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孝老爱亲的好儿媳
黑黝黝的贾塬村,刚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微曦,城市尚在黎明前的酣睡中。朦胧的校园里,出现几个模糊的人影,随即“沙啦——”“沙啦——”扫把掠过地面的声音,此起彼伏轻轻柔柔,驱走了清晨的静谧。一支独特的经典晨曲唱响在湍流不息的金陵河畔。
当学生们随着起床铃声,三三两两走进洗漱间时,早起的晨扫者们已清理完了园区卫生。他们顾不上喘口气便鱼贯进入三层综合大楼,拽拖把,挥笤帚,端簸箕,拖大厅,扫台阶,抹桌凳……在六点早操前,数千平米的校园操场,楼内的多个大厅过道,百十级台阶,20多间办公室,教室,厕所,饭厅已全部打扫的干干净净,清爽一新。
这些早起的晨扫者,既不是常人眼中的清洁工,亦非学校聘请的员工,他们是陕西省宝鸡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的专职教师。特珠教育面对的都是残疾人,因为身体,心理上的种种障碍,残疾人是生活和生存的弱者。特教赋予园丁们不仅仅是为人师表传道授业的教师天职,更多的是人类呵护弱者的爱心,佑护残障者的道义。自2007年建校来,1400多个日日夜夜,这些耕耘在特教园地里的老师们,上自年近古稀的老校长,下到普通园丁,人人身兼数值职,竭诚奉献,课堂上是老师,教室外当父母;上班任园丁,班余就是心理师,清洁工,志愿者。特教老师们以无偿的付出。用浓浓的爱筑起大家庭的温暖,让每一个残障学生,沐浴着师爱的阳光,沉浸在大爱铸就的人间真情里。
如果说每天早晨的清洁工作是特教园地里爱之歌的序曲,那么,一日三餐则是这首乐符的高潮。当80多名残疾学生在餐厅排起长队时,闷如蒸笼热气腾腾的灶间里,唯一的灶夫手忙脚乱难以招架。刚放下教案本的老师们一齐上阵,添碳烧锅、夹馍上菜、捞面浇汤……学生们围着饭桌吃上了可口的菜肴。老师们才自己舀点残汤剩菜,站在锅边或就着案板,有滋有味地咀嚼起师生共餐的“大锅饭”……
三尺讲台,为建立快捷文档的简单应用技术,老师连讲七八遍,个别智障学员仍一知半解……
自习课上,代课老师仍坚守岗位,为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逐人单独辅导……
键盘前,手把手教盲人熟悉键位,熟记功能……
桌案上,一对一指导聋生临摹、绘图……
宿舍里,一招一式教智障学员叠被子,洗鞋袜……
洗手间,为弱智学生系裤带、整衣裳……
水池边,替侏儒学员洗碗筷、擦嘴巴……
半夜查宿舍关窗户,凌晨掖被角续蚊香……
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爱不是空泛的说教,爱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师爱是人类最圣洁、美好的情感。为师之道爱为本,残障世界爱无疆,特教园地爱长存。桩桩件件普通而平凡的小事,连成一串跳动着的鲜活音符,汇成爱的乐章,守护着特教园地里的残障学生。高唱出陈仓大地感天动地的大爱乐歌。
陵塬在聆听,金陵河在共鸣,贾村塬在默记。
生命因爱而精彩!
生命因爱而美丽!
【爱的密码】
从家里装上座机电话那天起,母亲就对电话本着了迷。
电话本被母亲戏嘘为“密电码”。
至今记得,当我首次整理好电话本,正要收起时,一直目不转睛跟在身旁的母亲伸手拦住了:“林儿,给娘瞧瞧吧。”
“娘,你又不识字,电话本有啥看头呢?”我大惑不解的问。
“娘就想揣着好好瞧瞧哩!”母亲低低的辩解。
瞧就瞧吧,老年人童趣十足,母亲肯定出于好奇心,对小巧精致的电话本产生了兴趣,再说80岁的母亲一字不识,能看个啥名堂来?
我没再多想,遂了母亲心愿。
数月后,大哥家的座机电话升至7位,我得讯后赶紧向母亲要来电话本重新抄录,厮跟在身旁的母亲不解的问:“咋回事儿?老二的号号刚换了,老大的又长出一截儿?”
母亲的话让我吃惊不小,自始至终一言没发,母亲咋知道是大哥的号码?难道母亲认得字了?
谜底是在一月后揭开的,二姐又一次换了手机号,我只得重新整理电话本,守在一旁的母亲率先叫起来:“娘刚瞧出点眉目来,二丫头咋又换号啦?”
