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的作文

时间:2024-06-09 10:24:10 好文 我要投稿

借物喻人的作文

借物喻人的作文1

  竹子,平凡的不起眼。可是,它却是一株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象征。

借物喻人的作文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风吹落了竹叶,雨打掉了竹叶。但是,它气馁了吗?不,它只是更顽强的挺拔着,舒展着它那绿油油的叶子。啊,又发现了一个笋芽。这就更加证实了竹子的生命力并不是在晴朗的太阳生成,而是在无声无息的下雨天达成。他总是挺直了腰板,就像那守卫家园上的'卫兵,我不仅在心头涌上了敬佩之意。

  竹子的精神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

借物喻人的作文2

  黑板前的桌子上,零零碎碎的摆放着许多粉笔。这些粉笔几乎都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甚至有些小的不值一提。丁零零,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的.跑到座位上,挺直胸板,等待着老师的到来。老师迈着大步走进来,将文件放到桌子上,开始了这节课的内容。老师拿起了一支刚好能拿住的粉笔,转身从黑板上为我们写者。沙沙沙,沙沙沙,粉笔化作粒粒白色的颗粒状物体,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后,一点点消失了。当这一支小小的粉笔为我们写出最后一个字,为我们传授最后一个知识,完成它最后一个任务后,便消失了。

  从这一支小小的粉笔身上,体现出了多么一个伟大的品质呀。那就是——奉献。

借物喻人的作文3

  “吱吱……吱吱……”粉笔在黑板上移动着,渐渐地,它变成了一个点,一个不算大的身躯没有了,代替它的是黑板上的一行行的文字。这一行行的文字把我们带到神秘的知识世界里去遨游,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

  擦黑板时,粉笔默默无怨地站在旁边,任板擦轻轻地擦向黑板,擦去它用身体写下的那一行行字迹,无数细细的粉笔末儿徐徐飘落下来,像簌簌的玉屑;像纷纷的雪花……但我想这更像一种精神,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更像那种高尚的人。这就是默默耕耘、辛勤地培育着祖国花朵的教师们。老师,他们付出自己血汗,辛勤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国花朵。他们呕心沥血,从春到秋,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拿着微薄的工资,却从无半句怨言;任学生踏着自己的`肩头登上成功的宝座;接受鲜花、掌声和奖杯,却从不居功自傲。这不正像粉笔那种无私的精神吗?我赞美粉笔,更赞美具有粉笔精神的人——因为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争名得利,而为社会无私献出自己!

借物喻人的作文4

  我家门前有一盏高高的路灯,长长的电杆上油漆已经有些班驳,直到顶端才挂下来一个圆弧的灯罩,犹如一朵凋谢的花朵,里面有一个灯泡,底下是一个好似有层次的蛋糕的底座,每当夜幕降临,它就会散发出微弱的光来照路,每当我从店里回来,它总会为我照亮回家的路,让我不再害怕。

  冬天到了,寒风刺骨,路上冷冷清清的,可一走进小区的这一条小道,看到路灯发出的微弱的灯光,我就会感到一丝丝暖意。即使大雪天,鹅毛般的大雪从天空上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但它还是顶着风雪,依旧默默地发出亮光来,为人们照亮了道路。

  等夏天来了,我们就会走到楼下,坐在家门口,奶奶们则手里拿着小扇子坐在石板凳上拉拉家常,聊聊天;我们小孩则借助着路灯微弱的光在树丛中玩起了捉迷藏,灯影里荡漾着阵阵欢快的笑声……

  可是就在七月的某一天,我们照常到楼下去玩,却感到有些不一样——原来路灯坏了,楼下变成一片漆黑,奶奶们也没有再下去聊天,我们也只好放弃了玩捉迷藏的游戏,小区里是一片漆黑,当然也是一片冷清。

  现在回来时,风呼呼地吹着,树叶不停地发出沙沙的声音,一片漆黑,变的`那么可怕、冷清,我这才感觉到你的存在是多么……

  于是,我开始怀念起那一片红红的灯光来,虽然它是那么微弱……却无私的照亮我回家的路!

