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坛紫菜耐低氮磷品系选育的研究
在含氮量仅为海区的1/100、含磷量仅为海区的1/15的低氮、磷环境下,对人工选育和建立纯系的坛紫菜褐绿色、红棕色品系3代叶状体(F1、F2、F3)的耐受力情况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发现2个品系的藻体均具有极强的耐低氮、磷能力:1)褐绿色藻体在低氮、磷环境下培养21 d才停止生长,叶片无成熟现象,仅轻微的腐烂和萎缩.3~4 cm长的藻体培养7~9 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是对照组的4.73倍,鲜重日增重率是对照组的5.29倍;培养18~21 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为(0.86±0.27)cm,鲜重日增重率为(5.32±0.21)%.褐绿色品系F3代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长28.7 cm.2)红棕色藻体在相同条件下培养15 d后停止生长,叶片无成熟、腐烂和萎缩,3代叶状体在低氮、磷甚至无氮、磷环境下的耐受力和生长状况均比较稳定且有所提高,遗传性状比较稳定.3~4 cm长的红棕色藻体在低氮、磷环境下培养7~9 d时的长度日生长量是对照组的4 95倍,鲜重日增重率是对照组的3.58倍;培养13~15 d时藻体的长度日生长量为(1.92±0.53)cm,鲜重日增重率为(13.61±0.46)%.F3代的平均长度比对照组长23.16 cm.3)通过选育可以看出褐绿色品系比较耐低氮、磷,该品系可以较好地解决养殖过程中低氮、磷环境对于紫菜养殖所造成的危害,缓解由于养殖密度过大而造成的病害发生和减产、减收现象.
【坛紫菜耐低氮磷品系选育的研究】相关文章:
低碳高氮磷城市污水脱氮工艺研究04-26
60Co-γ诱变坛紫菜的海区栽培选育及品质性状初步分析04-29
作物耐低磷营养性状遗传研究进展04-28
马铃薯氮、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04-26
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特性研究04-28
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的研究动向04-25
小浮萍去除氮磷影响因素研究04-26
天然沸石吸附氨氮和磷的研究04-29
脱氮除磷工艺研究进展04-29
柴胡氮磷钾吸收特性初步研究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