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让亲子沟通更加有效的妙招
亲子沟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际沟通,指家庭中父母与儿童之间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相互合作的过程,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才能让更好地与孩子成为好朋友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的7大妙招,将为存在亲子沟通问题的家庭指点迷津。
我们介绍的育儿方式可以帮助你达到以上目标。下面是构成亲密育儿法的7个方面的内容。
1、让分娩成为一种情感纽带——及早与宝宝建立亲密关系
宝宝和父母早期的亲密关系,往往是由他们开始接触的方式决定的。积极参与到“分娩”这一曲生命华章的谱写中来吧!
对你的分娩负责,学习有关分娩的知识,并与你的助产士讨论讨论你的分娩观念。难产或者不必要的剖腹产所导致的母婴分离都不是理想的开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妈妈本该用来了解宝宝的那部分精力却用在了关注治疗自己的创伤上。顺利的分娩过程会让妈妈对新生儿有更多好感。
婴儿出生后的几周到几个月是一个敏感期,在此期间,妈妈和宝宝都需要彼此陪伴。这个时期的亲密接触能使宝宝对妈妈亲近的天性,以及妈妈关爱、照顾宝宝的本能与生理需要都得到自然的发展。这时的宝宝最需要妈妈的呵护,妈妈也渴望照顾宝宝,这是妈妈与宝宝早期亲密接触的最佳时机。
当然,妈妈对宝宝的爱,以及感觉到和宝宝之间的亲密联系,早在宝宝降生前就开始了,而且还将一直持续下去。
2、宝宝哭声中的学问——分辨和回应宝宝发出的信号
你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知道宝宝每时每刻的不同需要。这真的很难,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觉得“我根本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放轻松!你的宝宝会帮助你的。研究人员曾认为,婴儿在育儿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现在我们知道,宝宝会主动指导父母的反应。宝宝天生就会使用“亲密增强剂”,通过一些自身的行为(如高声尖叫,你不可能听不到)像磁石一样将父母吸引过去。这些行为有些显而易见,比如哭泣、微笑,或是抓住你不放;还有一些就比较隐蔽,需要用心发现,比如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所有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天生就有判断和回应宝宝这些行为的直觉。母亲和宝宝就如同接收装置和发射装置,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就能达到无障碍交流。至于磨合期的长短,则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发出的信号比较易懂,而有些父母更善于理解这些信号。但不论时间长短,父母与宝宝最后都能达到相互理解的程度。如果你能细心观察,时时回应,这个目标就会更快实现。偶尔你也会做出错误的回应,比如你以为宝宝饿了,就开始喂他,其实他只想让你抱抱。即使是这样错误的回应,也比没有回应要好,只要你在回应他,就是在鼓励他和你一起努力,直到你准确理解他的意思。
宝宝一哭,就把他抱起来。这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很多父母都不这样做,他们会让宝宝一直哭下去,因为他们认为不能纵容宝宝的“坏”习惯。但是婴儿是不会有“坏”习惯的,他们只是在用唯一的方式与你交流。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身体还没有协调能力,自己无法独立做任何事情,而你作为请求信号的哭声也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你会有什么感觉?哭声没有得到回应的宝宝并不会变成一个“好”孩子(虽然他可能安静下来);他只会变成一个灰心丧气的孩子,因为他觉得他无法与你交流,也没有人会来满足他的需求。
旁人可以很轻松地说,让你的宝宝一直哭好了,不要去抱他。因为你的宝宝的哭声不会让旁人的身体发生什么化学反应——除非他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而你就一定会。婴儿的哭声会让父母不安,尤其是母亲。如果我们让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小宝宝一起待在实验室里,然后将血流测量仪贴在她的胸口,就会发现,当这位母亲听到宝宝哭泣时,流向她胸口的血液会增多,同时她会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想抱起宝宝安抚他。由此可见,婴儿的哭声是一种强有力的语言,这是婴儿为了生存和成长与生俱来的本领,也是父母学习回应宝宝的入门之道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及时满足他的所有需求,这意味着你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交流模式。慢慢地,当宝宝学会哭泣以外的其他交流方式,而且能独立做一些事情以后,你就可以逐渐延缓回应速度,让宝宝学会等一会儿。学会回应宝宝的信号,这绝对是你对未来的一次成功投资。当孩子年龄渐长,问题更多——而且不仅仅是吃饭、睡觉这么简单的问题时,你会庆幸你们及早建立了沟通。
3、用母乳哺育你的宝宝
爸爸们总是说:“我们已经决定好用母乳喂养了。”母乳喂养确实是一个不只牵涉到妈妈和宝宝的问题,而是关乎整个家庭的决定。那些成功采取母乳喂养的妈妈和宝宝,都有全力支持的丈夫和爸爸。大家都知道母乳喂养对促进婴儿健康发育具有重大作用,但觉得妈妈为此需要付出太多精力,所以放弃这种喂养方式。妈妈们应该了解母乳喂养对你们自己的好处:宝宝每一次的吮吸,都会使你的身体产生激素(泌乳素和催产素)。这些“哺育激素”不仅会帮助你形成所谓“母亲的直觉”,还会帮助你的身体分泌乳汁,让你的哺育更轻松。关于这些细节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讲解。你还可以从第8章了解到,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吃母乳长大的孩子更聪明。
4、把宝宝“贴”在身上——尽量多抱宝宝
这是近年来对西方国家育儿界最具震撼力的观念。我们在做育儿方式研究时,参加过一个国际育儿会议。在那个会议上,我们注意到一些其他国家的妈妈们用背巾或类似的东西把宝宝背在身上,就像是她们服饰的一部分。这些妈妈们如此体贴周到,她们的宝宝个个看起来无比满足。这种母婴间的亲密关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去问这些妈妈们为什么要把宝宝背在身上,她们的回答简单却深刻:这样对宝宝好,同时也让妈妈感到轻松。太对了!让宝宝舒适,让父母轻松——这正是所有父母所追求的啊!
