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博士生精彩答辩过程

时间:2024-06-16 22:58:23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位博士生精彩答辩过程

  五月的珞珈山下,各学院的博士论文答辩海报红彤彤地贴满墙壁。

一位博士生精彩答辩过程

  今天,5月18日,是谢灼华先生的首位博士生王子舟答辩的日子。他的论文题目是:《杜定友与中国图书馆学》。

  早上,我走进学院大楼四楼答辩会场。首先看见谢老师穿戴优雅,着蓝色条纹衬衫,还打了一条领带,这在平时是很少见的。今天的主角王子舟师兄一改平日不太注重边幅的形象,着一件格子衬衣,加上成竹在胸,显得格外精神。

  椭圆形会桌周围除了坐着我院图书馆学系五大博导:彭斐章、谢灼华、王余光、曹之、詹德优五位先生外,还有中国科学院的孟广均先生、北京大学的吴慰慈先生,也都是博士生导师。

  另外,今天来旁听的硕博士研究生有20来人。上午8:40许,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的孟先生宣布答辩开始,先由导师介绍王子舟的学习和科研情况。接下来是王子舟师兄介绍论文选题及写作经过。他显得很激动,但是表现仍旧沉稳、诚恳。他说:“对于一个步入中年的学生来说,我一生中有许多重要的时刻,今天对我也是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时刻。如果我通过论文答辩,我将获得博士学位。我十分荣幸地能有这个机会与在座各位图书馆学界优秀的学者在一起,得到各位先生直接的指导,尤其感谢远道而来的两位先生。以后可能不会专门为我一个人而有这样的盛会。”

  答辩最精彩和让人激动的是各位先生依次对论文作出评价并提问,以及论文作者的回答。远道而来的吴先生是第一个发言的,他认为这是一篇很有份量的论文,对图书馆学研究有许多启示。他表示遗憾:北大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不喜欢做史的研究。在资料扎实方面,吴先生还特意对部分注释查对了原文,证明无误。彭先生随后的发言可视为向吴先生提出的“挑战”,他说:“北刘(国钧)南杜(定友),现在我们南杜已有学生研究,希望你们北大也有学生来研究北刘,就完整了。”王先生则充分肯定了论文所附长篇“杜定友年谱”的成绩,他说自己读这篇论文一开始就翻到了年谱,年谱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杜定友,有呼之欲出的感觉。这点我也有深刻的感受。我在几天前曾向王子舟师兄借来论文一读。我一下子就把论文后半部分的年谱(约1”万字)读完了。王师兄为了做这个年谱,做了艰苦的工作,不因袭前人旧说,大量收集第一手材料,如他充分利用杜定友先生捐献给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资料室的个人档案,这些档案包括杜氏小时候得到的一些奖章等,这样王师兄在论文中对杜定友少年参加童子军的经历也写得栩栩如生。他还到杜定友先生工作过的广东中山图书馆调研,那里有一个杜定友研究室。此外他还访问了杜定友的女儿和女婿。扎实的资料基础工作加上理论分析,使这篇论文有理有据,从材料到观点都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各位先生也对论文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吴先生提了两个大问题:中国近代图书馆学为什么在本世纪20年代有了快速发展?在什么背景下产生了杜定友和他的思想?彭先生则提出:“杜定友的确有许多伟大的成就,但是俗话说-人无完人.,我想问杜定友是否也有缺点和不足之处?这在你的论文里没有体现,希望你能做进一步的阐述。”王先生问:“我以前是学历史的,历史学界古往今来有许多大师,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且后代学人重视对这些大师的研究,大师的治学方法、人格魅力也亲切地感召着后代的学者,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图书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通过王子舟的论文,我们知道图书馆学也有可作后世楷模的大家,尤其是现在我们面临这样的情况:图书馆学横向地与其他学科相比,地位还不高,图书馆从业人员也有不安于本职工作的情况。所以我想如果你能发掘一下杜定友对今天年轻的图书馆学人可有哪些启发,这对于图书馆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孟先生的问题是:“通过做这篇论文,你认为对人物评说应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原则?”曹先生、詹先生也提了问题。一般每人提2~3个问题,既有要求作者作宏观阐述的,也期待作微观探究的。这些问题纵横驰骋,我们都为王子舟师兄捏了一把汗。

  诸位先生提问后我们都退场,王子舟师兄有15分钟准备时间。我们想为他找间空教室,他却道:“不急,我先抽支烟。”出乎我们的意料,他完全轻装上阵,除了论文,似乎一点资料也未带。这与我几天来旁听的几场硕士论文答辩完全不同。他们往往带着一大堆资料,在准备时间里急急忙忙地翻来翻去。抽完烟,王子舟师兄去了近旁的资料室。最后答辩时他手里除了几页纸外,多了一本刚到三楼阅览室借的一本书。他有条不紊、侃侃而谈,对所提问题作了归纳,并依次作答。回答让人感觉有系统,而且表述流畅。他对诸位先生的建议虚心接受,坦言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投入了许多热情,以致于对杜定友的缺点还分析不够,他希望今后能继续研究。

  休会投票期间,我心里已在预计这场精彩答辩可能的结果。果然,孟先生宣布:“七票全优”。这时全场鼓掌,气氛热烈,主席孟先生建议大家向谢先生祝贺、向王子舟祝贺。“七票全优”及这些掌声应该是对王子舟师兄三年攻博生活的最好纪念了。即使我晚上坐在桌前写日记时,仍感觉那热烈的掌声仿佛伴我回了宿舍,绕梁于屋宇。这场答辩不仅是王子舟师兄生命中的大事,我们这些师弟妹们也因此得到了一次很好的观摩学习机会,“不虚此行”,而且我相信在若干年后它都会是值得回味的美好记忆。

【一位博士生精彩答辩过程】相关文章:

过程的作文09-10

享受过程11-30

养蚕的过程作文11-25

采访过程作文10-30

过程与结果作文12-15

关于过程的作文07-18

答辩决议书03-15

享受这过程作文11-20

享受这段过程作文07-12

过程之美作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