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高中《语文读利用好本》论文
【摘 要】 当前高中语文老师面对的一个尴尬问题就是厚厚的语文读本不受学生重视,该如何引导学生挖掘出语文读本的利用价值,笔者试图从这个问题着手,浅议语文读本的利用。
【关键词】语文读本 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 联系 原则 活动
一个问题
我们高中的语文老师领到新课本时,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本厚厚的《语文读本》。为什么高兴呢 因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机会到了。如果这读本里的文章学生都能够认真地去读一读品一品,还担心语文阅读面狭窄吗
然而,事实是怎样的呢 笔者粗略调查了一下,结果很让人痛心。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把《语文读本》带回家里,有2%的学生随便翻阅了一下,挑感兴趣的几篇读了读,其余的学生则没有打开过,更有甚者,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有这本书。学生为什么不爱看《语文读本》呢 对此,笔者也做了一番了解。调查结果很值得我们深思。少数学生是因为课程紧张没时间看,多数学生则认为读本内容与考试无关所以不愿看。笔者不知是该指责现在的学生过于急功近利,还是该为我们的应试教育感到悲哀。
总之,问题应该是摆在眼前了,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好《语文读本》。
两大联系
其实方法并不难。如果教师自己在意识上对读本充分重视,然后想方设法提高《语文读本》的利用率,那么读本被学生当作经典来读应该是指日可待的。笔者认为,做到两大联系是比较可行的办法。
第一、 把考试尤其是高考和读本联系起来
2003年的高考作文题是"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读本中的某些事例就可作为这篇作文的题材。比如《与陈伯之书》里有这么两句话:"朱鲔(wěi)喋血于友于,张绣剚(zì,"刺"义)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虽然朱鲔曾经刺杀过汉光武帝,但汉光武帝却不计前嫌而重用他,所以汉光武帝能中兴汉室;虽然张绣曾杀死了曹操的爱子,然而曹操却能像旧友一样对待他,所以他能一统北方。无独有偶,今年福建高考作文题中有一个选题"留一点空白",读本第五册课文《从宋代画院的考试谈起》同样可以为它提供充分的论据。这篇文章例举了宋代画院为画家们出的两次考题,"竹锁桥边卖酒家"和"深山藏古寺",两篇中头彩的作品都是巧妙的运用了"留一点空白"的技巧。老师可引导学生把读本中的这些例子用到写作中,活生生的例子无疑会使学生对读本的兴趣大增。
第二、把必修课本与读本联系起来
读本是课本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和课本联系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一把钥匙。在不自觉的渗透中,学生会在脑海中把所学知识归纳成一个个的小体系,遇到某个问题就会迅速地联想到类似的问题。所以教师有意识地把读本与课本联系,对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大有裨益。例如教到第三册第一单元时便可与读本"诗骚流韵""汉魏诗歌"相配合,第二单元可与"唐宋诗词"相对应。那么,具体怎么联系呢 可以借鉴以下几点:
1、利用读本巧设导语
"老舍有篇还未写完的着作《正红旗下》,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冷静地审视了旗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在我们读本节选课文中,老舍就讲到了一个细节,他写自己的母亲为了参加各种应酬,节省全家人的口粮,以省得一点钱来租好看体面的衣服。他说,在旗人看来,面子比生命更重要。'有钱的总讲究,没钱的穷讲究'这话深刻地概括了旗人的生活态度。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茶馆》这篇课文中,就有一个没落的旗人贵族的代表,同学们从课文中找找看,他是谁呢 "这是我分析《茶馆》的人物形象时插入的一段导语,学生很感兴趣,不但很快理解了松二爷宁可饿死也不要让鸟挨饿的反常举动,同时也有意识的去读《正红旗下》这部小说。所以,利用读本做导语导入课文的做法是很值得尝试的。
2、利用读本巧做比较
第四册必修课本中有篇《守财奴》,而第四册读本中有《泼留希金》、《严监生与严贡生》、《悭吝人》节选。这几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文学画廊中鼎鼎有名的吝啬鬼形象,讲授时,可将二者结合起来,和学生一同感受吝啬的种种表现。葛朗台面对黄金包装的梳妆盒,纵身一跃的动作,使人惊叹;泼留希金时刻处于戒备状态,担心别人来抢他金子的心理,让人同情;严监生临死看着灯草总不断气的场面,惹人发笑;阿巴公让裤子屁股处破洞的仆人背墙而站的语言,更令人捧腹。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给学生印象最深的细节描写,加以比较,让学生在欣赏幽默的同时体会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可谓寓教于乐,一举双得。
同样还是第四册,必修本和读本中分别有篇《后赤壁赋》和《前赤壁赋》,两文历来被人们称道,它们的不同也是非常明显的。在时间上,《前》文为冬天,《后》文为秋天;在景物特征上,《前》文肃杀悲壮,《后》文清新恬淡;在思想感情上,《前》文流露了苏轼消极的遁世心态,《后》文则表达了作者旷达的人生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二者在各个方面的不同,甚至还可以探讨造成这种不同心态的原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娘是一个被抛弃的悲剧形象,和《霍小玉传》中的`遭遇十分相似,教师也可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读去对比。
3、利用读本拓展延伸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比较阅读还只是浅层次的鉴赏,如果对学生提出更高的鉴赏要求,则可以让他们学写文学小评。而语文读本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以第五册为例。
第五单元讲完后,就可结合语文读本中《诗歌的欣赏》单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这一单元有三篇课文,《读诗歌欣赏的准备》、《〈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自序》《怎样学习中国古典诗词》,三位作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告诉读者该如何去鉴赏古诗,有理论,有事例,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学生是能够看懂的。这时,教师布置一写作题目,让学生根据文章所说的方法,谈谈自己对某一首古诗的理解。