婴儿背巾绝对是你的育儿物品里最不能少的一种。要是没有它,你简直就出不了门。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每分每秒都背着或抱着宝宝,但你必须改变对宝宝的认识。大多数人一想到婴儿,就会想到他们安静地躺在婴儿床里的样子,他们会盯着上方正在旋转的音乐转铃,只有在吃奶、换尿布或玩耍的时候才会被抱起来一小会儿,然后又回到他们的那个“归属地”——婴儿床。好像抱起宝宝只是为了安抚他们,让他们重新乖乖睡下的一种手段。把宝宝“贴”在身上的做法彻底颠覆了这种观点。把宝宝“贴”在身上意味着大多数时间宝宝都被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抱着或背着,只有在宝宝要睡觉或者照顾他的人要做自己的事情时才将宝宝放下。
这种育儿方式对宝宝和父母都有益。最显著的特点是,被抱着的宝宝很少哭,他们仿佛忘了什么是不满和烦躁。除了表现得更快乐,被抱着的宝宝发育得更好,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将需要用到哭闹上的精力转移到自身的成长上了。另外,宝宝还可以观察到父母忙碌的生活。对于生活节奏快的父母来说,把宝宝背在身上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你到哪儿,宝宝就到哪儿。你再也不用为了宝宝而闭门不出,因为你在哪里,宝宝的家就在哪里。
5、和宝宝一起睡
只要你开始带孩子,你就会发现,那种能一觉睡到天亮的宝宝只在书里有,要不就是在别人家里,总之你自己的宝宝不会是这样的。要做好准备,夜里会翻来覆去,直到找到你和宝宝都睡得好的位置。有些宝宝在婴儿房里睡得好,有些爱睡在父母的房间里,还有些则要紧紧地贴着母亲才能安睡。不管睡在哪里,只要你和宝宝都睡得好,就是正确的安排,而且这完全是你个人的决定。你可以尝试各种睡觉的方式,包括让孩子睡在你的'床上——我们将这种夜间育儿方式称为睡眠共享。
睡眠共享似乎比其他亲密育儿方式更容易引起争论,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这个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一到现代社会就突然“不对”了,我们对此感到万分惊讶。世界上大多数宝宝都是和父母一起睡的。即使在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喜欢上这种睡觉的方式,只是他们不告诉医生或亲友罢了。你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下次与那些新爸爸和新妈妈在一起时,告诉他们你想和宝宝一起睡,你会惊讶地发现许多人都是和宝宝一起睡的——即使不是每天,也是经常这样做的。别担心宝宝会赖在你床上不走,他会离开的。对于那些夜间需要与父母亲近的宝宝来说,和你一起睡眠共享的时间并不会很长,但会让他终生受益。
6、把握平衡与界限
常常有这种情况:你本来一心想给宝宝所有他需要的,最后却变成给他所有他想要的。这种情况会让妈妈们精疲力竭。既然一个刚出生的宝宝可以将你事先安排好的计划彻底“颠覆”,可想而知,你在满足他的需求时,一定会忽略掉你自己的需求。在本书中,我们将向你展示如何做到适当地满足你的宝宝,也就是说,掌握何时对宝宝说“不”的技巧,获得对自己的需求说“行”的智慧。如果爸爸和妈妈都做得很好,宝宝也会做得很好。有一天,玛莎气冲冲地对我说:“我连洗个澡的时间都没有了,小家伙总离不开我!”我微笑着提醒她:“我们的宝宝需要的是一个快乐的,懂得劳逸结合的妈妈。”记住,亲密育儿法虽然不是最轻松的育儿法,但只要经过适当的练习,它会是最舒适的育儿法。
7、学会分辨关于育儿的建议
每位父母都把宝宝当做心头肉,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因此父母们很容易接受与此相关的所有建议,也很容易成为别人授予建议的对象。那些人的初衷是一片好意,给你的建议却可能是冷漠无情的。例如“就让他哭好了”,“一定要让他养成固定的习惯”,“你不应该继续喂他了”和“别总抱着他,你会把他宠坏的”,等等。如果你真的严格按照这些建议做了,育儿就会进入“双输”状态,即宝宝否定了他的暗示信号的作用,父母否定了他们读懂并回应宝宝暗示的能力。最后,父母和宝宝之间就会出现隔阂,这正好是与亲密育儿法所营造的亲近关系背道而驰的。亲密育儿法的基础是敏感细腻的感情,而让宝宝形成规律会使父母变得不敏感。亲密育儿法会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宝宝,而训练宝宝则会妨碍这一目标。训练的目的是让宝宝变得很“顺从”,这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之上的。这个假设就是:宝宝用哭泣来要挟父母满足他,而不是用哭泣来与父母交流。那些婴儿训练手册和课程教妈妈们违背自己的本性,不去回应宝宝的信号,最后,妈妈们就会丧失敏感性,不相信自己的直觉。因此,在开始这种婴儿训练前,请先用你的直觉来衡量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亲密育儿法是一种理想的育儿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身体状况、生活方式的差异,或者只是由于最近生活得不顺心,都有可能导致你无法时时按照亲密育儿法的原则行动。育儿其实是一项因人而异的工作,而且每个宝宝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很难找出一种唯一最好的方式来对待所有问题。你必须找出适合你自己的育儿方式,本书提供的亲密育儿法的7个方面的内容就是来帮助你完成这一目标的基本工具。这其中有些方法,比如把宝宝“贴”在身上和辨别宝宝哭声的学问,不仅宝宝的父母应该多多练习,其他照顾宝宝的人也应常常使用,这样即使父母不在宝宝身边,宝宝也能得到亲密的抚育。
