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名族院校汉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教育理论论文

时间:2023-04-27 17:36:49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名族院校汉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教育理论论文

  论文摘要:目前,民族院校汉语文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与并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行为,垮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意识,多梁遗开发和利用汉语文课程资源,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汉语文课程,能与汉语文教学活动相联系的资源。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汉语文实践活动,拓展汉语文学习空间,提高汉语文教学质贵,促进民族学生的汉语文学习能力。

试论名族院校汉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教育理论论文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一、民族院校汉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弊端

  长期以来,民族院校汉语文教学未能十分有效地针对教学对象为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现实实施教学,而是采用普通学校语文教材,沿用普通学校陈旧、老化的语文教学模式,强调记忆、阅读、写作,忽视学生的口头表达及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训练几乎是空白,考试偏重于对特定汉语知识的记忆,学生对知识缺乏理解,只能生吞活剥、死记硬背,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对汉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笔者在近几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发现:许多母语非汉语的藏族学生无法按普通话的发音规律吐字发音,念白字、不识字的现象普遍存在;“说话”时应试学生往往把一个话题提前写成一篇短文或选择中小学生作文选中的文章死记硬背,这样在应试时就变成了“背稿子”,根本达不到口语化的要求。同时,民族院校课程资源的结构单一,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淡薄,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内容、条件、方法等方面未能形成有机的整体。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三中心”依然盛行,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了十几年的汉语文,最终连基本的口头、书面表达都不能顺畅、流利。

  二、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的总和据研究,课程资源按照功能特点来分,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来分,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可以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也同样可以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就利用的经常性和便捷性来讲,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占主要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则更多地起到一种辅助作用。

  目前,民族地区需要较大经济投人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严重不足,但同时由于课程资源意识淡薄,缺乏课程资源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及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应用能力,导致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带有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进人实际的中小学课程,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很多中小学甚至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十分狭隘,使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低下。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民族院校汉语文教学的意义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民族院校汉语文教学仍然沿用普通学校的语文教学模式与教材,未能针对教学对象为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因而教学效果并非如教师所愿。《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大纲》(mhk)指出:“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汉语教学,主要沿用普通中小学校语文教学的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效果不甚理想。少数民族学生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较差。……改革民族汉语教学,已经是当务之急。事实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民族院校汉语文教学改革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教师课程观的转变

  以往我国的课程开发采用的一直是“中心-外围”模式,课程开发的主体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开发出的课程作为“产品”推向教师,教师只作为“消费者”去消费这些课程。教师处在课程开发的外围,没有发言权。加之课程管理体制单一,相对集权化,教师被排除在课程决策和管理之外,导致教师不关注课程,缺乏课程意识,形成了不正确的课程观。尤其作为民族院校的汉语文教师,曾深刻地反思过民族学校的汉语文课程是否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只是一味地将专家开发出的课程生吞活剥地传达给学生,其结果可想而知。新一轮课程改革将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变为“中央一地方一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就可以有效地转变教师传统的课程观,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开发者。如此,教师就可以超越原有的只是把课程作为学习材料或学科看待的做法,挖掘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的课程内容,在真正意义上对学生实施教育,使少数民族学生学到有用的汉语文知识。

  (二)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教师、学生“教一学”方式的转变

  民族院校汉语文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以教学大纲为纲、以课本为本的“大一统”的教学行为。虽然发挥了传递人类文化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使学生接受了汉语文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却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母语非汉语这一基本现实。民族学生学习思维的特殊性,造成民族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汉语文普遍采取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图固吞枣的方法,其效果实在差强人意。

  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共同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改变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建构者;可以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控制课堂、支配学生的教学行为,使教师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往的外部学习环境就能得以创设,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能呈现出积极、主动、平等、尊重、和谐的气息。

  同时,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因此,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确立可以通过个性化、自主化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得以实现。因为在现实中,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无论是素材性还是条件性,汉语文课程资源是很丰富的,开发利用这些课程资源不仅能促进民族学生对汉语文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而且能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一个全新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三)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如前所述,民族院校教师由于课程资源意识淡薄,缺乏课程资源对教学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及汉语文教学模式的陈旧,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单一,造成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能力不强,动力不足,效果低下。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这一现状将有所改观。因为:

  1、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封闭的课堂变为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材料不仅限于课堂之中、书本之中,学生可以在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学习汉语文。学习内容、学习空间、学习方法发生了变化,必然带动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发生变化。

  2、师生共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可以使教师角色发生转变,教学行为发生变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师生之间产生良性互动。这样必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提高。

  3、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求学生要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中解放出来,寻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而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得以提高。

  四、开发利用汉语文课程资源的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是可以成为汉语文课程的资源”。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人汉语文课程,并能与汉语文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

  (一)开发并利用汉语丈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汉语文知识、提高汉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民族院校的汉语文教材存在着内容上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要求上脱离学生学习实际水平等弊端。作为汉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不能仅仅充当课程的实施者,要主动地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不能眼睛只盯着课堂,看着书本,还要面对课堂之外,面对学生的全部生活,把学生的生活融人教材之中,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和民族理特征。如对藏族学生可将部分唐诗宋词修改为对《格萨尔》史诗或米拉日巴谚语的学习,更好地发挥教材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课程资源,主动理解与体验,获得学习策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汉语文素养。

  (二)创设生动自主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学习汉语文形式

  民族院校在传统的汉语文方式下,封闭的教学情景,消极的思维状态,紧张的思维氛围,模式化的思维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挫伤了学生学习汉语文的积极性。因此,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简单重复的口耳相传,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变封闭为开放,紧张为轻松,模式化为发散式,除去捆绑学生思想的枷锁,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读课外书、交谈、讨论、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朗诵会、表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学习汉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比较扎实的汉语文能力,体验学习汉语文的乐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汉语文实践活动,拓展汉语文学习的空间

  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校外课程资源。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这里山川奇伟、风光旖旎,少数民族聚居其中,历史悠久,文化斑斓,拥有众多人文奇观。因而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来学习汉语文。还应根据学生的汉语文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习有用的汉语文知识、技能,并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真正提高汉语文的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四)贴近学生的民族文化背景,提高汉语文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民族院校课程始终存在着学校教育不适应民族文化背景,学校课程内容脱离民族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校课程缺乏多样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校课程无法满足民族学生带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学校特点的个性发展需要,使学生对现行课程有陌生感、疏离感和自卑感,削弱了学习动机与兴趣,造成人格内部的文化冲突。汉语文课程尤甚。要解决这些问题,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时应注意多挖掘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尽可能使课程贴近民族文化背景,使学生对汉语文课程有认同感、亲切感,提高对汉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实效。

【试论名族院校汉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教育理论论文】相关文章:

试论高师院校中的钢琴教学04-29

《说文》中的六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04-26

中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论文04-27

音乐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论文04-29

高中教学备课中的五备环节的教育理论论文04-07

试论心理测验在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04-29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04-29

试论高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04-29

隐性课程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分析05-01

元认知理论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运用04-28