欢,眼前仿佛浮现出诗人、墨客、鸿儒在这里谈古论今,道尽风花雪月,吟诗作赋,感怀天地,举杯邀明月,多年的情愁皆化为一杯水酒,一饮而尽,只留下两行泪迹,风干在面颊上。“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中国诗词繁多,亦道不尽此景的风雅情感于万一。“与君同坐轩,话至东方白”,在这里的享受是历史与艺术的成全。苏州园林是那样的古朴优雅,她总能让人感悟那沧桑的历史与深邃的底蕴。不禁让人感叹: “美哉,美哉!”
细腻、古朴、灵动,似乎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有所感受,那世事的尘嚣,往事的变迁,历史的积淀,这个神秘的江南女子才懂!
游苏州园林作文8
大家好,我是今天陪同您游览苏州园林的小导游——戴云舒。
游北京,导游给您讲帝王将相,游杭州,导游讲才子佳人,游苏州园林呢,我来给您说说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有文人墨客的典故传说。
苏州园林是文人墨客和能工巧匠对大自然的再创作。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砖一瓦都有故事,一草一木都深得自然之精髓。
早在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太湖西山以三千六百万顷湖水为池,以七十二峰四十八岛为山建造了苏州最早的`园林。从此以后历朝历代的造园活动绵延不绝,造园艺术日臻完美,有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
小桥流水,步移景异,虽由人作,宛若天成。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种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艺术,融汇在历代的苏州园林精品中,现存的宋代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网师园,清代的环秀山庄、留园,在理念上一脉相承,保留和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华。
下面就请您伴随着我的讲解,在诗情画意中慢慢品味苏州园林吧……
游苏州园林作文9
苏州园林,是聚集了苏州美景的独特园林……
今天,我们选择了苏州园林的精华部分——拙政园。一进园,一股淡雅的清香就扑面而来,我们顺着香气寻过去,只见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塘里开满了嫩粉色的荷花,一个个亭亭玉立、楚楚动人。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像一位小仙女穿着蓬松的衣裙;有的花瓣已经完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一阵微风吹过,荷花轻轻摇摆,仿佛一位姑娘在跳着美丽的舞蹈。碧绿的荷叶也被荷花的美打动了,侧过头来,仔细的端详着这一位位貌若天仙的小姑娘……
一条气势雄伟的长龙又盘旋在了我们的眼前,定眼一看,原来是一条曲折蜿蜒的长廊,这长廊古香古色,很是好看。一阵风吹过,我好像听见了龙的怒吼声;一束阳光照过,我好像看见了龙在展示他的绝技——神龙摆尾。说这条廊子是龙,实在是形象:以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亭子为准,亭
子是龙头,那弯弯曲曲、不知去向的长廊便是龙身,可是,龙尾却一直不肯露面,像一位害羞的姑娘用面纱遮住了自己的脸。这可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呀!
漫步在这条长廊里,感受着那非同寻常的气息,欣赏着那葱葱郁郁的树木。因为当时正下着毛毛细雨,天上有雾,我竟有了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听导游讲解,这里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形体不一、高低错落。水池呈曲尺型,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
随着我们的前进,越来越多的美景出现在我的眼前。一条长廊直跨水上,我立即兴奋地跑上前去,拉住栏杆向下观望。
“哇!好大的鱼呀!”听到了我的惊呼声,爸爸也闻声赶来,我开始这儿指指,那儿画画。紧接着,我又发现,这样的大鱼不止一条,而是成群结队、三五成群,颜色也是五彩斑斓、各种各样,有:橙色、红色、黄色、黑色……还有一条最大的花色鲤鱼王摆动着长须,在水里大摇大摆地游来游去,像是在向我们炫耀他的官职。爸爸也一时呆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嘟囔出一句话:“是啊!这鱼实在太大了!可能已经生活了100多年了吧。”
突然,我的目光又被一座怪石林立的假山吸引了过去,那座假山还真是有趣,千疮百孔的,像是一位患了皮肤病的老爷爷。由于这些天天上的仙女老是哭泣,假山上已经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水洼,又像一位刚洗过澡的壮男。
“啦啦啦啦啦啦……”我正悠闲地哼着歌,爸爸就打断了我的思绪,对我说道:“快看,那四座别有风味的小亭子!”我抬头望去,这四座亭子造型各异、各不相同,分别是:春、夏、秋、冬亭。每座亭子里都有每个季节明显的代表性事物,真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呀!我又来了劲儿,这儿跑跑,那儿看看,不得安稳。我发现,春亭的窗棂、屏风上雕刻的喜鹊花纹尤其好看,他们象征着喜上眉梢、富贵吉祥、出门见喜……亭子的顶上也分别雕有不同的图案,十分精致,于是,我变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着每一处图案……
苏州园林,迷人的风光;苏州园林,魅力的景色!
