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统计与可能性》听课思考范文
12月16日高淳县实验小学对全县的教学展示活动中,三年级徐老师执教了《统计与可能性》一课,获得了听课教师的好评。
“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概率知识的初步呈现,是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不确定事件,感受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由浅入深地渗透概率的思想。通过对事物可能性的分析、判断,做出合理的判断。
在听课中,围绕本次展示活动的主题――生态课堂、智慧教师,对徐老师的设计与教学本人有如下方面的思考。
一、什么样的课堂是“生态课堂”
1、“生态课堂”中要具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本节课中,徐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自然,问题设计针对性强、有较大的思维空间与思考价值,符合中、低年级学生认知心理规律,这是营造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前提。同时,教师能够正确摆正自己的课堂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和水平,真正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这是确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根本要素。如对“摸球游戏规则”的解读,教师通过组织三位学生与其合作示范来帮助学生理解规则及活动的注意事项。又如对“游戏结果用‘画正字’统计的方法”教学,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不是武断的直接教学“画正字整理数据”,也不是舍近求远的教学“符号计数整理数据”;而是通过活动组织让学生产生“数据整理”的需要,再适当启发、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让“画正字整理数据”的教学水到渠成。再如“操作结果统计”时,徐老师能够参与学生数据的汇总、求和的过程,并指导学生发现规律。这些方面都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2、“生态课堂”中要具有合作、互动的生生关系。
在徐老师的课堂中,信息交流的渠道已经由传统单一的“师到生”,向“生到生”、“生到师”的多向信息交流转变。学生间合作活动丰富,由单一的合作探究向多元的合作评价、合作竞赛、合作交流进行转变。学生“摸球游戏”小组合作井然有序、效果显著。
3、“生态课堂”中要具有和谐的人与环境的关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徐老师较好的处理了两个关系,即“人与人”和“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当然指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而“人与物”指的是教师与教材、教具,以及学生与学具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中徐老师能正确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尊重教材设计理念,合理使用教材,创造性的准备教学用具。一节活动操作较多的课,往往由于学生注意力过多集中于学具操作而不关注合作探究与教师讲评而显得杂乱无序。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更欣喜的看到学生对学具的使用规范、充分、有序。
4、“生态课堂”中要具有人本化的教育行为。
所谓“人本化”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必须体现学生本位、能力上位、训练到位的理念。本节课的教学中,能够将抽象的“可能性相等时实际发生的次数却未必相等,但会比较接近”知识活动化、形象化,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科学家关于“抛硬币实验研究结果”的介绍,体现了数学的人文性。
二、什么样的教师是“智慧教师”?
一名“智慧教师”的智慧如何体现?我想主要是两个方面。
1、教学细节的设计中体现教学智慧。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徐老师设计巧妙,充分体现了一名“智慧教师”的本色。如对“摸球游戏规则”的解读,徐老师不是呈现了枯燥的“文字要求”,而是通过和三位学生的合作演示,既让学生直观感知了具体要求,更在活动化的解读中明确了注意的事项。再如“画正字整理数据”方法的教学,徐老师在学生在活动操作开始并已完成了一次记录后,引导学生评价交流,从而顺利揭示了新知教学内容。又如“统计数据的汇总、求和”,徐老师合理的使用了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求和,有效了节约了教学的时间,突出了教学的主题,体现了教学的智慧。
2、课堂生成的调控中体现教学智慧。
课堂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面对动态生成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调控是最高层次的教学智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徐老师能够尊重个体独特体验,注重概率思想的渗透,有效启发、灵活调控,使学生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如在“摸球实验”之前的猜想时,学生由于已有知识经验间的差异,有不同的意见,有同学错误认为“肯定是黄球摸到的次数多”,也有同学错误认为“肯定是白球摸到的次数多”。这时徐老师并没有急于“生硬”地纠正学生错误,而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逐步体会感悟,避免了“欲速则不达”的教学窘境。
三、本节课的改进与提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也即难点就是结论“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时,实际发生的次数会差不多,实验的次数越多,结果一般就会越接近”。这样概括的抽象结论,显然不是三年级的学生可以直接理解并加以表述的。这需要通过活动不断的帮助学生进行感知,将结论渗透为一个个鲜活的认知表象。也就是说教学中最需要体现的关键词就是“渗透”。这一结论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对实验数据的观察、分析来逐步达成。而本节课中结论的获得略显仓促,对数据横向、纵向间的观察比较略少,没充分处理好几组特殊数据(正好相等、相差很大)间的关系;对数据间的差异及造成“次数差”的原因分析交流不够深入;对数据的分析并做出合理预判的教学环节处理也略显单薄。换言之,如果此课能够在“渗透”一词下足功夫使之更加细腻,学生的感知也将更加丰富,效果也将更加理想。
总而言之,这是一节真实的数学课,是一节有效的数学课。
【《统计与可能性》听课思考 】相关文章: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12-18
(经典)听课的作文11-27
听课的作文08-27
美术听课反思08-31
下雨了听课反思03-02
数学听课反思06-15
英语听课反思03-13
我的听课反思03-14
听课后的反思04-15
我的听课反思[经典]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