再举一例,《阿Q正传》讲完后别马上丢开,翻开配套读本,有一个《名家论"阿Q"》专题。让学生仔细去研读,读完谈感受,学生有了深刻体会之后,布置写作题目:我也论"阿Q"。
这种教法,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锻炼他们对文学文本的解读能力。各位老师不妨一试。
综上所述,教师如能很好的引导学生把读本内容与考试链接起来,并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学生的思维被拓宽,知识视野愈加开阔,自然会增加阅读的兴趣。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看读本,去思考去联系某些问题,那我们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三个原则
当然,在实践的操作中,我们对于语文读本的学习既不能象必修本一样,占据很多的课堂学习时间;也不能随心所欲,象猪八戒的耙子一样东一耙西一耙。所以,合理的安排和计划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坚持计划性原则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无计划的、随心所欲的阅读,都有可能流于形式;同样,计划的处理读本,也会使读本形同虚设。
这里所说的计划,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师计划是指教师就读本内容对学生所作的时间安排、顺序编制、阅读方法及交流反馈的指导和督促,学生计划则包含阅读读本的时间安排及对读本内容的筛选、归类重点设定等。
2、坚持课外性原则
读本内容极其丰富。若想将它完全纳入课堂,来个篇篇落实,显然是不现实的。同时读本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视野"、"丰富底蕴",并进而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因此,读本"说明"明确指出:《语文读本》"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可以说,坚持课外性原则,是对读本科学而又最切合实际的处理方式。
3、坚持开放性原则
课外阅读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兴趣的激发与提高,主要来源于学生较少地感到学习的压制,较多地体会到独立活动乃至创造性活动的乐趣。如果教师对课外活动作过多的具体要求,进行过多的督促与检查,那么,只能形成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打消其阅读的积极性;一是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从而降低其阅读的主动性。因此,对读本的使用,教师除作适当的指导或引导外,应该放得开手。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允许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允许学生对读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与看法。总而言之,读本既然是"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 阅读"的材料,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作阅读的主人。通过他们自主、独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其阅读 的兴趣,提高其阅读的能力。
四项活动
在学习读本的过程中,我们老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学习读本热情不高的情况下,更需要我们老师以百倍的热情充分挖掘读本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利用读本,开展一些有效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可供选择的活动有:
1、推荐精彩文段。这项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感悟语言,学习语言。主要由文段朗读和推荐意见(即为什么推荐)两个环节构成。因为不需要展开,所以一堂课的容量非常大,学生在寻找、勾画、朗读、倾听、点评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语言,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2、默写警句名言。一本书读完,记住其中最经典最有感觉的几句话,是必须也是自然的。说到底,阅读的过程也就是自然积累的过程。
3、张贴文章排行榜。由学生给自己喜欢的读本篇目打分,最后统计出数据并张榜公布,一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二来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阅读取向,以便更好地指导阅读。
4、常写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这是整个阅读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实效的一项。埋首读本,沉浸其中,一定会流淌出一些有思有感有情的好句好文。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彼此的读书笔记。
总之,对于读本利用,思想重视是前提,它保证了阅读时间;教师指导是关键,它促成了知识的有效迁移;检查是手段,它使获得的知识得到检验、肯定和运用,并使整个阅读过程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各个落实,才能保证《语文读本》效益的最大化。
【如何引导学生高中《语文读利用好本》论文】相关文章:
如何引导学生读名著01-20
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小学语文的论文05-26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论文06-09
中考名师指点:如何建好、用好错题本01-18
中考名师指点:如何建好、用好错题本01-18
本量利分析毕业论文09-07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论文01-09
如何引导学生上好口语交际课的论文06-09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论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