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白朴的简介
白朴是元朝的元曲四大家之一,那么白朴的生平经历过什么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搜集关于白朴的简介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及参考!
生平简介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也有资料显示可能是山西曲沃县,在河曲县为他修有白朴塔。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
白朴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父亲白华是金朝的一位官员,并且和元好问家是很好的世交关系。
白朴出生不久,南京已经被蒙古军所包围,白朴的父亲白华是金朝的一位重臣,每天为国家的存亡而四处奔走,根本无暇顾及白朴母子。后来,蒙古军决定炮轰汴梁城,白华和皇上渡河而走,不得已把妻儿留在汴京,蒙古军攻入城后,抢劫了很多东西,在这次战争中,白朴母子走失了。幸亏元好问将白朴姐弟解救出来,将白朴姐弟带入他家抚养。
元好问对待白朴姐弟视如己出,在生活方面处处照顾两姐弟。白朴自幼聪明好学,在元好问的熏陶之下,白朴在文学方面也有不俗的成绩。
后来,白朴的父亲白华投奔了元朝。恰逢白华在真定,元好问听说后,将白朴姐弟带去归还白华,白华十分感激,后来白朴还作诗一首感谢元好问的收留养育之恩。
政治稳定后,白朴和父亲也安定下来,白朴听从父亲的指导,安心做学问。而白朴在诗歌等方面的造诣越来越高,期间有人提拔他做官但是白朴都谢绝。
白朴一生最恨蒙古军的恶行,于是他决定一辈子都不入世,在游览大好河山中,白朴的感触越深,利于他的创作灵感。
白朴的诗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词曲作家,一生写了大量的作品,包括诗词和杂剧、元曲。后来,被人称为元曲杂剧四大家之一,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代表作品有《天净沙》、《水调歌头》、《水龙吟》等等。
白朴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和诗人元好问十分交好。在当时,白朴的家庭十分幸福美满,家境优渥。白朴在这样一个家庭出生,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白朴出生没有多久,南京已经被蒙古军所包围,白朴的父亲白华是金朝的一位重臣,每天为国家的存亡而四处奔走,根本无暇顾及白朴母子。后来,蒙古军决定炮轰汴梁城,白华和皇上渡河而走,不得已把妻儿留在汴京,蒙古军攻入城后,抢劫了很多东西,在这次战争中,白朴母子走失了。幸亏元好问将白朴姐弟解救出来,将白朴姐弟带入他家抚养。
因为有了这样动荡的乱世经历,所以,白朴的诗歌作品大多以反映现实主义相关,比如诗歌《北风下庭绿》中这样写到:北风下庭绿,客鬓入霜华。回首北望乡国,双泪落清笳。天地悠悠逆旅,岁月匆匆过客,吾也岂瓠瓜。四海有知己,何地不为家。五溪鱼,千里菜,九江茶。从他造物留住,办作老生涯。不愿酒中有圣,但愿心头无事,高枕卧烟霞。晚节忆吹帽,篱菊渐开花。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十分悲伤,白朴在诗歌中借用了眼前的景色来抒发寂寞悲凉之情,看着眼前变幻多端的景色,心里有几分苦涩之情,经历过战火的白朴已经有了乐观向上的感情,所以在诗中发出了“但愿心头无事,高枕卧烟霞”的祈愿。
天净沙秋白朴
白朴一生诗歌作品很多,《天净沙》就是白朴的代表作之一。《天净沙》一共有四篇作品,包括春夏秋冬四篇,通过短句的描写刻画,突出了四个时节的自然景观,也道出了诗人在四个时段的不同感触。白朴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至今仍被广泛流传。
《天净沙春》的内容是: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夏》的诗歌内容是: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秋》的内容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冬》全诗的内容是: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在诗歌《天净沙》中,白朴用了很多意象拼凑出了四幅不同的季节景观,在《天净沙春》中,诗人用春山、暖日、和风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春天万物复苏,阳光普照大地的场景,在庭院之中柳树新生了枝桠,随风飘荡,亭亭袅袅煞是好看。在其余三篇作品中,白朴都已日常所见的景观为切入点,由近及远或者由远及近,描绘出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在这些情景之下,又进一步流露出作者的感情,或者高兴,或者乐观,又或热爱生活,喜爱大自然之情。而这些诗歌作品都是白朴行走大自然的所见所闻所感。
梧桐雨 白朴
《梧桐雨》是白朴的杂剧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除此之外,《梧桐雨》也是白朴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作品,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白朴所创作的《梧桐雨》是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创作主线,他用了不同的视角来刻画出两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梧桐雨》的开篇,讲述了李隆基生活在太平年间,当时国家没有战时,他的帝王生活也十分安逸平淡。李隆基派遣安禄山镇守边境,为了嘉奖他给他官爵晋升。在《梧桐雨》的第二部分,讲述了杨玉环和李隆基在长生殿中的恩爱生活,那时杨玉环出落的格外美丽,她为李隆基一人跳舞,翩翩舞姿让李隆基更加心动不已。故事发展到了第三部分,由此迎来了《梧桐雨》的高潮情节,安禄山之乱,让李隆基毫无应对之力,没有办法之下,他携带杨玉环仓皇逃亡,在马嵬坡时,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困境,无奈之下,他下令让杨玉环自缢。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权力,只能舍弃了心爱的妃子。第四部分便是《梧桐雨》的点睛之处,也是完结篇。此时的李隆基已经禅让了皇位,自己孤寂一人住在西宫中,看着眼前这棵梧桐树,心中有万般苦涩。他想到了昔日的风光岁月,他想到了和杨玉环恩爱的日子,这棵梧桐树成为了他和杨玉环故事的见证者。
