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时间:2024-09-22 18:56:4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根据教育部新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普通高校学生行为准则》,为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现就加强学风建设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明确学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培育优良学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学校建成高水平教学科研型大学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措施;是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粤和建设广东教育强省战略的客观要求。因此,全校师生要以实际行动来培育优良学风,为促进学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学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学生以学为主,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的观念,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内在动力,养成惜时勤学以及自觉遵守学习纪律和学术道德规范的习惯。

  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治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提高英语统考通过率、计算机统考通过率、科研成果发表率、参加重大比赛获奖率、考研录取率为抓手,努力提高学风建设的成效和显示度。

  以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为保障,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

  以加强大学精神教育为灵魂,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培育具有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

  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优良学风提供精神动力

  (一)加强人生观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认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大学四年的发展规划,把远大理想与勤奋学习结合起来,坚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二)加强优良学风和现代大学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养成惜时勤学的习惯;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培育具有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加强纪律与道德教育,重点抓好考风考纪与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法纪观念和道德观念,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考试纪律和学术道德规范,提高学习的诚信度,杜绝考试作弊和抄袭论文作业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学习方法的辅导,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的治学精神,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治学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五)加强现代学习观念、学术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开放式的、终身学习观念,增强学术兴趣,培养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加强个性化教育。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类别和有不同专长的学生实施分类教育或分类指导。

  (七)加强考研引导和辅导,把考研引导和学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八)加强典型示范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对在学习、科研和重大比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及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宣传,为广大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九)加强学生党团建设,创新学生党团建设工作机制,发挥学生党团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

  (十)加强就业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从低年级开始确立就业竞争意识,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择业竞争能力。

  三、深化教学改革,为建设优良学风奠定坚实基础

  (一)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和制定招生计划。坚持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达不到全省平均数的专业,区分情况分别采取控制招生规模、降低增幅、减少招生人数或者隔年招生的措施。对于市场不需要或需求量不大的专业,应当停止招生或调整培养的方向。

  (二)改革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持教学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努力使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能够满足学生成才发展的需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拓宽专业的适应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构建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新机制,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包括:允许学生转专业;放宽对申请修读双专业、双学位的条件限制;允许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经过批准可以免跟班听课;开设更多的选修课(包括网上选修课);采取措施鼓励更多的学生修读双学位;等等。

  (四)认真抓好《大学英语》课的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和四、六级统考的通过率。

  (五)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增设职业技能和应用技术型选修课程,为学生培养一专多能提供现实条件。贯彻执行《xx大学关于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工作意见》(华师【2005】21号),实行师范技能等级测试和认证制度,使师范毕业生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鼓励学生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对于能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给予选修学分。

  (六)给非师范专业学生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教育类课程,以方便非师范专业学生申报教师资格证和到教育系统求职择业。

  (七)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研究性学习。建立大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研究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加强教学监管。坚持和完善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研室教学观摩与评课制度,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加强意见反馈。

  四、坚持严格管理,强化行为训练

  (一)健全和完善学生管理规范体系,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活动。

  (二)坚持和完善早读制度。一、二年级的学生周一至周五早上必须进行早读。各院系必须加强对早读的考勤、检查等管理工作,督促学生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学外语或进行普通话、演讲训练。

  (三)坚持和健全自修检查制度。各院系应当坚持和完善晚自修检查和学生宿舍内务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建立和健全学生宿舍自律队伍,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在维护宿舍纪律和自修纪律中的作用。花大力气治乱、治懒,努力纠正和克服宿舍内务零乱以及在自修时间内睡懒觉和不学习等不良现象。学生宿舍和学生公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学生宿舍的检查,定期通报检查结果。

  (四)坚持耐心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严格执行上课考勤制度。加强对上课行为的管理,对于迟到、带早点到课室、上课打手机等不良现象,任课教师应当及时批评指正。对于违反早读、上课、自修和宿舍纪律的学生,院系每周向学生通报一次。对于违反纪律、符合处分构成要件的学生,必须认真查处,按章处理。

  (五)加强考试管理,对考试作弊的学生,应当及时取证,坚决按章处理。

  五、健全评奖评估制度,完善学风建设激励机制

  (一)改革学生素质评估办法,探索和完善与人才市场发展和高校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学生素质评估指标体系。

  (二)完善学生先进集体评选机制,把学风建设的成效和成绩作为评选学生先进集体的主要条件。

  (三)修订完善《学生创新奖评奖规定》,加大对取得科研成果的学生的奖励力度,引导学生重视科研和多出成果。

  (四)设立考研工作奖。每年对考研录取率最高的前六个院系和考研录取率比上一学年提高5%以上的院系进行表彰奖励。

  (五)设立就业率最高单位奖,对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的所有院系或就业率在全校排列最高的六个院系进行表彰奖励。

  (六)制定院系学生工作评估方案,把学风建设作为评估院系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每两年开展一次院系学生工作评估,通过评估促进学风建设和学生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七)修订《学生学年评优奖励办法》,对在坚持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

  (八)完善《学生科研科技活动管理办法》,对于指导学生在学术研究、科研活动、重大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

