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

时间:2024-08-08 14:29:37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论文精华[15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论文精华[15篇]

小学语文论文1

  摘要:情感能够有效刺激人的大脑和心理,是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的原动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加入自己的情感,才能用自己的理解去思考知识,才能带着自己的情感去感悟语文课程的熏陶。因此,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强心剂,如何去加强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有效策略,以供广大语文教师酌情参考。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1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原则

  1.1情感教育在语文中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从内容上来看与其他学科有些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情感性。语文当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作者独特的感情,只有读者运用自己的情感功能去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中的韵味。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育的灵魂,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只有注重学生的情感和谐发展,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到丰富的名篇佳作当中去体悟不一样的内涵。带着感情的阅读,才会让阅读,才会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跟随着每一篇文章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情感方面的运用,准确把握文章作者的情感走向的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语文学习时候的情感走向,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情倒情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进行语文教学的关键。另外,在语文教学当中运用情感教育,能够更高效的促进语文学习。一般情况下,人在情感亢奋,心理比较兴奋的状态下,往往会思维更加敏捷,思考快速,而情感低落的时候,往往打不开思路。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当中,有着比较强的信号和强化功能,一些学生对于古诗词或者课文背诵不出来,但是却对自己喜欢的某些文章,或者音乐作品牢记于心,就是情感在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将整篇文章的情感注入到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认知,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强化语文学习。

  1.2情感教育的基本原则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1)互尊互重原则。情感的`投入和产出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来完成,很多小学生的情感不明确,比较脆弱,容易激动或是情感的发生比较缓慢,教师对学生的平等看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征,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念,能够实现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平等对话,这是情感教育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顺利开展的保障;(2)亲身的情感体验原则。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气候,所投入的情感,所创设的情景,要尽量与教学教材内容相匹配,让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带入自己的情感走入作者的情感,才能更好理解教材,也才能实现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3)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当代教育比较提倡的一个原则,意在指出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不仅要在学习当中运用,在生活当中也不能忽视了情感教育,很多情感往往通过生活自然而然产生,小学生的情感体验种类相对于高中初中学生较少,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引导,重视学生教师之间的相互启发性,更好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

  2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2.1加强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设,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些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当中,要注意加强自身的情感体验,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学习。从各个方面去给予学生情感上的熏陶或者感染,用真实的情感体验去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当中的情感世界。比如,用一种比较关爱,和蔼可亲的态度去进行授课,避免冷酷和严肃,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维观念,从心灵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关注,加强他们与人交流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很多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又处于一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封闭的,孤独的,与他们没有情感交流,情感得不到丰富,那么在带入教学当中的时候,就要从学生的内心世界,个性特征方面对症下药,在教学当中,让他们得到情感的释放,这样,才能开拓自己的思路,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来,运用自己的情感认知,再在教室的情感带领下,完成更加高效的语文教学和学习。

  2.2在教学过程当中注意情景的创设

  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效为他们创设丰富的课堂情景,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能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通过特定的情景,或者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发学生的思考。传统的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记已经不符合现代的教育方式,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对于学生从小语文语感方面的提高,情感教育是起到一个关键性作用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景创设,或者在教学过程当中穿插一些比赛竞争的游戏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创造情感认知当中的良性机制,在课文讲解当中,贯穿作者的情感主线,让学生意识到某一种品质或者精神,从掌握知识的浅显层面深入到道德情操的培养,从而内化自己。

  2.3创建课堂课后评价机制

  情感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而不是灌输性的教育,认为在课堂中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到积极的情感,然而在学生的情感认知当中,并不是所有情感都是积极向上的。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感认知有一个充分的评价,合理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加以适当的引导。因为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好胜心比较强,非常看重自己在她人心目当中的位置,重视老师对于自己的关注程度,在集体中集体意识还比较淡薄,因此,教师在课堂或者课后教学时,对于小学生的一些行为,及时给予反馈,比如奖励,掌声,哪怕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是直接书面的考核评价,对学生的情感认知都会是一个很大的帮助,让小学生从小就能不被束缚,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树立起各方面的信心,有效运用情感教育促进语文学习,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东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教研视点,2012(04).

  [2]吕立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福建省漳平市南洋中心学校.课程与教学,2015(11).

小学语文论文2

  一、善于把握讨论的最佳时机

  第一,作为课堂讨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纲领性,并且能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课堂讨论中一定要找准对象,比如说重点难点、可以扩展和深化的知识或者是存在偏差的知识。在课堂中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是课堂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的关键。抓住课堂的重点难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自信心。

  第二,要对课堂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扩展和深化。在课堂上所讲到的新知识中,大部分都是按照教学要求,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就非常有限,这对现在的学生能力的提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将书本中的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扩展和深化,设置适当的问题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1.讨论需要在突出重点的时候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重要问题,突出重点。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能解决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在教学内容扩展和知识深化的时候

  虽然课堂教学应该按照教学大纲严格来执行,但是这不是要教师照本宣科,完全地按照课本将知识传输给学生。对学生的课堂教学应该深入浅出,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扩展,从而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出来。

  3.在学生的认识普遍出现偏差的时候

  学生可能因为自身的学习活动而产生一些认识上的偏差,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个机会,将它扩展成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不能独立解答的时候

  学生自身的知识及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制约和影响的因素,学生有时可能不能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时,教师既不能逼着问学生,甚至嘲笑学生,更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应当认识到,这是一个组织同学进行讨论的好机会,应通过集合学生的能力,去引导学生自主解答。

