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适应文科综合考试要求构建新型政治课教学模式-政治试题
适应文科综合考试要求
构建新型政治课教学模式
甘肃省庆城县驿马中学 赵远兴
高考“综合科目”的设置,文科综合考试的实施,有力地冲击了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动摇了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原有的教学模式,它将对中学的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空间。原来高考模式下的政治课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将在新高考模式的荡涤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变革。面对这种状况,政治课教学应如何正确应对呢?笔者略谈遇见,与广大同仁共同商榷。
1.更新教学观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变化了,要求社会意识相应地发生变化。文科综合考试可以说是一个强大的外在推动力,它必然冲击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求政治教师调整、更新教学观念。这就是:要冲破传统学科束缚,树立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课程理念;要引导学生由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发展。教学要由过去偏重知识的传授转向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向人们提出的“终身教育”的要求;由过去偏重教的艺术转向侧重引导学生学的艺术,即“授之以渔”;由过去整齐划一的教学转向学生各具特色的发展,即注重共性也不忽视个性;由传统的生硬灌输转向引导体悟式;由过去强制学生的“要我学”转向学生主动的 “我要学”;由过去“封闭式”教学转向“开放式”教学。
2.确定正确的教学策略。
文科综合考试是建立在中学政史地科目基础上,考核政史地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一改知识立意的命题构架,突出了能力和素质的考察,在命题范围、命题原则、试题编制、试卷设计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此,政治教师必须确定正确的教学策略,即立足本学科教学,落实基础知识,构架学科主干知识;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科技发展,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科内综合,适当进行跨学科综合。通俗地说,就是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把好自己的门”,也要“走出自己的门”,还要“串串他人的门”。
(1)“把好自己的门”——立足本学科,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体系,把握政治学科的主干知识。
由于文科综合考试是以考生所学的各学科知识为载体和背景材料,突破以往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为考核范围的限制,考查的内容既是书本上有的,又是书本上没有的,靠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都无济于事,唯一的办法是把基础知识搞扎实,全面掌握政、史、地三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打得牢,知识才可以学活,才可能综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政史地的学科能力培养为基础,是对政史地科目能力的延伸和发展。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切实抓好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扎实搞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加强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否则,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综命题以“能力立意”替代“知识立意”,用能力来选知识,必须懂字当头,必须提高理解、分析、综合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力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形成的,是以知识的灵活掌握为前提的,特别是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政治学科中,政治是保证,经济是基础,哲学是思维方法。在政治科的教学中,高一至高三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正确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及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集体思考、讨论,梳理知识点,以清晰的主干知识,勾画出每课、每单元、一本书乃至整个学科的知识构图,并以动态的形式储存于记忆库中,不能有知识盲点;同时,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的横向关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框架,并结合时政热点、重大现实问题,让学生感悟知识,迁移知识,整合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2)“走出自己的门”——关注时政热点和重大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00年以来的文科综合试题从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以时政热点、重大现实问题为背景材料命题,多角度辐射,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经世致用的特征,以此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是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的显著特点。如2004年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的“涉热率”达92%,可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已是不可逆转的命题趋势。对政治教师来讲,要善于抓住现实问题中多学科的“聚焦点”,把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典型问题梳理出来,并以恰当的形式去组织学生集体思考、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在团体的“互动效应”中引导学生创新,领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培养其求知欲望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政治学科就要重视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和时政热点、现实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寻找结合点,多角度多层次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注意选择小的切入点来分析。还要要求学生多看报纸、电视新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写政治小论文等,不仅学会分析问题,而且善于解决问题。
(3)“串串他人的门”——加强政、史、地三科之间的联系、渗透、融合。
长期以来,各自为政的学科教学统治着中学的基础教育,各学科教师习惯关起门来在自己的领地做文章、求系统、深挖洞。文科综合考试打破了学科的封闭性,进一步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碰撞,要求相关学科携手联合,加快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合。政史地三科,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政治是意识,这三个维度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体框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史地三科的合作。
在教学活动中,政治教师要树立“大文科”的观念,教学中还应充分注意政治学科与历史、地理学科的联系。如政治学科中有关政治、经济、哲学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对历史教材的理解,而且能够从历史和上述相关内容的结合上形成对历史的独特的理性分析和科学认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的跨学科综合题指导学生训练,自觉引导学生或运用本学科知识来分析相关学科的现象、本质和规律,或综合运用本学科的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和综合能力及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
3.优化政治课教学模式。
优化政治课教学模式,就是要改革传统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种以教师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据“立足本学科,面向现实生活,渗透相关学科”的教学策略,构建适应文科综合考试的、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发展学生能力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体系。
根据文综考试特点并结合政治课改革的实践,笔者认为“专题教学模式”能体现高考改革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所谓“专题教学模式” 就是围绕某一主题或几个相关主题,提供背景材料,然后多角度、多层面提出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分别或综合应用政治、历史、地理三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4.优化教学手段。
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尤其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精神为主。信息时代的今天,搞活教学方法、搞好教学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政治教师应适应时代,占据现代教育技术的制高点,恰当用好“三机一幕”、多媒体等,把抽象理论具体化、把社会事实直观化、把教学信息扩大化,使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多样性、趣味性、启发性,使政治课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同时,使教学信息量更大,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接收能力和再创造能力。
5.建立政史地教师教学协作机制。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内在要素构成的,整体和各要素部分之间在性能状态和变化发展上是相互影响的。当部分以无序的、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部分的性能就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使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系统论才应用而生。而协同论是系统论中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有序结构是通过怎样的组织方式形成的,既探讨系统与各要素之间、要素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协调、合作、同步和互补关系的形成规律,揭示系统进化的动力,实现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具体到学科教学来说,就是要揭示出不同学科中存在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从知识的整体性上着眼,寻求知识教学的最佳目标。同时,要在服从整体知识教学的前提下,搞好相关各个学科知识的教学,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以此原理为指导,政治教师必须和史地教师建立教学协作机制。成立文科综合备课组,使协作机制有组织保证。高三的三科教师联合办公,就为相互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三科教师在一起,共同学习《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共同研究综合考试的题型特点、命题切入点、解题思路等,共同讨论和指定教学计划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在备课组长的协调下,共同讨论热点、焦点问题,筛选一些专题,从政史地三个角度向学生进行分析讲解,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摒弃教师“老死不相往来”的观念,打破三科“各自为政”的封闭状态。
总之,面对新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检测模式,我们综合科目的教师必须作出新的理性思考,采取新的教学对策,以便尽快地适应国家对人才教育培养机制的变革,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适应文科综合考试要求构建新型政治课教学模式-政治试题】相关文章:
JBA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04-30
简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04-30
浅谈主动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04-29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构建04-28
浅谈高校钢琴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05-02
远程护理教学系统的模式及构建04-30
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教学之我见04-29
构建新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04-29
中职政治课案例教学模式浅探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