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应用型译才翻译教学模式刍议的教育理论论文

时间:2021-04-17 16:09:32 教育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构建应用型译才翻译教学模式刍议的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翻译教学是译才进入翻译工作前期的“实战演习”,培育应用型译才关键在于翻译教学环节。本文从翻译教学现状、应用翻译与翻译教学、应用翻译教学的语料选择原则与建议、培育应用型译才的模式构建共四个方面探讨翻译教学过程中培育应用型译才的价值取向,提出翻译教学模式,以期丰富发展应用翻译教学与研究理论。

构建应用型译才翻译教学模式刍议的教育理论论文

  关键词:翻译教学应用翻译应用性语料翻译教学模式应用型译才

  一、引言

  无论是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还是国际文化体育活动,抑或跨国企业合作项目,翻译尤其是口译已成为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蔡基刚2003)。翻译教学成为译才进入翻译工作的过渡平台,翻译教学课程极其重要。当前,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翻译教学活动,来培育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复合应用型译才引起各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大讨论。

  二、翻译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翻译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有多重因素:

  1、人的因素:既有因扩招导致的学生整体素养普遍下降的因素,又有因个人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学习动力不够的因素。前者表现为母语水平本身基本功不够,外译汉时译文表达不明确、不通顺,严重影响了翻译教学效果。后者表现为学生把大量自由支配时间花在社团、兼职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这些对翻译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物的因素:本科生专业课学分、课时的不断缩水,翻译课课时在不断减少;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导致翻译课师资成为瓶颈;四年级开设口笔译课,学生要面临就业压力、撰写毕业论文压力,上课心思不定,导致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使翻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教学设施的不完善及翻译教材的滞后,亦成为制约翻译教学效果的因素。

  据很多毕业生反馈信息获知,毕业后不管是担任专职翻译还是兼职翻译,都不够自信,觉得在学校翻译课上所学的内容不实用,工作后还得自己从头摸索,强烈呼吁改革当前的翻译教学。鉴于以上诸多因素,可以说翻译教学到了非改革不可的路口。

  三、应用翻译与翻译教学

  3.1应用翻译的内涵

  据《译学辞典》(方梦之,2004,126)中“应用翻译”的定义,可提取以下含义:应用翻译的`概念是相对于文学翻译的概念提出来的,指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具有现实性、功利性,因为其范围极广,故应用翻译在实际翻译活动中应占主体地位。据有关学者统计,文学翻译所属的elitisttranslation现在只占全部翻译总量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一(dollerup2007,126)。加强对应用翻译的研究,提高应用翻译能力水平,培育应用型译才,实为翻译教学改革的明确方向。

  3.2应用翻译与翻译教学

  强调应用翻译是当前翻译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不意味着否定(那些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对翻译教学的作用。虽然《译学词典》中将应用翻译和文学翻译分别定义,严格区分,自然有其中道理,但没有说二者毫无关联。实际上具备文学翻译训练背景的人再去从事应用翻译工作,其翻译的功底相对就会显得厚实,其译写的后劲就足(何刚强2010)。这些均说明文学翻译对翻译教学是极其有益的,但问题在于当前很多翻译教师和学生批评说文学翻译过难,不适合课堂使用,因此现在看来,需要兼顾非文学领域的翻译,或者反过来说以非文学翻译(应用翻译)为主,以文学翻译为辅可能更切合实际(高宁2008,8)。

  当然,亦有学者认为,以应用翻译为主可能堵住学生研究方面的出口,笔者难以苟同。学生若能掌握好应用翻译,文学翻译未必不能胜任,二者没有必然联系,并未关闭研究之门。况且,翻译教学的课时有限,与其学那些过难的、学生难以感兴趣的“不适合课堂使用”的文学翻译,不如选择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学生既感兴趣又愿意学的应用翻译内容,这样又能极大地提高翻译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和工作,因为应用翻译大都是他们将来从事的主要工作。翻译教学在未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之前,姑且倾向于应用翻译,未尝不是当前情况下的正确选择。

  四、应用翻译教学的语料选择原则与建议

  4.1翻译教材现状

  以高校使用频率较高的四本翻译教程为对象,对其语料素材进行整合梳理,统计出文学翻译语料占所有语料的比例如下。

  《新编日汉翻译教程》,(1998。3)篇章总数141篇,文学语料122篇,占86。5%。

  《实用日汉翻译教程》,(1999。2)篇章总数154篇,文学语料篇118篇,占76。6%。

  《新编日汉翻译教程》,(2000。1)篇章总数154篇,文学语料篇127篇,占85。5%。

  《现代日汉翻译教程》,(2005。7)篇章总数275篇,文学语料篇36篇,占13。1%。

  以上教程中,均按照语料出处归纳为文学内容的,如出处为《细雪》即为文学语料。若篇章未注明出处的不做统计。另外,陈岩教授2000年编撰的《新编日汉翻译教程》中的语料均未注明出处难以判断是否为文学语料,故也未做统计。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目前高校广泛使用的日汉翻译教材中,其内容大都为文学作品中的语料,仅陶振孝教授2005年主编的《现代日汉翻译教程》中的文学语料的比例为13。1%。可见,这与当前培育应用型人才的理论背道而驰,此现状若不进行根本性改革,要培育应用型译才恐怕也只是流于形式。

