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初、盛、中、晚唐诗的主要异同处

时间:2023-06-14 10:51:05 炜玲 诗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比较初、盛、中、晚唐诗的主要异同处

  论初、盛、中、晚唐诗主要异同处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词,上承汉代乐府、魏晋诗赋,下启宋词元曲,在中华的文化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唐诗按照时期而言,可以划分为初唐时期、盛唐时期、中唐时期以及晚唐时期,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试比较初、盛、中、晚唐诗的主要异同处,欢迎大家分享。

试比较初、盛、中、晚唐诗的主要异同处

  试比较初、盛、中、晚唐诗的主要异同处

  初唐是唐诗的开创时期。这个时期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他们的主要贡献是破坏和改造了宫体诗,奠定了五律,发展了七言歌行。此外,陈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诗人,他是第一个举起诗歌革命大旗的作家。在文风上,初唐时期的诗人作品中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开辟了新的世界。

  盛唐时期是唐朝国力最为强大的时期。盛唐时期的诗歌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出现了各种流派的创作诗人,其中最为兴盛的两大诗歌流派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此外,边塞诗派中还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涣、李颀、崔颢等广为人知的诗人。而盛唐时期最为人称道的诗人应当属“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他们是盛唐乃至全唐时期双峰并峙的大诗人,他们的诗歌代表了唐诗甚至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韩愈赞曰“李杜诗篇在,光芒万丈长”。

  中唐时期见证了唐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唐时期的诗坛发展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大部分。前期诗歌创作处于低潮,后期重有出现繁荣景象。中唐前期出现了山水诗派主要代表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卢纶,和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李益、高适、岑参、余绪等。而中唐时期后期则出现“新乐府诗派”、“韩孟诗派”。白居易、元稹领导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此外,刘禹锡,李贺之诗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晚唐时期是唐朝的末期,庞大的帝国即将陌路。晚唐时期也是唐诗的夕阳返照时期。诗坛的整体状况是感伤气息浓重,雕琢风气盛行。晚唐前期极负盛名的诗人是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他们也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此外,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还包括温庭筠和韦庄。

  各个时期诗作风格和流派的不同主要是受不同历史背景、经济文化和内外部环境共同决定的。初唐的诗如杨炯的《从军行》,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充斥着激扬豪迈的格调,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到了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继承了初唐诗的格调,写诗描绘苍凉的边塞风光,赞颂将士们的勇武精神,或诅咒战争带来的灾难,如王昌龄的《出塞》。此外盛唐时期也诞生了山水田园诗派,其旨在展示自然环境的静态美,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唐时期前期仍然存在着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但其诗歌构筑不及前一时期,但中唐时期后期出现了白居易和元稹领导的新乐府运动,引领了诗歌创作进入了新时期;晚唐时期诗坛和诗歌创作整体呈现感伤、消极和抑郁的特点。

  尽管诗歌的流派和创作的形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和抒发的感情却有共同之处,并且诗歌的创作更多地也是应时而作,具有一定的纪实性。所有唐诗的阅读、赏析和研究都离不开诗人所处的大环境之下,对诗歌的鉴赏也具有共通性。

  关于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山水诗的比较

  山水诗,就是以自然山水为主要审美对象与表现对象的诗歌。

  中国古代山水诗孕育于先秦两汉,形成于魏晋,至唐朝时达到第一个艺术高峰。本文重点写山水诗在唐代的变迁,并依据唐棅在《唐诗品汇》里将唐诗流变分为“四唐”之说,分别从初唐、盛唐、中唐及晚唐四个时期代表诗人的作品风格进行阐述。

  1、初唐山水诗——从宫廷到林野的吟颂营造工丽而又质朴的山水意象。 初唐,从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到玄宗开元初年(713年),约100年左右。

  这一时期的诗人,大多跨越了隋唐两代。虽然朝代有变,但文学是一脉相承的,初唐诗坛沿袭着隋代的文风,以唐太宗喜欢的宫体诗及上官仪的“上官体”为主。

  诗歌创造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宫廷为中心,大多为歌功颂德的作品,追求浮艳。至唐玄宗至武后时期,初唐四杰的创造力求摆脱齐梁诗风及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楼台庭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

  这不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和抒情性,还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推动了初唐诗歌的发展。在山水诗创作方面,局势虽未打开,但六朝细微描摹的特点使山水诗显得工丽齐整,诗人的目光也逐渐从都城向林野转移,吟颂出质朴自然的园林、山水。