借物喻人的作文5

  春天还没来到,小草已经早早地从土地里探出头来,呼唤春天的到来, 温暖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树芽,吹开了小花,吹醒了大地,小草也伸了个懒腰,谢过春姐姐,重新开始了他那全新的生活。

  盛夏到了,烈日当空,太阳像火炉烤着大地。花儿都低下了头,惟有小草,它在默默地抗争着,苦斗着。暴风雨过后,花儿瘫痪、树枝折断,惟有小草还高昂着头,而且经过风雨的洗礼,小草更绿了,更可爱了。

  几阵瑟瑟秋风,几阵绵绵秋雨,小草终于开始枯萎了。这时小草还是顽强的挺着身子,不乞求人类的怜悯。当冬去春来,他们不是还会“春风吹又生”吗?

  看啊!小草的生命力多顽强!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具有小草精神的人,正顽强的'奋斗者、拼搏着。

  我喜欢小草,更喜欢具有小草精神的人!

借物喻人的作文6

  春天来了很久了,但迟迟不见柳树发芽。在一个沙尘暴来临的前夕,柳条将舒未舒。尽管沙尘很猛,但是温柔的柳树还是战胜了肆虐的狂风,而且借狂风的手甩掉了许多枯枝,因而枝条也变得越发翠绿了,彻底舒展开来,发出了嫩芽,在慢慢成长。在柳树与狂风的斗争中,我悟到了温柔不一定意味着怯懦,假如我们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一些困难,那么一切都可迎刃而解,而且人生也会因这风雨而变得有意义。

  柳树教会了我如何奋斗,如何面对困难。

  这两周以来柳树长得可快了,叶子一天比一天大,柳枝间的空隙也变得越来越稠密。翠绿的柳树迸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不久柳树将绿意葱茏,那时候人们可以在它的下面乘凉,感受清凉和爽意。看到这生机盎然的柳树,我知道如何把握现在的时光,努力学习,到时候收获骄阳中的阴凉。感受柳树的内涵,给了我巨大的力量,推着我向理想逼近。

  我几乎都忘记了,上个学期,我的心境是那样的'糟糕:中考的失意,。复读的困难。前途的渺茫……很多很多,都让我无所适从,如今,看着眼前的柳树,娇翠欲滴,我仿佛看到了,经过风雨磨砺,成熟了的柳树向我招枝微笑。

  于是我用青春的热血重新为自己树立起一个高远的目标,不仅为了争取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

  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借物喻人的作文7

  我是个很怕动物的人,怕到连蚂蚁都不敢碰,但那次蚂蚁的精神,却深深震撼了我。

  一天,我吃了饭后,去厕所解手,解完后。地上的一只小蚂蚁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很好奇,便蹲下去。看着它正向我脚下爬来。我用力吹了一口气,它停止了脚步,竟然没被吹“走”。我想捉弄它,便又吹了一口气,它停了一下,还是没被吹走。我想这只蚂蚁真行,虽体积小,但很重,难道它吃了“定身丸”吗?

  我不信,使劲全身力气吹了一口气,啊,它终于被吹“走”。我以为戏弄蚂蚁就这样结束了,但没想到的是,我刚要站起身来,它不知从哪儿又爬了出来。我想:他到底是“神”,还是“鬼”,这么神出鬼没的。接着,我又吹了好几口气,它还是朝着我脚下的这个方向一步步的爬进。我迷惑不解,我脚下带地有什么东西,值得一只小蚂蚁这么卖力呢?我把脚移开,竟是一粒米饭。天哪,只见那只小蚂蚁还在一步一步锲而不舍地爬着,一会儿,终于尝到了那粒米饭的滋味。

  自己尝到还不够,还要拿回去给大伙儿吃呢!