重要的一点是要和宝宝沟通。请尽情使用亲密育儿法为你和宝宝提供的所有方法,一旦沟通成功,就记住这个有效的方法,坚持使用;如果发现有的方法不管用,就改造它或者放弃不用。最终你一定能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你和宝宝一定都是最好的。
拓展:亲子沟通的5个妙招
第一招:以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当爸妈高高在上时,自然会与孩子拉开一定的距离,沟通更是无从谈起。其实,孩子有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有放低做父母的姿态,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对话,我们才会理解孩子的心和想法。
沟通的前提就是父母要能够从孩子角度来想、来观察、思考孩子这么做是什么原因。当爸妈能够更加理解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再觉得他们的举动是无意义的,就能与孩子很好地沟通了。
第二招:建立和孩子的信任感
只有信任,才会让孩子愿意把心里的话告诉爸妈。孩子年龄越小,亲子之间的信任度越高,然而,随着孩子日益长大,亲子之间的信任度却可能呈下降趋势。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爸妈的尊重与关怀。父母要扩大与孩子的沟通范围,除了学业,更要关心孩子的快乐与烦恼。
第三招:多给孩子自主选择权
孩子大约在3岁左右就已经开始拥有简单的决定能力了。这时,爸爸妈妈要有责任有意识地进行教育,让孩子开始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主,如果他们选的不合适,爸妈可以给出意见,但最终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来。这样,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们也会知道,爸爸妈妈会一直站在他身旁,一方面有来自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当自己犯错误时又能够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这种状态对于孩子而言是很棒的,而当孩子有了积极的成长心态,亲子沟通当然也会变得更为顺畅。所以,不妨让孩子做一些小的选择,练习思考能力,学习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在生活中学习思考。
第四招:根据特点来培养孩子
无论现在的父母有多忙,在孩子的教育上还是要做个有心人,不能只注重物质上的给予,更多的可以进行情感教育。
爸爸妈妈在平时可以多观察孩子的个性特点,不进行盲目地施教,通过一些亲子活动来引导孩子发挥自身的长项。如果爸妈希望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那就应该尽早为其做一个符合孩子个性需求的规划,当孩子可以尝试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许多亲子间的误解和矛盾自然可以化解。
第五招:也要树立适当的威信
和孩子平等地沟通、做朋友,并不意味着迁就和溺爱,父母适当的威信还是需要的,既要平等地对待孩子,使孩子乐于和爸妈玩耍、游戏、谈心,又要建立起父母应有的威信。这其中的平衡点需要父母巧妙地把握好。
在亲子沟通方面,只要爸爸妈妈肯花时间,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感受,知道他们真正的需求,愿意首先放下高高在上的地位,耐心的去做,孩子就会乐意和父母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也愿意接受父母所给的意见和建议,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
【让亲子沟通更加有效的妙招】相关文章:
培养亲子沟通的妙招02-24
缓解烦躁的有效妙招02-17
消除口臭的有效妙招02-19
10个有效减压妙招04-28
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02-25
有效沟通的方法有哪些05-01
让会议沟通有效的方法02-19
怎样更有效的与孩子沟通02-25
怎么助力亲子沟通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