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千秋岁赏析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千秋岁赏析,欢迎阅览。
千秋岁
作者:张先
朝代:北宋
体裁:词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注释】
① 鶗鴂:(tíjué)即子规。《离骚》:“恐鶗鴂之未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劳。”
② 永丰柳:永丰:坊名,当在洛阳。白居易《杨柳词》:“永丰东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③ 花飞雪:指柳絮。
④ 幺弦:发音细小的琴弦。
⑤ 孤灯灭:一说“凝残月” 。
【译文】
几声鸟叫告知人们,春天的美景已经过去。我惋惜逝去的春光,在花丛中流连,选好的一枝来折。一片细雨,一阵暴风,正是梅子刚熟的时候。如永丰坊中的那棵柳树,尽管无人观看,也终日飘飞着柳絮,就象下着一场大雪。不要拨弦弹琴,那种幽怨的曲调更令人愁肠百结。天因无情天不老,人缘有情情难绝。我的心似双丝结成的网,其中有无数的结,天色渐亮时才把那盏如豆的孤灯吹灭,又是一个孤独难熬的长夜。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伤春伤别和抒写恋情相思的词篇。它含蓄地表达了爱情遭受摧残之后的惆怅和哀怨,反映了爱情的坚贞和生死不渝。
词以鹈鹊的哀鸣开篇,烘托春意阑珊的悲凉景象,并借以传达缠绵绯恻的相思之情。 “雨轻风色暴”是上片中的关键句,它表面上交待“芳菲歇”的原因,实际却暗示爱情遭到风暴的摧残。作者还进一步指出,这可惜的“风暴”是在“梅子青时节” 肆虐猖獗的,它将断送春天的花苞和爱情的果实。下片换头与开篇两句上下呼应。“鶗鴂”啼的是伤春,那么幺弦弹的则是相思。“莫把”二字极富感情色彩,作者愈是害怕拨动那根倾诉哀怨的琴弦,就愈能说明这哀怨之情的深沉执着。这两句在艺术上是很有弹性的。“天不老,情难绝”是对此所作的补充,又是全诗的主题句,其精神与汉乐府民歌中的《上邪》所表现出的那种海枯石烂、坚贞不二的爱情是一脉相通的。词中低沉哀怨的音调为之一扫。“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设想奇特,比喻生新。作者用民歌中谐音隐语的艺术手法,巧妙地把“丝”与“思”联系起来,使情感的表达显得更为丰满深挚,并使这首词具有一定的民歌风味。结尾,以鲜明的形象暗示,这强烈的相思之情,夜以继日,永无绝灭之期。
本篇与作者以清丽的语言捕捉刹那间的艺术形象的词(如“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相比,在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这首词以直抒胸臆为主,但又兼用比兴,风景描写在词中的主要作用是气氛的渲染和感情的烘托。作者还恰当地采用民歌中谐音隐语的表现手法,加上巧妙化用前人诗句,就更增添了这首词的抒情气氛。
作者介绍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张先之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张先于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明道元年(1032年)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年)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佑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嘉佑四年(1059年),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年)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此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并与赵拚、苏轼、蔡襄、郑獬、李常诸名士登山临水,吟唱往还。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宋史》无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着有《张子野词》(一名安陆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
【千秋岁赏析】相关文章:
童谣赏析04-13
南乡子赏析02-06
浣溪沙赏析03-24
水调歌头赏析03-17
《闲坐》赏析10-20
春日赏析12-14
登楼赏析04-06
兰陵王 柳赏析12-14
酒泉子赏析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