  六、加强师德和教风建设,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师表作用

  (一)强化教师的岗位责任意识和育人意识,牢固树立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和每位教师都有育人职责的观念。

  (二)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意识和教育教学改革意识,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和保障学生根本利益观念。

  (三)健全和完善教学工作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形成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与育人工作。

  (四)健全和创新教书育人机制。建立和完善本科学生班主任和导师制度,明确班主任和导师的职责和任务,规定教师在申报或聘任高一级职称时,必须有从事班主任或导师工作的经历;建立和坚持教师定期联系学生制度,健全辅导与答疑等教学环节,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建立定期召开“三育人”工作经验交流与评奖制度,每两年举行一次“三育人”工作经验交流与表彰会,对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探索新形势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实现形式和途径,构建和完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长效工作机制。

  (五)建立师德建设监督机构,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完善教师的考核评估体系,并将评估结果与分配、奖惩和聘任制度直接挂钩。

  (六)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教育,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忠诚教育、敬业爱岗、以生为本、诲人不倦、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品格。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文化与学术氛围

  (一)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学风校风建设为主线,突出育人主题,努力满足学生追求知识、崇尚科学、培养技能和获得生存发展能力的愿望。

  (二)以讲坛为载体,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开设讲座来活跃校园学术气氛。进一步完善“人文素质大讲坛”的管理,提高“人文素质大讲坛”的质量。院系应结合专业特点,每月安排学术讲座一次以上。

  (三)以竞赛活动为载体,通过定期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比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坚持和完善“《为了明天》教学奖之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制度,增设全校性的英语比赛、计算机基础课技能比赛、书法与普通话比赛等比赛项目。各院系应当结合专业特点,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四)以科研科技活动为载体,通过引导和资助学生参加科研和科技活动,奖励学生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成果,培养学生的科研科技能力。坚持开展每年一次的校园科技学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管理,注意调动和发挥教师和研究生在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科技活动中的作用。加大对学生科研活动经费的投入,学校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作学生科研活动专项经费。院系对学生的科研活动也应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五)以就业创业技能训练为载体,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利于培养提高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六)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调整知识结构,陶冶思想情操,增强竞争意识,增进身心健康,培养锻炼能力。

  (七)以校园网络为载体,通过整合和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素质教育活动,用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对师生员工的影响和侵蚀。 (八)以读书活动为载体,通过定期向学生推荐好书,引导学生开展读书和书评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九)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教育方案,建立教学教育实践基地,完善实践教学教育体系,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十)加强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优化校园的育人环境。

  八、加强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学生政工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指导引领作用

  (一)制定辅导员工作职责规范,强化辅导员的工作责任感。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具体量化要求,规定辅导员与学生个别谈话每周3人次以上,每周到课室检查早读1次以上,每周到学生宿舍检查晚自修1次以上,每月结合班级学风状况进行班级讲评1次以上。坚持和完善学生工作登记制度,建立辅导员工作业绩信息公布制度。

  (二)完善辅导员考核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建立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院系考核与学校职能部门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激励机制,开展评选优秀辅导员活动,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

  (三)改进工作作风,积极探索学生工作和学风建设的新路子。一是在深入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精心施教和因人施教意识,坚持深入宿舍、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活动场所,加强调查研究,随时了解掌握学生动态,及时开展思想教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切实把工作做深做细,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的心坎上。二是在求实上下功夫,牢固树立求真务实与效能意识,努力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三是在特色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院系专业特点的最佳结合,形成院系学风建设的特色与强项,打造学风建设的品牌。四是在创新上下功夫,牢固树立改革进取意识,不断更新学生工作观念,总结学风建设新经验,探索学风建设新办法,开辟学风建设新途径,创造学风建设新业绩。

  九、加强对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成立xx大学学风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学校党政一把手担任,副主任由主管教学和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包括校办、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处、人事处、科技处、社科处、总务处、资产处、宣传统战部、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校团委、图书馆、教学督导委员会、校学生会等单位负责人。该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就学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协调,其工作制度包括:①每学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包括学风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或检查;②每学年听取一次各院系关于学风建设的专题汇报;③每学期就学风建设问题进行一次专题研究,提出整改措施;④每两年对院系学风建设进行一次评估,评选出学风建设先进单位,进行总结和表彰。

  (二)各院系成立学风建设工作组。组长由院系党政一把手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院系副职领导担任。该组的职责主要是就本院系的学风建设进行决策、协调和组织实施,其工作制度包括:①每月对学生的早读和晚自修进行一次检查;②每学期听取一次各年级如何抓学风建设的专题汇报;③每学期就学风建设问题进行一次专题研究,提出整改措施;④每学年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⑤每学年对学风建设问题进行一次总结,表彰奖励在学风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年级和个人。

【大学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相关文章:

学风建设建议04-26

有关实施意见03-09

实施意见格式03-09

农村河道管护工作实施意见03-14

企业安康杯活动实施意见02-28

关于创建节约型工会的实施意见02-28

大学班委会意见03-08

大学生院系意见08-01

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实施意见03-01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意见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