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必吃的黄金食物

时间:2024-08-11 03:42:4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处暑必吃的黄金食物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必吃的黄金食物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太阳正运行到了狮子座的轩辕十四星近旁。夜晚观北斗七星,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申”(西南方向)。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尽管早晚已有些浓重的凉意,北京地区白昼的时间也减少到了13小时25分

  节气由来

  公历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是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申月是秋季的第一个月份,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吃什么好 处暑养生食物推荐吃法

  处暑是进补的最佳时段,处暑养生应注重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侵袭,而不宜吃辛辣烧烤食物,这会造成燥热伤津。那么处暑吃什么好?例如百合、莲子、山药、银耳等食物是非常适合的,小编在此推荐一些处暑养生食物以及其吃法供大家参考吧。

  处暑吃什么好

  一、秋梨

  被誉为“百果之宗”。用秋梨和一些中药制成的秋梨膏具有润肺清痰、降火除热、镇静养神、降低血压、消炎去痛的作用。

  推荐吃法:秋梨膏,梨香芬芳、甜润可口、润肺化痰。也可以把梨切成小块和蜂蜜一起搅拌后食用。或是把秋梨洗净后掏心加入冰糖蒸煮食用,甘甜可口。

  二、百合

  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经,为清补之品,有养阴润肺、养心安神、解热利尿、止咳平喘、理胃健脾的功效。

  推荐吃法:糯米100克、百合30克、甜杏仁20克,洗净后同煮,即为糯米百合杏仁粥;或是用百合和青菜同炒,百合和青菜的清香能增进食欲。

  三、莲子

  有补肾、健脾、养心、安神、抗衰老的作用。用莲子配白茯苓、怀山药、糯米、白砂糖等蒸煮成糕,每日服用,有益寿之效。

  推荐吃法:最简单的是到点心铺买些莲子糕、莲蓉夹心糕和鲜奶椰丝莲子饼来吃,也可以用莲子做馅蒸馒头吃,或是和红枣一起煮汤喝。

  四、银耳

  可以润肺止咳、生津养阴,还具有消除肌肉疲劳、健脑防衰的作用。

  推荐吃法:先将银耳洗净后放入砂锅中熬至浓稠酥软,再将西红柿洗净后去皮捣烂,放入银耳羹中煮开,加入冰糖适量调味;也可以将银耳和黑木耳一起洗净后,蘸芥末酱油吃,味道很鲜美。

  五、苹果

  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适合在贴秋膘的季节食用。

  推荐吃法:可以将苹果切片后烤了吃,干干的苹果片,吃起来别有风味;也可以将苹果和山药去皮后均匀地切成小块,放入果汁机搅拌成汁,最后用蜂蜜调味。

  六、山药

  能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

  推荐吃法:将洗净后的山药捣碎后加糖调成馅,与糯米粉一起制成汤圆食用;也可做拔丝山药;或是去皮用淡盐水洗后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糖桂花酱,当冷盘。

  处暑养生 三个妙招赶走秋乏 宜安静性情

  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也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

  “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被认为是代表天气由热到冷交替的转折点。处暑后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这个时候,人应该如何养生呢?

  一味“降火”,反而会引火烧身

  小张最近吃东西没太注意,结果上火了,脸上冒痘痘,肚子还很不舒服。他自己到药店里买了些清热祛火的药,但是吃了三天后,反而开始拉肚子了。

  像小张这样的病人在生活中很常见。其实,上火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内火旺盛引起的上火,这时可以吃些清热、滋阴的药物。

  还要注意的是,食积也会上火,有些人因为脾胃本身比较虚弱,吃的食物没有好好消化,结果积存在胃中化成火。

  而大家都知道,凉性的药物才能克火克热。这时候有些人本身脾胃就比较虚弱,再吃些凉性的药物,会导致脾胃更加虚弱,不仅没有祛火,反而使脾胃更加受伤,拉肚子也就很正常了。

