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纪昀妙对惊乾隆故事精选
谜语产生于我国古代,是人们用来打发时间的文字游戏,许多谜语都与历史传说相关。纪昀妙号称清朝第一才子的纪晓岚,十多岁时谨遵父命,由四叔纪容恂陪同,到东光马永图家相亲,东光马家乃是直隶河间府的一个大户,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纪昀妙对惊乾隆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纪昀妙对惊乾隆故事
相传乾隆年间,翰林院大学士纪昀,十三岁时就和妹妹埘句吟诗,还爱猜谜,才华惊人。
有一天,小纪昀在芙蓉花溪钓鱼,恰逢乾隆帝下江南,来到通州荚蓉花溪赏花。一路上,看那千树浓荫,万花丛丛,他联想到河北也有个通州,悟出一句上联吟道:“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吟罢,乾隆命随驾文臣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应对,众文臣谁也对不上来。小纪昀正在花溪钓鱼,听得真切。他想起父亲教学馆,生活贫困,母亲经常叫他拿家里的东西到通州当铺典当,于是放下钓竿,走到乾隆面前行礼后说:“老伯伯,这下联我来对行吗?’:乾隆一看,是一个十来岁的小顽童,就惊喜地点头答道:“行,你能对出,我就赏你银子!”小纪昀对道:“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乾隆连声赞道:“妙对!妙对!”
乾隆抬头,见花溪桥上有一个小姑娘,身穿红花褂,头戴粉红荚蓉花,一边走一边喊着:“昀哥!昀哥!”乾隆见此情景,灵机一动又出一上联:“红花女戴红花过桥。”
小纪昀眼一眨笑着对道:“青草鱼吃青草戏水。”
乾隆一听笑逐颜开,连声赞道:“对得巧!对得巧!”
突然,一阵疾风,吹落很多荚蓉花瓣漂在花溪里,顺流而下。乾隆见此,触景生情,又道出一上联:“一溪春水花落去。”
小纪昀就对走到他身边的小姑娘说:“小妹,你来对吧!对得好,老伯伯还赏银子呢!”
小妹抿嘴一笑对道:“两岸绿荫燕归来。”
乾隆听了拍手赞道:“对得妙!对得妙!”然后,他笑着问:“你和昀哥会猜字谜吗?”
纪昀和小妹都点点头。于是乾隆出一个字谜:“三人骑着太阳晒。”
小纪昀思索一下,以谜猜谜吟道:“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
乾隆笑着说他猜对了。小妹说:“老伯伯,我也要猜字谜得赏。”
乾隆笑呵呵地又出一个字谜道:“七人头上戴草帽。”
小妹嫣然一笑,她也以谜猜谜吟道:“头上戴草帽,帽下有人在。短刀握在手,但却人人爱。”
乾隆听了龙颜大悦,一下子把小妹抱起来,连声称赞。众文武大臣也都赞不绝口。
亲爱的读者,请你猜猜,纪昀和小妹猜的字谜谜底是哪个字?
答案:芬
纪昀妙的简介
纪昀妙(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1]),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隶河间府献县人,清代文学家、官员。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
嘉庆十年(1805年),病逝,时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谥号“文达”。
【纪昀妙对惊乾隆故事】相关文章:
乾隆野史令妃03-25
回家之惊作文04-30
寒号鸟的惊鸣作文07-28
波澜不惊作文11-12
惊春灵芽作文08-11
受宠若惊作文08-09
宠辱不惊作文09-03
游乾隆旧屋-游记作文 叙事范文01-16
雁落不惊寒作文07-27
惊春灵芽作文【荐】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