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谁是主体?
谁是主体?1
最近,底盘生产企业与专用车企业围绕"谁是主体"的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争论的起因是6月18日工信部出台的'<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人管理规则>,<规则>第四条指出:国家鼓励并逐步推行汽车整车(含底盘)生产企业对采用本企业产品进行后续制造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和专用汽车产品实施统一管理.
作 者: 徐润 XU Run 作者单位: 刊 名: 专用汽车 英文刊名: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年,卷(期): 20xx ""(7) 分类号: 关键词:谁是主体?2
雅斯贝斯在《智慧之路》中认为,中国文化的转折点在春秋时期,标志是老子和孔子的出现。这一观点早已为文化界普遍认可。现在的疑问是,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是谁?为何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
殷商、西周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央王朝拥有绝对的文化主导权,中国文化的若干基因那时渐次生成,如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等。春秋时代的主题是诸侯争霸,国力强盛与否成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此严酷的形式之下,各国的执政卿大夫都拼命汲取前代的政治经验和统治智慧,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尚书》《诗经》《周易》等典籍受到重视,迅速变成了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王官之学于贵族阶层普泛化,文化下移,形成了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在春秋时代的执政卿大夫看来,要想维持国家稳定,就要维护等级差别;维护秩序的方式是礼,以礼行政,才能保持和谐的局面;而要维护礼,就要落实于德,没有德的维护礼就难以生根,难以延续。春秋时代,《诗》被纳入到礼的范畴之内。从不学《诗》,无以言(《论语》)中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尚书》还是《诗》,都是当时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既是政治文化的思想资源,也是藉此发展政治文化的跳板。礼是春秋时期最为核心的文化概念。
春秋时期还是中国文化走向世俗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春秋时期中央王权更为衰落,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某些统治者表现出对天的怨恨和质疑。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的天命或上帝的支撑有点靠不住,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而春秋执政卿大夫更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现实统治智慧上,因此政治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儒家的那些基本文化观念都已经形成,只是在春秋末年孔子出现以后,通过《论语》以及《春秋》把这些观念加以明确化、固定化和理论化;特别是引入了仁学观念,为礼文化找到人性基础。可以说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
春秋时代诸侯分裂造成了政治的混乱,却为思想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执政卿大夫们具有不同的个人气质,身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职位,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处境,思想倾向就会有所差异。大部分执政卿大夫的思想都近于儒家,齐国杰出政治家管仲却以强烈思想个性开辟了法家的一个源头。管仲作为国相看到了礼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但是通过道德和舆论来支撑过于乏力,因此他把法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此时还崛起了另一个思想家老子。老子的思想也是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参照,主张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讲究无为而治,开启了自觉的生命意识。
(摘自20xx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5.下列关于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国的君主 B.诸侯国的贵族阶层
C.执政的卿大夫 D.老子和孔子
6.下列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下移,王官之学在贵族阶层的普泛化,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局面的形成。
B.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执政者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现实统治智慧上。
C.春秋时代诸侯分裂虽造成了政治的混乱,为思想的`多元化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D.执政者以礼行政,以德护礼,礼成为了春秋时期最核心的文化概念。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产生于春秋之前中国文化的若干基因在春秋时代都受到了挑战。
B.《尚书》《诗经》等典籍,是春秋时期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也是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C.儒家形成于孔子之前,孔子通过《论语》《春秋》将礼的概念明确化、固定化和理论化,并且引入仁的概念,从而成为儒家的集大成者。
D.春秋时期出现了对后世都有重要影响的三种治国理念:孔子提出的以德治国,管子提出的以法治国,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
参考答案:
5.C [解析]文本本身没有直接回答这一问题,从文本论述出现原因和每一自然段中作者陈述的主体都可以看出促成转变的主体是执政的卿大夫。
6.D [解析] 回答的是春秋时期最核心的文化概念,这不是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的原因。
7.B [解析]A原文第三四段中只提到了某些统治者表现出对天的怨恨和质疑,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的天命或上帝的支撑有点靠不住,对祖先的崇拜、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都没有受到挑战;C原文的表述为儒家的那些基本文化观念都已经形成,并不等于儒家这一学派已经形成;其次,原文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并不能等同于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D以孔子为代表的以德治国在文本中缺少依据。
【谁是主体?】相关文章:
谁是英雄???03-20
谁是凶手04-27
谁是英雄?05-04
主体力--主体研究的另一视角04-30
社会合力:主体-主体活动的协调目标04-30
谁是盲人作文11-26
谁是卧底作文08-03
谁是球王作文10-10
谁是“凶手”作文11-17
谁是“小偷”作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