  因此,处暑过后,秋天马上要到来,天气会干燥多风,很容易出现上火。上火的时候,如果还伴有肚子胀、舌红、口臭等,最好还是到中医院去看一下,在医生的指导下兼用神曲、麦芽、砂仁等健脾的药物为好。

  天气转凉,防寒有窍门

  处暑以后,天气逐渐转凉,最近大家都明显感觉到,晚上不盖条毛巾被已经不行了。其实这时候白天仍然很热,“秋老虎”会开始发威,但是晚上却很凉爽,昼夜的温差也比较大。大家要注意,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要再像夏天一样,门窗大开,最好关上窗户,还要盖上薄被,以防夜里受凉伤及脾胃。

  另外,有句养生谚语叫“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秋季应肺,多吃时令水果

  根据中医上的说法,肺脏应秋,所以秋天人的肺气比较旺盛。而“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

  因此,秋天饮食可以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酸性的食物,而秋天的很多时令水果都有这些作用,如梨、山楂、葡萄、百合、冬瓜、大枣等。同时,要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如花椒、桂皮、生姜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生燥生火。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

  “处暑养生应安静性情,早睡早起。”养生专家李文臣说,处暑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时至处暑,虽然白天天气仍然炎热,但早晚已有凉意,秋燥也逐渐明显,此时养生也要适当调整。

  处暑应重视精神调养。李文臣说,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在起居调养方面,李文臣指出,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气温日较差增大,此时,在起居方面,要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要注意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

  运动饮食养生正当时

  “处暑后,气候宜人,适宜户外运动。”但李文臣建议,处暑后运动量不宜太过,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

  在《遵生八笺》就有每日寅时(凌晨3-5点),正坐,向左右转头,两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吞咽津液。可以看出古人也重视处暑后的运动养生。简单易行的运动很多,要因人而异,比如可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散步等。

  “处暑节气肝心少气,肺脏的独旺,饮食上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李文臣建议饮食上宜多食咸味食物,如可多食荸荠、沙葛、粉葛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

  另一方面也可多食新鲜果蔬、多食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品,以防秋燥。为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还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处暑之后如何解除秋乏

  一要保证充足睡眠。处暑后天气变凉,就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晚上10时前入睡最好,并要早睡早起,以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此外,还要适当午睡,这利于化解困顿情绪,特别是老人。因为老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古代养生家认为老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

  解秋乏还可以通过饮食来调整。保持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物。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辣椒、茄子、马铃薯、梨等;多吃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及豆制品等。

  还有就是加强锻炼。锻炼以早晚为好。伸懒腰也可缓解秋乏,特别是下午感到特别疲乏,伸个懒腰就会马上觉得全身舒展。

  “室内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等绿色植物。”李文臣说这样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氧含量。

  注意养阴

  进入秋季,雨水逐渐减少,“燥”为秋天的主气,而燥最易伤阴,因此,秋季养生要注意养阴。第一、要多喝水,以补充夏季丢失的水分。第二、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湖畔、公园,接接“地气”。第三、汗出过多会损人体之“阴”,所以秋季锻炼要适度,避免大汗淋漓。

  注意防燥

  秋天雨水少,天气干燥,中医认为,秋天对应的脏腑为肺,因此,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燥易伤肺,肺燥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咳嗽少痰、口干舌燥等症状。此外,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肠燥则容易出现便秘。所以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比如适量的喝些淡茶、豆浆,食用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老毛病”易复发

  不少关节炎患者因为立秋过后不注意保暖,还经常吹空调、吹电扇,结果导致旧病复发。此外,像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老毛病”,在这个阶段复发的概率也很高。

  老毛病易复发除了慢性顽疾外,像秋后腹泻、胃炎和肠炎等,在这个季节,稍不注意,也很容易发作,而且久治难愈。另外,老人在这个多变的季节里,也容易感冒、发热。因此,专家提醒,在立秋过后,每日早晚的温差较大,老年人在入秋后更要特别注意保健防病。除此之外,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容易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发作,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除了要留意温差变化,适当添衣之外,在平时也要多做一些运动。

