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科学史的破坏性误读
在19世纪末,物理学中最红的前沿应属电子的发现和α以及β塔射线的发现,但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却是直接导源于当时“物理学天空”的那“两朵乌云”,而那“两朵乌云”则是导源于当时热机工业、光学机械工业和电器工业这三个当时的主要经济生长点的发展,如果我们不考虑这一点即将导致对科学史的破坏性误读!正由于此,应重新考虑我们对21世纪科学和工业发展的预测,着重考虑当前经济生长点上的主要未解的科学之谜,而不是到遥远的星体或看不见的夸克中去寻找答案。
作 者: 崔珺达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电子学院,天津 300171 刊 名: 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 英文刊名: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 2002 18(3) 分类号: N031 关键词: 科学史 误读【科学史的破坏性误读】相关文章:
被误读的母爱作文02-22
文化误读的理论探索04-27
《迷幻陷阱-“误读”与“异读”》教案04-25
《迷幻陷阱-“误读”与“异读”》教案二04-25
“寒门难出贵子”误读教育公平04-27
误读与文化融合的可能性04-26
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科学史04-27
应用与实践--科学史研究的生存与发展04-27
谈谈科学史研究中的方法问题04-26
金融危机的三个误读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