  5.当学生的思维不能够充分打开的时候

  学生的思维想法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中心。如何建立高效课堂,并且保证学生有一整节课的清醒和亢奋的思维,这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考验。教师应该通过课堂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捕捉,巧妙地设置讨论问题,并且,通过讨论,将学生思维推高,让学生走出思维的低谷,从而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三、讨论的形式要多样化课堂讨论应该注重形式的多样化,根据实际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讨论,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讨论,让学生既能有新鲜感,又能在有条不紊的秩序下开展讨论活动。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并合理地分组,让思维活跃度不同的学生组成一组,针对问题互相沟通交流。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地参与讨论,对学生提出建议及指导,确保讨论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在讨论后,教师应该组织各组学生进行辩论,让中和的思想再次全面化,并且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小组讨论的缺陷。

  二、营造宽松民主的讨论氛围

  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应该放低自己的身段,让自己融入各个讨论小组中,与学生进行互动,正确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带动学生讨论的热情,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地表述。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以这种“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精心设置的与教学内容紧密连接的讨论话题,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散、想法得到充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在对问题的讨论中,教师能总结出一套教学程序,并在课堂讨论的组织中取得良好的成果。问题的自信心。

小学语文论文3

  摘要:文章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拓展阅读教学的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即围绕语文教材,拓展阅读内容;创设课外阅读条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阅读氛围

  小学生正处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关键时期,对其适当进行阅读拓展,既能弥补教材的某些欠缺,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拓展模式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拓展阅读的意义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模式是指语文教师在完成语文核心教学的前提下,给小学生进行相应的拓展阅读,拓展阅读的内容既与语文教学的内容息息相关,同时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对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及阅读表达能力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另外,拓展阅读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有着以下意义:

  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与语文教材内容相比较为有趣,所以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果。

  第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外阅读语言表达方式丰富多彩,且更加贴近生活。因此,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其语言表述方式影响,从而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而语言积累的丰富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写作。第三,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好的课外读物不仅故事性强,还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小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课外阅读读物自然会受到课外读物中体现的价值观念影响,从而既陶冶了小学生的情操,又能够帮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1]。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一)围绕语文教材,拓展阅读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为核心,毕竟其教材内容是专门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而“量身打造”的,更加有利于学生未来学习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围绕教材内容来开展课外阅读教学。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遇到语文教材中很难解释或较为复杂的背景内容时,教师若用专业性较强或较为深刻的语言给学生介绍或解释这些背景,学生很难听懂并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较为简单易懂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去阅读,使学生对相关教材的背景理解得更加深入,从而将教材内容与自己课外了解的背景相结合,实现更为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其次,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材内容给学生进行课外知识阅读的拓展,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最后,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兴趣点来拓展课外知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拓展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课外阅读条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课外阅读虽是一种兴趣,但并不是每一位学生一开始就喜欢课外阅读,需要经过后天的引导与培养。而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都会对小学生的拓展阅读兴趣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课外阅读条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首先,学校可以向学生开放图书室,并对里面的图书定期进行更新,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基本的阅读条件。其次,教师可以在班级创建图书角,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图书角中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最后,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课外阅读课,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在此基础之上尽量将课外阅读内容与语文教学的.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同时,强化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助推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为了落实课外阅读模式,并使得阅读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展现,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阅读活动。例如,学校可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在组建过程中结合班级、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等实际的情况进行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并通过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方式积极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一方面,这样的方式增强了读书交流活动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学生若想在读书交流活动中展现自己的风采,就必然通过课外阅读来提升自己的语言积累及知识存储量,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强化其阅读动机。既让小学生尽情体验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引导小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2]。

  三、结语

  拓展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拓展阅读教学不仅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良好的助推作用,还能够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为其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宦承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模式的教学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xx(9):66.

  [2]李晓娟.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模式的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科学(引文版),20xx(12):190.

小学语文论文4

  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主要题材,结合儿童的相关思想和心理活动进行设计,有效的贴合儿童的实际需要,满足儿童成长的发展需要。儿童文学是为儿童而生,主要是结合儿童的相关特点而进行创作的,结合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兴趣,将知识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傳递给儿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无疑占据了大部分空间,是推动小学语文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少年儿童,也就是小学生来说,在各方面能力尚不完善,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可以充分挖掘儿童的潜力,使其更好的接受教育。在儿童的整个发展阶段,小学语文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各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对于儿童文学来讲,自始至终与小学语文都是有着一定的内在关联的,周作人曾经在《儿童的文学》演讲中提出过,其与小学里的文学是相通的,二者没有明确的区别,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性。

  1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精髓

  在整个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无疑语文教材是最具有权威性的,教师的所有教学内容和计划都围绕着相关的教材进行,在教材的相关理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扩展和延伸,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理解和接收能力,完成整个小学语文的教学。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除了教师起到一定的作用之外,语文教材也是关键性因素。如果没有儿童文学,语文教材将是枯燥无味的,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儿童文学充分的挖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最大的发挥,结合相关的题材,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也能够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中,整个大纲对编写类型的要求,均是儿童文学的常见文体,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融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语文教材收录的儿童文学作品题材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儿童诗、散文、小说等。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核心内容,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主要资源,构成了整个语文教学框架中的丰富内涵。

  2儿童文学有助于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对于儿童的世界,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对于很多问题的理解都是片面不全的',儿童文学可以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思想更加趋于完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主要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传输,来使学生更好的认知世界,丰富自己的价值和知识体系,拓宽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在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感染和熏陶,发展学生的个性,并对内心世界起到一定的丰富作用。儿童文学本身是为了儿童的成长进行编写和设计的,能够与小学语文的教育目的有效结合,更好的推动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共同完善对学生的教育。