  夏秋更迭之际也正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中老年人不要让自己受到“冷刺激”,如不要吃过多的冷饮料,不要用冷水洗澡、洗脚;夏天时很多人喜欢开空调睡觉,但立秋以后的睡眠,要特别避免受凉气侵袭,晚上睡觉温度低时,要注意保暖。老年人起床动作宜缓慢,做到“三个半分钟”:起床前伸个懒腰床上坐半分钟、床沿坐半分钟、下床站立半分钟,然后洗脸、刷牙,适量饮水。

  秋后出游要“六防”

  一是防意外。老年人出游时,行动宜谨慎小心,坐车、乘船、登山时均要结伴而行,相互照料;同时,要精心安排旅程,尽量减少劳累。

  二是防过敏。过敏体质的老人,要尽量回避有花处,或事先口服防过敏药物。

  三是防晕动。经常晕动者,可随身携带相关药物,并于行前半小时服用。

  四是防跌倒。老年人外出时,最好带上手杖以防跌倒;一旦跌倒,不要急于扶起,应弄清原因后再作处理;如跌倒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可能与道路有关,注意是否骨折;若跌倒在厕所里,可能是由排便引起的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如面色苍白,脉搏不清,经简单处理后要速送附近医院诊治。

  五是防痢疾。在外就餐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生、冷、不净之物。

  六是防感冒,秋季天气变化无常,外出时要带足衣服,携带雨具;不要坐在潮湿的地面上,切忌迎风而立,避免受凉;睡前要用热水洗脚,睡时适当垫高脚部,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

  处暑吃什么食物排毒

  处暑到来,人体毒素易淤积,天气也渐趋干燥。容易产生口舌干燥、喉咙发炎等不适症状,这就表明火候旺盛该下火排毒了,处暑养生应该多食用些排毒食物。小编在此推荐几款排毒食物给大家吧。处暑养生可别错过啊。

  1、海带

  海带中含有一种叫硫酸多糖的物质,能清除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使胆固醇保持正常含量。

  海带中的褐藻胶因含水率高,在肠内能形成凝胶状物质,有助于排除毒素物质,阻止人体吸收铅、镉等重金属,排除体内放射性元素,同时有助于治疗动脉硬化,并可防止便秘和肠癌的发生。海带中还含有大量的碘,可以刺激垂体,使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卵巢机能恢复正常,消除乳腺增生的隐患。

  2、黑木耳

  木耳因生长在潮湿阴凉的环境中,中医学认为它具有补气活血、凉血滋润的作用,能够消除血液里的热毒。

  黑木耳中的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杂质排出体外,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

  黑木耳对体内难以消化的谷壳、木渣、沙子、金属屑等具有溶解作用,对胆结石、肾结石等也有化解功能。黑木耳还能减少血液凝块,预防血栓病的发生。

  3、南瓜

  吃南瓜可以有效地防治高血压、胆结石、糖尿病以及其它肝肾病变,帮助肝、肾功能减弱患者提高细胞再生能力。

  南瓜中富含的果胶,可以延缓肠道对糖和脂质的吸收,还可以清除体内重金属和部分农药,故有防癌防毒的作用;南瓜中富含的钴是合成胰岛素必需的微量元素。南瓜还能消除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突变作用。

  4、胡萝卜

  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β-胡萝卜素,可中和毒素。

  新鲜的胡萝卜排毒效果比较好,因为它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柠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5、苦瓜

  科学家对苦瓜所含成分进行分析后发现,苦瓜中存在一种具有明显抗癌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能够激发体内免疫系统防御功能,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消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苦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凉拌,放入少许盐,然后根据口味放入准备好的甜、酸、辣等调味品,拌匀后即可食用。

  6、莲藕

  莲藕的利尿作用,能促进体内废物快速排出藉此净化血液。

  莲藕冷热食用皆宜,将莲藕打成汁,可加一点蜂蜜调味直接饮用,也可以小火加温,加一点糖,趁温热时喝。

  7、绿豆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不过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机酸等受到破坏而降低作用。

  绿豆常食能帮助排泄体内毒素,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绿豆具有强力解毒功效,可以解除多种毒素,绿豆可以降低胆固醇,又有保肝和抗过敏作用,在绿豆汤中调入蜂蜜饮用,排毒养颜功效更佳。

  8、燕麦

  燕麦能滑肠通便,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

  将蒸熟的燕麦打成汁当作饮料来喝是不错的选择,搅打时也可加入其他食材,如苹果、葡萄干,营养又能促进排便!

