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上好美术片段课
如何上好美术片段课?这大概是许多美术教师,尤其是青年美术教师所面临的疑问。片段课作为教学研讨、招聘考试的主要形式,以不容小觑的趋势呈现在我们眼前。上好片段课,成了大多数青年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育技能。对于聘用教师而言,上好片段课,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能否考入编制;对于在职教师而言,上好片段课,在一定层面上关系着个人教学前途的发展。除去这些现实的因素,片段教学也影响着一名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通过片段教学的磨练,青年教师有可能提升对课程的理解,以及他的教育教学水平。然而,从某区的一次美术青年教师片段教学竞赛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对于片段课的认识,还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全然不识片段课的庐山真面目。
对课程标准的认识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五年的勉强还可算作青年教师的我,在经历了招聘考试、各种教学竞赛,以及对片段课的听课、反思过程之后,也逐渐形成了自己关于美术片段课的一些肤浅的认识。目前,青年教师在美术片段教学中所表现出的种种“病症”,追根溯源,我认为问题都出在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上。课程观的建立,打个老土的比喻,就犹如建房子打地基,如果没有这个宏观的基础,房子不可能建得很高。作为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关注的往往是表面的教学形式,这些都是“地面上的”,而对“地底下的功夫”却常常忽视。因此,当“地上的结构”出现问题时,也不知道要到“地底下”去找原因。试想,如果我们不知道一个学段的阶段总体学习目标是什么,又如何准确地把握这其中某一课的教学目标?又如何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以怎样的方式传授最好?没有课程观的建立,教学就难免陷入盲目,难免呈现出教师的一厢情愿和学生的不知所措。因此,当教学陷入瓶颈时,我提醒自己,重温一下美术课程标准,它将为我解惑。如果说课堂教学能力的形成是修建金字塔的话,金字塔的底层应该就是对课程标准的认识。
对教学目标的把握
而这座“金字塔”的中间层,便是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有了底层的参照,中间层也不会歪到哪去。如果说上课有诀窍的话,这个诀窍就在于对照教学目标,因为课堂中的方方面面,都由教学目标统领。这就好比我们出门旅行,首先要知道去哪,然后再考虑怎么去。这个“去哪”就是教学目标的问题,“怎么去”就是教学策略的问题。而我们现在所听到的许多片段课,就像用上了各种交通方式,却不知道该去哪的旅行一样。目标的缺失,或者目标的模糊,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所以,我们应当让自己养成一个习惯,在进入教学程序的设计之前,先仔细研究一下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目标分别是什么?摆在第一位的目标是什么?定位是否准确?要明确,每节课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对片段教学而言,由于时间的限制,对目标则更需要进行细化和取舍。当把教学目标搞清楚之后,再来进入教学设计。这就是俗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当一节课有了准确的教学目标时,教学思路就容易理顺了。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时,我认为可以对照教学目标,从这六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1、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学是有对象的,这个对象就是学生。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才可能有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这就好比商家推出一样产品,首先要做市场调研,搞清楚这样产品的消费群体是什么,如果不明白受众的心理和需求,这样产品就很可能无人问津。教学也一样,美术教师要了解某个年龄段的学生,造型处在什么阶段,具有什么特点,习惯以怎样的方式认知等。只有考虑了学生的需要,教师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选择。
2、作业方式的选择。美术的表现是依托于一定的工具材料的,这就是作业的方式。这个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教学目标。教材上对于每个活动的作业方式都有一定的设定,关于作业要求的那几句话,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那是要经过多少轮教材的审定才印出来的啊!所以,教师要对教材上的文字信息予以足够的重视,并辩证性地思考:为什么这一课要采用这样的作业方式?对照教学目标,还有没有更好的作业方式?这种作业方式,相对于学生而言,难度是否适宜?
