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标记图在小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在地图中,标记用于表示地理位置、地物、地形和其他相关信息。这些标记可以是城市、河流、山脉、国境、机场、地铁站等。标记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可以表示不同的信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浅谈标记图在小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欢迎阅读。
浅谈标记图在小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在小班区域活动中,我常常发现,虽然教师在活动前反复强调一些活动规则,如“要把材料放整齐”“玩好后把玩具宝宝送回家”等,但在活动中幼儿往往“我行我素”,这里扔一只,那里丢一个。于是,我经常为幼儿不能整理好玩具而苦恼,也为活动区乱糟糟的样子而感到烦心。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仅仅靠说教让他们知晓活动规则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具体的标记暗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图和文字标记图的兴趣。由此,我结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尝试以标记图为载体,让小班幼儿借助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标记图,以轻松愉快的方式理解和接受活动规则。
一、标记图有助于推动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确保幼儿自主、有序地进入活动区
为了让小班幼儿自主、有序地进入区域活动,我为各区域设计了趣味性很强的标记图,并分别以幼儿喜欢的动物、水果、蔬菜名称来命名,如“小猴聪明屋”“青苹果书吧”“小蘑菇餐厅”等。这些标记图上的图案设计简洁、可爱,幼儿能理解标记图所代表的含义,知道该区域的活动内容,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
此外,幼儿进入各个区域活动时有一定的人数限制,一般每个区域能容纳3~4人。于是,我又在标记图旁边配上了带有数字、圆点的提示卡。如在“美羊羊工作室”生活区,我设计了4只跷起大拇指的小手;在“小猴聪明屋”益智区,我在小猴的标记图旁边准备了4个桃子形状的进区卡;在“青苹果书吧”门口,我用黄色即时贴贴上2对小脚印;在“秀一秀”表演区,我制作了充满童趣的胸饰、头饰、臂饰等,并根据故事中的角色总数,准备了相应数量的小蝴蝶。幼儿一看到相应的趣味数字提示卡,就知道该区域可以进去几个人,这样不仅使幼儿体验到自主选择的快乐,而且也确保了各区域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帮助幼儿理解活动内容和规则
根据区域活动的目标,我为每个区域都配上了标记图,帮助幼儿理解“在此区域我可以做些什么”。如小班开展“糖果舞会”主题活动时,我在美工区贴上画着装满糖果的罐子,暗示幼儿用搓纸团、搓泥工、粘贴等方法制作糖果装满罐子;又如,为了引导幼儿练习粘贴彩色项链,我在墙上张贴了一套操作顺序图:挂进区卡——自由(或按规律)取彩条——粘固体胶——贴上彩条,这样,就算幼儿是初次进入该区域,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标记图还可以将区域活动的规则蕴涵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使幼儿一进入该区域就得到相应的刺激与暗示,从而学习和掌握活动规则。在“小司机”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在活动区里玩起了“开申崇专线”“汽车加油站”等活动。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还不太会区分左右,我便设计了两个动物标记图分别贴在门的左右两侧,让幼儿一看就明白“进门靠小兔走,出门靠小狗走”。在“青苹果书吧”,当幼儿看到那张小朋友在做“嘘”的动作标记图时,就会安静地看书;当幼儿看到“一只手碰到破书,破书哭了”的标记图时,就会遵守“爱护图书,不能撕破书”的规则。幼儿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自觉调整自身的行为,如有的幼儿进入美工区,忘了挂进区卡,只要他一看到标记图,就会马上去挂进区卡……久而久之,标记图便与幼儿的行为建立了联系。
(三)提示幼儿自觉分类和整理
在区域中,教师常常为幼儿提供很多操作材料,而这么多材料需要分类分层摆放,小班幼儿往往无法记住材料的摆放位置和顺序,于是我尝试用标记图来帮助他们辨别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如科学区内有排序、点数等4种操作材料,我就在小橱架上分2层贴上4种不同的实物标记图,便于幼儿为4种操作材料分类,并把它们放在相应的位置。我在“青苹果书吧”里布置了“图书宝宝的家”,画上了大书和小书,分别表示大小不同的书的摆放位置;“一支画笔”标记的是自制图书的家,幼儿对照有趣的标记图,就能分门别类地把图书整理好。
