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论文
技术(包括“网络技术”)导源于“求知意志(the will to know)”。人文精神导源于“意志”的自由。因此在技术的时代(即以技术进步为主导的时代),人容易沦为“求知意志”的奴隶;而在信仰的时代,人的自由意志被“无知”所蒙蔽。无视物质手段的进步,一味沉浸于精神自由的人,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所说,将永远停留在如梦般的,实现不了的“自由”里。所以意志朝着“自由”迈出的第一步,总是放弃一部分可能的自由,为了实现另一部分自由。这里既包含了经济学家所说的“自由选择”(选择“自由”与为自由而“选择”),也意味着萨特所说的“自由选择”(被注定了要自由地选择)。自由选择于是不得不带有某种功利性质,因为它所选择的恰恰是通过使“物质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来实现精神自由。对“手段”的追求可以使手段异化为对“目的”的压抑。我同意<硅谷时代>的宗旨---立足技术时代,倡导人文精神。
网络(net),尤其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它的核心的技术特征(“多对多”的对话渠道)使它具有这样两个语言学特征:(1)以超文本(hypertext)的形式将思维“外化”为平面网络体。这一“思维”体系里的语词,陈述,判断,随着体系本身的扩张而倾向于在体系内部自足地,从体系所包含的其它语词,陈述,判断那里获得注解。在这一过程中,简单元素的复杂连接可以突现出高度复杂的“现象”,正如同无数简单神经元的复杂连接突现出“思维”现象一样。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正在被网络技术并入万维网成为外化的“思维”过程的一部分,而这一思维网络的能力将极大地超过任何单一大脑的思维能力。只不过,简单元素的复杂连接必须要复杂和庞大到一定程度(“critical mass”)才可能突现出高级事物来;(2)以网络记忆体逐渐取代大脑记忆体从而将思维“平面化”。正如同普遍使用“文字”使人们逐渐忘记了对生活的直接体验一样,普遍使用“万维网”会使人们失去思维的“深度”。文字的使用(符号记事)与万维网的使用都倾向于降低大脑记忆体在人类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我想稍微深入地讨论一下这个“思维平面化”问题。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序言里面对德文的两个关键语词做过这样的区分:(1)Verstand,按照康德和后来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解释就是“理解力”(英文通常译为“understanding”,不过阿娜.阿伦特坚持认为应当译做“intellect”,参见 Annah Arendt ),我以为译做“认知”更不易误导(但是“认知”的英文是“cognition”);(2)Vernunft,按照康德的解释是“理性”(英文的“reason”)。这两个语词之间的区分,在中国思想传统中显得不十分重要,故王国维(<释理>)曾以“理由”一词概二者而括之。在西方思想传统中,由于“科学叙事”对人文精神的压抑---这一压抑在康德所处的启蒙时代已经初露倪端,康德特地要用这两个语词把“知识”与“信仰”当做两个独立领域区分开来。人类理解力的功用在于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和技术性地改造世界;人类理性的功用在于思考世界,为生活世界提供“意义”,和对技术的运用提供思想指导。康德并且出语惊人:“...从而我得到结论,我们应当推拒知识,以便为信仰留出空间”。后来胡塞尔,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等人呼吁“欧洲科学的危机”,“存在的被遗忘”,“人的单向度化”,可以视为是对康德此?锏陌倌昊赜Α?/P>
如果我们同意康德的看法:思想提供“意义”,理解提供“知识”。那么我们就不难接受这样的判断:在万维网上我们获得的是“知识”(尽管这些知识可以突现为高度复杂的知识),而我
[1] [2] [3] [4] [5] [6]
【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图书馆期刊服务与人文精神论文04-29
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论文02-17
论文献检索课教师的人文精神取向04-27
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现实价值论文摘要04-28
重思人文精神04-27
人文精神内涵阐释04-28
试析人文精神的内涵04-30
人文精神:传统与现代05-01
大学体育教学中网络技术课程化的优势论文04-27
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论文7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