  处暑养生4大粥 祛湿养胃好食疗

  这周日8月23日将迎来处暑节气,处暑虽然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是气温还没有明显降低,雷雨闷热天气仍然存在,所以防暑祛湿,养护脾胃是处暑养生的关键,饮食方面小编推荐喝粥,因为粥的做法是有助于吸收营养的。小编在此推荐处暑养生4大粥,快来尝试一下吧。

  处暑喝什么粥好

  处暑养生4大粥:薏米红豆粥——消水肿

  先将薏米和赤小豆先泡个几个小时,然后放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赤小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加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有高压锅的,直接泡后煮压一会就可以。

  薏米红豆粥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处暑养生4大粥:茯苓粥——健脾祛湿

  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处暑养生4大粥:冬瓜粥——利尿祛湿

  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净,带皮切成小块,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锅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烂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能利尿祛湿,同时也是消暑佳品。此粥根据口味可做成甜或咸的,最佳食用时间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饮时间。

  处暑养生4大粥:参芪粥——祛湿

  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功效: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湿盛带来的身体不适。

  处暑的到来意味着暑气尽,早晚转凉,秋天到了。那么你知道处暑前后如何养生吗?小编为您介绍处暑养生17个小妙招!

  处暑养生的小妙招

  1、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

  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也就随之出现。而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能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是养生美容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充分利用睡眠来调养身体。建议大家保证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以晚上10点前入睡最佳,每天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并保证早睡早起。

  2、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3、初秋防晒也重要

  你千万不要认为,秋天到了,阳光也开始变温柔,防晒霜已不是必需品了。虽然气温下降,人们感觉凉爽,但事实上紫外线还和夏天一样强,加上秋天人们出游频繁,防晒依然是护肤大件事,不但应该继续使用防晒霜,防晒倍数还应和夏天一样,一般含防晒值的普通面霜并不能满足需求。

  4、多饮少言防秋燥

  中医认为,秋天对应人体的是肺脏,秋燥伤人易伤肺,此时应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中医有句名言“形寒饮冷则伤肺”,秋季天气已经逐渐转凉,还要忌寒凉之饮。干燥的秋天使人的皮肤日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秋天必须补水。通常,秋季每天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才能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但要注意多次少量。此外,每天不停地说话还会伤气,其中最易伤害肺气和心气,所以要注意“少言”。

  处暑养生防秋乏:十大诀窍赶走疲惫

  暑天结束后,一般早晚的温差增大,且秋高气爽,但是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一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也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这种状况就是“秋乏”。那么处暑养生如何防秋乏呢?小编在此教你十大诀窍,轻轻松松赶走疲惫吧。

  1、每天增睡一小时

  预防秋乏首先要保证充足睡眠,争取晚上10时前入睡,每日睡眠宜增加一小时。处暑后每日中午最好都睡一小时。年轻人午睡可有效地对抗秋乏,午睡能帮老年人降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

  2、适当喝些绿茶

  平时工作或学习时,还可以适当喝些绿茶、咖啡,绿茶在防“秋乏”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防“秋燥”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不适合饮用咖啡。

  3、少油腻多蔬果

  由于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而蔬菜水果中的很多维生素能迅速排除代谢物,加快代谢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所以,少油腻、多蔬果,是使人消除疲劳的方法之一。

