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新探
人性问题的提出乃源自人“形而上”的思维倾向,人性是什么?人性如何?古今中外人们对此作了不同的定义和界说:中西人性论有着各自的路径、内容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当前则有“社会属性说”、“两性说”、“共同本性说”三种主要的人性论。总结中西人性探究的理论得失,可知合理之人性探究应遵循的若干基本规则或前提。而人性的新的理论界说可以为:追求生存优越。
作 者: 陈瑛 林桂榛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刊 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002 33(1) 分类号: B20 关键词: 人性 善 恶 自利 社会关系 生存优越【“人性”新探】相关文章:
孟子关于事实陈述与价值判断人性思想新探04-27
人的本质新探04-27
声乐教学新探04-29
文化本质新探04-27
直觉思维新探04-29
老子道的内涵新探04-29
德育方法新探04-27
孔子的逻辑思想新探04-30
实践评价论新探04-30
自由的哲学意蕴新探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