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模糊与精确-模糊语义不再模糊之成因探析
随着模糊语义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我们注意到一些语义孤立地看是模糊的,可是进入组合以后,语义却变得精确了,本文拟从语义场的不同、语言符号的离散性与客观事物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语境的作用、人的主观认知的影响、组合前后音节改变的影响这几方面对其成因加以探讨,以期进一步认识模糊语义的本质属性.
作 者: 杨晓敏 李泽昊 YANG Xiao-min LI Ze-hao 作者单位: 杨晓敏,YANG Xiao-min(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李泽昊,LI Ze-hao(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刊 名: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008 36(2) 分类号: H139 关键词: 模糊性 语义 离散性 成因探析【模糊与精确-模糊语义不再模糊之成因探析】相关文章:
语用模糊探析04-27
数量词的认知语义扩展:从精确到模糊04-27
英汉幽默的模糊性探析04-28
模糊语言的语用模糊性分析04-28
模糊子模函数与模糊秩函数04-29
模糊数直觉模糊集04-28
汉语时间词模糊语义探究04-27
试论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确性04-30
基于灰色模糊关系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04-27
语体的模糊性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