  通过儿童文学中优美的文字描述,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儿童产生影响,通过其内涵的思想、情感以及语言,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触动作用。审美是一个人发展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通过儿童文学,可以充分挖掘学生内心对美的追求,树立和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更多的是融合了一定的素质教育内容,儿童文学中的相关观点,以及故事的背景含义,会对学生的内心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为儿童文学,来完善相关的素质理念的传递,使学生具备更高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避免被社会生活中的不良信息所迷惑。

  3儿童文学是引导儿童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

  文学是广泛而且深层次的,其影响涉及到各个方面,对于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文学的指引。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刚刚接触知识的阶段,对于文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处于高峰阶段,此时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儿童文学的相关内容,能够有效的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奠定基础。儿童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对于新鲜的事物往往充满一定的渴望,儿童文学能够充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整个世界,使其避免被周围狭小的空间所束缚。在众多的书籍中,排在前几位的为幽默故事、探险故事、卡通读物、侦探小说、寓言故事、侦探小说等。通过儿童文学,儿童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文字中挖掘有趣的事情。儿童文学中包含一定的情感基础和思想意识,学生在对文学进行理解和剖析时,潜意识里会对文学中的相关理念有一定的吸收,从而在内心有一个价值观的大致概念,明确是非正误,为以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是结合儿童相关特点的一种文学,能够充分与儿童的思想意识和心理动态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相关理念,促进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观念。在整个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地位逐渐提高,推动了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为小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知识环境。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时,应充分认识到文通文学的价值,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参考文献

  [1]刘海平.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考试周刊,20xx.

  [2]贾玉东.浅议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考试周刊,20xx.

  [3]陈正芳.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xx.

小学语文论文5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学生学习语文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激励,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达到学习的目的。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愿望,为了满足这种愿望,就会出现一种激励,推动自己去学习语文,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汉语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数千年文明历史产生的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代表,是古代文化与现实生活不可分割的重大成果。语言是语文的精华,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象征。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外衣,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俗话说:“语文头,数学尾,物理化学排成队”,“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外延”。我根据自学汉语言的经历和教学经验得出了“语文”是气体,“数学、物理”是固体,“音乐、美术、体育”是液体的结论。气体生活在人们的身边,它与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可以说任何学科、任何人的成功都与其相应的语文水平相辅相成,所以说,语文是人们做人处事、生活交流、知识积累的化身……不难看出语文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必要性。那么,又如何上好语文课呢?

  一、遵循《课标》,了解语文的性质

  语文不仅是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而且是人们自身的语言、行为及社会环境、现象融合在一起的统一体系。语文的学习规律不易被认识和把握,完全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任务是通过阅读和写作训练,让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字的规律,培训正确运用祖国语文文字的能力,使其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和正确区别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能力,并能阅读、分析课本中各种文体的文章。语文是人与人交流思想、传播知识、信息,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二、把握课改目标,弄清学习语文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应树立一种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体现人文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的理念。激励学生学好语文就必须掌握字、词、句、段的含意,写作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提高自己正确地表情达意的能力及其规律,同时通过字、词、句的运用,构段、谋篇,写成不同体裁的作文,便于与同学交流,不断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另外,还要做到用词准确,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要生动、形象,合乎逻辑,富有感情色彩。这样,才能达到知识、能力、创新三者统一的语文教学目标,学生才能撞击出兴趣的火花。

  三、重视语文教学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学好语文必须勤于思考。思考、理解、表达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动作、神情,使学生跃跃欲试,轻松愉快的进入学习情境,促进提高字、词、句的运用和写作能力。语文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写作,它是以文字为工具,创造精神产品的具体活动。因而学好语文是提高语言素养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学好语文要与多读、多思、多练相结合。多读,唐朝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可以从书本上学习古代的、现代的、外国的一切有生命力的、新鲜的美词佳句,激发文思,陶冶情操,提高综合写作能力。多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要在泛读的基础上深读、精读,抓住问题的关键,深入思考,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整理、积累,学为己用,获得新的知识。多练,就是多做语言练习,多记录美词佳句,多写作文。谚语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俗语说:“眼动不如手动”。说明多练才能技巧圆熟,才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价值。再说,学好语文还要与观察、思考、感悟生活相结合,才能透过世相将感受到的东西化为理性认识,探究生活本质。宋人《观书有感》一首小诗中写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章源于生活,生活触发灵感,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

  总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感悟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感悟到其中所深含的哲理,感悟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论文6

  摘 要 通过语文阅读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能力,在智力培养、人格修养、语言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社会的不断发展,依赖于人类在各个领域内的发明创新,而发明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来自于人最基础的教育,小学五年级语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阅读教学;把语文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语文阅读学习体验情感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及良好的语感,并掌握多种阅读方式。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还要引入多媒体的方式配合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和谐轻松地课堂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了语文知识,接受创新的理念,开启用于创新的智慧之路。

  关键词 小学五年级 语文阅读 能力培养 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xx)06-0082-02

  小学五年级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文本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通过阅读语文课文所描写事物与场景理解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思想感情,进一步学习作者表达、描述及说明某事物的方法。小学五年级学生通过阅读还可以学习描写、说明、叙述、抒情和议论等写作方法。语文是一科有情有义有爱有恨的学科,小学五年级学生通过阅读文学名著中经典意境和人物形象,受到富于表现力的词语文字的感染,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对人物对生活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艺术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朗读是必修的共性行为,而课外的阅读应该是一种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个性化的行为,老师要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阅读能力、阅读体验,提高阅读方法和阅读水平。