惊骇中我问:“娘,你认得我二姐的姓名啦?”
母亲扭捏了一下。“嘿儿”“嘿儿”笑出了声:“娘是不识字,可琢磨了大半年,还是理出点头绪儿,二丫头名字后头那个字踢出一腿,你大哥头一个字冒出个尖儿。”
电话本上没写姓氏,大哥名字头一个字是“有”,二姐名字后面一字是“侠”。
我一下被母亲独创的记字方式,惊得目瞪口呆。随即心服口服,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母亲虽说能辨出来每个儿女的姓名,但对后面的一串串阿拉伯数字,好多年始终记不住一个,漫漫时日,就只能揣着电话本,守在座机旁,被动地接听儿女们来自天南地北的问候。
母亲不止一次戏嘘:“这么些号号,一长串一长串的,跟小蝌蚪一样游来游去,冷不丁还长出一截儿,真像戏里头的密电码,老叫人琢磨不透!”
我每次听了都一笑了之。老年人生活单调,有个事儿牵着,或许能充实些。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我的预料,随着身体不断衰老,母亲对电话本的着迷,越来越甚,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甭说平日的闲暇,即使一日三餐的饭桌上,母亲进食时也要将电话本摊在碗边,吃一口饭,筷子就要在那些一串串的阿拉伯数字上指指戳戳,没牙的瘪嘴磕磕碰碰,念叨不休:“1,010,021”“138,158,188”……
有时我实在于心不忍,打断母亲的念叨:“娘,你想哥哥还是姐姐,要给哪个打电话,我替你拨号!”
母亲在尴尬中连连摆手:“你俩口儿打工种地,成天忙忙的,娘还是自个琢磨吧。”
记不清有多少次,母亲在半夜里敲门喊我:“林儿,起来一下,这个号数是6还是9、娘看不亮清啦,你给咱重抄上一遍,字弄大点。”
我只得揉着睡眼爬起来,强打起精神寻笔找纸,像小学生一样用大一号的字体将电话本重抄一遍。
粗略估计,从家里装上电话8年间,被母亲视为密电码的电话本,在一家三口不厌其烦地轮番上阵中,至少更新了十次。
但难以逾越的衰老现状和越来越浑浊的记忆力使年过80的母亲,如何熬费苦心,也破解不了那一串串深奥的密码。
夏收结束后,我像往常一样收拾行装准备出门打工,去向母亲告别时,母亲又捧出电话本:“林儿,你给娘能不能再抄上一遍,字再弄大点。”
急着出门的我实在有点不耐烦了:“娘,你想打电话,家里天天有人,何苦折磨自个哩!”
或许我的嗓音比平日大了一点,母亲惊得打了个颤栗,随即怯怯的瞥了我一眼,耷拉下白发苍苍的脑袋,嗫嗫嚅嚅着说:“儿哇,娘活了一辈子,还没自个儿打过一会电话哩,娘只想着在手脚还能动弹时,给你姊妹六个一人打上一个电话……”
这一瞬间,我像当头挨了一记闷棍,自责,懊悔,内疚,让我痛心彻肺。
从打工离家的那天起,像所有漂泊在异乡的游子们一样,我只记得按时给家里打去问安的电话,从没有想到过,孤守老家的母亲,也有和儿女们通话的强烈愿望。更没料到,如今91高龄的母亲,面对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升位的座机号码,面对儿女们为工作为社交为种种堂而皇之的理由,随心所欲不时更换的手机号码,数千个日日夜夜,熬费苦心与衰老抗争,破解着那一串串深奥的密码。我突然间明白,普普通通的阿拉伯数字,已不是人所共识的电话号码,而是天下父母思念儿女的爱的密码!
冲动中,我将白发苍苍的母亲紧搂在怀中,任男子汉的热泪汹涌而出。为我劳苦功高的母亲,为这爱心密码,为天下父母永不枯萎的爱心!