3、教学策略的组织。明确了“教什么”,接下来便是“怎么教”的问题。在“怎么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教学策略的组织。美术是一门经验学科,在教学中有时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但是,但凡是经验,它总可以以一定的方法传承下去。在美术教学中,也有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例如:对比法、演示法、直观法、尝试法等。在此想给大家一点小建议:
▲对比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运用对比法进行教学,教师要考虑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对比的素材是否足够典型?
▲演示法可以使学生直观、准确地获得关于方法、步骤的信息,但是其弊端在于容易造成学生千篇一律的模仿,因此,在演示后,要将板画适时地擦掉,使学生无法参照教师的示范作品,同时,还应采用其他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
▲直观法可以呈现大量的信息,常用于欣赏等教学,教师要考虑人的视觉心理,比如图片停留的时间如果只有一两秒,根本不会在脑海中留下明确的印象。
▲尝试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青年教师的课堂中,似乎成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标签。尝试俗称“小训练”,在安排小训练时,教师要考虑,对照教学目标,这里需不需要尝试?尝试什么?尝试给多长时间?有效的尝试可以突破难点,但无效的尝试则暴露出教师对教学理解的肤浅,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总而言之,组织教学策略的关键在于:时刻对照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策略的有效组织,也将使教学呈现出鲜明的学科特征。
4、教学媒体的运用。多媒体已经成了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公开课则更甚。其实教学媒体不仅包括课件、还包括实物、挂图等。在对教学媒体的态度上,我想借用一句话:“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抓得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换句话说,不管是现代的媒体还是传统的媒体,能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就是好媒体。所以,我们要对照教学目标,灵活地选择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运用,可以有两个原则,一是“好”,即教学效果好;二是“省”,即教学准备省时、省力。虽然当我们在准备公开课、比赛课时,对教学媒体的运用“在所不惜”,这种精神是可嘉的,但是不论是什么样的课堂,都应该保持它的常态性。公开课时的做法,能迁移到常规课中吗?这个检验标准,也从侧面反映了教师的备课水平。此外,教学媒体通常以视觉的形式呈现,作为美术课,教学媒体的美观程度也是反映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方面。老师一幅精美的范画,往往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对视觉素材的处理水平,也关系到一堂课的质量。
5、教学情境的创设。情境!情境!让人欢喜让人忧!现在的老师都有了创设情境的意识,却缺乏对情境功能的认识。所以,听到的许多片段课中,所谓的教学情境显得有些“喜剧色彩”。教师要明白,情境不是课堂生动性的一个符号,它是为教学而生,如果情境于教学无益,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首先,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情境。其次,创设什么样的情境,这得参照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高明的情境让人觉得自然、协调,拙劣的情境让人觉得做作、唐突。在我看来,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不露痕迹。这就好像化妆,最好的化妆是把人变美了,你却觉察不到她化了妆,而不好的化妆,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化妆的痕迹,甚至化了比不化还难看。教师创设情境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考虑:这个情境于教学有益吗?学生会对这个情境感冒吗?如果没有完全肯定的答案,还不如没有情境。
6、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之所以具有难度,原因之一便是因为它限定了时间。无论是四十分钟的教学,还是十分钟的片段教学,时间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十分宝贵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高效的课堂,这是需要智慧来应对的命题。我认为,这一点,仍旧可以参照教学目标来考虑:与首要目标相关的即可安排多一些的教学时间,与次要目标相关的即可安排少一点的教学时间。一堂课教学时间的分配,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对整堂课教学目标的把握。例如,有的教师在提一个简单的问题时,却请了几个学生来回答,而有的教师在要求学生讨论时,却只给了短暂的时间,这些,都暴露出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足。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通常都会被细化为若干阶段目标,在执行教学过程时,当这一阶段的目标达到时,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在这个环节浪费时间。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师在课前应该要有一个大致的预计,看一堂课的容量是否恰当,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让教学时间具有一定的弹性,根据学生的表现灵活地调整。