  于是,他在原地随意动了起来,好像在热身,又好像在叫同伴来搬运食物。过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一只蚂蚁来,它好像没有耐心再等了。双手“抱”着那里米饭一步步向家的方向挪着。我开始可怜它,便用手指尖把蚂蚁抱着的饭向前推了一下,这只蚂蚁好像被吓倒似的。突然松开了千辛万苦夺来的米饭,快步向前爬去。我想:好心当成驴肝肺,这么好的米饭不要白不要。

  看着蚂蚁爬去的样子,我的心又软了,便用手捏起那粒饭轻放在它的`眼前,它不理睬,只顾往前。我感到很自责,我想我一定是伤了蚂蚁的自尊,既吹它,又吓它,它才不要米饭,爬走了。

  经过这件事后,我明白了:连一个小小的蚂蚁多有这么强大的自尊心,更何况我们人类呢?而且做某事,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借物喻人的作文8

  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置身万倾碧波的竹海,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却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举目望去,那成方成阵的竹林,就象一队队,一排排跨马飞戈的兵团,而当漫步两旁茂竹夹道,竹叶轻轻拂面,又显得万般温柔,宁静和幽雅。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

  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献。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 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 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借物喻人的作文9

  我外公家有一头大黄牛。它全身长满了金黄色的毛。头顶上的一对角像弯弓似的。每只角的旁边各有一只大耳朵。脸上嵌着一对明亮的大眼睛,仿佛两颗黑宝石一样。建壮的身体像堵墙。全身毛茸茸的,下面是粗粗的四条腿。那大大的屁股上甩着一条又粗又长的尾巴。我们称它为老黄牛

  老黄牛不但身体健美,而且进食也特别有趣。它吃东西的时候,先伸出长长的舌头,接着把食物卷进自己的嘴里,再慢慢地咀嚼。它不停地咀嚼,一连要吃上几个小时。

  吃饱了就去耕田。要耕田的`时候,我外公要在它的嘴上戴上“口罩”,又在它的肩膀上架上“牛压”,下了田。它就开始拉犁耕作了。它走得很慢,但是能翻松很多又厚又硬的土块。

  它年青力壮的时候,不断地给人们干活。老了,干不动活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人类。它真是要求人的很少,给人的却很多很多。它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其实许多劳动人民也是如此,默默地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像牛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借物喻人的作文10

  杏子成熟时,我扛着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上绿绿的叶子中的杏子成串成串地挤满枝头。

  这一棵老杏树长在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树干又高又曲又粗,疤痕累累,显然它已历尽沧桑。枝条上,每个叶窝儿都挂着一个圆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一面绿中透黄,一面黄里带红,我比喻不出它们像珍珠、像宝石,还是像翡翠、像玛瑙。捏开一个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满果汁,放到嘴里,酸溜溜,甜滋滋,沁人心脾。

  望着满树伸手可及的.果实,再俯视一下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杏树,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杏树啊老杏树,你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独自扎根于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一年,你为人们结下多少杏子?可你对人却无半点所求。当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礼时,脚跟仍是那样坚定,胸怀仍是那样坦荡、无私。多么可敬的老杏树啊!

  我手中的木棍儿怎么也不肯打下去了,唯恐不慎折损老树的枝叶,伤害它的身心。于是,我挎上篮儿,爬上树,坐在老杏树的怀抱中,尽情地摘着杏子,尽情地享受着它奉献的果实。

【借物喻人的作文】相关文章:

借物喻人作文01-10

借物喻人的作文07-31

借物喻人的作文(荐)08-04

(荐)借物喻人的作文08-07

(合集)借物喻人的作文09-14

借物喻人的作文【精】08-05

借物喻人的作文(精华)08-04

关于借物喻人的作文12-19

[精选]借物喻人的作文14篇08-20

借物喻人的作文(精选38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