  一、形成以学生为课堂阅读主体观念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一代人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提倡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老师在设计教案时,首先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和心理特点。设计多样化内容丰富的提问方式,吸引学生参与。传统语文阅读课堂上老师不等学生阅读课文,就开始讲解课文写作的背景、分析课文的段落、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学生来不及详细阅读和思考,机械地被灌输机械的记笔记,学生不能体会阅读的乐趣。新课改在各地实行后语文阅读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以大胆朗读、分组分角色朗读、竞赛阅读及内心默读等形式,让学生用心灵、用眼睛各种感官,深入课文领会所表达的情感、写作的方法、词汇的优美。在热烈的阅读氛围中,学生逐渐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体会阅读带给人开启智慧启迪心灵的愉快感受,使阅读成为悦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让学生享受课外阅读的世界

  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课堂阅读形式只是真正阅读的`铺垫、引导,课外阅读才是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广阔空间。因此有意识的通过各种活动开展课外阅读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好办法。“班级图书借阅室”,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家里的图书带到学校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互相借阅;“古诗天天读”活动鼓励学生在诵读古诗文的意境中修养身心;“超越梦想”是学生展示自己阅读体会的板报栏目;“亲子共读”体现家校共育又能促进学生与父母共同享受阅读带给人的陶醉。各具特色的阅读活动为小学生提高语言欣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奠定扎实基础。

  三、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他所学的内容充满好奇心,才会主动思考探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取得不仅仅是知识讲授的有系统性和逻辑性,还包括内心情感的愉悦性,学生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参与课堂教学与呆板木讷的状态学习效果当然是大不相同的。例如:在讲描写祖国自然山水风光《三亚落日》一课时候,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前老师准备有关三亚风光的多媒体视频,在课堂上首先声情并茂领读有关描写红日和大海的段落,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配合播放视频画面和音乐,让学生融入配乐的阅读中,尽情陶醉自然山水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然后,老师让学生自己反复阅读课文,学生通过阅读水到渠成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写作形式、语言的表现形式和教学的目的,在不知不觉赏心悦目的课堂中,完成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奠定语文写作的基础。 小学五年级语文论文

  总之,小学五年级学生在语文课堂通过阅读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通过阅读学生积累词汇、掌握写作基本方法和技能、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利用多媒体手段促进语文阅读课的兴趣,努力践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五年级语文论文

  参考文献:

  [1]李冬月.低年级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xx.

  [2]李端节.小学高段语文阅读习惯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xx.

  [3]滕春友,余琴.从赛课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观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课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xx,(3).

小学语文论文7

  [摘要]语言运用艺术最好的体现就是口语交际能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并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有效促进。

  [关键词]小学 语文口语交际 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希望可以将语文口语教学的教育位置摆正,能够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学生的口语进行训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小学阶段是语言发展最为关键时期,所以要对小学语文口语能力高度重视,把小学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语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学习环境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学校里,学习任务比较重,考试压力也比较大,所以用来给学生进行口语实际训练的机会比较少。小学生的业余时间被大量作业所占据,几乎没有时间参加课外实践,而社会语言的污染也会对小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其实家庭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最好的场所,但是现在的家长大多忙于工作,也不知道怎样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所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在家庭教育方面得不到有效提升。小学是学生学习口语的关键时期,学生这个时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家长和学校对于学生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不为学生提供一个协调统一的学习环境,那么就不会发挥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帮助。

  (二)学生的心理障碍阻碍了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许多小学生存在关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心理障碍,造成这样的障碍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小学生生来腼腆,具有自卑心理;有些学生自尊心很强,回答问题怕出错,怕引起同学的嘲笑。有些学生不善于表达,长期缺乏交流的语言环境,甚至还会出现社交退缩症现象。就长期调查可知,越是年级高的学生越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促使学生克服信息障碍,使口语交际教学顺利进行。

  (三)学生缺乏口语交际情境

  语言表达的训练最需要的就是有运用词语的机会,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环境,增加他们的拓展训练,如果将训练的机会挤压掉,或对学生只做片面的指导,就会导致学生对很多词语都不知道怎样具体应用。口语交际主要是现想现说,要求学生具备敏捷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自己要说的话考虑好,选择好最为恰当的语句。如果在课堂上不能为学生提供交际的具体情境,学生在课堂上也不会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关于课前准备的具体措施

  教师要在上课前就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使每个学生上课时都能有足够的材料用作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课前的.资料准备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内容亲自进行准备。上课时教师要在一旁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清楚表达自己想要表述的内容。

  (二)创设情境

  人在对于事物的认识和体验过程中产生情感,情感是触发人去表达语言的动力,这样就会促进人对词语的选择。想让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就要为他们设置一定的情境。对于设计场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生活为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课堂资源。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参与进去,自由进行交际,学生的交际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还可以将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口语交际话题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参与进来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具有表现欲。

  (三)进行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双方都进行互动,才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教学课堂中的主体是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根本原则就是能让学生多说,把发言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留出大量时间来说,给学生提供开阔的课堂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不能把课堂当成是几个学生的精彩演讲,而其他大部分的学生只做观众,并没有达到交际目的。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协作交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细心钻研。可以进行角度转换,灵活处理,让每个小组都可以活动起来,使课堂成为小组的互动平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面对教材,最重要的是要面对学生本身,教师要有计划和有目的地对课堂内容进行安排,对于学生的训练题目要进行精心设计,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进行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自己的欲望,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谈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xx.

  [2]练怡.现阶段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误区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xx(01).

  [3]颉景荣.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27).