游苏州园林作文10
春伴着细雨清风并忽地一声惊雷,将蛰伏的动物和植物们惊醒,七音旋律在地上、在枝头骤然多了起来,花、叶也从枝蔓处绽放出来,清香飘飞在空中。在这诱人的春花季节,激起人们游山玩水的兴致。江南的春、江南水乡的春,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诗中描绘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如诗如画、如梦如烟,让人痴梦如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春的天堂自然是美中之美,因而,今年春的旅游我们选定位于长江三角洲、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穿流而过的苏州,去那里看水乡仙境搭春的仙气;主要游览街景、拙政园、留园、虎丘、寒山寺。
2月25日上午11时21分,我和妻子从武昌乘坐d3048次列车去苏州。列车出武汉后,途径红安、麻城、金寨、六安、合肥南站、肥东、全椒、南京南站、常州、无锡,于下午17时14分到达苏州站,晚点13分钟。这趟列车应该是旅游线路车了。
下车后,我们直接去地铁2号线坐了2站便在石路站下车,步行300来米去到留园路苏州火车站锦江之星入住。入住登记后,便向服务员打听景点的具体位置,服务员细致的一一作了解答,并介绍我们晚上可以就近去七里山塘街观夜景,说是距宾馆只有400米远近。到房间放好行李,和妻子步行到山塘街。这时正值华灯初上,街两旁导引的灯笼亮着红红的光鲜亮入目,不几步便有一面旗幡挑出,彰示着店子的名号。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坐轿子去虎丘,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苏州本是个河汊纵横的城市,白居易疏河筑路,逐渐使山塘街成为商贸、文化繁荣的街市,到了明清时期便成为苏州商贸、文化最为发达的街区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古街”。现今的山塘老街全长360米,虽仅有七里山塘的十分之一,却是山塘的精华所在,被称之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山塘河并不宽,也就10来米样子,河里有木船行走于阊门处进入运河。河的两边古建筑错落有致,黑瓦飞檐,一边后墙紧靠河沿而建,后门开处有石梯通向河面;一边正门朝向河边,门前留有青石铺就的人行通道,并排也就能行2到3人。灯火映在河面现出清亮的倒影在水波的轻漾下如仙境般迷人,难怪是时街上的游人挨肩擦背,往来如织!