7、优秀案例的借鉴。之所以谈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听课中,常常会遇到似曾相识的课堂。青年教师学习借鉴优秀的案例,有一定程度的模仿,这是无可厚非的。任何学习都要经历模仿的过程。在把握教学目标时,参考研究优秀的案例,也是避免走弯路的一种方法。但是,任何课堂都是可以模仿,但不可以复制的,因为——学生不一样,教师不一样。所以,千万别以为把成功的做法移植过来,就一定会有好的教学效果,这很可能会发生“水土不服”的情况。在借鉴优秀案例时,我个人的经验教训是:对照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设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只有经过辩证的思考后,再“拿来”的东西,才能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对情感因素的发挥
当我把教学形容为金字塔时,科学的课程观奠定了塔底,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构建了坚实的中间层,而金字塔的塔尖就是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发挥。教学的对象是人,因此教学要成为一门艺术的时候,人的因素就成了决定因素。一方面,教师的情绪是否投入?如果连自己也不能感染的课堂,又怎么能感染学生呢?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所传递的信息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构成了教学中最重要的细节。另一方面,学生的情绪是否投入?美术学习是需要情感参与的活动,很难想象,当学生没有投入任何情感时,这样的教学会给学生留下多少印象。一堂成功的美术课,有一半的成功在于学生。高明的教师,能够察觉课堂上学生的情绪状态,并及时地调整这种内在的节奏。作为教师,一定有这样的感受,当学生十分配合自己时,自己的情绪通常会趋向于积极。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有经验的教师,会在课前将学生的情绪调节到最佳的状态,调节的方式可以是语言和眼神的交流,同时,也会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到最佳的状态,无论在平时自己是什么性格,但是到了课堂上,情绪就应该和这节课相得益彰。
对片段教学的理解
前面说了这么多,看似有些跑题。实际上,当一名教师具备了科学的课程观,能够把握住教学目标,并能够在课堂中注入情绪时,他就已经形成了驾驭课堂的能力。此时,要解决“如何上好美术片段课”的问题,就是“船到桥头自然直”了。至少我个人认为,如果不具备前面的这些基础认识,纵使了解再多关于上片段课的经验,也还是不能真正地上好片段课。因为,片段课是完整的四十分钟课堂的一个断面,它是源于常态教学的,试想如果一名教师连常态的四十分钟都上不好,他又如何来面临十分钟里要做的取舍呢?所以,前面的赘述并非与命题无关,而是关系重大。
有了对教学的基本认识,再来理解片段教学就易如反掌了。首先要排除一个误区,美术片段课并不等于把四十分钟课堂中的作业环节去掉后的浓缩。不要心存幻想,以为十分钟可以完成四十分钟的教学任务。十分钟只能重点解决一个小问题,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所以,不要贪图表面上的完整性,而要考虑怎样在十分钟内,抓住一个教学难点,进行有效的突破。与这一目标无关的环节,不要留恋,统统舍弃,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在十分钟内创造高效率的教学。
同时,片段课一般具有竞赛、选拔的性质。所以,在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也要考虑如何体现学生和教师的亮点。学生方面,合理的尝试、有效的谈话、充分的互动,都是展示学生风采的方式。教师方面,精美的教具、优美的语言、流畅的板画,都是反映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当然,如果没有坚实的“金字塔”,这些都是海市蜃楼。
曾有智者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我想,教学是科学,因为它需要科学的课程观,需要对教学目标的精准把握;同时,教学又是艺术,因为它要注入情感,要灵活变通。作为一名教龄五年的教师,我庆幸曾有智者相助,所以没有走太多的弯路。同时,我也正在修建自己的“金字塔”,但愿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为孩子们造福。
【谈如何上好美术片段课】相关文章:
关于写景的片段有哪些02-25
学会巧妙的跟宝宝谈条件02-25
張羿谈未来公司与未来管理02-25
泡打粉如何挑选02-24
婚礼摄像如何选择02-25
枸杞如何种植02-25
白露如何饮食养生02-25
教你如何防燥02-25
如何培养领袖气质02-25
如何成为女强人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