小学语文论文8

  【摘要】语文学习作为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科目,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语文学习面临“提笔忘字”等危机。大部分人在学习生活中以网络技术代替文墨笔书,无形之中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为题,展开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教学参考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艺术;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要着重关注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学习,从基础出发,以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简练的教学内容,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动作,运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艺术风格,带给学生以语文学习的宁静深远之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体会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与神秘感。

  一、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语言风格幽默诙谐,活跃课堂氛围

  恩格斯曾经说过:“幽默是具有智慧,教育和道德上优越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幽默的语言风格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一个真正优秀的教育者是懂得赞美与批评共行的,并可以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受益,而不是一味地打击学生,在所谓的讽刺挖苦中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具有幽默语言风格的教师往往能够培养出思维敏捷,课堂活跃度高的学生,因为幽默本身就是语言在艺术风格中的应用,是语文学习的具体呈现。

  2.语言表达简练干要,突出教学重点

  政治学科哲学这一课题中曾经提到过这样一句话“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其实每门学科的学习都遵循这一规律,只要涉及教育内容,必然有轻重之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抓重点,如同大海捞针,只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减少冗杂多余的闲言碎语,直戳要害,提高课堂效率。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灌输简练表达在语言艺术应用的思想,在涉及到阅读提要以及缩句等题型中,教给学生应用策略与解题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准确度与精炼度。

  3.语言交流亲切友好,拉进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亲切友好的交流方式拉进师生关系,缩短师生间距离也是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来说,任何一门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应用,通过交流沟通体现语言的魅力。纪伯伦曾经说过:“一场争论可能是两个心灵之间的捷径。”而语文学习的成效之一就是让所谓的争论辩解演变成各自内心的独白,在语言艺术的牵引下,语言沟通不再通过强硬的言语进行,而且亲切自然的表达,这便是语文交流艺术的魅力之处。

  二、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策略指导

  1.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增强课堂感染力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有利于增强课堂感染力,加强师生间交流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于肢体语言的运用,首先眼神的交流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眼神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而言,掌握情况较好的学生会呈现出自信大方的眼神,而掌握情况较差的学生则会表现出疑惑与纠结的神态,对于思想开小差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眼神大多是盲目而呆滞的,通过对学生思想状态的了解,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方便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应用说明性的手势来协助讲话,吸引学生注意,增强课堂感染力。比如,在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部分第三组《打电话》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打电话的相关肢体动作,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缓解沉闷的学习氛围。从接到电话询问对方姓名的礼貌用语到交谈过程中表情的变化,以及最终挂电话的举止都一一体现肢体语言带来的民族礼仪与生活习惯。首先,在接到电话时,要进行简单的询问,与此同时,接听方的表情应该是惊讶且迷惑的;其次,在双方交谈过程中,即便看不到彼此的面孔,但是旁观者可以很容易从双方的肢体语言中感受到彼此的心情及心里变化;最终,礼貌而优雅且面带微笑结束对话是成功电话交流的完成。

  2.通过网络用语的运用,打造生动型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适当的网络流行语,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网络用语已经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在课堂教学中增设学生感兴趣的话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敏感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因过分追求课堂趣味性而忽视的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字的表达,主次分明才是明智的选择。比如,在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拼音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网络用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菜鸟:原指电脑水平较低的人,后来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某领域不太拿手的人。与之相对的是老鸟。教师可以在学习中称呼掌握较好学习较认真的人为“老鸟”,反之,则以菜鸟称之。借助此语言技巧提高学生学习竞争力;潜水:天天在论坛里待着,但是不发帖,只看帖子,注意论坛日常事务的人。教师可以以“潜水者”评论在学习过程中,课堂主动性较差,但仍旧貌似在听讲的学生。鼓励学生向“老鸟”迸发,不做“菜鸟”甚至是“潜水”。通过类似生动有趣的网络用语的穿插,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富感染力。

  三、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严谨简练的语言表达,友好亲切的语言交流,以及有趣丰富的网络用语,打造生动高效型课堂,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培养语言艺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邢燕丽.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智能城市,20xx(11)

  【2】廖观香.注重语言艺术运用助力语文课堂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xx(09)

  【3】王红梅.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课堂语言【J】.中华少年,20xx(05)

  作者:蒋燕 单位:江苏省句容市春城实验学校

小学语文论文9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语文学科,对于尚处于基础学习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注重其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够有助于他们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能够有助于他们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为了能够激发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将其专业能力充分发挥在教学当中,还要积极获取家庭的配合,由此制定出符合小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语文;小学;家庭;课堂开放日;交流;家庭资源;观念

  通过家庭与学校有机结合的形式开展小学语文教育,不仅是对其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也能够在教学中切实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了能够有效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势,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导向对其教学进行优化,科学地运用教育方法,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协同发展,切实落实现代教育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既要遵循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又要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而最大化利用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教育资源。

  一、采用开放式的语文课堂使家长能够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

  很多错误的观念会出现在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比如说有的家长认为学校有义务和责任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孩子的衣食住行则是自己的责任义务内容,至于孩子该接受何种教育、学习成绩如何才能够得到提升等问题都应该是教师所要面对的。除此之外,很多家长还会运用传统教育眼光看待孩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注程度,进而影响了孩子的性格培养与发展。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孩子的良好教育需要以其工作作为根本保障,所以相对而言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工作当中,与孩子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交流,由此逐步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极易导致不理解现象的发生。为了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以课堂开放日的形式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进行语文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家长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孩子,还能够有助于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比如说在开展《给予是快乐的》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对该文章进行学习,家长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使其对分享的含义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认识。该文章主要是教育大家懂得“劳动是幸福的根本,为了能够做出有益人们的事情,有必要做好自己的义务”。该课文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培养,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所带给自己的“幸福”,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幸福的真谛。