山塘街虽然不长,但却显出繁华的景象,夜的山塘街在霓虹灯的辉映下,那古色古香鳞次栉比的建筑户户大门敞开,展示着苏州老字号采芝斋、五芳斋、乾生元等特色小吃、吴韵茶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紫檀木雕、石雕、刺绣,油纸伞等非物质遗产,并不时传来苏州评弹清婉之音,让游客似梦非梦般擦肩挨背漫步在青石路上,拥在店里面兴致盎然的品味、挑选。我和妻子走进大阿二生煎店,看店堂内座位爆满,由于耐不住诱惑,点了一碗馄饨、一份生煎包和两个蟹壳酥,不久找了两个座位坐下来慢慢品尝。馄饨大而肉多微甜鲜香,生煎包底部微黄略酥肉心似甜似咸有回味,蟹壳酥酥软可口,确实值得品尝。
走出山塘街绕过运河,隔河相望山塘街的夜景,更是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归。第二天的行程是游览留园、虎丘、寒山寺,一早吃过早餐看天时还早我们又去到山塘街。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街上偶尔有一人走过,河面木船静静地横靠岸边显得十分的幽静。看那飞檐黑瓦旗幡飞挑、暗红的船舫,置身其中真有一种回到唐朝的感觉。这里处处保留着完整的古建筑,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我想它应该让许多地方的领导感到汗颜。
早8点左右,我们折转身去到留园。留园路不宽,街两边的建筑都不是很高,新建筑与间隔间的老建筑相得益彰,协调可人。早上,街上的人不多,偶尔见到一两家卖早点的,也就是烧饼、油条、蒸包子馒头、豆浆、稀饭什么的,我想可能因为这个地方比较僻静的原因,因而少了特色的早点。街道虽然不宽,人行道却干净整洁,树干、墙面基本未见广告招贴,因而让人感觉爽眼的很,让人的心情也感觉特别的舒坦。
留园位于苏州古城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它实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在此修建私家园林,至清乾隆时吴县东山刘恕将它买下进行改建,并植下白皮松、悟竹,更名为“寒碧山庄”。刘恕喜好书画,将自己撰写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园中廊壁,后代园主也继承了他的风格。留园占地虽然只有2.33万平米,却让人不得不感慨历代园主的园艺匠心和苏州市政府对古建筑精心保护使其古风新韵俱现。
留园基本是个正方形园林,主要分为东西中三块,东区为建筑区,中区为山为水,西区主要为山,为典型的南厅北水格局。沿围墙修廊道曲折迂回,园中假山以黄石为主兼有土石,山体嶙峋奇俊。东区的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绿荫轩、曲溪楼、濠濮亭、清风池馆等据保存完好。我们去的早,里面人不多,走在里面感觉幽心清骨,静坐在廊庭处看那池水静静,微风吹来好不惬意!渐渐地游人多了起来,喧嚣之声扰动着幽情的山水、穿过别致的圆门,飘飞过围墙去了那园外的世界,传递着欢情喜愉。
出留园在大门不远处,便是公汽站,我们在公汽站等了不一会,便有去虎丘的“游1”公汽,原来苏州有许多的公汽旅游线路,比如“游”字号、“苏州好行”号均通往旅游景点。我们上了车,不几站便到了虎丘,算来离留园也不是太远。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已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下了“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的神往之地。其实,虎丘在很早的时候只是海湾中的一座随海潮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从海中涌出,成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古人把它称它为“海涌山”,“何年海涌来?霹雳破地脉,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苍壁。”宋人郑思肖的诗句形象地道出了虎丘的由来。
相传在2400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楔李大战中不慎受伤,不久就死去了,儿子将他葬于虎丘,葬后三日有一只白虎蹲在山上,所以把“海涌山”改名虎丘山。
