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的事故

时间:2024-09-23 06:14:55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孟非的事故

  看到孟非年轻时候有头发的照片,觉得那神态挺像曾经教过的学生黄小佳的。

  黄小佳随时剑拔弩张的,在我面前狂妄不已,不知道年轻时候的孟非是否也是如此。看不惑之年后的孟非,平和从容,睿智幽默,站在舞台之上,气场极大。最近他出了一本书,《随遇而安》,兴致一来,想买一本。

  好久不看节目主持人出的书了。以前曾经疯狂地看过一阵。比如倪萍的《日子》,程前的《本色》,吴小莉的《足音》。当时的自己特别想当一个主持人,试图从他们的书本里找到走向主持人的捷径。那个时候看这类书,急功近利得紧。当多年之后,繁华梦想归于平淡生活,日子变得细碎之后,重新翻阅倪萍的《日子》,从那本装帧简单的书本里,读到了倪萍内心的丰厚,读到她的喜悦与苍凉,读到了三十岁登上国家级最绚丽舞台时她的惶恐和忐忑,读到她在那段风光无限的日子里情感世界的悲喜。这个时候再看,看到很多立体的背后的东西,愈加地喜欢上了倪萍:真实而坦诚。一下就理解了她大嫂大妈地不修边幅的出现在杨亚洲的镜头里,不像电视节目上人们批评她的那样:煽情而矫情。

  第一次看孟非的节目是在《非诚勿扰》里,这个让他在全国一举成名的节目,虽然在此之前,他凭借《南京零距离》《绝对唱响》《名师高徒》和他个性鲜明的光头已经在全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我不认识。看《非诚勿扰》,就觉得孟非那些信手拈来的诙谐幽默是天生的魅力,必须要有深厚的生活阅历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一个男人有英俊的外表固然是好事,如果缺乏魅力,其外貌至少会被打七折。如果一个男人外貌不佳,却有独一份的魅力,并且还够真诚,还不讨厌,那就够得上一个“帅”字了。说实话,看《非诚勿扰》的核心,不是看那些所谓的“美女”,一是因为她们有些确实不美,同时她们还有一些太过于表现得像“托”。比如早期马诺、马伊咪就让人挺恶心的,前者很作,后者太假。最近一个三十多岁,声音很嗲的也很讨厌,典型的邻家大妈,却装邻家小妹。倒是节目初期一个越南裔的美国女孩吴美廷觉得不错,话少,实在,不抢镜。

  看这个节目的目的就是奔孟非、乐嘉、黄菡他们三个主持人、嘉宾而来。黄菡像个正统的大姐,收拢话题,讲点心得,煽点小情,话不多,也不讨厌;乐嘉则如一个调皮的小弟,耍赖,夸张,有时又有点做作,但是真性可爱;孟非则是二哥,坏坏的,坏得真诚,出言无忌,却很体贴,话虽家常,味道却长,让人舒服。有了对最初的好印象,自然而然地觉得他的新书《随遇而安》也应该很有看点。看了一本教育类的杂志上一篇文章提到这本书,就想买了。书有多种,风格各异。最近喜欢读那种有故事有内涵的人写的很平淡浅显,文笔疏淡,感觉就像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你和你一个朋友半拉着窗帘就着下午茶天南海北的聊天的那种感觉的书。你的朋友见识广,很会聊,一个很小的事情通过他的转述,就变得特别有趣,特别有滋味。而且他尊重你,不端着,不卑不亢,态度自然;而你也心不设防,倾心互动,一整个下午你们轻松闲适地享受着生活。《不堪回首的中学时代》中的一个情节和教师有关。

  高二的时候,化学课的内容已经讲到我完全听不懂的有机化学。化学老师是个老太太,人挺好的,她在课上就说:“马上要高三了,我们进行最后一次复习,不懂的现在就问,不要装,不要不好意思,否则过去就过去了,不会再讲了。”其实我不懂的太多了,也没打算问,但听到老师那样掏心掏肺地说,我的良心被唤醒了,就壮着胆子提了个问题:“老师,为什么有环丙烷、环丁烷,没有环甲烷、环乙烷呢?”问题一出口,全班哄堂大笑,老师也震怒了,说:“不要拿这些愚蠢的问题来耽误全班同学的时间。”从此,我彻底沉默了,再也没有问过任何问题。后来老师讲她的,我在下面孜孜不倦地看我的《围城》,不时发出大笑,然后被老师请出教室。这个场景和我的初中经历颇有相似之处。

  初中数学第一节课,学习“正负数”。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画了一个坐标,往东两个刻度标注“+2”,然后问“—2”在哪里?初中第一节课,举手者甚多,老师点了我。我站起来脱口而出:往南两个刻度。话音刚落,我就明白我的错误,瞬间懊悔不已。因为小学时代,自己最厉害的就是地理,中国版图一目了然,所有省份位置清楚万分,所有省会城市和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首都烂熟于心。但是自己竟然在初中数学第一节课犯了这样低级的错误。还没容得我纠正自己的错误,数学老师一下沉下了脸,猛一转身,在黑板上两笔画了一个指南针,然后不屑而大声地当着全班的面说: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记着,这么简单的东西都搞错了。他继续讲题,落下一个孤单站立的我。站了几分钟,我讪讪地坐了下来。后面讲的什么内容,就完全听不进去了。从此,数学课,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不愿触及的噩梦了。虽身在教室,什么理趣逻辑,就完全不解其中滋味了。直到初三,遇到一个和蔼得无以复加的老太太,才在她的鼓励和唠叨中,用一个月的默默努力将数学提了起来,然后初三一年越学越有心得,最后中考考了满分。本来这种趋势可以继续上去,无奈到了高中,悲剧重演,又是到了高三,才遇到一个好心的临退休的老头,让我数学提了上去,让最差的这科考了最高的分数,不至于大学无门。

  教育真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一个教育小细节会影响别人很多,甚至一生。其实一个人到了中年之后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或精神气质,似乎都可以从他的中学时代找到某些印记。反观当下的工作,才发现,写好“教书育人”这四个字,任重道远。

【孟非的事故】相关文章:

热心的孟大伯作文09-08

是与非作文11-10

送孟东野序原文03-10

物是物非作文08-08

走近非遗作文07-20

往事非烟作文12-06

走进非遗作文09-29

(精)送孟东野序原文3篇03-10

晚安心语:物也非,人也非,往日不可追03-08

昨日破晓今非是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