  4、多伸懒腰解秋乏

  平时多伸懒腰也有解秋乏的效果。下午工作学习时间长了,伸个懒腰,马上就会觉得神清气爽、舒服自在。即使在不累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轻松。这是因为,伸懒腰能适当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脏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大脑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适。

  5、多晒太阳

  适量增加阳光的照射能有效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改善人忧郁的心情。当阴雨天或早晚无阳光时,尽量打开家中或办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装置,使屋内光明敞亮。人在这种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

  6、午饭别吃土豆

  土豆中淀粉含量较高,午饭最好别吃,晚上吃则有助于睡眠。另外,午餐不要吃得太饱,下午茶时间可再吃几块全麦饼干或巧克力补充能量。

  7、多吃碱性食物

  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油腻食物,包括辣椒、生姜、花椒、酸辣鱼、干锅等。这些食物容易伤津耗液,加重秋乏症状。从中医上讲,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有助于消除疲劳。

  8、含钾食物要多补充

  钾能保持细胞水分,增强细胞活性,能助机体功能的恢复,可扫除疲劳感。含钾蔬果包括香蕉、柑橘、新鲜海产品、玉米、韭菜、黄豆芽、莴苣等。此外,还应多补充维生素和粗纤维食物,比如苹果、梨、西红柿、丝瓜、冬瓜等水果蔬菜。

  9、常做有氧运动

  要想减轻秋乏,光靠充足的睡眠和饮食调节也是不够的。在生活中要常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自身抵抗力,还有助于平缓情绪解除秋乏。要留意,秋季并不是一个进行高强度锻炼的季节,应循序渐进,以免适得其反。

  10、室内养植物

  “秋乏”状态与人体缺氧有一定关系,因此,室内适合放置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碳等废气的花草。宜选择盆栽柑橘、吊兰、文竹和绿萝等。办公室养芦荟和吊兰,它们能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把被认为能致癌的甲醛转化为像糖或氨基酸那样的天然物质。

  处暑时节五形人的养生方法

  中医的传统理论以五行理念将人的体质分成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人。各种体质的人对季节的耐受性不同,因此调养前应找准自己属于哪种体质。绝对典型的五行人比较少,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原理,大多数人可能兼具两个临近的五行体质特点。处暑时节五形人的养生要点如下:

  1、木形人:党参菊花粥疏肝健脾

  饮食调养:宜多吃疏肝健脾、益气生津的食物,如太子参、山药、甘蔗、蜂蜜、芝麻等。

  药膳选择:“党参菊花粥”

  党参菊花粥

  【原料】党参15克,菊花15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太子参、菊花、粳米洗净,先把党参用温水泡2小时,然后把粳米、菊花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小火煮至参烂粥稠,临吃时加入红糖少许即成。

  【功效】疏肝健脾。

  2、火形人:山楂胡萝卜汤清热健脾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清热润燥、健脾益气功效的食物,如山药、甘蔗、山楂、荸荠、玉米、蜂蜜、太子参、玉竹、石斛、猪肉、鱼肉、鸡肉等。

  药膳选择:“山楂玉米胡萝卜汤”

  山楂玉米胡萝卜汤

  【原料】生山楂15克,玉米150克,胡萝卜150克,猪瘦肉200克。

  【做法】将猪瘦肉洗净切小块;山楂洗净,玉米、胡萝卜洗净切块,与猪瘦肉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5小时即成。

  【功效】清热健脾,养阴生津。

  3、水形人:合欢花丹参清心解郁

  饮食调养:宜多吃清热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猪瘦肉、鸡肉、百合、太子参、淮山、白术、茯苓、粉葛、沙葛、荸荠、薏苡仁等。

  药膳选择:“合欢花猪肉汤”

  合欢花猪肉汤

  【原料】合欢花15克,丹参10克,郁金10克,香附6克,薏苡仁15克,猪瘦肉100克,陈皮3克,大枣10枚。

  【做法】将猪瘦肉洗净,斩成小块。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陈皮浸泡去白,备用。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火煮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健脾,清心解郁安神。