众所周知,小班娃娃家里的物品特别多,我就将娃娃家的刀、碗、勺、叉、锅、煤气灶等按实物形状画成标记图,贴在自制小柜子的格子里,用彩带一一隔开,提示幼儿学会整理和摆放物品。幼儿的玩具橱、柜都有相应的玩具配对归放的图示标记,能使幼儿产生一个物品一个“家”的意识,养成“把玩具宝宝送回家”的好习惯。幼儿在整理物品时,只要将物品上的图示标记与玩具筐上的图示标记进行对应,就可以把娃娃家的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这些有趣的实物标记图使幼儿觉得取放过程充满了趣味和挑战,在实际操作中幼儿既练习了对应和分类,又掌握了区域空间和活动材料的使用规范。
二、标记图能够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一理念体现了一个鲜明的教育取向,即培养让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标记图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逐步培养和增强了幼儿的交往能力,以实现幼儿从较多地接受外部暗示到表现出或者形成更具主体意义的自主倾向。在“小猴聪明屋”益智区,嘉靖和建诚正在玩手指棋游戏,我轻轻走过去问:“有什么办法来表示输赢呢?”两人互看一眼,嘉靖说:“我们可以做个标记。”两人便在“百宝箱”里找到红色即时贴的小纸片说:“谁赢了,就在谁的手背上贴一个。”其他幼儿见状纷纷模仿、学习他们的做法。由此可见,幼儿已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自主运用标记图,并能在游戏中借助标记与同伴达成共识和默契,这种共识和默契促进了幼儿交往能力的不断提升。
标记图已成为一位无声的教师,与环境创设相呼应,使区域活动中的常规有了明显好转,幼儿的独立性有所提高,能辨别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借助标记图,幼儿不但能更好地参与活动,还能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交往,提升了交往能力。
三、标记图能够优化师幼互动
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每位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解读与反思,注重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促使幼儿自主建构知识与经验。在嘉靖和建诚玩手指棋游戏的第二天,嘉靖一大早就跑来对我说:“老师,我昨天在电视上看到别人比赛时都有一个记分的牌子,爸爸说那是记分牌。”我随口应了一声,他继续说:“昨天建诚把我手上贴的黏纸撕下来了。”我看看他:“那你今天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我们能不能也像电视上那样做个记分牌?”我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就对他说:“我们一起来做个记分牌吧!”我在办公室找出一个旧台历,和嘉靖一起在上面夹上纸,贴上几个醒目的数字,做成了一个简易的记分牌。
又如,小班幼儿在“小餐厅”游戏中经常反复操作工具,重复炒菜的动作。为了引导幼儿有情节地开展游戏,我以客人的身份介入到游戏中,一走进餐厅就问:“今天餐厅有什么新鲜的菜肴,菜都准备好了吗?是红烧还是清炒?”在一连串的提问中,我引导幼儿讨论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将讨论结果画成标记图。于是,我们将买菜一拣菜、洗菜一烧菜、装盘一招待客人一洗碗等一系列过程用标记图呈现了出来,幼儿开始分工有序地忙碌起来。教师鼓励幼儿运用标记图来呈现整个活动过程,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体现了教师从单纯地观察幼儿转变为研究幼儿。标记图为师幼互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通过运用标记图,我体会到:小班区域活动要做到轻松自由、活泼有序,确实离不开富有童趣、含义明确的标记图,标记图是小班区域活动得以有效实施的“法宝”。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一切从幼儿的角度多加思索,积极创新,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然而鲜活的环境,让标记图在幼儿身边自然展现,与幼儿进行自然互动。
标记图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1、幼儿自主意识的觉醒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是入园后首先需要克服的障碍。教师利用班级中的生活标识,创设班级环境,就可以帮助幼儿尽快地了解幼儿园中一些基本的规则,例如上厕所时排队,依靠个人的动物标记,寻找自己的物品等等。
对于新生,良好的环境创设可以给幼儿安全感,帮助新生度过分离的焦虑,促使他们更快的融入集体教学活动中。生活标识的使用,使孩子的自主意识得以觉醒,通过环境的暗示,幼儿认识到盥洗室、教室、走廊、楼梯的基本规则,例如靠边走,站脚印排队,寻找自己的杯子等等。通过熟悉这些标识,幼儿不知不觉中熟悉了班级环境,从陌生到熟悉,从被动到主动,慢慢地分离焦虑逐渐被自主的意识取代。这也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良好结果。