  4.2翻译教学语料选择原则

  在教学大纲中的培育应用型人才的理论指导下,日汉翻译教学应该重视选择应用性语料。陶友兰等(2005)认为,翻译教学的选材内容应遵循交际规律,归纳如下:

  (1)要有真实社会中的自然语料,引发交际;

  (2)教师和学生均应参与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积极指导作用,学生能有成功感;

  (3)设计“信息差”,“推理差”和“观点差”活动,进行接近真实世界的交际任务;

  (4)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吸引力;

  (5)具有一定的应用型和针对性;

  (6)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

  (7)题材的多样性;

  (8)可操作性;即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应用翻译教学兼顾上述交际规律的同时,以应用型语料为核心,科学而又合理的选择应用语料。

  4.3翻译教学应用语料选择的建议

  在培育应用型人才的理论指导下,遵循翻译交际规律的同时,目前切实可行的选择如下:

  (1)选择“重大的国际和外交事件,重要人物的传记或讲话,经济或科技的重大进展报告、重要的对外宣传材料”(何刚强1997)。应该说这些材料作为翻译教学内容,基本满足上面的几条原则,这些内容具有真实性、应用型、时代性、多样性及可操作性等。

  (2)塚本庆一(2005)编著的《实用日语同声传译教程》的目的就是让口译相关人员和大学、专业学校及一般读者都能阅读,利用此书提高学习者自身的翻译能力,对沟通感兴趣的同学和有志于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人大有裨益。该书的语料均具有引发交际、典型性等,尤其是它的应用型得到了广大学习者的认可。

  (3)安田贺计(2006)编著的《日本语应用文大全》的主要内容由报告书、提案、礼仪事项、日常业务文书等构成,旨在要求掌握应用文的当代应用型人才。这些语料具有真实性、应用型,多数为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相关内容。日汉翻译教学语料选择还存在着大量未解决的课题,尤其是选择的语料具有实用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到语料的篇章长度、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五、培育应用型译才的翻译教学模式

  应用翻译为翻译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翻译教学来达到培育应用型译才的目的涉及到诸多方面,其构建模式关系如下图:

  师资是应用翻译教学目前遭遇的两大瓶颈(师资与教材)之一(何刚强2010)。应用翻译师资长期囿于外国语用学及文学的环境,与社会上需求的翻译内容与实际操作脱节明显。应用翻译师资从根本上说要另行打造,完全靠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内部的自我培育或调配恐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许多教师自己并不从事或基本没有进行应用翻译的实际体验,教师自己不搞应用翻译或应用翻译研究,无法引导或指导学生学习应用翻译。切实可行的方案就是补充招聘、吸收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校外专业翻译人员来作兼职翻译教师,另外相关的师资培训工作也应有新思路。只有如此,应用翻译师资才能从根本意义上起到培育应用型译才的作用。

  应用性语料在上述4。2翻译教学语料选择原则的基础上,可将这些语料编写成应用型翻译系列教材,如法律、商务、金融等。这样一来,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去掌握各专项应用内容。

  其它因素指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翻译教学法的研究等等无不对翻译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能否培育成应用型译才的成败。

  学生翻译能力(苗菊,2007))是指包括认知、语言和交际三方面能力。认知能力指推断、联想、信息加工等;语言能力指语义机构、转化机制、文化意识等;交际能力指技巧、策略及应用等,还包括接受能力、创造能力等。培育应用型译才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各种交叉学科,包括认知心里语言学、语义语法学、文化社会学、逻辑思维学等等。通过科学、合理地推进翻译教学,在具有丰富的翻译理论和实际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学习并反复练习应用型语料,辅以现代化设备和科技,充分发挥自身的各种综合能力,不断促进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动机,唯有如此,从根本上推动翻译教学改革,走应用翻译之路,培育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译才。

  六、结语

  本文在研究翻译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探讨了应用翻译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在研究提高翻译能力方面语料选择对翻译教学效果的影响、语料选择的具体方法及构建培育应用型译才的模式。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翻译教学应用性语料为视点,旨在提出翻译教学不应局限于文学翻译,彻底逾越象牙塔,切实重视应用翻译,提高翻译教学效果和翻译能力,真正达到培育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译才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高宁,日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4]何刚强,切实聚集应用务实培育译才———应用翻译与应用翻译教学刍议[j],上海翻译,2010

  [5]何刚强,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应处理好五个关系[j],中国翻译,1997

  [6]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

  [7]黄振定,试论培育创新型英语人才的两大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

  [8]林本椿,应该重视非文学翻译研究和人才培育[j],上海科技翻译,2000

  [9]陶友兰黄瑾,试论认知图式关照下的翻译教材练习设计[j],上海翻译,2005

  [10]塚本庆一,实用日语同声传译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1]安田賀計,日本語応用文大全[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2]eugenea。nida,theoriesoftranslationjournaloftranslationstudies,dec。1997

【构建应用型译才翻译教学模式刍议的教育理论论文】相关文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04-12

构建物理新课改教学模式论文12-12

构建自主学习历史教学模式论文01-07

初中地理教学刍议教育论文12-30

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分析论文01-10

刍议会计理论判断论文05-18

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模式刍议的论文01-07

应用型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06-19

关联理论在翻译及其理论构建中的作用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