  4、土形人:茉莉花太子参益气养肝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养肝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参、萝卜、茉莉花、猪肉、鸡肉、淮山、梨、荠菜等。

  药膳选择:“佛手粳米粥”

  佛手粳米粥

  【原料】佛手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佛手、粳米洗净。

  【做法】将佛手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煎汤,然后去渣留汁,放入粳米,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再放入冰糖,稍煮即成。

  【功效】疏肝健脾。

  5、金形人:百合山药健脾生津

  饮食调养:宜多吃疏肝理气,健脾生津润燥功效的食物,如猪肉、鸡肉、白芍、百合、银耳、木耳、梨等。

  药膳选择:“山药百合内金粥”

  山药百合内金粥

  【原料】山药30克,鸡内金10克,百合20克,粳米150克。

  【做法】将山药、鸡内金、百合、粳米洗净,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小火煮成粥。

  【功效】健脾养阴,益气开胃。

  处暑喝什么汤滋阴润燥

  处暑过后,秋意渐浓,很多人开始想要进补身体。不过此时进补要讲究方法,常见的进补食物如羊肉和狗肉若在这时食用,很容易导致上火,还会加重人体津液的匮乏。因此,专家提醒,处暑节气间不宜大补、温补,而应该以“清补”为原则。

  处暑后秋意渐浓 饮食宜“清补”

  明天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代表炎热天气结束,此后秋意渐浓。此时天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这时候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便秘、口鼻咽干、干咳少痰等症状。为预防秋燥,应多吃可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

  而具有温肾助阳、益气补虚作用的羊肉和狗肉属于温性食物,吃后不仅会引起“上火”,还会化燥伤阴,加重人体津液的匮乏。这对深受秋燥困扰的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尤其是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平时就容易上火,秋天更不能吃羊肉和狗肉,否则,很快就会出现鼻出血、咽喉疼痛等症状。

  1、菜干鸭肾蜜枣汤

  用料:腊鸭肾4个,猪踭500克,白菜干250克,蜜枣4个。

  制法

  1、菜干切段;腊鸭肾用温水浸软,切件;猪踭洗净。

  2、把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约2~3小时。

  功用

  菜干能通利肠胃、下气消食;陈肾功效清热下气;合而煲猪踭,有清肺热、祛痰火、通利肠胃的功效,适用于干咳无痰、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者服用。

  2、太子参百合瘦肉汤

  用料: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瘦肉750克。

  制法

  1、瘦肉洗净,切厚块;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

  2、用料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

  功用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百合性甘、微寒,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润肺化痰等功效。故此汤具有益气生津、润肺止咳之功,适宜气虚肺燥而见咳喘气短、口干渴饮、咳嗽咽干者饮用。

  3、白茅根雪梨猪肺汤

  用料:鲜白茅根200克,雪梨4个,猪肺1副,瘦肉500克,陈皮5克。

  制法

  1、猪肺洗净,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雪梨切块,白茅根切段;陈皮用水浸软。

  2、用料一齐放入汤煲,先武火煲滚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用

  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雪梨味甘性寒,具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猪肺味甘,性平,可补肺虚,止咳嗽。所以本汤具有清热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尤适用于秋季身体燥热、流鼻血、咳嗽者服用。

  4、雪梨南杏瘦肉汤

  用料:雪梨4只,南杏30克,瘦猪肉750克。

  制法:用料同时放入瓦煲内煲滚后,改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用

  南杏性微温,味苦、辛,具有补肺润燥止咳喘功效。本汤具有生津润燥、止咳化痰之功。

  5、栗子红枣猪尾汤

  材料:猪尾连骨1条,栗子肉1斤,红枣20粒,姜2片。

  做法

  1、红枣去核猪尾切大块,川烫。

  2、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

  3、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6、滋润益补汤

  材料:猴头菇7钱,益食淮山6钱,枸杞3钱,陈皮1钱,龙眼肉3钱,开边湘莲4钱,排骨1斤。

  做法

  1、龙眼肉泡水,猴头菇切两半,排骨川烫。

  2、锅中注入8分满水,放入陈皮,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

  3、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处暑养生美食八字诀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处暑一过,虽然早晚凉爽,但白天天气依然很热,这时更要遵循养生原则进补。而处暑后的饮食八字诀则道出了这段时节的养生精髓。

