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信息与备考策略研讨会-政治试题
七市高中课改协作体于2005年3月28日在长春市第五中学召开了高考信息与备考策略研讨会。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成都和长春七市的领导和教研员出席了会议,哈尔滨和济南的有关领导和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会上,长春市第五中学的谷万松老师解读了2005年高考大纲并作了复习示范课,东北师范大学的纪良教授从高考评卷透视了高三政治课的复习,七市教研员对2005年文科综合背景下的政治学科高考的有关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虽然各城市采用的高考试题不尽相同,但使用的考纲是一致的,所以与会的各地教研员主要就考纲的变化和可能的命题切人点以及热点问题共同做了分析和说明,纪要如下:
一、《考试大纲》变化情况说明
政治大纲共有166个考点,2005大纲的主要变化集中在经济和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变化不大。具体说明如下:
经济常识新增考点:
1.“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一内容属于修宪后新增的内容。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有其重要意义,有可能从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与扩大民间投资,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处找切人点命题。
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观点提出的背景是国有企业改革。它是对“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的深化和拓展。因此命题可能从国有大中型企业切人,探讨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从而联系到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命题的切入点可能会是具体事例,但会联系到党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会联系到社会主义的本质。
4.“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这是针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诚信缺失的问题而提出的。复习时应把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与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联系起来。命题时也可能会从这个角度切入。
经济常识调整内容
1.将原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调整为“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命题考查的知识点可能是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
2.在原有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提法上补充强调“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改动的部分主要基于对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政策的落实。命题可能会从调动一切积极要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角度切入。学生应准确把握生产要素的含义、内容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哲学常识新增考点
“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经济学常识,命题时会与经济常识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联系。
哲学常识调整内容
1.将辩证法中“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改为“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后者提法更科学。
2.辩证法部分中删去“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这属于方法论的要求,应包含在原理之中。删除该提法以避免陷于只讲整体而忽视部分的片面性。学生应全面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做到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关键部分对全局的决定作用;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是属于带有技术处理特点的所谓的删除。
3.运动和发展部分中删去“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用“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取代前者。提法更科学、更全面。“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本来就是“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的题中之义。这也是属于带有技术处理特点的所谓的删除。
4.将“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改为“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体现了时代精神。
5.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改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切”。将群众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这种改革体现了时代特点,是我党的最高价值取向,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政治常识新增考点
当代国际关系部分中新增“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切入点可能会与中国人世后,如何在越来越多的国与且之间的利益摩擦中、在国际竞争中维护自身利益有关。学生要着重掌握国际法的含义与作用。
政治常识调整部分
当今时代的主题部分中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改为“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更加鲜明地指出了当今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学生要注意表述的正确。’ 二、根据《考纲试大纲》的变化,确定复习热点
政治考试主要是对考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核,时事政治是高考复习的切入点。根据历年政治高考题分析,以下七大时政热点问题很可能成为今年高考命题中的重点。考生多加关注,同时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课本基础知识与时政热点的联系与结合。
热点一:三农问题。这一问题是个常考常新的问题。由于中国已有七年时间把三农问题纳入文件中,加上2004年中国“三农”形势喜人,农民收人增幅超过城市居民等,这些因素都极可能使“三农”问题成为今年政治高考中的一大重点。
热点二:科学发展观,即“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包括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社会福利等有关,涉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民工工资、就业问题等。
热点三:执政能力建设。去年高考曾考过如何防腐拒变,改进作风问题,但由于执政能力建设在去年考得比较少,今年很可能会出现。
热点四:经济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去年高考中考过的修宪问题在今年高考中依然要引起考生关注,去年已考过的不等于今年就不再考。
热点五:能源问题。去年高考中在考查这一问题时考的能源是电力,由于在2004年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中提到煤,而煤价上涨,煤源紧张等都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所以今年指导学生复习时可能以煤做切人点来考查能源问题。
热点六:国际政治。这是高考中必然要考的内容。今年考生的复习着重点可放在中美关系问题、中国与欧盟关系问题、中俄关系问题上,中日关系问题则考的可能性不太大,但也不可以忽视。
热点七:中部、西部、东部开发问题,主要是关注区域经济的发展。去年高考关注的是东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今年很可能关注的是西北的区域经济发展,而其中尤其要关注的是“四大工程”,即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也可能要关注中部地区的振兴问题。
大家一致认为,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尤其是政治试题部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密切结合社会热点,重视对学科主干考点的考查,因此,复习热点不能抛开考点,复习考点不忘联系热点是政治课复习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