  (一) “林园诗心”的王绩山水意境

  (二) “写心状景”的王勃山水意境

  (三) “渐近自然”的卢照邻山水意境

  2、盛唐山水诗——以行云流水般的语气描写自然朴实而又清远深邃的山水境界。 盛唐,从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到代宗大历初年(766年),约五十年左右。

  在此期间,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百姓殷富,倾心于诗文成为一种时尚,盛唐气象也在此时产生,诗歌繁荣达到了顶峰。诗坛上有山水田园诗人,也有边塞诗人,还有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

  其中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人们钟情于山水四周,用手中的笔表现眼前的景物和自我情怀,以景状物,达到了融情于景,融情于物的境界。而诗人们以流畅的诗文描绘出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朴实而又深远,让人心旷神怡。

  这一时期山水诗的共同特征是自然、平淡,亲切而悠然神远。自然山水做为具有情感、品格的一种存在与诗人的生活情感融为一体。

  诗人也不仅是寄情山水的隐逸心态,而是表现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及表现积极高昂的生活情趣。

  (一) “江清月近人”的孟浩然山水意境

  (二) “诗中有画、字字入禅“的王维山水意境

  (三) “弥散仙气漫游”的李白山水意境

  (四) “深沉朴拙”的杜甫山水意境

  3、中唐山水诗——以清淡高远的艺术风格传达幽独而又淡远的人生意趣。

  中唐,从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文宗太和九年(835年),约七十年左右。安史之乱使唐王朝摇摇欲坠,玄宗放弃长安,逃难中盛唐结束进入了中唐时期。

  而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虽然在763年得到平息,但藩镇割据、动荡不安的现实使这一时期的诗人蒙受着身心的痛苦。盛唐诗歌的壮丽气魄不能真实反映安史之乱后的时代精神,文人蓬勃向上的豪情也不再有,取代的是麻木和消沉。

  因此中唐的诗人不再有盛唐人的浪漫豪放气质及博大的胸襟抱负。严峻冷酷的现实使他们陷入苦闷与彷徨,反映到诗作上,也是以这种心态为主调。

  诗歌风格有三大走向,即大历诗风、韩孟诗风和元白诗风。在山水诗上,也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而转为带着沉重的心思来山水中排解郁抑,使山水也沾染上诗人的失意与无奈。

  诗作也更多表现出诗人冷清孤寂,清淡高远的意趣。

  (二) “宁静淡泊”的韦应物山水意境

  (三) “闲适处之”的白居易山水意境

  (四) “自肆山水间”的柳宗元山水意境

  4、晚唐山水诗——以追思和感叹为依托表现清苦与荒寒的山水意境。

  晚唐从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到昭宣帝天佑四年(907年),大约七十年左右。这一时期里,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国势衰落,前景暗淡。

  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终于使唐王朝走向覆灭。在诗歌领域,由于外部的民族矛盾,内部的藩镇割据和牛李党争,加居了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痛苦,这使得晚唐诗人的心灵蒙上了浓厚的阴影。

  晚唐诗人面对社会的昏暗和衰退,提不起精神,只能伤时悯事。因此杜牧、李商隐等有着深沉忧患意识的诗人在现实面前不能有所作为,只能反复咏叹时代的悲哀与绝望。

  这是这一时期诗歌的情感基调。而表现在山水诗方面,则是诗人在对山水荒寒意境的吟咏下,将写景与抒情融入一体,蕴涵深刻,并在对山水的描绘中加入对历史的反思和感叹。

  (一) “写景融情”的杜牧山水意境

  (二) “写意写生”的李商隐山水意境

  (五)小结: 山水诗在唐朝时达到第一个艺术高峰,而山水诗歌风格的变迁有因唐代社会时局的的起伏变化引起,也有因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引起的,还有因诗人生活环境有所改变而引起。初唐山水诗从宫廷及都城风光逐渐转向山林,山水诗人文笔由华丽转向质朴,并开始将个人情感接近自然景色中;而随着国运的昌盛,盛唐山水诗充分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生活情趣。

  诗人风格各异,尽显盛唐山水诗气象;至中唐,政局的变化,对现实的不满,使山水诗人以山水来排解内心的沉闷。这一时期诗作风格虽少了盛唐的鲜明特色,但却充分体现了。

【试比较初、盛、中、晚唐诗的主要异同处】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活动方案比较异同03-16

汉维语人名文化异同之比较05-01

中外辩论赛异同点比较04-30

孟、荀政治思想异同之比较04-26

副词才与就在句法中的异同04-28

汉俄颜色词文化内涵的异同比较04-30

藏汉拟声词之异同比较04-28

教学设计的内涵、主要过程及其与单元设计的异同04-28

生活中的比较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