  养阴:食补首选蜂蜜

  处暑后,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养阴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泥鳅、芝麻、核桃、糯米、牛奶、花生、鲜山药、白果、梨、红枣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蜂蜜。中医认为,蜂蜜有养阴润燥、润肺补虚、润肠通便、解药毒、养脾气、悦颜色的功效,因此拥有“百花之精”的美名。蜂蜜是一种非常好的能量补充品,对于缓解疲劳效果显着。

  蜂蜜可以直接调入温水中饮用,也可以与鲜榨的果汁混合。将雪梨挖去核,倒入蜂蜜封盖蒸熟,能补肺阴不足。在凉拌西红柿等凉菜中加入蜂蜜也很不错;蜂蜜也可和时令水果相拌,味道鲜美。

  养生秘诀: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多酸:食补首选葡萄

  “少辛增酸”是中医营养学关于夏秋交迭时最重要的饮食原则之一。这时要多酸,就是要多吃酸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青苹果等,而要少吃甜味的西瓜、甜瓜等。

  眼下正大量上市的葡萄,正是“酸”的好水果。葡萄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时多吃还能帮助机体排毒,解内热。红色葡萄可软化血管、活血化淤,心血管病人不妨多吃。白葡萄有润肺功效,适合咳嗽、呼吸系统不好的人吃。绿葡萄则偏重清热解毒。紫葡萄富含花青素,可以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阴养肾的功效更为突出。

  葡萄最好整颗吃。葡萄也可以和酒酿、糖桂花等一起熬制酒酿葡萄羹;煮甜粥的时候放一些也不错。另外,自制家酿葡萄酒,也很美味天然。

  养生秘诀:蜂蜜润肠又益寿,葡萄增色又年少。

  润燥:食补首选莲藕

  处暑后空气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来消除秋燥,比如莲藕、梨、甘蔗、银耳、菊花、鸭肉、兔肉等。其中以莲藕为首选。

  莲藕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它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等,有明显益血益气的功效,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莲藕的食用方法“生熟两相宜”。作为水果生吃,味道甘甜、清凉入肺;和糯米、蜂蜜一起蒸,粉红透明,软糯清润,是秋令美味小菜;和排骨炖汤,健脾开胃、营养丰富,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滋补养生。

  养生秘诀: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补肺:食补首选杏仁

  按中医的理论,时脏对应,秋季属肺。处暑后是养肺、补肺或治疗肺部疾患的最好时节。补肺的有银耳、百合、猪肺、柿饼、枇杷、荸荠等。而其中当季最好的,非杏仁莫属。杏仁分甜杏仁和苦杏仁两种,甜杏仁滋润补肺功效更强。

  《本草纲目》中列举了杏仁的三大功效:润肺,清积食,散滞。杏仁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具有润肺、止咳、滑肠等功效,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杏仁最好与薏米按1:5的比例一起熬粥,温热时喝;和猪肺一起炖汤,也有滋养缓和之效。当然,当零食吃的烤杏仁也能适当吃一些。

  结语:养生保健是现在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事情,处暑是养生的好时机哦,相信上述介绍的这些处暑养生的妙招能够帮助大家哦!拥有健康的身体也是革命的本钱,平时多了解这些保健常识,对于身体保健是非常有好处的,要记得分享给身边的好朋友们哦!

【处暑必吃的黄金食物】相关文章:

立秋必吃的六种食物08-08

处暑时节的最利健康食物08-24

孕妇必吃的几种水果12-17

孕妇可以吃含铁的食物吗10-21

“黄金”饼作文11-25

黄金菊作文11-26

关于处暑的农谚03-08

有关处暑的知识03-14

可爱的黄金鼠作文07-31

黄金海滩作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