李隆基经常在这棵梧桐树下踱步,秋天到了,梧桐叶落了满地,李隆基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杨玉环和他相见了,并且杨玉环邀请他到长生殿,正精彩时,梦就醒了。外面的雨声打着梧桐叶,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如同李隆基的寂寥悲凉的心情。
墙头马上白朴
白朴作品《墙头马上》是白朴最富盛名的一部作品。它和《拜月亭》、《西厢记》、《倩女离魂》一起被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后人对他这部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来根据白朴的这篇作品改编成了戏剧,至今依然有很多受众。
这篇故事讲得是李千金和裴少俊的爱情故事,裴少俊是唐代官员裴尚书的儿子,李千金是一位官宦的女儿。当时,裴尚书命令儿子去洛阳买花,在路途中遇到了李世杰的女儿李千金,这位李千金和裴少俊以隔墙赠诗的方式相识,俩人对彼此都有好感,于是当天晚上,李千金和裴少俊在后花园里私会。二人一见钟情,于是李千金决定和裴少俊去长安生活。李千金居住在裴少俊后院中七年,并且为裴少俊生下一男一女。后来,裴尚书发现后,让裴少俊将李千金休掉。随后,李千金对裴少俊的做法深感心寒,一气之下回到了洛阳。后来,裴尚书知道李千金是官宦的女儿,恰好裴少俊也考中了状元,父子两人前去洛阳给李千金赔礼道歉。李千金对于裴氏父子的行为给予了强烈的谴责,但是看在两个幼小的孩子上,李千金决定和裴少俊和好,并且两人得以完婚。
《墙头马上》是白朴的经典喜剧杂剧作品,他借鉴了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中的故事,在白朴的作品里,加入了戏剧冲突和矛盾设置,让作品更加饱满有情节,除此之外,白朴将李千金塑造成了一位不为封建世俗礼教所羁绊的女子,在她身上有着强烈的敢爱、敢恨的美好品质,和裴少俊唯唯诺诺的形象有着强烈对比,除此之外,白朴通过《墙头马上》吟唱出了一首自由主义赞歌。
著作
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著录,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加上《盛世新声》著录的《李克用箭射双雕》残折,共16本。现在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
题材多出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韵事。现存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写得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鸳鸯间墙头马上》,描写的是一个“志量过人”的女性李千金冲破名教,自择配偶的故事。前者是悲剧,写得悲哀怛侧,雄浑悲壮;后者是喜剧,写得起伏跌宕,热情奔放。这两部作品,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成功之作,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对后代戏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戏曲史上,宋、金两代已有了纯粹演故事的戏曲,但没有剧本流传下来,我们无从说清楚这些戏曲的情况。元代的杂剧,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方面,都发展到相当娴熟的地步,为我国的戏曲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保留下来的剧作中,可知其情节曲折,主题突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剧中人物,无论是因享乐而坏江山的唐明皇,冰肌玉骨、一身娇娆之气的杨贵妃,还是爽朗果敢的闺秀李千金,都塑造得各具个性,栩栩如生。以至于现在戏剧舞台上的唐明皇,还可见到白朴塑造的这一形象的遗风。
与关汉卿相比,白朴的生活圈子比较局限,因此,他不可能从社会下层提炼素材,写出像关汉卿那感天动地的《窦娥冤》。然而,他善于利用历史题材,敷演故事,因旧题,创新意,词采优美,情意深切绵长,又是关汉卿所不及的。他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的剧作的艺术成就,早已成为文学艺术上的重要研究课题。
白朴的词作,在他生前就已编订成集,名曰《天籁集》。到明代已经残佚,字句脱误。清朝中叶,朱彝尊、洪升始为整理刊行。全集收词二百余首,除了一些应酬赠答、歌楼妓席之作外,多为伤时感怀的作品。赖有这部作品,我们才可以了解白朴的生涯。他的词作,承袭元好问长短句的格调,跌宕沉详,天然古朴。
创作原由
在白朴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对他起过相当重要的影响,这就是元好问。1233年南京被攻陷后,一片喊杀声中元好问抱着被他视为“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的神童白朴逃出京城,自此,白朴有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他身边。白朴自幼聪颖好学,这时又有大学问家元好问的悉心指导,因此他的学业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十几岁就已才华出众,声名远扬。但是生逢乱世,又加幼年仓皇失母的离散之痛不绝于胸,因此他无意于建功立业,拒绝了朋友的极力举荐,只是以纵情诗酒、游乐山水为己事。这条人生道路的选择,使世间少了一位谨小慎微的官宦,却诞生了一位流芳至今的文学大家。白朴曾到各地漫游,两次到过大都(今北京),还游历了顺天(今保定一带)、寿春(今安徽寿县)、怀州(今河南沁阳)等地。与许多才子名流优游于诗酒之间,这些人多为当时有名的杂剧或散曲作家,而白朴的创作也就是在这时开始的。
【白朴的简介】相关文章:
北京简介(经典)06-11
公司的简介03-06
北京简介03-12
自我简介作文10-04
曹操生平简介11-24
个人自我简介03-11
高适的简介10-20
吃粽子的来历简介06-08
名人传简介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