山体由侏罗系火山岩浆构成,千人石、试剑石、剑池等山石为流纹岩。至唐代,为避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名讳,虎丘一度改名武丘,寺名也改为武丘报恩寺。唐武宗李炎在位时,崇道辟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诏令没收寺院土地财产,毁坏佛寺佛像,强迫僧尼还俗,史称“会昌灭佛”。建寺已五百馀年的虎丘东西二寺当即被拆得片瓦无存。不久,佛教得以恢复,又重建虎丘山寺并从山下迁移到山上合二寺为一寺,逐步形成保留至今的依山而筑的格局。对于大山里的人来讲虎丘山算不得山了,它海拔只有34.3米,面积也就0.19平方公里。
离车站不远处便见一牌坊,上书“吴中第一山”,远远望见山上高耸的虎丘云岩寺塔雄伟壮观。走过一条河桥,临面就是上山的大门,黄色的围墙黑色的瓦,门的右上方书“山清”、门的左上方书“水秀”,大门的上沿红底黑字书横幅写着“古吴观胜”。从大门向里望去是一条平坦直道通向景区验票大门,门的横沿上书着白底黑字“吴中第一山”苍劲有力,颇有礁石挺出的感觉。走过验票区又见一条河,河面也就10来米宽窄,里面横有近10艘木制乌蓬游船。又过一个独立的黄墙黑瓦飞檐对通庙屋,算是正式进到景区。进入眼区的第一景观便是左手方的“拥翠山庄”,它依虎丘天然山坡而建,分为四个层次进行了不同的布局由围墙围住,园门处的白墙上遒劲的行书书写的“龙、虎、豹、熊”四个字,分别写在一道门的两边墙上,门的上沿书“拥翠山庄”。此处园林为苏州唯一一座无水园林,由晚清赛金花丈夫苏州状元洪钧发起兴建。
至此,上山的路开始缓缓向上,路仍然直的很也算宽敞。路两旁的山石奇特别致,不几步的地方左边奇石如石枕、石桃,看上去形象得很;右边的一块石头一劈两开,被称为“试剑石”,并给它赋予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吴王阖闾为争霸天下,命莫邪夫妇为他铸剑,阖闾为了试其剑的锋利与否,对着这块石头手起剑落,竟将这块石头一劈为二。这块石头也就一直躺在这儿见证着世事沧桑、兴衰更替,也让游客见此景思亘古波澜壮阔、世道变换。再往上走不远,便见一块巨大的斜面石,倾斜面平,可容上千人在上面打坐休息。斜岩前端有一小溪细流至小潭,潭虽不大却有一小桥通潭中一块平石上。
这里的景观除山顶云岩寺塔应该就是虎丘重要景区了,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和协而秀美,生出了许多的耐人品味的传说。那巨大的斜面石是当年孙武用来练兵的场所。竖有陈抟、吕洞宾二仙亭,相传一天两人在此下棋,一樵夫路过便上前于旁看棋,看完一盘棋等他回到家中,谁也不认识他了,人们从他的衣作揣想他是几千年前的人,因而有了“仙人一盘棋、世上一千年”的说法。在亭的两根立柱上有一副对联:“昔日岳阳曾显,今朝虎丘再留踪迹”,说的是吕洞宾在岳阳楼显灵,又在这里显了灵;另一侧的两根立柱上又一副对联:“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说是陈抟在此一睡多年,醒来问一位樵夫,得知已过去好几代,陈抟不相信,便把樵夫当着梦中人。这里的传说太多,我们的行程不允许去全面细细的考究了,只有让一些景观的传说留在那里给我有再去一次的机会。你想,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了护球之后,留下了“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真的!身临其境确实让人感怀不已、恋而不舍。
那亭的左侧镌刻颜真卿书写红体“虎丘剑池”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四字的旁边有一圆门进见一道裂壑,底部为一潭绿水,壑的右边岩石上书米芾“风壑云泉”四个字。在其左上方上几步石梯又见一小潭也就2平米大小,一面岩石上横书绿体“铁华岩”三字,竖书“第三泉”,上有四方通亭一座。
上得山顶,一块平平的院落中央高耸着云崖寺塔,看上去有些歪斜却雄浑伟岸,他是中国的第一斜塔呢!在世界上除比萨外就是它了!塔身外延处有损坏的痕迹,是否十年内乱期间人为破坏不得而知,因没有看到记录。走到院落的围墙处极目远眺,苏州城尽在眼底,未见其大海的踪影,今人立于其上是不会想到此处原为海洋小礁岛,涨潮就会淹掉的小礁,真的是世事沧桑历尽波,翻云覆雨道蹉跎。
虎丘,这一沧海桑田的缩影,这一历史文化的积淀,这千人坐的历史文化融的是帝王文化和士大夫文化,我想不应该把它讲的太明白,这是要游客到此细细品味的,身临其境才有苍劲的回味和仙临的感觉,不是吗?!
【游苏州园林作文】相关文章:
游苏州园林作文08-05
[优秀]游苏州园林作文29篇10-20
苏州园林作文08-02
苏州园林作文[精华]11-24
(精)苏州园林作文08-16
【推荐】苏州园林作文12-14
苏州园林作文15篇(精选)11-25
【合集】苏州园林作文14篇03-23
《苏州园林》导学案02-28
苏州园林作文15篇[推荐]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