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淮河上游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元素地球化学特性研究
摘要: 在野外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对河南禹州全新世风成黄土-古土壤剖面系统采样,利用X-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并与磁化率曲线、粒度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发现:常量元素氧化物比值钾钠比、残积系数和以Rb为代表的微量元素含量等随剖面层次呈规律性变化,即在古土壤层(S0)中含量最高,表土层(MS)中次之,在黄土层(L1、Lt、L0)中最低.硅铝率和Sr的含量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表明在全新世古土壤层和表土层形成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成壤作用和次生粘化作用较强;在黄土堆积时期,气候比较干旱,沙尘暴频繁,成壤作用微弱.这些化学参数与磁化率曲线可以进行对比,表明成土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变化受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和成壤环境变化的控制.与黄土高原腹地的洛川剖面相比,淮河上游禹州剖面中绝大多数常量元素的含量较高,而绝大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偏低,磁化率也显著偏低,绝对值差别很大,粒度组成当中细沙成分含量很高,这说明淮河上游黄土物质来源与黄土高原地区明显不同.联系全新世时期黄河频繁泛滥、改道、沉积与黄淮平原盛行东北风形成流沙地的事实,认为淮河上游的黄土是黄河泛滥沉积物质经过风沙活动改造,由东北风力系统搬运而来的近源粉尘堆积,再经过就地风化或者成土改造而形成. 作 者: 李新艳 黄春长 庞奖励 王利军 何忠 Li Xinyan Huang Chunchang Pang Jiangli Wang Lijun He Zhong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62 期 刊: 土壤学报 ISTICPKU Journal: ACTA PED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007, 44(2) 分类号: X53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 元素地球化学 磁化率 全新世 淮河上游【淮河上游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元素地球化学特性研究】相关文章:
大冶武山矿化夕卡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11-22
船舶生活污水特性及处理装置研究摘要12-04
压力传感器特性研究及其应用12-10
木醋杆菌菌株的特性研究论文摘要11-13
黄土高坡作文08-22
网上游作文10-23
争上游作文09-15
秦淮河作文09-06
黄土汤的功效与作用10-11
黄土高原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