  二、对家庭资源进行充分了解,获取家长的认同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资源,并以此为导向开发家校合作课程,对其家庭资源库进行系统构建,由此促进家校共育有效性的提高,这对于服务语文家校合作共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有利于教师与家长达成一致的教育观念,对其语文教育宗旨进行明确。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家长愿意主动支持基于教育课程改革,除了课程观和教学观可以作为主要的宣传内容之外,还要注重人才观、教材观以及评价观等方面核心思想的宣传,既可以通过开放语文课堂邀请家长观摩教学,使其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语文学科,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者是家长委员会的形式与家长保持稳定且长期的联系,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其建议和意见进行有效收集。比如说,有些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了解家长的意愿,便会运用调查表的方式让家长进行填写,但是这种模式缺乏有效的主动性,为了能够改善这种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小学语文教师应主动寻找并解决家长所困惑的语文教育问题。诸如,家长通常会监督子女背诵语文课文,倘若学生不能够顺利记忆课文,那么极易对家庭休息时间造成影响。此时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与家长进行交流,针对学生的背诵情况对其遗忘曲线规律进行摸索,并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有助于学生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注意力等方面能力培养的训练等等。由此可见,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协助态度。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小学语文家校共育的成效,教师需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其家校共育操作的实际性和可行性,避免家长会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从而获取家长对其教育观念的认同,使家长的合作意识得以唤起。很多方法都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就是学校和家庭,为了能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教师需要注重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彼此合作科学地对其教育方式进行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实践教学进行摸索和探究,一方面能够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共同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使其所制定的教育策略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够为学生快乐的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栾华.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7(2).

  [2]王建青.论家庭教育对语文素养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2(12).

小学语文论文10

  小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和载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率普遍偏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把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程序固化,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前就已经对课堂问题设计好相应的标准答案,在课堂的提问中,无法接受学生的异议,让学生必须死记硬背准备好的标准答案,学生得不到足够的思考和发散思维,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很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所以,无论是什么语文课都要让学生写生字词、读课文和背课文。学生学会了生字词和背课文之后,却不会运用语文,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部分。教材内容的学习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及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情境的创设需要语文老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投其所好,营造出能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

  2.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小学新课改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定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并不代表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没有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活泼好动。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上,教师可以讲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对课文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角色扮演,通过表演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课堂的提问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讨论。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不一定是完整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一定的点评和适当的补充,并对学生的态度和答案进行肯定。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老师的肯定,会有一定的.成就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3.教师要提高备课的水平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备课有着一定的关系。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备课。备课主要有两个方面,备教材和备学生。小学的语文教材难度不大,语文教师注重备教材,也能备好教材。但是却忽略了备学生。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对教材进行深度的了解,吃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掌握了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扩充。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并且能用教材以外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真实感悟语言世界,才能有效解决和避免传统语文课堂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产生的教学弊端,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备好教材就要备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学生而展开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转换自己的角色,从过去的“主导者”变成现在的“引导者”。这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把教材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把教材当作学习的工具,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和巩固已有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4.课堂问题的合理设计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问题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升华。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的设计当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而设计出相应的问题。首先,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其次,课堂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此,课堂问题的难度要在学生的接受能力之内,过于深奥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进行思考。最后,课堂问题的数量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避免问题的盲目性,要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本堂课的重点。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原来的主导者转变成现在的引导者,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不仅学会了语文知识,还学会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小学语文论文11

  摘 要:挫折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挫折,面对挫折,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健全的人格,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

  一、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引导学生对挫折产生正确认识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就小学语文学科而青,其授课内容较一般学科更加地丰富,教学手段也更加的灵活,学科知识也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地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利用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对学生开展挫折教育。具体而言,小学教师在教授一些语文课文的过程中,应积极的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主人公以及故事情节进行探讨,让学生对挫折产生正确的认识,明白挫折在人生中的意义。

  二、进行多角度教学。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的勇气与精神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应采取多角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让学生明白挫折不只有坏的一面,其对人生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在讲到“梅花香自苦寒来”时,就应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让学生想象在漫天飞雪中一支红梅傲雪而立的.画面,同时向学生讲解,梅花之所以如此高沽美丽,正是因为其勇面对闲难,通过自己顽强的毅力战胜严寒.终于吐露芬芳,傲视寒冬。通过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授课,教师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的精神,让学生在嚼对挫折的过程中充满勇气。

  三、深入学生中间,个性化辅导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地做好小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仪要搞好语文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定的掌握,在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力求让全体学生都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对困难与挫折产生正确的认识,让学生可以健康乐观地成长。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仔着本质上不同,其已经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现在教育教学的重点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将挫折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态度势在必行。

小学语文论文12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下

  (一)生搬硬套教案,应付完成教学任务

  老师课前没有充分地备课,生搬硬套教案的现象普遍存在,上课时,不考虑本班级的学情,只追求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每篇课文都是教教生字,读读课文,老师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或段意,有很多重要细节都是走过场,好比蜻蜓点水,没有达到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效果。

  (二)满堂灌现象严重

  在语文课上,我们很多老师只是教课文,并不是教语文,只重视课文内容或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老师满堂讲的现象太多了。占用了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在课堂上,学生对生字学得不牢,读的时间少,课文里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子都读不通顺,何来的语言积累,语言运用?

