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

时间:2022-09-28 13:38:48 哲学宗教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

  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

  学校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滞后

  当代高校对大学生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在当前高校普遍扩招的新形势下,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滞后现象,教育水平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客观要求,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特别是教育理念方式、教育内容、教师的职业道德都成为了重要影响因素。

  1、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不够灵活,形式主义严重。

  在思想道德工作实践中,仍有很多工作者忽视了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仍以知识理论的灌输为主,以说服为主,从而导致了学生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知行不一”,在对学生进行强制的灌输理论同时,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排斥,因而大学生不会积极主动的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形式主义严重,形式主义的实质其实是掩盖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本应该具有的主体地位。而当下的教育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很多教师拿着教材“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处于机械地听讲、记笔记、背笔记、参加书面考试的过程中,消极被动的把老师讲的知识从笔记上变成试卷上,算是接受了教育,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教与学成为了真正形式主义。

  2、思想道德教学内容滞后,更新慢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思想道德教学的内容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更好的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却不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反应社会的基本特点,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重视主流教育是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忽视了社会多元化的存在,忽视了多元化教育的必要性,将无法让当代大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处理市场经济情况下的各种复杂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也无法应对校园外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3、德育教育队伍的素质滞后

  当前高校德育队伍中,还是存在着很大一部分教师道德素质不高,不能给予大学生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榜样作用,影响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还有一部分教师教育方法不当的同时教学态度不端正,缺乏对学生的培养热情。当前,以智力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占据着整个教育体系的主导地位,却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师也忽视了自身价值的重要性,没能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造成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高。一部分教师对教师事业的热爱程度不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条规定,教师要爱岗敬业,人们尊敬他,爱戴他。然而现在许多社会人士都对部分老师嗤之以鼻,这就是部分老师不注重自己三观的改造。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道德的影响分析

  当前,互联网正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使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渠道发生了改变,而且在手段、方式、水平及渗透性和影响力诸多方面与传统的社会有很大的差别,呈现出很多特殊性,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网络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客观的讲,一方面,网络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的开放性动摇着学校德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主体地位,数量巨大而且来源广泛的的信息凭借着网络直接传达学生身边,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今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全球推销者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同时暴力、金钱、享乐主义等消极、颓废的内容也在网络上大肆渲染,这样的情况对一些良莠难分、一概吸收的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使得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挑战。二是互联网的隐蔽性使思想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加强,危害着大学生身心健康。网络的世界对大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会导致大学生逃避现实,不愿回归正常的现实生活,进而沉迷于网络虚拟的世界,再者,网络的使用是人机对话的形式,这种形式缺少了直接面对面的人际互动,使得老师与学生见面交流沟通的机会减少,必然导致思想道德教育机会的缺失

  大学生自身道德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

  当我们看到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同时,有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外因,我们也不应该忽视一些大学生内部自身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年龄和思想都在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长,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之中,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生活经验不足,阅历少,导致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选择有所失范,具体表现如下:

  1、意志薄弱,对待挫折的承受能力较低

  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在高中都是学校学习的“尖子生”或者是学生成绩突出,各方面都受到学校特殊关照的学生,在家父母帮忙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带着优越感走进大学。这样的学生,一方面在情感、意识等方面都比较脆弱,承受能力较弱,当独自遇到挫折时,便会不知所措,甚至出现自暴自弃、自杀等现象,正是因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薄弱,才未能按照正确的道德观念做事,从而导致了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品德行为。当大学生出现了品德问题时,经过老师的批评教育之后,虽然有了悔改之意,但是他们自身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在改正的过程中经不起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诱惑而发生了动摇,导致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结构的矛盾由此产生。

  2、道德认识错误,道德情感消极

  在思想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情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是在不断的反复递进中形成,而道德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人的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共鸣、认同,是大学生对思想道德理想、思想道德构建的向往之情。思想道德认识是道德规范、道德观念的前提与依据,如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然而一些存在错误思想道德观念的大学生正是由于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判断能力,才导致了在道德实践中他们的善恶不分、是非颠倒;很多大学生因为好奇心和冲动的心理去寻求刺激和冒险,因为做出了很多不道德行为,形成了知行不一的现象。道德情感有很多种形式,如消极的、积极的、肯定的、否定的。大学生多数缺少积极、向上的的道德情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变现出自卑或自负,以消极的情绪来发泄心中的压抑与不满,进而影响了他们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生的认识、情感、态度。

  3、大学生心理成熟度不高

  刚刚迈进大学的青少年正处于思想不稳定时期,特别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心理和身体极具变化的关键时期。但是,随着大学生不断的接触社会,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给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经验、阅历等局限性,看待问题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尊心极强,需要别人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注,如果这种状态得不到有效的协调和处理,就容易出现一系列思想道德素质的问题。总之,要加强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需要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使这三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不断的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系统,优化高校的德育环境,促进思想道德教育与各门学科有机结合。

【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报告12-28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分析报告04-28

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报告(精选5篇)08-01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分析报告(通用9篇)07-30

大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总结(精选16篇)05-15

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报告(精选18篇)07-30

关于大学生心理的案例分析报告(精选5篇)07-30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自我分析报告04-29

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报告(通用15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