2、幼儿行为的转变
自主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孩子们对于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对于班级环境的基本规则有了认识,因此,他们在行为上就有了转变。《老师也来排队啦》,孩子们从教师的行为中意识到自己应当去遵守这些生活标识的暗示规则。环境中的生活标识不是一种装饰和摆设,教师的正面引导能让孩子意识到这些标识的作用,并在行为上转变,自觉地遵守这些标识潜藏的规则提示,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标记图对班级整体环境的重要作用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一名小班教师,笔者一直向为幼儿创设安全、温馨、自主的班级生活环境出发而努力。通过生活标识的利用,笔者对于创设适合小班年龄特点的生活环境有了以下一些认识:
1、生活标识的创设应当带有一定的目的性
幼儿需要一个丰富、有序、安全的环境,来进行游戏、生活、运动、学习等各项活动。考虑到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他们的环境创设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并要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兴趣。
在引导幼儿排队喝水的过程中,笔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孩子站在脚印上,使孩子有排队的意识。这一个出发点是合理的。但通过实际观察、与幼儿之间的对话,意识到光有3对小脚印是不够的,光简单的介绍还不够,幼儿的排队意识依然不强。为此教师对于脚印数量的增加,对幼儿的言传身教,使幼儿意识到脚印对秩序的作用。这样,生活标识就更有了针对性,教师的教育语言和行为也有了针对性,生活标识和教育过程达成了一致和统一。
只有当幼儿对生活标识的认识和自身的行为之间建立积极地联系时,教育才达成了目的,也就是完成了教育的过程,体现了生活标识的教育作用和价值。
2、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创设环境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兴趣点是多样的,短暂的。在其中寻找有价值的兴趣点,为生活标识的有效运用做铺垫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生活标识的使用,在刚开始的操作中,笔者也带有一些随意性,有点试探的意味。许多生活标识,例如动物等,使用的过程中也有失败、无效。但通过这些试误的过程,渐渐明白清晰了一点——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孩子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只有紧抓这一点,你才能更好地设计出适合小班幼儿的生活标识,恰如其分地进行运用,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环境材料的作用。例如,动物标识的使用。动物的选择很重要,由于班级孩子的前期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对某些动物不了解,甚至叫不出名字。为了方便幼儿认识和记忆,我们选择了一些幼儿比较熟悉的动物:小狗、老虎、小兔等,并对动物进行的筛选,将相同的动物舍去,这样才避免幼儿之间对动物的混淆。由于幼儿对小动物特别感兴趣,因此记忆起来花费了较少的时间。当孩子们对这些标识逐渐熟悉之后,我们就开始在班级环境的各个场所使用,如彩笔盒上、抽屉上、毛巾架上、水桶上、牛奶牌子上等等。这样的操作,让孩子逐渐加深对自身小动物标识的使用,也巩固了对这些标识的认识。有了这些标识,孩子们对于自己的毛巾、抽屉、茶杯等几乎一一熟知,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以更加愉快的心情面对幼儿园的生活。
3、抓住教育契机,提高环境的教育作用
每一位幼儿都可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活动空间,都按个人的方式来活动。班级孩子大多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同伴,看样学样是他们乐此不疲的事情。但随之而来也有一些问题,同伴之间行为、言语的相互影响给教育带来一些小小的挑战。当个别孩子在楼梯上蹦蹦跳跳、随意走动时,孩子们的队伍逐渐被影响,开始歪歪扭扭、声音不断。楼梯上的小脚印此时早以起不了任何的作用。或许这时的老师都会生气、发怒,对孩子们大声斥责。但却没有意识到此时正是教育的契机。有时候在教室里说的“靠边走”比不上带着孩子们实地去走一走。当遇上孩子们对环境熟视无睹的时候,不如用一句轻声的话语来提醒孩子:“小标志在哭泣呀!”孩子们一定会吃惊地倾听你的说话,“谁在哭呀?”“为什么哭呀?”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吵闹会影响他人,会导致危险。让孩子们从被动地接受转为主动的思考、主动的遵循。渐渐地,你会发现孩子们在思考中、在观察中、在自我的修正中慢慢长大,良好的行为习惯也逐渐建立和养成。