  (三)忽略课堂的生成资源

  很多老师,都是按自己预设的教案去传授知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况是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些突如其来的事情,是你始料不及的,如:元宵节时,老师正在上语文课,舞狮队伍敲锣打鼓经过教室门口,这位老师还在按计划上她的语文课,学生早已神离教室,不住地往外看热闹,老师大声训斥,也无济于事。这位老师何不陪学生高高兴兴地看热闹,然后指导他们说一说,写一写,不是一次很好的写话训练吗?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教学资源,老师更是不放在心上。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了意见分歧,老师不是很好地指导讨论、交流,还认为学生出怪招,大大打击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以后的课,他不再那么积极了。

  (四)未能实现听说读写结合

  在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都只是停留在读的层面,就是读,也是形式单一的齐读,分组读,只听见集体读书的声音,很少有个别读的检测与指导。很少进行听说写的训练。要写起作文来,难度相当大,学生拿起笔无从下手,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表明,没有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没有深入地解读文本,没有突出教学目标,没有建起有效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主动性,课堂互动远远地达不到效果。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应该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也是彻底改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的必由之路。

  建议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法、学法

  每课书,老师都要设计切实可行的“导学案”,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生字,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自学时,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是怎样围绕着中心内容去展开的。注重课堂上的学生展示,老师要尽量少讲精讲,学生会的,不讲……另外是,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把学习目标告知学生,只有这样学生要学什么才能心中有数,然后围绕这目标去进行教学,学生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的方向。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当学生有所进步时,老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鼓励他继续努力。就是学生回答有错误时,老师也不能太直截了当地进行批评,老师的`评价要委婉一些,并用期待、希望的语言进行鼓励,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他就会保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投入学习。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的距离,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双方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三)课堂教学改革,从阅读开始

  课上,老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教给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把课内的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孩子们积极读课外书,喜欢上阅读,喜欢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总之,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论文13

  [摘要]帮助小学生建立主体意识是目前小学教育教学的责任和义务,围绕着培养和帮助学生建立主体意识,小学阶段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应该想方设法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主体;意识

  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阅读题是提升和培养主体意识最直接、最有效的素材之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重视相关的课程教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课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语文与阅读教学

  在人教版教材使用的区域当中,小学阶段接受学习的孩子年龄一般是6到12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经历过成体系的语文学习,再加上语文学习本身还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应试性,所以老师在针对小学生所开展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现实特点来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应该认识到拼音文字等语言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基础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随着小学生认识和观察能力的提高,社会认识和自我表达也是同等重要的,而阅读作为学生认识社会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所以老师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实际上是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来建立健全自身的人格的一个重要时期。

  二、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1.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主动权

  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老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主动权,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探索,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与自己的对话,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通过表达自己的看法等,让学生不断地在阅读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正视自己,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的意识。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课《独坐敬亭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先为学生预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在过程中更好地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优美的古诗词来进行人与诗歌、人与诗人之间的对话。读完之后,让学生们自己体会诗中“尽”“孤”“闲”等字词意思。通过阅读,学生就可以获得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相比于传统意义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留白”的教学理念更受学生们的欢迎,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课后复习中让学生自由发挥

  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老师还要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敦促学生自由发挥,并鼓励学生的家长也参与到阅读中来,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和表达的空间,家长一定要避免犯老师反复讲解的错误,用自己的讲解占据学生的全部时间,家长应该是在引领和帮助学生复习,给学生留出充足和独立的思维空间。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该通过微信群和QQ群等方式,先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在辅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朗读的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和空间,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民主地进行自主学习。如引导学生思考既然作者写的是“山中观景”的话题,为什么又要以“山中访友”为题呢?那么这两个标题有什么不同之处?区别又是什么呢?你从文中那些优美的句子或者是词语可以感受到作者喜欢大自然的感情?总之,在帮助学生复习的问题上,老师应该和家长达成一致,特别是在语文科目的`学习中,老师和家长都要给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阅读来完成课后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将扮演辅助性的角色,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提供服务。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老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还应通过有趣的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传播学认为,人类传播是所有传播的基础,而人类传播的基础使人能通过大脑对外界进入的信息进行自我处理,而这种信息自我处理的能力本质上就是培养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一种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是意味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天马行空地想象,这种独立思考的前提是学生的思维和想法,有一定的目标和方向感,学生一定要学会集中精力在某一个事物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的主体意识的培养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才是有益处的。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虫的村落》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如让学生思考文中“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中“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又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的手段来引导和帮助学生针对这一课中所提到的各种事物进行深入思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当今我国的小学阅读教学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对话,通过与老师和家长的对话,逐渐地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体意识形成的过程。同时,实践证明,一个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不仅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小学语文论文14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突进与飞速发展,新课程的改革也随之不断的深化,在关于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方面也相应的提出了非常多的新兴理念。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不断的改进创新,也研究出了很多适合不同学生的新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是对如何高效的构建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了探讨、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运用了各种适合学生的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从以课堂教师教学为中心以变为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已经得到认可与实施,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要取之精华,去之糟粕,不断的加以更新和创新,提高学习质量,为构建高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奠定更好的基础。

  1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1.1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缺乏主动性:随着新课标工作的不断实施和完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里仍然还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之一现象,并且在有些教学方面,教师仍受着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并没有进行改进和创新。而且,最为严重的是,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存在感有所忽视,只是自己在课堂上按部就班的对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完全处于形式上的被动地位。长期以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很少主动去学习,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促使只有老师督促,学生才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主导地位的忽视导致学生无法主观的去学习,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1.2课堂上良好的师生关系无法建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语文本来就是一门枯燥且难理解的学科,并且很多原因,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有所关注,但是学生真正的内心世界教师却无法体会,并且在学生出现错误和犯错误时一味地责罚,不问问题原因,再加上小学生本来就对老师有一种畏惧心里,这样,就会导致教师与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难以建立。

  1.3课堂上学生缺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大多数小学学校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往往肩负着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双重角色,导致语文老师在教学重的工作量增大,在教学上很难有方式和方法上的创新,使教学模式方法过于单一,进而导致语文课堂上课的内容也显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更严重者会产生厌烦学习语文的想法、态度,在加上在语文的教学中,课堂上的气氛本来就很平静,导致学生在教师讲课时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导致学生语文水平的下降。