【残躯托起一片天】
膴膴周原,韦水河畔,人们传颂着下肢重残的农村女人王蕊琴几十年服待婆母,照管痴呆老人的感人事迹。
王蕊琴是岐山县凤鸣镇巩寺村三组一位普通农妇,今年46岁,自幼下肢残疾,只能靠一根木拐艰难挪步,她上有90高龄的婆婆,下有一对正在上学的儿女,且丈夫是个耳不能听口不能言的聋哑人,全家五口老的老小的小,夫妻双双残疾,这样特珠少见的多重残疾人家庭,生存之路何其不易何其艰难。
王蕊琴嫁到丈夫家时,婆婆年逾古稀生活勉强自理,丈夫虽说四肢健全,因为与人交往困难,又没学下任何手艺,只能转乡做些苦力活,家里全靠5亩坡地的微薄收入艰难度日。为摆脱困境养家糊口,王蕊琴拖着残腿,养猪喂鸡,栽树种菜,从娘家借钱办起小卖部,经过几年辛勤操持,让一个困境中的残疾人家庭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来她家买东西的乡邻都夸她是个身残志坚的能女人。
2000年冬,王蕊琴80岁的婆婆突发老年痴呆,先是神智不清胡言乱语,不久就意识丧失无法辨人识物。一个下雪的夜晚,王蕊琴被女儿的哭声惊醒来,出门看时,婆婆披头散发只穿着内衣在雪地里念叨要回家,对面的卧室灯光敞亮,柜开箱倒,衣物被褥抛洒一地,女儿吓得哇哇大哭。王蕊琴顾不上哄女儿赶紧将婆婆劝进屋中坐上热炕,给老人服了感冒药后,见婆婆冻得浑身发抖嘴唇乌青,热乎乎的土炕也不起作用,她没容多想脱自己的衣服钻进被窝,紧搂住老人冰凉的躯体直到暖热……
随着年龄增高,婆婆的病越来越重,几乎像个顽皮的幼童,古怪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明明刚打折了锅,却嚷嚷着还没吃饭。半夜跑进厨房,又是和面又是剁菜说要包饺子。大冷的冬天,一眼没看住就把衣服脱。走路不许任何人跟着,看见了抡起拐棍就打。发现孩子碗里的菜比她的多一点,就绝食抗议吵架闹事。天天嚷着要回家,稍不留神出门就走,挡住就坐地下撒拨耍赖……一次王蕊琴带着婆婆去村医疗站做体检,走着走着老人小跑起来,边跑边喊:“快走,你爸在前头里,追上那挨刀的!”同行的老者哈哈大笑,王蕊琴却吓出一身冷汗。因为丈夫早说过,公公已去世四十多年了。
虽说时时跟着婆婆,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天傍晚,王蕊琴招呼老人吃过饭,去厨房洗了碗出来婆婆不见了,找遍前院后院没寻着,撵到街道看见婆婆在前头走着,可她靠木拐挪步的残躯怎也追不上健全的婆婆,无奈只能喊叫让路人挡住。跌跌爬爬撵过去,连哄带劝说尽好话老人坐在地下就是不听,反而抡起拐棍劈头盖脑一通乱打,腿脚不便的王蕊琴躲避不及被当场打倒在地,额头起泡鼻血长流。好心的乡邻看不下去,纷纷上前帮她用架子车把老人拉回家,才了了一桩麻烦。这样的遭遇对王蕊琴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但她从没怨言。
面对如此病态的生命,孝老的付出有多难啊!
2010年,婆婆病情加重,一度大小便失禁,尿在裤子里拉在炕上是常事。在丈夫下地打工不在家的日子里,王蕊琴既是儿媳,又当儿子女儿,一天数遍为婆婆换洗衣裳被褥,擦洗身子。老人患病多年,前来探望的亲友乡邻从没在房间闻到过一丝异味。有一次娘家姐姐来看妹妹,正碰上王蕊琴给婆婆擦洗屁股上的屎尿,老人不配合不说还将刚洗净的半边屁股又数次跳蹭脏,折腾出王蕊琴一身大汗。年过花甲的姐姐流着泪水帮妹妹为老人收拾干净,抱着小妹失声痛哭:“天下的亲生儿女也少见这样伺候老人的!”
王蕊琴不但孝老爱亲远近闻名,她家办的小卖部还是十里八乡出名的“农家书屋”。除了自己多年积存的上千册书刊报纸,她在省吃俭用中常年坚持自费订阅七八种党报党刊,义务宣传党的新政策,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在耳濡目染中,王蕊琴忙中偷闲学着写起文章,去年她发表在《宝鸡日报》上的通讯《残疾人家庭无忧愁》荣获“民生蛋糕"征文一等奖,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
如今,王蕊琴91岁的婆婆虽然意识全失,生活多年无法自理,但却依然身板硬朗安享着晚年。亲友乡邻都说:老人能活到今天,多亏有个孝老爱亲的好儿媳!
【孝老爱亲的好儿媳】相关文章:
孝老敬亲作文07-23
孝亲敬老的故事03-09
孝亲敬老作文07-18
孝亲敬老的作文07-25
关于孝亲的故事03-14
孝亲敬老的故事(精)03-14
[优]孝亲敬老作文07-20
孝亲敬长作文05-26
孝亲敬老作文(热)04-07
孝亲敬老作文25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