4、将生活标识融入班级的整体环境、幼儿园的大环境
现在幼儿园的班级环境主要包括生活环境、主题环境和区域环境。生活标识作为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可以在区域环境和主题环境中发挥教育的作用。例如,在区域环境中使用小脚印,代表该区域游戏的人数。在一些有关标志的主题环境中,各种标识可以作为重要的内容运用其中,如交通的标志、安全标志等。而对于这些标志的学习和认识,可以帮助幼儿在园所内活动时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在园所外具备基本的交通安全意识。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生活标识完全可以融入班级的整体环境,在盥洗室、教室、走廊、楼上、操场上发挥其有效的作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规则秩序、安全意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拿健康的生活习惯来说,洗手的步骤正确与否说明了孩子是否有清洁自己双手、保持身体健康的意识。由于进入手足口病、水痘等一系列高发传染病的易感期,幼儿园对幼儿的洗手环节特别的重视。将教育局下发的洗手步骤图绘制成图片,按照顺序张贴在园所门口、洗手盆前,方便幼儿看图索骥,正确掌握洗手的六个步骤。为此,我们特地带着孩子来到园所门口边看图片,边示范、介绍,将吸收的六个步骤一一演示。并且在生活活动时,特别强调洗手步骤,强化孩子们对洗手步骤的熟记。通过这样的坚持,大部分孩子掌握了洗手的步骤。一段时间之后,这些生活标识仍然起着教育指导的作用,提醒孩子们去正确洗手。
标记图使用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对于小班生活标识的实践接近尾声,但怎样达到有效运用的目标,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提高生活标识的有效性仍然需要更多的深入实践和思考。在笔者的实践过程中,觉得对于生活标识的使用有以下一些基本的原则:
1、反复性
作为小班教师,笔者也常常苦恼,反反复复的教育,可幼儿仍然记不住常规。其实,一味地说教和灌输,孩子们会产生茫然、混乱、拒绝和逃避。但笔者也意识到,要帮助小班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简单地介绍并不能帮助他们马上建立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反复性原则并不是同样的事情、同样的话说一百遍。而是将同一件事情、同样的内容利用不同的话语、不同的形式表达,让孩子在愉快的心情中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提醒,逐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则意识。
2、适宜性
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教育的方式。因此只有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幼儿的兴趣,才能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为此,我们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利用适合小班孩子的生活标识,例如照片、简单浅显的图形、符号等对幼儿提出了合适的要求,让常规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快乐生活的保障,而不是成人强加给他们的负担,最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简洁性
班级环境是一个整体的环境,其中的主题、区域、生活环境都是有机的整体。在一个班级中,有序、合理的环境能让孩子充满温馨、舒适、稳定的心理感觉。而混乱的环境会让孩子感到无序和局促。因此,在生活标识的使用过程中,简洁性也是一点需要教师们考虑的因素。生活标识的有效使用,不在多,而在精简、恰当、合适。盥洗室里由于地方狭小,幼儿站立的面积不多,因此当孩子们进入盥洗室的人数一多,马上就显得拥挤不堪。这就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避免安全问题,我们在盥洗室的地面上贴了小脚印,但是脚印的大小却没有事先考虑,贴了之后反而觉得过多、不简洁、不美观。考虑到孩子们对脚印的作用已经了解,笔者就大胆将小脚印变为小圆点,既能同样起到提示的作用,又可以让盥洗室看上去宽敞一些,简洁明了。
【浅谈标记图在小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精选12篇)12-08
大耳朵图图作文12-12
浅谈幼儿园小班幼儿洗手习惯的培养06-18
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方法11-29
区域活动的阅读区观察记录(精选16篇)05-25
在文联活动中的发言12-05
区域的故事03-29
春景图作文11-26
桃源图原文03-01
奔马图作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