  2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

  2.1把课堂的主导地位交还给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最重要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上教师高高在上的高大形象,让学生喜欢并对老师有一定的认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学会用一些综合性的方法来进行管理,而且还不失以学生为中心的局面,因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进行教学会让老师更加的亲近学生,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因为小学生都会有一种心理,有存在感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非常受到老师的喜欢与关注,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的主动去学习,和老师在课堂上得到很好地配合,使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所提高。

  2.2课堂上增强师生关系的拉近: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提高语文课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要想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就要打破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教学形象和表现,让学生喜欢自己的教学方式,并且认可教师这种教学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求知欲增加,并且,只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喜欢这一课堂,因为小学生对老师开始往往都会产生一种惧怕心里。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感情真挚的付出,在注意课堂上一些语言的艺术,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会更近一些,教师一定要真正的融入学生中去,比如在长春版小学语文《秋天来了》一文中,向学生提出“秋天是怎样来到我们身边的.呢”问题中,带领学生一同去阅读全文,然后通过交流分析,最终得出真确的结论,这样不仅可以改变课堂上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表现自己,产生学习的兴趣,且从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并且通过拉近师生关系,和学生用心的去进行交流,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增强,并且懂得了上课可真听讲、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2.3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所忽视。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其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教师才能更快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趣味性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长春版语文小学二年级课文《有趣的夜空》一文中,对生字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借助图片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生字,让学生不仅学会了生字,而且印象更加的深刻,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就应该不断的进行思索和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

  3结语

  总而言之,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教师积极的去研究去探索和去不断的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要对其教学方法活学活用,不断创新,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不断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师生之间多互动、多交流,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小学生的主观性能得到发挥。只有这样,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才能得以构建。

  参考文献:

  [1]叶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31期

小学语文论文1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深入,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做出了改变,教师们的教学工具也逐渐丰富。多媒体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中最耀眼的一部分相较其他教学手段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多媒体教学也正在加快脚步走进课堂。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其教育手法与教育方式尤为受到重视,在多媒体教学大幅进入小学课堂的同时,如何高效利用多媒体教学于语文课堂中,扬长避短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努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发散性思维

  在多媒体教学不断进入教学实践当中,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的优点颇多。但是,多媒体教学亦是一把双刃剑,在丰富教学的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学者都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在实践中我们要分清利弊,扬长避短。真正让多媒体教学服务与小学语文课堂,提高老师的讲课效率与上课质量,帮助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而非盲目跟风。

  一、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一)利: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主要采用粉笔加黑板的单一的教学手段,教学的内容也主要以书本的文字为主。很多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心智成长尚未成熟,在单一的课堂内容中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因此课堂效率并不高。多媒体教学的进入,丰富了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多媒体教学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多方面内容有机整合,给学生带来多感官刺激。课堂中学生接受到丰富的内容与新奇的感官,注意力得到了多方位的吸引,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因此他们能更积极主动的探索课本内容以及文学作品的内涵。传统的.教学手段由于展示工具的限制,例如天文相关的诸多抽象的内容无法高效完全的传达,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学生能更快速更深刻的理解。在这些方面,多媒体教学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弊:容易喧宾夺主,影响发散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文学作品的创造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倾注了很多心血,而学生要想切实感悟出作者的情感应当对文学作品的文字细细研读,并与老师多多讨论和交流。然而多媒体教学进入语文课堂后,大多文学作品的课件通过电脑传达,涵盖影片、图像、声音和文字,可谓五光十色。然而正是这样丰富的课件内容易喧宾夺主,让学生抓不住课堂重点,也削弱了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因此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领略不如以前传统教学的方法深刻。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容易出现现代化的灌输教学方式,教学的过程会变得非常的死板。语文教学应该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需要老师和学生根据不同到文学形式和文章内容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进行分析。而多媒体教学具有程式化到特点,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往往具有固定的流程,这样在课堂的讨论与研究中容易形成固定思维,因此对文学作品的讨论与思考难以做到多元化,不利于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与多元化、灵活的语文思维。

  二、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教学的大幅推广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高效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老师教学以及学生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应用中,广大语文教学者应当认清其教学工具的实质,扬长避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并尽可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1.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集影片、图片、声音、文字与一体。生动的影片与图片以及悦耳的音乐不仅能提起小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更能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打造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投身于学习中并享受学习。有兴趣作为老师,有兴趣作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定能发挥自身能动性积极投入课堂,开动脑筋,思考研究。同时,也因为多媒体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此平台增加信息量,拓宽学生视野。以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其中的意向与画面只能带领学生想象,而如今借助多媒体工具学生能够更生动地领略文章所描写的环境,更直观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解析文章后,老师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播放朗读音频与解析视频,学生能够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学会多角度思考与欣赏,拓宽了视野,培养了丰富与思辨的语文思维。2.分清主次,强化课本重点。老师们应当充分意识到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教学工具,课堂的主要内容应当以书本内容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解读文学作品时,应当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文章的文字,以及作者试图运用文字所描写的环境、人物与事件,领略作者想传达的情感。而多媒体作为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它展现文章中的重点内容,例如关键词、关键句,以及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记忆,例如通过展现文章结构图,本书解析,展现例句与例证带领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深入思考写作手法与情感表达,熟练掌握文章重点词语句型的利用。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课本的重点知识有更深的记忆,更多维的理解,借助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文俊.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利弊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xx(5).

  [2]孙美玉.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的运用[J].考试周刊.20xx(49).

【小学语文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阅读的论文06-10

小学语文论文05-17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04-07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7-1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7-24

【精品】小学语文论文08-02

小学语文论文【优秀】05-19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论文06-12

小学语文媒介素养论文04-28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的论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